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颤振边界测试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5989869 阅读:4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20 18:57
本申请属于飞行器气动弹性试验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颤振边界测试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构建结构广义坐标下的非定常气动力模型;将广义坐标下的气动力模型转化为物理坐标系下的非定常气动力模型;基于物理坐标系下的非定常气动力模型构建可用非定常气动力模型;构建激振器,以及构建控制器模型;通过控制器模型控制激振器向可用非定常气动力模型模拟施加气动力,基于可用非定常气动力模型得到结构的颤振边界。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颤振边界测试方法
本申请属于飞行器气动弹性试验
,具体涉及一种颤振边界测试方法。
技术介绍
飞行器颤振边界的测试是飞行器气动弹性试验关注的重点,对进行准确测试关系到飞行器的安全飞行设计。当前多对于飞行器的颤振边界测试多是以以下方法进行:1)、仿真分析,其构建非仿真模型中存在大量的简化假设,模型过于简化,偏离实际,测试结果与实际情况相差较大;2)、风洞试验,其风洞试验模型采用缩比模型,缩比模型的制作需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周期较长;3)、颤振飞行试验,其以真实飞行器在真实环境下进行测试,出于试验风险的考虑,多是在亚临界状态下进行,真实颤振边界需要外推获得,存在不容忽视的误差。鉴于上述技术缺陷的存在提出本申请。需注意的是,以上
技术介绍
内容的公开仅用于辅助理解本专利技术的专利技术构思及技术方案,其并不必然属于本专利申请的现有技术,在没有明确的证据表明上述内容在本专利申请的申请日已经公开的情况下,上述
技术介绍
不应当用于评价本申请的新颖性和创造性。
技术实现思路
<br>本申请的目的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颤振边界测试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n构建结构广义坐标下的非定常气动力模型;/n将广义坐标下的非定常气动力模型转化为物理坐标系下的非定常气动力模型;/n基于物理坐标系下的非定常气动力模型构建可用非定常气动力模型;/n构建激振器,以及构建控制器模型;/n通过控制器模型控制激振器向结构模拟施加气动力,基于可用非定常气动力模型得到结构的颤振边界。/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颤振边界测试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构建结构广义坐标下的非定常气动力模型;
将广义坐标下的非定常气动力模型转化为物理坐标系下的非定常气动力模型;
基于物理坐标系下的非定常气动力模型构建可用非定常气动力模型;
构建激振器,以及构建控制器模型;
通过控制器模型控制激振器向结构模拟施加气动力,基于可用非定常气动力模型得到结构的颤振边界。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颤振边界测试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构建结构广义坐标下的非定常气动力模型,具体为:
对结构进行风洞试验,或者,对结构进行颤振飞行试验,获得结构多个点的振动响应数据,基于振动响应数据构建结构广义坐标下的非定常气动力模型。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颤振边界测试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将广义坐标下的非定常气动力模型转化为物理坐标系下的非定常气动力模型,具体为:

;其中,

为物理坐标系下的非定常气动力模型;

为广义坐标下的非定常气动力模型;

为结构的质量矩阵;

为结构的模态矩阵。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颤振边界测试方法,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
利用模态试验对结构的有限元模型进行修正,利用修正后的有限元模型提取。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彬文宋巧治李晓东刘小川崔盼礼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飞机强度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陕西;6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