连接器及电连接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845801 阅读:4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02 14:23
第1连接器(11)具备:第1端子(13),具有与作为对方端子的第2端子(31)对置的平面状的对置面(13a);和斜螺旋弹簧(15),以与对置面(13a)接触的方式设置,能够向该对置面(13a)的正交方向弹性变形并且与第2端子(31)接触。另外,第1连接器(11)具备第1可动保护构件(16),第1可动保护构件(16)构成为能够在保护位置与比该保护位置接近对置面(13a)的退避位置之间移动,在保护位置上,第1可动保护构件(16)针对对置面(13a)将朝向第2端子(31)的组装方向(D)的前方侧覆盖,第1可动保护构件(16)具有用于在退避位置上将斜螺旋弹簧(15)插通而使其向组装方向(D)的前方侧突出的插通口(24)。并且构成为:在第1可动保护构件(16)位于退避位置的状态下,从插通口(24)突出的斜螺旋弹簧(15)能够与第2端子(31)接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连接器及电连接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用于实现电连接的连接器及电连接装置。
技术介绍
在通过将一对连接器相互组装而将该各连接器具备的端子彼此电连接的电连接装置中,例如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如下连接结构(便利起见,也称为平面连接结构):使各端子的平面彼此对置,通过以压缩状态夹在该平面间的弹性导通构件(例如斜螺旋弹簧),实现两端子间的电导通。在这样的平面连接结构中有如下优点:与在连接结构中使各连接器的端子彼此相互嵌合而连接的一般的嵌合连接结构比较,不必确保端子彼此的嵌合长度,因此容易实现各连接器向组装方向的小型化。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8-10826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要解决的课题本专利技术人对如下进行了讨论:在具有如上述的平面连接结构的电连接装置中,如何防止针对在没有将连接器彼此组装的状态下的弹性导通构件及端子的来自外部的接触。本专利技术是为了解决上述课题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能够防止对弹性导通构件及端子的接触的连接器及电连接装置。用于解决课题的方案解决上述课题的连接器具备:端子,具有与对方连接器的对方端子对置的平面状的对置面;和弹性导通构件,以与所述对置面接触的方式设置,能够向该对置面的正交方向弹性变形并且与所述对方端子接触,所述连接器自身的所述端子能够借助所述弹性导通构件与所述对方端子电连接,进一步具备可动保护构件,所述可动保护构件构成为能够在保护位置与比该保护位置接近所述对置面的退避位置之间移动,在所述保护位置上,所述可动保护构件针对所述对置面将朝向所述对方端子的组装方向的前方侧覆盖,所述可动保护构件具有插通口,在所述退避位置上,所述弹性导通构件插通于所述插通口,所述连接器构成为:在所述可动保护构件位于所述退避位置的状态下,从所述插通口突出的所述弹性导通构件能够与所述对方端子接触。根据上述方式,在将连接器组装到对方连接器时通过使可动保护构件处于退避位置,从而能够实现自身的端子和对方连接器的对方端子的电连接。并且,在没有将连接器组装到对方连接器的状态下,通过使可动保护构件处于保护位置,能够防止针对弹性导通构件及端子的来自外部的接触。在上述连接器中,所述弹性导通构件也可以是沿着所述对置面设置且相互平行地排列的多个斜螺旋弹簧,所述可动保护构件的所述插通口也可以与所述多个斜螺旋弹簧分别对应地设置有多个。根据上述方式,在将多个斜螺旋弹簧作为弹性导通构件使用的连接器中,能够利用可动保护构件防止从外部接触弹性导通构件及端子。另外,通过将斜螺旋弹簧使用于弹性导通构件,能够除去斜螺旋弹簧和自身端子的触点(及斜螺旋弹簧和对方端子的触点)上的异物。上述连接器也可以进一步具备施力构件,所述施力构件将所述可动保护构件向离开所述对置面的方向施力而将所述可动保护构件保持于所述保护位置。根据上述方式,能够利用施力构件将可动保护构件适当地保持于保护位置,由此能够适当地防止针对接触弹性导通构件及端子的来自外部的接触。解决上述课题的电连接装置具备:第1连接器,由上述的连接器构成;和第2连接器,具备第2端子,所述第2端子具有与所述第1连接器的端子的所述对置面对置的接触面,所述第2连接器组装到所述第1连接器,所述电连接装置构成为:在所述第1连接器的所述可动保护构件位于所述退避位置的状态下,从所述插通口突出的所述弹性导通构件能够与所述第2端子的所述接触面接触。根据上述方式,在具备平面连接结构的电连接装置中,在将第1连接器组装到第2连接器时通过使第1连接器的可动保护构件处于退避位置,能够实现第1连接器的端子和第2连接器的端子(第2端子)的电连接。并且,在没有将第1连接器和第2连接器相互组装的状态下,通过使第1连接器的可动保护构件处于保护位置,能够防止针对第1连接器中的弹性导通构件及端子的来自外部的接触。在上述电连接装置中,所述第2连接器具备第2可动保护构件,所述第2可动保护构件构成为能够在保护位置与比该保护位置接近所述接触面的退避位置之间移动,在所述保护位置上,所述第2可动保护构件针对所述第2端子的所述接触面将朝向所述第1连接器的组装方向的前方侧覆盖,所述第2可动保护构件具有与所述第1连接器的可动保护构件的插通口在组装方向对置的第2插通口,在所述第1连接器及所述第2连接器的组装状态下,所述第1连接器的可动保护构件和所述第2可动保护构件相互抵接而分别移动到自身的退避位置,并且所述第1连接器的所述弹性导通构件通过所述第1连接器的可动保护构件的插通口及所述第2可动保护构件的第2插通口而与所述第2端子的所述接触面接触。根据上述方式,在将第1连接器及第2连接器相互组装时通过使各自的可动保护构件处于退避位置,从而能够实现第1连接器的端子和第2连接器的端子(第2端子)的电连接。并且,在第2连接器中,也在非组装状态下通过使第2可动保护构件处于保护位置,从而能够防止从外部接触第2端子。在上述电连接装置中,所述弹性导通构件也可以是沿着所述对置面设置并相互平行地排列的多个斜螺旋弹簧,所述第1连接器的可动保护构件的插通口及所述第2可动保护构件的第2插通口与所述多个斜螺旋弹簧分别对应地设置有多个。根据上述方式,在将多个斜螺旋弹簧作为弹性导通构件使用的电连接装置中,针对从外部对第1及第2连接器双方的端子的接触,能够利用各自的可动保护构件来防止。另外,通过将斜螺旋弹簧使用于弹性导通构件,从而能除去斜螺旋弹簧和各端子的触点上的异物。解决上述课题的电连接装置,具备第1连接器及第2连接器,所述第1连接器具备:第1端子,具有平面状的对置面;和弹性导通构件,以与所述对置面接触的方式设置,所述第2连接器具备与所述第1端子的所述对置面对置的第2端子,在所述第1连接器及所述第2连接器的组装状态下,所述第1端子和所述第2端子夹着所述弹性导通构件而使所述弹性导通构件向所述对置面的正交方向弹性变形,并且借助该弹性导通构件相互电连接,所述第2端子具有向针对所述第1连接器的组装方向的前方侧突出的接触凸部,所述第2连接器进一步具备可动保护构件,所述可动保护构件构成为能够在保护位置和比该保护位置接近所述第2端子的退避位置之间移动,在所述保护位置上,所述可动保护构件将所述第2端子的所述组装方向的前方侧覆盖,所述可动保护构件具有插通口,在所述退避位置上,所述接触凸部插通于所述插通口,所述第1连接器进一步具备固定保护构件,所述固定保护构件配置于所述第1端子的所述对置面侧,用于防止针对所述弹性导通构件及所述第1端子的来自外部的接触,在所述第1连接器及所述第2连接器的组装状态下,所述固定保护构件与所述可动保护构件抵接而将该可动保护构件保持于所述退避位置,从所述插通口突出的所述接触凸部与所述弹性导通构件接触。根据上述方式,在具备平面连接结构的电连接装置中,在将第1连接器组装到第2连接器时通过使第2连接器的可动保护构件处于退避位置,从而能够实现第1端子和第2端子的电连接。并且,在没有将第1连接器和第2连接器相互组装的状态下,在第1连接器中利用固定保护构件防止从外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连接器,具备:端子,具有与对方连接器的对方端子对置的平面状的对置面;和/n弹性导通构件,以与所述对置面接触的方式设置,能够向该对置面的正交方向弹性变形并且与所述对方端子接触,/n所述连接器自身的所述端子能够借助所述弹性导通构件与所述对方端子电连接,所述连接器的特征在于,/n进一步具备可动保护构件,所述可动保护构件构成为能够在保护位置与比该保护位置接近所述对置面的退避位置之间移动,在所述保护位置上,所述可动保护构件针对所述对置面将朝向所述对方端子的组装方向的前方侧覆盖,所述可动保护构件具有插通口,在所述退避位置上,所述弹性导通构件插通于所述插通口,/n所述连接器构成为:在所述可动保护构件位于所述退避位置的状态下,从所述插通口突出的所述弹性导通构件能够与所述对方端子接触。/n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80307 JP 2018-0409481.一种连接器,具备:端子,具有与对方连接器的对方端子对置的平面状的对置面;和
弹性导通构件,以与所述对置面接触的方式设置,能够向该对置面的正交方向弹性变形并且与所述对方端子接触,
所述连接器自身的所述端子能够借助所述弹性导通构件与所述对方端子电连接,所述连接器的特征在于,
进一步具备可动保护构件,所述可动保护构件构成为能够在保护位置与比该保护位置接近所述对置面的退避位置之间移动,在所述保护位置上,所述可动保护构件针对所述对置面将朝向所述对方端子的组装方向的前方侧覆盖,所述可动保护构件具有插通口,在所述退避位置上,所述弹性导通构件插通于所述插通口,
所述连接器构成为:在所述可动保护构件位于所述退避位置的状态下,从所述插通口突出的所述弹性导通构件能够与所述对方端子接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器,其中,所述弹性导通构件是沿着所述对置面设置且相互平行地排列的多个斜螺旋弹簧,
所述可动保护构件的所述插通口与所述多个斜螺旋弹簧分别对应地设置有多个。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连接器,其中,所述连接器进一步具备施力构件,所述施力构件将所述可动保护构件向离开所述对置面的方向施力而将所述可动保护构件保持于所述保护位置。


4.一种电连接装置,具备:第1连接器,由权利要求1~3中的任一项所述的连接器构成;和
第2连接器,具备第2端子,所述第2端子具有与所述第1连接器的端子的所述对置面对置的接触面,所述第2连接器组装到所述第1连接器,
所述电连接装置构成为:在所述第1连接器的所述可动保护构件位于所述退避位置的状态下,从所述插通口突出的所述弹性导通构件能够与所述第2端子的所述接触面接触。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连接装置,其中,所述第2连接器具备第2可动保护构件,所述第2可动保护构件构成为能够在保护位置与比该保护位置接近所述接触面的退避位置之间移动,在所述保护位置上,所述第2可动保护构件针对所述第2端子的所述接触面将朝向所述第1连接器的组装方向的前方侧覆盖,所述第2可动保护构件具有与所述第1连接器的可动保护构件的插通口在组装方向对置的第2插通口,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塚本有哉
申请(专利权)人:株式会社自动网络技术研究所住友电装株式会社住友电气工业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