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燃煤锅炉的烟气处理系统及工艺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5975005 阅读:8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20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燃煤锅炉的烟气处理系统及工艺,属于烟气净化技术领域,烟气处理系统包括脱硫塔,包括内筒、与内筒之间形成夹层的外筒及烟气进管,烟气进管连通于内筒,烟气进管上设有粉末脱硫剂喷射口,进入内筒内的烟气能够沿内筒的内壁螺旋向下流动,内筒的顶部设置有连通于夹层的导气结构,内筒的底部连通有第一集灰斗,外筒的底部设置有第一排烟口;脱硝剂喷射结构,用于向夹层内喷射脱硝剂;除尘脱硝塔,具有连通第一排烟口的内腔和连通内腔的第二排烟口,内腔内设置有多个催化过滤管和位于多个催化过滤管下方的第二集灰斗,烟气能穿过多个催化过滤管的管壁并由第二排烟口排出。相比现有技术,能实现通过同一套设备进行脱硫、脱硝和除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燃煤锅炉的烟气处理系统及工艺
本专利技术涉及烟气净化
,尤其涉及一种燃煤锅炉的烟气处理系统及工艺。
技术介绍
煤炭燃烧产生的SO2和NOx是造成大气环境破坏的主要污染物。特别近年来,雾霾天气的增多,人们开始越来越重视大气环境,对烟气净化技术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目前,燃煤企业大都配置了单独的脱硫脱硝处理设备,但是处理过程中存在许多问题,基本都是针对某种单一的污染物进行一一处理,导致烟气净化的工艺链增长,投资和运行成本增加。现有技术中烟气的脱硫技术的工艺种类中石膏法是世界上使用最为普遍的技术,烟气脱硝技术的工艺种类主要有选择性非催化还原法(SNCR)和选择性催化还原法(SCR),其中选择性催化还原法是目前最成熟的烟气脱硝技术,石膏法和SCR法均具有较高的污染物脱出效率,但是由于每种污染物都采用单独的脱除系统和工艺,导致占地面积大,操作繁琐,投资运行成本高,不能同时进行脱硫脱硝。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燃煤锅炉的烟气处理系统及工艺,以实现同时进行脱硫脱硝除尘,实现燃煤锅炉烟气污染物的超低排放,减少占地面积,降低运行成本。如上构思,本专利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燃煤锅炉的烟气处理系统,包括:脱硫塔,包括内筒、与所述内筒之间形成夹层的外筒及烟气进管,所述烟气进管连通于所述内筒,所述烟气进管上设有粉末脱硫剂喷射口,由所述烟气进管进入所述内筒内的烟气能够沿所述内筒的内壁螺旋向下流动,所述内筒的顶部设置有连通于所述夹层的导气结构,所述内筒的底部连通有第一集灰斗,所述外筒的底部设置有第一排烟口;脱硝剂喷射结构,用于向所述夹层内喷射脱硝剂;除尘脱硝塔,具有连通所述第一排烟口的内腔和连通所述内腔的第二排烟口,所述内腔内设置有多个催化过滤管和位于多个所述催化过滤管下方的第二集灰斗,所述催化过滤管的管壁内设有脱硝催化剂,烟气能够穿过多个所述催化过滤管的管壁并由所述第二排烟口排出。进一步地,所述烟气处理系统还包括粉末脱硫剂供应分系统,所述粉末脱硫剂供应分系统包括第一混合器、粉末脱硫剂储罐及压缩气输送结构,所述第一混合器具有两两均相互连通的A1接口、A2接口和A3接口,所述A1接口能够连通于所述粉末脱硫剂储罐,所述A2接口能够连通于所述压缩气输送结构,所述A3接口能够连通于所述粉末脱硫剂喷射口。进一步地,所述粉末脱硫剂供应分系统还包括暂存仓和粉末脱硫剂输送结构,所述暂存仓连通于所述粉末脱硫剂储罐,所述粉末脱硫剂输送结构具有粉末脱硫剂进口和粉末脱硫剂出口,所述粉末脱硫剂进口连通于所述暂存仓,所述粉末脱硫剂出口连通于所述A1接口。进一步地,所述烟气处理系统还包括脱硝剂供应分系统,所述脱硝剂供应分系统包括第二混合器、氨气输送结构和空气输送结构,所述第二混合器具有两两均相互连通的B1接口、B2接口和B3接口,所述B1接口能够连通于所述氨气输送结构,所述B2接口能够连通于所述空气输送结构,所述B3接口能够连通于所述脱硝剂喷射结构。进一步地,所述氨气输送结构包括氨水储罐和氨水汽化器,所述氨水汽化器连接于所述氨水储罐和所述B1口之间。进一步地,所述夹层内设置有旋流导流结构,所述旋流导流结构位于所述脱硝剂喷射结构上游,所述旋流导流结构被配置为引导所述烟气进行旋流。进一步地,还包括用于输送烟气的第一引风结构,所述第一引风结构一端连通于所述第二排烟口,另一端连通于所述烟气进管,所述第一引风结构和所述烟气进管之间的管路上设置有控制阀。进一步地,还包括第二引风机构,所述第二引风机构连通于所述第二排烟口,用于使得烟气依次经过所述内筒、所述夹层和所述除尘脱硝塔。进一步地,所述脱硫塔还包括第三集灰斗和连通所述第一排烟口的烟气通道,所述烟气通道连通所述除尘脱硝塔的所述内腔,所述第三集灰斗连通所述烟气通道。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燃煤锅炉的烟气处理工艺,采用上述任一方案中的烟气处理系统,所述烟气处理工艺包括:由燃煤锅炉排出的烟气与粉末脱硫剂混合后进入脱硫塔,并沿内筒的内壁螺旋向下流动以进行一次脱硫和一次除尘;进入夹层内的烟气与脱硝剂混合进入除尘脱硝塔,催化过滤管的管壁内设有脱硝催化剂,烟气在催化过滤管的外壁进行二次脱硫和二次除尘,在催化过滤管的管壁内进行脱硝反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本专利技术提出的燃煤锅炉的烟气处理系统及工艺,烟气处理系统通过设置脱硫塔和除尘脱硝塔,在脱硫塔内对烟气进行一次脱硫和一次除尘,并使得烟气与脱硝剂混合,除尘脱硝塔的催化过滤管的外壁上进行二次脱硫和二次除尘,并在催化过滤管的管壁内进行脱硝,相比现有技术,能够实现通过同一套设备进行脱硫、脱硝和除尘,能够减少占地面积,降低运行成本。此外,通过内筒、外筒和导气结构,能够延长脱硫剂和烟气的混合时间,提高脱硫剂和烟气的混合程度,从而能够提高烟气的脱硫效率。且除尘和脱硫过程在催化过滤管的外壁进行,脱硝过程在催化过滤管的管壁内进行,从而能够避免脱硝催化剂被毒化和磨损,使得脱硝催化剂保持较高的活性,保证脱硝效率,实现燃煤锅炉烟气污染物的超低排放。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提供的燃煤锅炉的烟气处理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0、燃煤锅炉;1、第三混合器;2、脱硫塔;21、第一集灰斗;22、烟气通道;23、第三集灰斗;24、烟气进管;3、脱硝剂喷射结构;4、除尘脱硝塔;41、第二集灰斗;5、粉末脱硫剂供应分系统;51、第一混合器;52、粉末脱硫剂储罐;53、压缩气输送机构;54、暂存仓;55、粉末脱硫剂输送结构;56、卸料阀;57、空气管道阀门;58、粉末脱硫剂喷射结构;6、脱硝剂供应分系统;61、第二混合器;62、氨气输送结构;621、氨水储罐;622、氨水汽化器;623、氨水泵;624、氨水管道阀门;63、空气输送结构;7、第一引风结构;71、控制阀;8、第二引风结构;9、灰尘输送结构。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专利技术解决的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和达到的技术效果更加清楚,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而非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定。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仅示出了与本专利技术相关的部分而非全部。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相连”、“连接”、“固定”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专利技术中的具体含义。在本专利技术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燃煤锅炉的烟气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n脱硫塔(2),包括内筒、与所述内筒之间形成夹层的外筒及烟气进管(24),所述烟气进管(24)连通于所述内筒,所述烟气进管(24)上设有粉末脱硫剂喷射口,由所述烟气进管(24)进入所述内筒内的烟气能够沿所述内筒的内壁螺旋向下流动,所述内筒的顶部设置有连通于所述夹层的导气结构,所述内筒的底部连通有第一集灰斗(21),所述外筒的底部设置有第一排烟口;/n脱硝剂喷射结构(3),用于向所述夹层内喷射脱硝剂;/n除尘脱硝塔(4),具有连通所述第一排烟口的内腔和连通所述内腔的第二排烟口,所述内腔内设置有多个催化过滤管和位于多个所述催化过滤管下方的第二集灰斗(41),所述催化过滤管的管壁内设有脱硝催化剂,烟气能够穿过多个所述催化过滤管的管壁并由所述第二排烟口排出。/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燃煤锅炉的烟气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脱硫塔(2),包括内筒、与所述内筒之间形成夹层的外筒及烟气进管(24),所述烟气进管(24)连通于所述内筒,所述烟气进管(24)上设有粉末脱硫剂喷射口,由所述烟气进管(24)进入所述内筒内的烟气能够沿所述内筒的内壁螺旋向下流动,所述内筒的顶部设置有连通于所述夹层的导气结构,所述内筒的底部连通有第一集灰斗(21),所述外筒的底部设置有第一排烟口;
脱硝剂喷射结构(3),用于向所述夹层内喷射脱硝剂;
除尘脱硝塔(4),具有连通所述第一排烟口的内腔和连通所述内腔的第二排烟口,所述内腔内设置有多个催化过滤管和位于多个所述催化过滤管下方的第二集灰斗(41),所述催化过滤管的管壁内设有脱硝催化剂,烟气能够穿过多个所述催化过滤管的管壁并由所述第二排烟口排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燃煤锅炉的烟气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烟气处理系统还包括粉末脱硫剂供应分系统(5),所述粉末脱硫剂供应分系统(5)包括第一混合器(51)、粉末脱硫剂储罐(52)及压缩气输送结构(53),所述第一混合器(51)具有两两均相互连通的A1接口、A2接口和A3接口,所述A1接口能够连通于所述粉末脱硫剂储罐(52),所述A2接口能够连通于所述压缩气输送结构(53),所述A3接口能够连通于所述粉末脱硫剂喷射口。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燃煤锅炉的烟气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粉末脱硫剂供应分系统(5)还包括暂存仓(54)和粉末脱硫剂输送结构(55),所述暂存仓(54)连通于所述粉末脱硫剂储罐(52),所述粉末脱硫剂输送结构(55)具有粉末脱硫剂进口和粉末脱硫剂出口,所述粉末脱硫剂进口连通于所述暂存仓(54),所述粉末脱硫剂出口连通于所述A1接口。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燃煤锅炉的烟气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烟气处理系统还包括脱硝剂供应分系统(6),所述脱硝剂供应分系统(6)包括第二混合器(61)、氨气输送结构(62)和空气输送结构(63),所述第二混合器(61)具有两两均相...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静何海军武广龙孙宇武继龙
申请(专利权)人:中煤科工清洁能源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