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搅拌PP的立式搅拌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985976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20 18:5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搅拌PP的立式搅拌机,属于搅拌机领域。其中,一种用于搅拌PP的立式搅拌机,包括底座,设置在所述底座上方的搅拌桶,与所述搅拌桶固定安装的传动机构,与所述传动机构连接的电机,以及与所述传动机构连接的搅拌机构,所述搅拌机构包括主搅拌轴和副搅拌轴,所述传动机构包括内齿圈、外齿圈、随动齿轮和随动盘,所述内齿圈安装在桶盖内侧,所述外齿圈安装在主搅拌轴上,副搅拌轴安装在随动盘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主搅拌轴自转,将搅拌桶下部的原料带至搅拌桶上部,而副搅拌轴绕主搅拌轴进行差速同向旋转的同时进行逆向自转,形成了正反转的组合搅拌形式,使得原料在搅拌桶中运动更充分,混合的更均匀,提高了搅拌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搅拌PP的立式搅拌机
本技术属于搅拌机领域,尤其是一种用于搅拌PP的立式搅拌机。
技术介绍
PP是聚丙烯,是一种热塑性合成树脂,是轻质通用塑料。由于PP具有众多优秀性能,广泛的应用于众多行业。例如,PP的可塑性使其正逐步替代木质产品;高强度韧性和高耐磨性使其已逐步取代部分金属材质的机械零件。PP是当今社会重要的重要的高分子材料之一。PP作为原料一般混合其他添加剂或其他原料经过混合加工产出成品。其在混合加工过程中,搅拌是必不可少的步骤。需要混合的原料由于状态不同,有液体状,有颗粒状,有粉末状。在搅拌混合时,PP颗粒原料会漂浮在搅拌桶的上部,部分原料可能会沉降在搅拌桶的底部,导致搅拌出的混合物不均匀,出现分层现象,搅拌效果较差。
技术实现思路
技术目的:提供一种用于搅拌PP的立式搅拌机,以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技术方案:一种用于搅拌PP的立式搅拌机,包括底座,设置在所述底座上方的搅拌桶,与所述搅拌桶固定安装的传动机构,与所述传动机构连接的电机,以及与所述传动机构连接的搅拌机构;所述搅拌机构位于搅拌桶中;所述搅拌桶包括桶体和桶盖,所述桶盖上开设进料口,所述桶体一侧开设出料口,另一侧安装倾斜组件,所述桶体底部靠近出料口一侧与底座靠近出料口一侧通过铰链连接;所述搅拌机构包括主搅拌轴和副搅拌轴,所述主搅拌轴上安装螺旋搅拌片,所述电机的输出轴通过联轴器连接所述主搅拌轴,所述主搅拌轴通过第一轴承穿过所述桶盖伸入搅拌桶内;所述传动机构包括内齿圈、外齿圈、随动齿轮和随动盘,所述外齿圈和内齿圈处于同一平面并同心;所述随动齿轮位于所述外齿圈和内齿圈之间,同时和所述外齿圈、内齿圈啮合;所述内齿圈通过螺栓固定连接在所述桶盖内侧,所述外齿圈通过花键固定连接在所述主搅拌轴上,所述随动盘通过第二轴承安装在所述主搅拌轴上,并位于所述外齿圈下方,所述随动盘上固定安装第三轴承,所述副搅拌轴安装在第三轴承上,所述副搅拌轴和随动齿轮通过花键连接。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所述副搅拌轴下部安装若干搅拌叶片。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所述搅拌桶底部靠近出料口一侧与底座靠近出料口一侧通过铰链连接。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所述倾斜组件包括固定杆和倾斜气缸,所述固定杆的一端固定安装在搅拌桶上,另一端和所述倾斜气缸的伸缩杆铰接,所述倾斜气缸的气缸筒和底座铰接,当完成搅拌后,所述搅拌桶倾斜,便于卸料,无残留。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所述出料口处设置卸料阀,便于卸料。有益效果:本技术的主搅拌轴和副搅拌轴在电机的带动下转动,主搅拌轴在搅拌桶中心自转,将搅拌桶下部的原料带至搅拌桶上部,而副搅拌轴绕主搅拌轴进行差速同向旋转的同时进行逆向自转,从而形成了正反转的组合搅拌形式,使得原料在搅拌桶中运动更充分,混合的更均匀,提高了搅拌效果。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传动机构的俯视图。附图标记为:底座1、搅拌桶2、电机3、进料口4、出料口5、主搅拌轴6、副搅拌轴7、内齿圈8、外齿圈9、随动齿轮10、随动盘11、第一轴承12、第二轴承13、第三轴承14、固定杆15、倾斜气缸16。具体实施方式在下文的描述中,给出了大量具体的细节以便提供对本专利技术更为彻底的理解。然而,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而易见的是,本专利技术可以无需一个或多个这些细节而得以实施。在其他的例子中,为了避免与本专利技术发生混淆,对于本领域公知的一些技术特征未进行描述。如图1-2所示:一种用于搅拌PP的立式搅拌机,包括底座1,设置在底座1上方的搅拌桶2,与搅拌桶2固定安装的传动机构,与传动机构连接的电机3,以及与传动机构连接的搅拌机构。搅拌机构位于搅拌桶2中。搅拌机构包括主搅拌轴6和副搅拌轴7。主搅拌轴6上安装螺旋搅拌片,可以将搅拌桶2下部的原料输送至上部,并向西周撒开。副搅拌轴7下部安装若干搅拌叶片。设置搅拌叶片的作用在于增大搅拌轴和搅拌桶2内原料的接触面积,提高搅拌效果和搅拌效率。电机3的输出轴通过联轴器连接主搅拌轴6,主搅拌轴6通过第一轴承12穿过桶盖伸入搅拌桶2内。传动机构包括内齿圈8、外齿圈9、随动齿轮10和随动盘11,外齿圈9和内齿圈8处于同一平面并同心。随动齿轮10位于外齿圈9和内齿圈8之间,同时和外齿圈9、内齿圈8啮合。内齿圈8通过螺栓固定连接在桶盖内侧,外齿圈9通过花键固定连接在主搅拌轴6上,随动盘11通过第二轴承13安装在主搅拌轴6上,并位于外齿圈9下方,随动盘11上固定安装第三轴承14,副搅拌轴7安装在第三轴承14上,副搅拌轴7和随动齿轮10通过花键连接。搅拌桶2包括桶体和桶盖,桶盖上开设进料口4,桶体一侧开设出料口5,另一侧安装倾斜组件。桶体底部靠近出料口5一侧与底座1靠近出料口5一侧通过铰链连接。倾斜组件包括固定杆15和倾斜气缸16,固定杆15的一端固定安装在搅拌桶2上,另一端和倾斜气缸16的伸缩杆铰接,倾斜气缸16的气缸筒和底座1铰接。搅拌桶2底部靠近出料口5一侧与底座1靠近出料口5一侧通过铰链连接。本技术中采用铰链连接,是为了更好的进行旋转运动,在搅拌桶2搅拌混合工作完成需要卸料时,倾斜气缸16运动,使搅拌桶2倾斜一定角度,从而保证出料的顺畅,实现自动卸料。电机3转动,动力经联轴器带动主搅拌轴6转动,主搅拌轴6在搅拌桶2中心自转,螺旋搅拌片将搅拌桶2下部的原料带至搅拌桶2上部。外齿圈9随着主搅拌轴6转动,带动随动齿轮10转动。随动齿轮10带动副搅拌轴7逆向旋转搅拌。由于内齿圈8的限制,导致随动齿轮10绕外齿圈9转动,带动随动盘11及副搅拌轴7,绕主搅拌轴6进行差速同向旋转搅拌,同时副搅拌轴7进行逆向自转,从而形成了正反转的组合搅拌形式,使得原料在搅拌桶2中运动更充分,混合的更均匀,提高了搅拌效果。本实施例中仅列出了一个副搅拌轴7,在本技术的设计原理的基础上,还可以把搅拌轴增加到两个、三个甚至更多,其也应该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内。以上结合附图详细描述了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但是,本技术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中的具体细节,在本技术的技术构思范围内,可以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多种等同变换,这些等同变换均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搅拌PP的立式搅拌机,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设置在所述底座上方的搅拌桶,与所述搅拌桶固定安装的传动机构,与所述传动机构连接的电机,以及与所述传动机构连接的搅拌机构;所述搅拌机构位于搅拌桶中;/n所述搅拌桶包括桶体和桶盖,所述桶盖上开设进料口,所述桶体一侧开设出料口,另一侧安装倾斜组件,所述桶体底部靠近出料口一侧与底座靠近出料口一侧通过铰链连接;/n所述搅拌机构包括主搅拌轴和副搅拌轴,所述主搅拌轴上安装螺旋搅拌片,所述电机的输出轴通过联轴器连接所述主搅拌轴,所述主搅拌轴通过第一轴承穿过所述桶盖伸入搅拌桶内;/n所述传动机构包括内齿圈、外齿圈、随动齿轮和随动盘,所述外齿圈和内齿圈处于同一平面并同心;所述随动齿轮位于所述外齿圈和内齿圈之间,同时和所述外齿圈、内齿圈啮合;所述内齿圈通过螺栓固定连接在所述桶盖内侧,所述外齿圈通过花键固定连接在所述主搅拌轴上,所述随动盘通过第二轴承安装在所述主搅拌轴上,并位于所述外齿圈下方,所述随动盘上固定安装第三轴承,所述副搅拌轴安装在第三轴承上,所述副搅拌轴和随动齿轮通过花键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搅拌PP的立式搅拌机,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设置在所述底座上方的搅拌桶,与所述搅拌桶固定安装的传动机构,与所述传动机构连接的电机,以及与所述传动机构连接的搅拌机构;所述搅拌机构位于搅拌桶中;
所述搅拌桶包括桶体和桶盖,所述桶盖上开设进料口,所述桶体一侧开设出料口,另一侧安装倾斜组件,所述桶体底部靠近出料口一侧与底座靠近出料口一侧通过铰链连接;
所述搅拌机构包括主搅拌轴和副搅拌轴,所述主搅拌轴上安装螺旋搅拌片,所述电机的输出轴通过联轴器连接所述主搅拌轴,所述主搅拌轴通过第一轴承穿过所述桶盖伸入搅拌桶内;
所述传动机构包括内齿圈、外齿圈、随动齿轮和随动盘,所述外齿圈和内齿圈处于同一平面并同心;所述随动齿轮位于所述外齿圈和内齿圈之间,同时和所述外齿圈、内齿圈啮合;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圣兵侯银灿张远鹏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亿顺塑胶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