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件式载荷分配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978087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20 18:43
一种用于车辆的载荷分配装置,该载荷分配装置被配置成在发生涉及车辆的撞击时分配载荷,该载荷分配装置包括:上部梁,该上部梁在横向方向上延伸并且可连接至车辆的至少一个上部载荷路径;下部梁,该下部梁在横向方向上延伸并且可布置在车辆的至少一个下部载荷路径上;以及互连部分,该互连部分连接所述上部梁和所述下部梁,其中,所述上部梁、所述下部梁和所述互连部分以单件方式制成。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件式载荷分配装置
本公开涉及一种用于车辆的载荷分配装置,其被配置成在发生撞击时分配载荷。
技术介绍
安装在车辆的前部和后部的传统保险杠的作用是承受至少较小的冲击。保险杠通常被附接至车辆的下部框架梁轨,并且被配置成吸收冲击能量以保护己方车辆及其乘客。传统的保险杠通常包括能量吸收梁,该能量吸收梁被配置成在发生碰撞时变形。在正面撞击中,保险杠和车辆的所谓冲击缓冲区域的其他能量吸收部分吸收冲击产生的能量中的一部分。这可以保护己方车辆,但是传统上不会考虑冲击中对面车辆的安全性。换句话说,传统的保险杠系统的功能首先是为了保护己方车辆。最近,焦点已经转移到同样关注撞击中的对面车辆。当较轻的车辆与较重的车辆撞击时,这一点尤其重要。从动量守恒原理可以理解,两个车辆中较轻的车辆必须承受比较重的车辆更高的载荷。因此,期望在两个车辆之间发生撞击时在正面更好地分配载荷。
技术实现思路
欧洲即将颁布的立法(由欧洲新车评估计划发布)要求针对新测试项对车辆进行测试,该新测试项涉及与所谓的移动渐进形变障碍物(例如,另一车辆)的撞击。专利技术人认识到提供用于处理新测试项的令人满意的解决方案的一种方式是提供一种相对刚性的载荷分配装置,其覆盖车辆前部的相对大的区域,从而将载荷更均匀地分配到对面的障碍物(例如,对面的车辆)中。因此,所公开的主题大体上涉及一种载荷分配装置,该载荷分配装置适于将冲击产生的载荷更均匀地分配到与己方车辆相撞的较轻的对方车辆中。此外,利用所提出的载荷分配装置,己方车辆的冲击缓冲区域能够吸收更多的能量,而不是让较轻的车辆吸收最多的能量。所提出的载荷分配装置至少部分地通过以单件(一体件)方式制成而提供上述优点,所述载荷分配装置可连接至车辆的至少一个上部载荷路径并且可布置在车辆的至少一个下部载荷路径上。有利地,所述载荷分配装置因此在发生撞击时与车辆结构的上部载荷路径和下部载荷路径相连接,以使得冲击载荷被分配在相对大的区域上,并且被分配到车辆结构中的上部载荷路径和下部载荷路径二者中。与多件式装置相比,所述载荷分配装置以单件方式制成提供了改进的结构完整性。因此,单件式载荷分配装置可以更好地承受在碰撞中产生的较高的力,这也使得所述载荷分配装置可以更好地分配载荷。此外,为了改善横向方向上的载荷分配,所述载荷分配装置包括可连接至车辆的相应的上部载荷路径和下部载荷路径的上部梁和下部梁。互连部分有利地将所述上部梁和所述下部梁相连接,从而将所述上部载荷路径和所述下部载荷路径彼此连接。可以理解,所述互连部分由与所述上部梁和所述下部梁具有相同刚性的材料制成。尽管本公开的实施例描述了,所述下部梁可布置在所述下部载荷路径上,但是根据实施例,所述下部梁也可被连接至至少一个下部载荷路径。这确保了所述载荷附接装置在安装时牢固地附接至车辆。为了能够将所述上部载荷路径和下部载荷路径彼此连接,所述载荷分配装置的尺寸大于诸如现有技术中的保险杠或类似装置的现有的单件式装置。根据一些实施例,所述载荷分配装置的尺寸可能使得,需要通孔来允许冷却空气到达所述载荷分配装置的后面。冷却空气可以被引导至需要冷却的任何已知装置,例如散热器、电池等。所述通孔在所述互连部分中形成。优选地,所述通孔位于所述上部梁和所述下部梁之间。在实施例中,所述互连部分是板状的,并且在所述上部梁和所述下部梁的前壁处连接至所述上部梁和所述下部梁。有利地,这提供了所述载荷分配装置的相对平坦的前侧。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上部梁可连接至至少一个上部碰撞吸收构件,并且所述下部梁可连接或可布置在至少一个下部碰撞吸收构件处。因此,所述载荷分配装置能够至少在发生撞击时将碰撞吸收构件彼此连接,从而借助于相互连接的上部碰撞吸收构件和下部碰撞吸收构件来改善载荷的吸收。在实施例中,所述至少一个上部碰撞吸收构件被附接至车辆底盘,并且所述至少一个下部碰撞吸收构件被附接至车辆的副车架或其他底盘结构部件。这使得能够将载荷有效地传递至所述上部载荷路径和所述下部载荷路径两者中。当研究所附权利要求和以下描述时,本专利技术的其他特征和优点将变得显而易见。本领域技术人员认识到,在不脱离本专利技术的范围的情况下,可以组合本专利技术的不同特征以产生不同于以下描述的实施例的实施例。附图说明现在将参考示出本专利技术的示例实施例的附图来更详细地描述本专利技术的这些和其他方面,其中:图1A-B是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载荷分配装置的立体图;图2A-B是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载荷分配装置的立体图;图3A概念性地示出了载荷分配装置到碰撞吸收构件的附接位置;图3B是图3A中的下部碰撞吸收构件处的附接位置的截面;图4A概念性地示出了载荷分配装置到碰撞吸收构件的附接位置;图4B是示出图4A中的下部碰撞吸收构件与下部梁之间的间隙的截面;图5是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载荷分配装置的立体图;图6A概念性地示出了载荷分配装置到下部碰撞吸收构件的附接位置;图6B是图5A中的下部碰撞吸收构件处的附接位置的截面;以及图7概念性地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车辆前部结构。具体实施方式在本详细描述中,描述了根据本专利技术的载荷分配装置的各种实施例。然而,本专利技术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施,并且不应被解释为限于本文所阐述的实施例;相反,提供这些实施例是为了透彻性和完整性,并将本专利技术的范围完全传达给技术人员。在全文中,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相同的元件。图1A-B概念性地示出了用于车辆的载荷分配装置100的不同视图。载荷分配装置100被配置成在发生涉及车辆的撞击(碰撞)时分配载荷。载荷分配装置100包括:上部梁102,所述上部梁102在横向方向上延伸并且可连接至至少一个上部载荷路径,此处以可连接至车辆的至少一个上部碰撞吸收构件104为例;和下部梁106,所述下部梁106在横向方向上延伸并且可布置在至少一个下部载荷路径上,此处以可连接至车辆的至少一个下部碰撞吸收构件108为例。此外,载荷分配装置100包括将上部梁102和下部梁106相连接的互连部分110。上部梁102、下部梁106和互连部分110优选地通过挤压工艺制成单件(一体件)。换句话说,整个载荷分配装置100以单个挤压工艺制造以形成一件式载荷分配装置100。以这种方式,可以通过挤压相对快速地制造载荷分配装置100。此外,载荷分配装置100可以由轻质材料制成,例如由碳复合物或铝合金或者仅由铝制成。挤压方向在宽度方向上,沿着载荷分配装置100的上部梁102和下部梁106的横向方向。专利技术人认识到,提供一种单件式载荷分配装置(其被设计成将上部载荷路径与下部载荷路径相连接)来以这种方式将冲击产生的载荷更均匀地分配到对面的发生碰撞的障碍物中。相反,由于现有技术装置仅连接至上部载荷路径和下部载荷路径之一,因此带有现有技术装置的车辆的吸收面积小于带有本公开的载荷分配装置的车辆的吸收面积。例如,仅连接至下部碰撞吸收构件的窄梁具有相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车辆的载荷分配装置,所述载荷分配装置被配置成在发生涉及车辆的撞击时分配载荷,所述载荷分配装置包括:/n-在横向方向上延伸并且可连接至车辆的至少一个上部载荷路径的上部梁;/n-在横向方向上延伸并且可布置在车辆的至少一个下部载荷路径上的下部梁;和/n-连接所述上部梁和所述下部梁的互连部分,/n其中,所述上部梁、所述下部梁和所述互连部分以单件方式制成。/n

【技术特征摘要】
20190401 EP 19166462.21.一种用于车辆的载荷分配装置,所述载荷分配装置被配置成在发生涉及车辆的撞击时分配载荷,所述载荷分配装置包括:
-在横向方向上延伸并且可连接至车辆的至少一个上部载荷路径的上部梁;
-在横向方向上延伸并且可布置在车辆的至少一个下部载荷路径上的下部梁;和
-连接所述上部梁和所述下部梁的互连部分,
其中,所述上部梁、所述下部梁和所述互连部分以单件方式制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载荷分配装置,其中,所述互连部分包括通孔,所述通孔用于允许冷却空气到达所述载荷分配装置的后面。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载荷分配装置,其中,所述通孔位于所述上部梁和所述下部梁之间。


4.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的任一项所述的载荷分配装置,其中,所述下部梁适于被布置成在所述下部碰撞吸收构件处有间隙,以允许所述载荷分配装置与所述下部碰撞吸收构件之间的相对移动。


5.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的任一项所述的载荷分配装置,其中,所述下部梁可连接至所述至少一个下部碰撞吸收构件,并且所述上部梁可连接至至少一个上部碰撞吸收构件。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载荷分配装置,其中,所述下部梁包括附接点,所述附接点适于经由衬套将所述下部梁附接至所述至少一个下部碰撞吸收构件。


7.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的任一项所述的载荷分配装置,其由包括铝或碳复合物的材料制成。


8.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的任一项所述的载荷分配装置,其中,所述互连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J·埃克隆德
申请(专利权)人:沃尔沃汽车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瑞典;SE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