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模电驱动系统及车辆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5977880 阅读:3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20 18:43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多模电驱动系统及车辆,多模电驱动系统包括拉维纳行星机构、第一电机、第二电机和系统输出轴,第一电机连接拉维纳行星机构的第二太阳轮,第二电机连接拉维纳行星机构的第一太阳轮,拉维纳行星机构的齿圈通过第一锁止离合器连接相应的壳体,拉维纳行星机构的第一太阳轮通过第二锁止离合器连接相应的壳体,拉维纳行星机构的行星架连接系统输出轴。基于拉维纳行星机构的工作原理,并通过控制第一锁止离合器和第二锁止离合器的工作状态能够使多模电驱动系统运行在不同的纯电动驱动模式,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调节系统运行在合适的驱动模式,当运行在合适的驱动模式下时能够保证系统的运行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多模电驱动系统及车辆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多模电驱动系统及车辆。
技术介绍
目前电驱动系统主流方案分为以下几类:直接驱动(电机直接与车桥连接)、单电机多挡AMT驱动、双电机多挡AMT驱动、轮边驱动、轮毂驱动。直接驱动、轮边驱动、轮毂驱动三种驱动方式都是定速比,无法实现电机与车轮的多速比传动,如果要同时实现高车速与大爬坡度就需要电机功率以及转速较大,电驱动系统成本较高;单电机多挡AMT驱动方案可以同时兼顾高车速与大爬坡度,但是AMT在换挡时存在动力中断,换挡执行机构可靠性不佳;双电机多挡AMT相对于单电机多挡AMT解决了动力中断问题,但是在高速且第一电机驱动时(一般是最高挡位),变速箱后置的第二电机仍然需要随转,带来多余的能量损失,同时仍然无法解决换挡执行机构可靠性问题。目前,为了提高运行可靠性,很多电驱动系统中涉及到拉维纳行星机构,但是,现有的基于拉维纳行星机构的电驱动系统在纯电动工作模式下时,驱动模式只有一种运行状态,制动模式也只有一种运行状态,无法根据实际情况以及实际需要调节系统运行在合适的工作状态,无法保证系统的运行效率,导致系统运行效率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多模电驱动系统,用以解决现有的基于拉维纳行星机构的电驱动系统在纯电动工作模式下的系统运行效率低的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还提供一种车辆,用以解决现有车辆中的基于拉维纳行星机构的电驱动系统在纯电动工作模式下的系统运行效率低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方案包括:一种多模电驱动系统,包括拉维纳行星机构、第一电机、第二电机和系统输出轴,所述第一电机连接所述拉维纳行星机构的第二太阳轮,所述第二电机连接所述拉维纳行星机构的第一太阳轮,所述拉维纳行星机构的齿圈通过第一锁止离合器连接相应的壳体,所述拉维纳行星机构的第一太阳轮通过第二锁止离合器连接相应的壳体,所述拉维纳行星机构的行星架连接所述系统输出轴。基于拉维纳行星机构的工作原理,并通过控制第一锁止离合器和第二锁止离合器的工作状态能够使多模电驱动系统运行在不同的纯电动驱动模式,因此,该系统能够根据实际情况以及实际需要调节系统运行在合适的驱动模式,当运行在合适的驱动模式下时能够保证系统的运行效率,那么,该系统能够提升运行效率。进一步地,所述多模电驱动系统还包括系统壳体,所述拉维纳行星机构、第一电机、第二电机、第一锁止离合器和第二锁止离合器设置在所述系统壳体内,所述相应的壳体为所述系统壳体。系统壳体的设置便于多模电驱动系统的整体布置,而且,系统壳体还能够对系统的组成部分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提高了系统运行安全性和使用寿命。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电机和第二电机固定在所述系统壳体的内侧壁上,能够提升系统集成度,使系统更紧凑,而且,还能够提升第一电机和第二电机的安装稳定性,保证系统运行可靠性。进一步地,所述多模电驱动系统包括四种驱动模式,其中,第一驱动模式:第一锁止离合器处于锁止状态,第二锁止离合器处于分离状态,系统的输入为第一电机和第二电机,输出为系统输出轴;第二驱动模式:第一锁止离合器处于锁止状态,第二锁止离合器处于分离状态,系统的输入为第一电机,输出为系统输出轴;第三驱动模式:第一锁止离合器处于分离状态,第二锁止离合器处于锁止状态,系统的输入为第一电机,输出为系统输出轴;第四驱动模式:第一锁止离合器处于锁止状态,第二锁止离合器处于分离状态,系统的输入为第二电机,输出为系统输出轴。一种车辆,包括车辆本体和一种多模电驱动系统,所述多模电驱动系统包括拉维纳行星机构、第一电机、第二电机和系统输出轴,所述第一电机连接所述拉维纳行星机构的第二太阳轮,所述第二电机连接所述拉维纳行星机构的第一太阳轮,所述拉维纳行星机构的齿圈通过第一锁止离合器连接相应的壳体,所述拉维纳行星机构的第一太阳轮通过第二锁止离合器连接相应的壳体,所述拉维纳行星机构的行星架连接所述系统输出轴。基于拉维纳行星机构的工作原理,并通过控制第一锁止离合器和第二锁止离合器的工作状态能够使多模电驱动系统运行在不同的纯电动驱动模式,因此,该车辆能够根据实际情况以及实际需要调节系统运行在合适的驱动模式,当运行在合适的驱动模式下时能够保证运行效率,进而提升运行效率。进一步地,所述多模电驱动系统还包括系统壳体,所述拉维纳行星机构、第一电机、第二电机、第一锁止离合器和第二锁止离合器设置在所述系统壳体内,所述相应的壳体为所述系统壳体。系统壳体的设置便于多模电驱动系统的整体布置,而且,系统壳体还能够对系统的组成部分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提高了系统运行安全性和使用寿命。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电机和第二电机固定在所述系统壳体的内侧壁上,能够提升系统集成度,使系统更紧凑,而且,还能够提升第一电机和第二电机的安装稳定性,保证系统运行可靠性。进一步地,所述多模电驱动系统包括四种驱动模式,其中,第一驱动模式:第一锁止离合器处于锁止状态,第二锁止离合器处于分离状态,系统的输入为第一电机和第二电机,输出为系统输出轴;第二驱动模式:第一锁止离合器处于锁止状态,第二锁止离合器处于分离状态,系统的输入为第一电机,输出为系统输出轴;第三驱动模式:第一锁止离合器处于分离状态,第二锁止离合器处于锁止状态,系统的输入为第一电机,输出为系统输出轴;第四驱动模式:第一锁止离合器处于锁止状态,第二锁止离合器处于分离状态,系统的输入为第二电机,输出为系统输出轴。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多模电驱动系统的结构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多模电驱动系统的各个驱动模式选择逻辑判断图;图1中,1为变速箱壳体,2为第一电机,2A为第一电机转子,3为第二电机,3A为第二电机转子,4A1为拉维纳行星机构的第一太阳轮,4A2为拉维纳行星机构的第二太阳轮,4B为拉维纳行星机构的行星架,4C为拉维纳行星机构的齿圈,5为第一锁止离合器,6为第二锁止离合器,7为系统输出轴。具体实施方式车辆实施例:本实施例提供一种车辆,比如纯电动车辆,包括车辆本体和一种多模电驱动系统。由于车辆本体属于常规技术,而且与本申请的专利技术点无关,因此,以下重点对多模电驱动系统进行具体说明。如图1所示,多模电驱动系统包括系统壳体(即变速箱壳体1,以下系统壳体以变速箱壳体1为例),变速箱壳体1内设置有拉维纳行星机构、第一电机2、第二电机3、第一锁止离合器5、第二锁止离合器6和系统输出轴7,第一电机转子2A连接拉维纳行星机构的第二太阳轮4A2,第二电机转子3A连接拉维纳行星机构的第一太阳轮4A1,拉维纳行星机构的齿圈4C通过第一锁止离合器5连接变速箱壳体1,拉维纳行星机构的第一太阳轮4A1通过第二锁止离合器6连接变速箱壳体1,拉维纳行星机构的行星架4B连接系统输出轴7。而且,为了便于第一电机2和第二电机3的固定,第一电机2和第二电机3固定在变速箱壳体1的内侧壁上。当然,第一电机2和第二电机3连接动力电池(图中未画出),这一点属于常规技术,这里就不再具体说明。另外,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多模电驱动系统,包括拉维纳行星机构、第一电机、第二电机和系统输出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机连接所述拉维纳行星机构的第二太阳轮,所述第二电机连接所述拉维纳行星机构的第一太阳轮,所述拉维纳行星机构的齿圈通过第一锁止离合器连接相应的壳体,所述拉维纳行星机构的第一太阳轮通过第二锁止离合器连接相应的壳体,所述拉维纳行星机构的行星架连接所述系统输出轴。/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模电驱动系统,包括拉维纳行星机构、第一电机、第二电机和系统输出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机连接所述拉维纳行星机构的第二太阳轮,所述第二电机连接所述拉维纳行星机构的第一太阳轮,所述拉维纳行星机构的齿圈通过第一锁止离合器连接相应的壳体,所述拉维纳行星机构的第一太阳轮通过第二锁止离合器连接相应的壳体,所述拉维纳行星机构的行星架连接所述系统输出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模电驱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多模电驱动系统还包括系统壳体,所述拉维纳行星机构、第一电机、第二电机、第一锁止离合器和第二锁止离合器设置在所述系统壳体内,所述相应的壳体为所述系统壳体。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多模电驱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机和第二电机固定在所述系统壳体的内侧壁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多模电驱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多模电驱动系统包括四种驱动模式,其中,
第一驱动模式:第一锁止离合器处于锁止状态,第二锁止离合器处于分离状态,系统的输入为第一电机和第二电机,输出为系统输出轴;
第二驱动模式:第一锁止离合器处于锁止状态,第二锁止离合器处于分离状态,系统的输入为第一电机,输出为系统输出轴;
第三驱动模式:第一锁止离合器处于分离状态,第二锁止离合器处于锁止状态,系统的输入为第一电机,输出为系统输出轴;
第四驱动模式:第一锁止离合器处于锁止状态,第二锁止离合器处于分离状态,系统的输入为第二电机,输出为系统输出轴。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小伟王印束王岩王富生王兴李建锋吴胜涛郭涛王建温
申请(专利权)人:郑州宇通客车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