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复合减震车轮结构
本技术属于安全车轮
,具体涉及一种新型复合减震车轮结构,特别是涉及一种由弹性板组合结构及承载弹簧起吸收路面冲击稳定,降低车轮对垂向震动敏感性和提高侧向受力抵抗能力的复合减震车轮结构。
技术介绍
目前传统车轮的减缓冲震部件主要为橡胶轮胎,通过轮胎弹性变形和迟滞现象转化并吸收来自路面的冲击激励,未吸收的激励则通过传统车轮的辐板或辐条式刚性结构直接传递到车辆轮毂,并进一步经由车轴传递至驾驶员乘客,造成车辆对不平路面敏感度高,舒适性下降,且对于车轮横向受力,也主要通过橡胶轮胎的横向变形来抵消,极大影响车辆操纵稳定性,同时缩短车轮寿命。
技术实现思路
技术目的: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一种新型复合减震车轮结构,利用弹性板组合结构和承载弹簧沿车轮旋转轴向的变形,转化吸收路面激励,降低车轮对垂向受力的敏感性,同时利用弹性板组合的“0”型结构增强车轮横向受力特性。技术方案: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新型复合减震车轮结构,包括齿条型轮毂、齿条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型复合减震车轮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齿条型轮毂、齿条型轮辋、弹性板组合结构、承载弹簧以及橡胶轮胎,所述橡胶轮胎包裹于所述齿条型轮辋外侧;所述弹性板组合结构由两个呈圆弧形状的弹性板首尾相接构成“0”型结构,所述弹性板两头设有螺栓孔,中间内侧位置有销耳用以连接承载弹簧;所述齿条型轮毂的外周与齿条型轮辋的内周分别沿周向一一对应设置一圈螺栓孔对,弹性板两头的螺栓孔对应嵌入螺栓孔对中,螺栓穿过螺栓孔对及其中的螺栓孔固定,实现通过周向均匀分布的弹性板组合结构的两端连接固定齿条型轮毂与齿条型轮辋构成车轮整体;车轮自然状态通过周向均匀分布弹性板组合结构和承载弹簧的弹性拉伸张紧保证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复合减震车轮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齿条型轮毂、齿条型轮辋、弹性板组合结构、承载弹簧以及橡胶轮胎,所述橡胶轮胎包裹于所述齿条型轮辋外侧;所述弹性板组合结构由两个呈圆弧形状的弹性板首尾相接构成“0”型结构,所述弹性板两头设有螺栓孔,中间内侧位置有销耳用以连接承载弹簧;所述齿条型轮毂的外周与齿条型轮辋的内周分别沿周向一一对应设置一圈螺栓孔对,弹性板两头的螺栓孔对应嵌入螺栓孔对中,螺栓穿过螺栓孔对及其中的螺栓孔固定,实现通过周向均匀分布的弹性板组合结构的两端连接固定齿条型轮毂与齿条型轮辋构成车轮整体;车轮自然状态通过周向均匀分布弹性板组合结构和承载弹簧的弹性拉伸张紧保证轮毂与轮辋相对位置固定,车轮受力时,所受到的横向力与径向力经过橡胶轮胎通过弹性板弯曲变形和承载弹簧的拉伸变形抵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复合减震车轮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齿条型轮毂、齿条型轮辋为镁铝合金材料制成,周向均匀分布12组螺栓孔对,螺栓孔轴线位于车轮对称平面内。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复合减震车轮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齿条型轮辋内壁外檐光滑且外部具有挡圈结构,通过与所述橡胶轮胎密封接触,实现所述橡胶轮胎和齿条型轮辋的固定。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复合减震车轮结构,其特征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秋伟,赵又群,张陈曦,郑鑫,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