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物体外观检测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985138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20 18:5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外观检测技术领域,尤其是指一种物体外观检测装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包括检测台以及机器人,所述检测台设置有顶架以及光源,所述顶架设置有相机,所述机器人用于拾取外界的被检测物体并把被检测物体移送至所述相机下方进行姿态调整,所述光源用于照亮被检测物体,所述相机用于对被检测物体进行拍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光源为被检测物体提供足够的亮度,并且通过机器人拾取并把被检测物体在光源的照明下进行姿态调整,从而让相机能够拍摄到被检测物体的多个角度以及多个表面的图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物体外观检测装置
本技术涉及检测
,尤其是指一种物体外观检测装置。
技术介绍
物体的外观不仅仅会影响到物体的销量以及美观度,部分物体的性能甚至会受到物体的外观影响,因此外观检测也是某些物体的质量评估的一个重要组成成分。而现在的检测装置,一般都是把物体按照某个姿态摆放好以后进行检测,这种方式无疑导致检测结果较为片面,若需要进行多表面或多角度检测,则需要不断地取出产品并改变产品的角度后重新放入检测装置,从而导致检测效率降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针对现有技术的问题提供一种物体外观检测装置,能够实现对于被检测物体的多表面及多角度检测,因而适用于对被检测物体的多个表面或多个角度均需要进行外观检测的场合。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本技术提供的一种物体外观检测装置,包括检测台以及机器人,所述检测台设置有顶架以及光源,所述顶架设置有相机,所述机器人用于拾取外界的被检测物体并把被检测物体移送至所述相机下方进行姿态调整,所述光源用于照亮被检测物体,所述相机用于对被检测物体进行拍摄。进一步的,所述光源包括拱形光源,所述拱形光源设置于所述检测台并位于所述相机的下方,所述拱形光源的顶部设置有拍摄孔,所述拱形光源用于照亮被检测物体,所述相机经所述拍摄孔拍摄被检测物体。更进一步的,所述光源还包括多块板光源和多根条形光源,多块板光源和多根条形光源均装设于所述拱形光源的内部。进一步的,所述检测台设置有两个连接件,两个连接件分别可拆卸连接于所述拱形光源的两侧。<br>进一步的,所述机器人包括六轴机械手、旋转臂以及用于拾取被检测物体的拾取件,所述旋转臂装设于所述六轴机器人的末端,所述拾取件装设于所述旋转臂的输出端,所述旋转臂用于驱动所述拾取件调整状态。更进一步的,所述拾取件包括基件、转动电机、传动机构以及吸附件,所述基件装设于所述旋转臂,所述转动电机、所述传动机构以及所述吸附件均装设于所述基件,所述转动电机经所述传动机构连接于所述吸附件并用于驱动所述吸附件旋转,所述吸附件设置有用于外接气源的导管。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本技术通过光源为被检测物体提供足够的亮度,并且通过机器人拾取并把被检测物体在光源的照明下进行姿态调整,从而让相机能够拍摄到被检测物体的多个角度以及多个表面的图像。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检测台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机器人的示意图。附图标记:1-检测台,2-机器人,3-被检测物体,11-顶架,12-拱形光源,13-光源,14-相机,15-连接件,21-六轴机械手,22-旋转臂,23-拾取件,121-拍摄孔,131-板光源,132-条形光源,231-基件,232-转动电机,234-吸附件,235-导管。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便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的理解,下面结合实施例与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实施方式提及的内容并非对本技术的限定。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进行详细的描述。如图1和图3所示,本技术提供的一种物体外观检测装置,包括检测台1以及机器人2,所述检测台1设置有顶架11以及光源13,所述顶架11设置有相机14,所述机器人2用于拾取外界的被检测物体3并把被检测物体3移送至所述相机14下方进行姿态调整,所述光源13用于照亮被检测物体,所述相机14用于被检测物体3进行拍摄。相机14优选为高精度的工业相机,在需要进行检测时,由机器人2拾取外界待检测的被检测物体3并把被检测物体3移送至相机14的下方,此时由于光源13的作用而使得被检测物体周围的亮度保持在一个需要的值,然后由相机14对被检测物体3进行拍摄;而每当相机14拍摄好一个角度的图像后,机器人2就把被检测物体3进行改变姿态而更换一个拍摄面继续进行拍摄,直至相机14把所有角度均拍摄完毕以后,机器人2带动被检测物体3离开并更换下一个被检测物体3进行检测。本技术通过光源13提供足够的亮度,并且通过机器人2拾取并把被检测物体3在相机14下方进行姿态调整,从而让相机14能够拍摄到被检测物体3的多个角度以及多个表面的图像。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光源13包括拱形光源12,所述拱形光源12设置于所述检测台1并位于所述相机14的下方,所述拱形光源12的顶部设置有拍摄孔121,所述拱形光源12用于照亮被检测物体3,所述相机14经所述拍摄孔121拍摄被检测物体3;具体的,所述光源13还包括多块板光源131和多根条形光源132,多块板光源131和多根条形光源132均装设于所述拱形光源12的内部。即本技术通过拱形光源12、板光源131和条型光源132共同配合来实现对于被检测物体的照亮,且工作人员可通过改变处于打开状态的板光源131和条形光源132的数量,来改变拱形光源12内部的亮度,从而让相机14能够拍摄到在多个亮度下的被检测物体3的外观,使得检测的精度更高。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检测台1设置有两个连接件15,两个连接件15分别可拆卸连接于所述拱形光源12的两侧,便于工作人员根据被检测物体3的规格来更换拍摄孔121大小适合的拱形光源12,从而让本技术能够检测更多规格的被检测物体3。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机器人2包括六轴机械手21、旋转臂22以及用于拾取被检测物体3的拾取件23,所述旋转臂22装设于所述六轴机器人2的末端,所述拾取件23装设于所述旋转臂22的输出端,所述旋转臂22用于驱动所述拾取件23调整姿态。具体的,所述拾取件23包括基件231、转动电机232、传动机构(图中未示出)以及吸附件234,所述基件231装设于所述旋转臂22,所述转动电机232、所述传动机构以及所述吸附件234均装设于所述基件231,所述转动电机232经所述传动机构连接于所述吸附件234并用于驱动所述吸附件234旋转,所述吸附件234设置有用于外接气源的导管235。机器人2具体工作过程如下:由六轴机械手21带动拾取件23移动至被检测物体3处,然后通过外界的气源(图中未示出)往吸附件234内通入负压而吸取被检测物体3;当吸取被检测物体3后,六轴机器人2带动被检测物体3移动至拱形光源12下方,并随着拍照的进行,通过旋转臂22、转动电机232以及传动机构配合来实现带动被检测物体3进行任意角度的转动,从而让相机14能够对被检测物体3进行多角度和多表面的拍摄。具体的,本实施例中的传动机构为机械领域的常规手段,例如采用皮带轮来作为传动机构以实现转动电机232与吸附件234之间的传动,且该传动机构设置在基件231内部,本领域工作人员可通过电机232与吸附件234之间的位置关系判断出传动机构的具体位置以及判断出传动机构与电机232、吸附件234之间的连接关系,因此其具体结构与原理在此不再赘述。以上所述,仅是本技术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技术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虽然本技术以较佳实施例公开如上,然而并非用以限定本技术,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技术技术方案范围内,当利用上述揭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物体外观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检测台以及机器人,所述检测台设置有顶架以及光源,所述顶架设置有相机,所述机器人用于拾取外界的被检测物体并把被检测物体移送至所述相机下方进行姿态调整,所述光源用于照亮被检测物体,所述相机用于对被检测物体进行拍摄。/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物体外观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检测台以及机器人,所述检测台设置有顶架以及光源,所述顶架设置有相机,所述机器人用于拾取外界的被检测物体并把被检测物体移送至所述相机下方进行姿态调整,所述光源用于照亮被检测物体,所述相机用于对被检测物体进行拍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物体外观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光源包括拱形光源,所述拱形光源设置于所述检测台并位于所述相机的下方,所述拱形光源的顶部设置有拍摄孔,所述拱形光源用于照亮被检测物体,所述相机经所述拍摄孔拍摄被检测物体。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物体外观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光源还包括多块板光源和多根条形光源,多块板光源和多根条形光源均装设于所述拱形光源的内部。


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林黄依龙李洋吴振坦
申请(专利权)人:音赛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