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抗干扰高速数据传输电缆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969190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17 04:0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高抗干扰高速数据传输电缆,包括线体、外护套、第一屏蔽层、第二屏蔽层、第三屏蔽层、阻水带、撕裂绳、线芯、阻水砂、线缆、松套管、导体、引流线、绝缘层,所述第一屏蔽层、第二屏蔽层、第三屏蔽层按照从外到内的顺序依次布置,所述阻水带布置在第三屏蔽层的内侧,所述线芯布置在线体的内部,所述引流线布置在线芯的外围,所述导体环绕布置在线芯的外围,所述绝缘层布置在导体的外侧,所述线缆和导体之间布置有阻水砂,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安装有铝箔复合带、编织铁镍合金丝、编织镀银圆铜线三层屏蔽层,能够高效的抗干扰,保证传输信号的质量,外护套采用无卤低烟材料,具有高抗扰、低损耗和稳定信号传输的性能,适合推广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抗干扰高速数据传输电缆
本技术涉及一种高抗干扰高速数据传输电缆。
技术介绍
随着光通信技术的高速发展,我国有线通信网的骨干网和局间中继线路已普遍使用光缆,光纤进入接入网已成为必然趋势。但光缆敷设费用太高,接头费用和终端光-电转换费用昂贵,因此,在光纤化普及前的很长一段时间内,接入网的用户线仍将以金属缆为主。金属缆主要包括全塑电缆、同轴电缆和数据电缆三种。其中,数据电缆是目前比较理想的宽带接入网的传输媒体,它具有制造成本较低、结构简单、可扩充性好、便于网络升级的优点,主要用于大楼综合布线、小区计算机综合布线等,但目前的数据传输电缆容易受到外部的干扰,影响传输的信号质量。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抗干扰高速数据传输电缆,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高抗干扰高速数据传输电缆,包括线体、外护套、第一屏蔽层、第二屏蔽层、第三屏蔽层、阻水带、撕裂绳、线芯、阻水砂、线缆、松套管、导体、引流线、绝缘层,所述线体包括外护套、第一屏蔽层、第二屏蔽层、第二屏蔽层、阻水带、撕裂绳,所述外护套包裹在线体的外侧,所述第一屏蔽层、第二屏蔽层、第二屏蔽层按照从外到内的顺序依次布置,所述阻水带布置在第三屏蔽层的内侧,且撕裂绳布置在阻水带的内部,所述线芯布置在线体的内部,所述引流线布置在线芯的外围,所述导体环绕布置在线芯的外围,所述绝缘层布置在导体的外侧,所述线缆安装在线芯的外围,且外侧布置有松套管,所述线缆和导体之间布置有阻水砂。在上述技术方案基础上,所述第一屏蔽层、第二屏蔽层、第三屏蔽层分别为铝箔复合带、编织铁镍合金丝、编织镀银圆铜线。在上述技术方案基础上,所述外护套采用无卤低烟材料。在上述技术方案基础上,所述引流线为镀锡铜丝材质。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以下优点:本技术安装有铝箔复合带、编织铁镍合金丝、编织镀银圆铜线三层屏蔽层,能够高效的抗干扰,保证传输信号的质量,内部布置有阻水带、阻水砂可以起到防水的作用,安装有线缆、导体、引流线,可以有效的传输信号,外护套采用无卤低烟材料,具有高抗扰、低损耗和稳定信号传输的性能。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装置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装置截面图。图中:1、线体,2、外护套,3、第一屏蔽层,4、第二屏蔽层,5、第三屏蔽层,6、阻水带,7、撕裂绳,8、线芯,9、阻水砂,10、线缆,11、松套管,12、导体,13、引流线,14、绝缘层。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阐述。如图所示,一种高抗干扰高速数据传输电缆,包括:线体1、外护套2、第一屏蔽层3、第二屏蔽层4、第三屏蔽层5、阻水带6、撕裂绳7、线芯8、阻水砂9、线缆10、松套管11、导体12、引流线13、绝缘层14,所述线体1包括外护套2、第一屏蔽层3、第二屏蔽层4、第三屏蔽层5、阻水带6、撕裂绳7,所述外护套2包裹在线体1的外侧,所述第一屏蔽层3、第二屏蔽层4、第三屏蔽层5按照从外到内的顺序依次布置,所述阻水带6布置在第三屏蔽层5的内侧,且撕裂绳7布置在阻水带6的内部,所述线芯8布置在线体1的内部,所述引流线13布置在线芯8的外围,所述导体12环绕布置在线芯8的外围,所述绝缘层14布置在导体12的外侧,所述线缆10安装在线芯8的外围,且外侧布置有松套管11,所述线缆10和导体12之间布置有阻水砂9,所述第一屏蔽层3、第二屏蔽层4、第三屏蔽层5分别为铝箔复合带、编织铁镍合金丝、编织镀银圆铜线,所述外护套2采用无卤低烟材料,所述引流线13为镀锡铜丝材质。本技术安装有铝箔复合带、编织铁镍合金丝、编织镀银圆铜线三层屏蔽层,能够高效的抗干扰,保证传输信号的质量,内部布置有阻水带、阻水砂可以起到防水的作用,安装有线缆、导体、引流线,可以有效的传输信号,外护套采用无卤低烟材料,具有高抗扰、低损耗和稳定信号传输的性能。以上所述为本技术较佳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根据本技术的教导,在不脱离本技术的原理与精神的情况下,对实施方式所进行的改变、修改、替换和变型仍落入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高抗干扰高速数据传输电缆,包括线体(1)、外护套(2)、第一屏蔽层(3)、第二屏蔽层(4)、第三屏蔽层(5)、阻水带(6)、撕裂绳(7)、线芯(8)、阻水砂(9)、线缆(10)、松套管(11)、导体(12)、引流线(13)、绝缘层(14),其特征在于:所述线体(1)包括外护套(2)、第一屏蔽层(3)、第二屏蔽层(4)、第三屏蔽层(5)、阻水带(6)、撕裂绳(7),所述外护套(2)包裹在线体(1)的外侧,所述第一屏蔽层(3)、第二屏蔽层(4)、第三屏蔽层(5)按照从外到内的顺序依次布置,所述阻水带(6)布置在第三屏蔽层(5)的内侧,且撕裂绳(7)布置在阻水带(6)的内部,所述线芯(8)布置在线体(1)的内部,所述引流线(13)布置在线芯(8)的外围,所述导体(12)环绕布置在线芯(8)的外围,所述绝缘层(14)布置在导体(12)的外侧,所述线缆(10)安装在线芯(8)的外围,且外侧布置有松套管(11),所述线缆(10)和导体(12)之间布置有阻水砂(9)。/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抗干扰高速数据传输电缆,包括线体(1)、外护套(2)、第一屏蔽层(3)、第二屏蔽层(4)、第三屏蔽层(5)、阻水带(6)、撕裂绳(7)、线芯(8)、阻水砂(9)、线缆(10)、松套管(11)、导体(12)、引流线(13)、绝缘层(14),其特征在于:所述线体(1)包括外护套(2)、第一屏蔽层(3)、第二屏蔽层(4)、第三屏蔽层(5)、阻水带(6)、撕裂绳(7),所述外护套(2)包裹在线体(1)的外侧,所述第一屏蔽层(3)、第二屏蔽层(4)、第三屏蔽层(5)按照从外到内的顺序依次布置,所述阻水带(6)布置在第三屏蔽层(5)的内侧,且撕裂绳(7)布置在阻水带(6)的内部,所述线芯(8)布置在线体(1)的内部,所述引流线(13)布置在线芯(8)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嵘彩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建圳达电线电缆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