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工件抛丸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976767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20 18:42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表面处理技术领域,尤其是指一种工件抛丸装置,包括传输机构、上料机构、下料机构以及若干个抛丸单元,抛丸单元包括送丸机、壳体以及抛丸机构,壳体装设于送丸机,送丸机用于把丸子上料至壳体内;壳体设置有通孔,抛丸机构装设于通孔内;壳体设置有的外表面设置有至少一个拆装孔以及至少一块用于遮盖拆装孔的拆装板。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在壳体上设置有拆装孔,并通过拆装板来遮盖以便于平常抛丸工艺的进行;而在需要对壳体内进行清洗或者维修时,无需工作人员进入送丸机构,只需拆下拆装板即可,从而既提升了效率,又保护了工作人员的身体健康。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工件抛丸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表面处理
,尤其是指一种工件抛丸装置。
技术介绍
抛丸,是一种通过机械把撞击用的丸子抛出来撞击工件从而增加工件的表面光滑度以及抗疲劳性能等指标的工艺。然而,目前的抛丸器中,其外壳都是一体成型的,而当抛丸器装在送丸机构上时,若需要对抛丸器内部进行维护或者清理的话,则只能够让工作人员穿好防护服进入送丸机构内,从送丸机构内对抛丸器进行维修或者清理,这不仅非常耗费时间,还由于送丸机构内一般布满润滑油等化学物品而容易对进入的工作人员的身体健康造成危害。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针对现有技术的问题提供一种工件抛丸装置,通过改变抛丸器的结构来使得对抛丸器的维修和清理更快更安全。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工件抛丸装置,包括传输机构、上料机构、下料机构以及若干个抛丸单元,所述上料机构用于把工件上料至所述传输机构,所述传输机构用于传输工件经所述抛丸单元进行处理后在传输至所述下料机构进行下料;所述抛丸单元包括送丸机、壳体以及抛丸机构,所述壳体装设于所述送丸机,所述送丸机用于把丸子上料至所述壳体内;所述壳体设置有通孔,所述抛丸机构装设于所述通孔内;所述壳体设置有的外表面设置有至少一个拆装孔以及至少一块用于遮盖所述拆装孔的拆装板。进一步的,所述拆装孔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拆装孔分别设置于所述壳体的顶部以及底部,所述拆装板的数量为两块,两块拆装板与连个拆装孔一一对应设置。更进一步的,所述壳体的两侧分别设置有延伸板,延伸板分别设置有第一定位孔;所述拆装板设置有定位块,定位块设置有第二定位孔,第二定位孔的数量与第一定位孔的数量相同,第二定位孔与第一定位孔连通后通过螺钉连接;所述延伸板设置有定位挡块,定位挡块用于与定位块抵接以实现定位。更进一步的,所述壳体的前端可拆卸设置有快拆板。进一步的,所述传输机构包括传输挂绳、用于驱动所述传输挂绳移动的动力机构以及若干个悬挂于所述传输挂绳的通用挂具,所述传输挂绳首尾相连且依次经过所述上料机构、所述抛丸单元以及所述下料机构;所述通用挂具包括主杆、第一挂件和第二挂件,所述第一挂件和所述第二挂件均可活动地设置于所述主杆,所述第一挂件位于所述第二挂件的上方,所述第一挂件包括第一挂杆、第一连接件以及多个挂钩,所述第一连接件活动设置于所述主杆,所述第一挂杆装设于所述第一连接件,多个挂钩均可活动地套设于所述第一挂杆,挂钩远离所述第一挂杆的一端设置有倒钩部。更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挂杆的截面形状为方形,挂钩设置有安装孔,安装孔的形状与所述第一挂杆的截面形状相适应,安装孔套设于所述第一挂杆;所述第一挂杆的顶部间隔设置有多个挂杆定位孔,挂钩的顶部交叉设置有定位部,定位部设置有挂钩定位孔,挂钩定位孔内装设有定位件,定位件用于插入其中一个挂杆定位孔内以实现挂钩的定位。更进一步的,挂钩的外表面设置有若干个倒刺。更进一步的,所述传输机构还包括若干个悬挂于所述传输挂绳的专用夹具,所述专用夹具包括杆体、均装设于所述杆体的悬挂机构以及多个定位机构,所述悬挂机构用于支撑并悬挂工件,定位机构包括连接件、定位杆以及定位座,连接件装设于所述杆体,定位杆的一端装设于连接件,定位座设置于定位杆的另一端,定位座设置有定位槽,定位槽的侧壁设置有多个用于与工件抵触的定位齿。优选的,定位机构还包括安装块和安装杆,安装块装设于定位杆,安装杆装设于安装块,定位座包括安装板和固定板,安装板装设于安装杆,固定板与安装板可拆卸连接,安装板与固定板之间围设形成定位槽。优选的,悬挂机构包括悬挂件和悬挂杆,所述县挂件套设于所述杆体,所述悬挂杆装设于所述悬挂件,所述悬挂杆的侧壁设置有多根用于支撑工件的支撑杆,所述杆体位于其中两根支撑杆之间;悬挂杆位于其中两个定位机构之间。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通过在壳体上设置有拆装孔,并通过拆装板来遮盖以便于平常抛丸工艺的进行;而在需要对壳体内进行清洗或者维修时,无需工作人员进入送丸机构,只需拆下拆装板即可,从而既提升了效率,又保护了工作人员的身体健康。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壳体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壳体的分解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的通用挂具的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的第一挂件的示意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的挂钩在实际使用状态下的示意图。图7为本专利技术的专用挂具的示意图。图8为本专利技术的定位机构的示意图。附图标记:1—传输机构,2—上料机构,3—下料机构,4—抛丸单元,11—传输挂绳,12—动力机构,13—通用挂具,14—专用挂具,41—送丸机,42—壳体,43—抛丸机构,44—通孔,45—拆装孔,46—拆装板,47—延伸板,48—快拆板,131—主杆,132—第一挂件,133—第二挂件,134—第一挂杆,135—第一连接件,136—挂钩,141—杆体,142—悬挂机构,143—定位机构,144—连接件,145—定位杆,146—定位座,147—安装块,148—安装杆,461—定位块,462—第二定位孔,471—第一定位孔,472—定位挡块,1361—倒钩部,1362—安装孔,1363—定位部,1364—挂钩定位孔,1365—定位件,1366—倒刺,1367—固定部,1368—固定孔,1369—螺母,1421—悬挂件,1422—悬挂杆,1423—支撑杆,1461—定位槽,1462—定位齿,1463—安装板,1464—固定板。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便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的理解,下面结合实施例与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实施方式提及的内容并非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定。以下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详细的描述。如图1至图8所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工件抛丸装置,包括传输机构1、上料机构2、下料机构3以及若干个抛丸单元4,所述上料机构2用于把工件上料至所述传输机构1,所述传输机构1用于传输工件经所述抛丸单元4进行处理后在传输至所述下料机构3进行下料。实际使用时,该由上料机构2把工件输送至传输机构1以使得工件保持在悬空状态,然后由传输机构1带动工件移动而经过抛丸单元4,在经过的过程中由抛丸单元4把丸子抛出并撞击工件表面来进行表面处理,再由传输机构1带动工件下料并重新回到上料机构2进行新一轮的动作。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抛丸单元4包括送丸机41、壳体42以及抛丸机构43,所述壳体42装设于所述送丸机41,所述送丸机41用于把丸子上料至所述壳体42内;所述壳体42设置有通孔44,所述抛丸机构43装设于所述通孔44内;所述壳体42设置有的外表面设置有至少一个拆装孔45以及至少一块用于遮盖所述拆装孔45的拆装板46。具体的,该壳体42可在底部或者顶部设置有拆装孔45,或者直接入本实施例中那样在设置有两个拆装孔45,且两个拆装孔45分别设置于所述壳体42的顶部以及底部,所述拆装板46的数量为两块,两块拆装板46与连个拆装孔45一一对应设置。相较于现有技术的一体式外壳,本专利技术把壳体42设置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工件抛丸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传输机构、上料机构、下料机构以及若干个抛丸单元,所述上料机构用于把工件上料至所述传输机构,所述传输机构用于传输工件经所述抛丸单元进行处理后在传输至所述下料机构进行下料;/n所述抛丸单元包括送丸机、壳体以及抛丸机构,所述壳体装设于所述送丸机,所述送丸机用于把丸子上料至所述壳体内;所述壳体设置有通孔,所述抛丸机构装设于所述通孔内;所述壳体设置有的外表面设置有至少一个拆装孔以及至少一块用于遮盖所述拆装孔的拆装板。/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工件抛丸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传输机构、上料机构、下料机构以及若干个抛丸单元,所述上料机构用于把工件上料至所述传输机构,所述传输机构用于传输工件经所述抛丸单元进行处理后在传输至所述下料机构进行下料;
所述抛丸单元包括送丸机、壳体以及抛丸机构,所述壳体装设于所述送丸机,所述送丸机用于把丸子上料至所述壳体内;所述壳体设置有通孔,所述抛丸机构装设于所述通孔内;所述壳体设置有的外表面设置有至少一个拆装孔以及至少一块用于遮盖所述拆装孔的拆装板。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工件抛丸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拆装孔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拆装孔分别设置于所述壳体的顶部以及底部,所述拆装板的数量为两块,两块拆装板与连个拆装孔一一对应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工件抛丸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的两侧分别设置有延伸板,延伸板分别设置有第一定位孔;所述拆装板设置有定位块,定位块设置有第二定位孔,第二定位孔的数量与第一定位孔的数量相同,第二定位孔与第一定位孔连通后通过螺钉连接;
所述延伸板设置有定位挡块,定位挡块用于与定位块抵接以实现定位。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工件抛丸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的前端可拆卸设置有快拆板。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工件抛丸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传输机构包括传输挂绳、用于驱动所述传输挂绳移动的动力机构以及若干个悬挂于所述传输挂绳的通用挂具,所述传输挂绳首尾相连且依次经过所述上料机构、所述抛丸单元以及所述下料机构;
所述通用挂具包括主杆、第一挂件和第二挂件,所述第一挂件和所述第二挂件均可活动地设置于所述主杆,所述第一挂件位于所述第二挂件的上方,所述第一挂件包括第一挂杆、第一连接件以及多个挂钩,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金亮钟亿付卓马林周琼
申请(专利权)人:江西豪斯特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东莞市豪斯特热冲压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西;3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