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C盾屏蔽线缆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969184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17 04:0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C盾屏蔽线缆,包括由外至内的外被、C盾层和芯线,C盾层为铝箔层和碳系吸波层的复合层,两者通过胶粘连接,C盾层整体厚度为0.04mm±0.003mm,芯线为高频信号传输芯线。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去除原先线缆的编织屏蔽层,采用C盾作为屏蔽层,降低成本的同时,又提高了线缆的EMI性能,并且,本线缆抗拉强度高,弯曲能力好,不易折断,具备较好的电磁屏蔽性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C盾屏蔽线缆
本技术涉及高频信号线材领域,特别涉及一种C盾屏蔽线缆。
技术介绍
目前线缆多是芯线外侧直接包裹绝缘层,而讯号线缆还需要设有编织屏蔽层,传统讯号线缆的网状编织屏蔽层一般使用镀锡铜丝或铝镁编织丝作为屏蔽材料,在实际生产中,客户也会对线材的电磁屏蔽效果进行检测。传统讯号线缆屏蔽材料在测试时因材料性能限制,会有电磁泄露现象,影响线缆的讯号传输。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为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一种C盾屏蔽线缆,去除原先线缆的编织屏蔽层,采用C盾作为屏蔽层,降低成本的同时,又提高了线缆的EMI性能,并且,本线缆抗拉强度高,弯曲能力好,不易折断,具备较好的电磁屏蔽性能。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C盾屏蔽线缆,包括由外至内的外被、C盾层和芯线,C盾层为铝箔层和碳系吸波层的复合层,两者通过胶粘连接,C盾层整体厚度为0.04mm±0.003mm,芯线为高频信号传输芯线。进一步地,芯线内包括HDMI线、Displayport讯号线,USB3.0/USB3.1讯号线。综上所述,本技术具备以下优点:本技术去除原先线缆的编织屏蔽层,采用打孔铝箔作为屏蔽层,降低成本的同时,又提高了线缆的EMI性能,并且,本线缆抗拉强度高,弯曲能力好,不易折断,具备较好的电磁屏蔽性能。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描述:实施例1:一种C盾屏蔽线缆,如图1所示,包括由外至内的外被1、C盾层2和芯线3。具体的,为铝箔层和碳系吸波层的复合层,两者通过胶粘连接,C盾层2整体厚度为0.04mm±0.003mm,取代编织层,有效的节省材料,降低生产成本,具备优良的电磁屏蔽效果,并能有效的改善EMI效果。线缆EMI的改善就是引流和屏蔽,引导出电磁波同时屏蔽电磁波,C盾层2兼顾引流屏蔽同时还可以吸收电磁波,取代金属编织网,能够达到节省材料及人工和改善EMI的效果。并且,芯线3为高频信号传输芯线,其内包括HDMI线、Displayport讯号线,USB3.0/USB3.1讯号线。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组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应当理解,上述的实施方式仅是示例性的,而非限制性的,在不偏离本技术的基本原理的情况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针对上述细节做出的各种明显的或等同的修改或替换,都将包含于本技术的权利要求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C盾屏蔽线缆,其特征在于:包括由外至内的外被(1)、C盾层(2)和芯线(3),所述C盾层(2)为铝箔层和碳系吸波层的复合层,两者通过胶粘连接,所述C盾层(2)整体厚度为0.04mm±0.003mm,所述芯线(3)为高频信号传输芯线。/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C盾屏蔽线缆,其特征在于:包括由外至内的外被(1)、C盾层(2)和芯线(3),所述C盾层(2)为铝箔层和碳系吸波层的复合层,两者通过胶粘连接,所述C盾层(2)整体厚度为0.04mm±0.003mm,...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利荣朱文化徐玉杰
申请(专利权)人:鸿硕精密电工苏州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