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微波、燃气混合加热辊道窑,其辊道窑本体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加热段、第二加热段;其中,所述第一加热段内设有燃气加热装置,所述第二加热段内设有微波加热装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微波、燃气混合加热辊道窑,通过在第一加热段内设置燃气加热装置,在第二加热段内设置微波加热装置;当产品通过第一加热段时,第一加热段内使产品外表面被热空气加热得以升温,进而产品通过第二加热段,由微波加热装置发出的微波使产品的内部得以快速升温;通过结合燃气加热和微波加热两种方式,既保留了燃气单位热值成本低和微波穿透性强的优点,又相对克服了各自存在的缺点,从而大幅缩短了产品的烧成周期,进一步提高了单位时间内的产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微波、燃气混合加热辊道窑
本技术涉及加热设备
,尤其涉及一种微波、燃气混合加热辊道窑。
技术介绍
辊道窑主要用于瓷砖、房屋外墙砖、内墙砖和地面砖等陶瓷制品的烧制;辊道窑以转动的辊子作为坯体运载工具,陶瓷产品放置在许多条间隔很密的辊子上,靠辊子的转动使陶瓷从窑头传送到窑尾,故而称为辊道窑。传统的燃气辊道窑在加热产品时,是使用燃气加热环境空气再由环境空气加热产品;在加热过程中,产品表面与热空气直接接触,而产品内部的热量全部经过产品表面传导;因此,产品内部升温要比产品表面慢很多。当在加热体积大、厚度大的制品,以及所加热的制品导热率不佳时,产品内部升温到要求设定温度需要较长时间,从而产品烧成周期时间延长,产量减少。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微波、燃气混合加热辊道窑,该辊道窑即使在加热体积大、厚度大的制品或在所加热的制品导热率不佳时,可以进一步缩短产品的烧成周期、提高产量。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微波、燃气混合加热辊道窑,其包括:辊道窑本体;所述辊道窑本体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加热段、第二加热段;其中,所述第一加热段内设有燃气加热装置,所述第二加热段内设有微波加热装置。本技术的微波、燃气混合加热辊道窑,通过将辊道窑本体内的加热段分为依次连接的第一、第二加热段,并且在第一加热段内设置燃气加热装置,在第二加热段内设置微波加热装置;当产品进入辊道窑本体后先通过第一加热段,第一加热段内被燃气加热装置加热的空气使产品外表面得以升温,进而产品通过第二加热段,由微波加热装置发出的微波使产品的内部得以快速升温。本技术通过结合燃气加热和微波加热两种方式,既保留了燃气单位热值成本低和微波穿透性强的优点,又相对克服了各自存在的缺点,从而大幅缩短了产品的烧成周期,进一步提高了单位时间内的产量。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加热段两端分别到所述微波加热装置的距离,大于所述微波加热装置所发出的微波衰减到安全值所需的距离。本技术通过使第二加热段的两端分别到微波加热装置的距离,大于微波加热装置所发出的微波衰减到安全值所需的距离,从而在第一、第二加热段之间不需要设置用于屏蔽微波的帐幕,也能保证操作人员的安全。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加热段的内壁设有微波屏蔽材料。进一步地,该微波、燃气混合加热辊道窑还包括烟气余热回收装置;所述烟气余热回收装置包括连接于所述第一加热段的第一风管、用于将所述第一加热段的烟气抽到所述第一风管的风机。进一步地,其中,所述第一风管连接在所述第一加热段的前端,用于引导所述第一加热段内的烟气沿远离所述第二加热段的方向流动。本技术通过将第一风管连接在第一加热段的前端,从而使第一加热段内的烟气向第一加热段的前端,也就是远离第二加热段的方向流动,从而避免燃气加热产生的烟气过多地涌入到第二加热段,对微波加热装置造成损坏。进一步地,所述辊道窑本体还包括有保温段,所述保温段内设有燃气加热装置;所述第一加热段、第二加热段和保温段依次连接。进一步地,所述烟气余热回收装置还包括两端分别与所述保温段、所述风机连接的第二风管;其中,所述第二风管连接在所述保温段的后端,用于引导所述保温段内的烟气沿远离所述第二加热段的方向流动。作为一种具体实施方式,该微波、燃气混合加热辊道窑还包括助燃风装置;所述助燃风装置与所述烟气余热回收系统通过换热器连接,通过换热器利用烟气余热回收系统中的热量对助燃风装置进行余热。作为一种具体实施方式,所述辊道窑本体还包括有冷却段,所述冷却段连接有冷却风装置,所述冷却风装置用于生成低温或常温的风流,吹入所述冷却段内;所述第一加热段、第二加热段、保温段和冷却段依次连接。作为一种具体实施方式,该微波、燃气混合加热辊道窑还包括设于所述辊道窑本体内的辊棒传送装置。为了更好地理解和实施,下面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技术。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的微波、燃气混合加热辊道窑的前部分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的微波、燃气混合加热辊道窑的第二加热段处的截面剖视图;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的微波、燃气混合加热辊道窑的后部分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更好地阐述本技术,下面参照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如图1所示,一种微波、燃气混合加热辊道窑,其包括:辊道窑本体100;所述辊道窑本体100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加热段110、第二加热段120;其中,所述第一加热段110内设有燃气加热装置,所述第二加热段120内设有微波加热装置。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影响理解的情况下,附图中未给出燃气加热装置和微波加热装置的具体结构示意图。具体地,该微波、燃气混合加热辊道窑还包括设于所述辊道窑本体100内的辊棒传送装置200。所述燃气加热装置的结构与现有技术基本相同,其燃烧室在辊棒传送装置的下方,用压缩空气雾化天然气、重油、柴油等燃料进行燃烧产生高温,从而对第一加热段内的空气加热;而燃烧室与辊棒之间,有耐火材料隔离,火焰不直接接触被烧制的产品。如图2所示,所述微波加热装置,包括微波发生源组件300;优选地,微波发生源组件300设置在第二加热段120的顶部,由上至下向通过第二加热段120的产品发出微波。优选地,所述第二加热段120的内壁设有微波屏蔽材料400,以防止微波从辊道窑本体的侧壁、顶部泄漏。优选地,处于第二加热段底部的辊棒传送装置,其每个辊棒两端都封闭于一个金属罩内,以防止微波从辊棒传送装置处泄漏出。本实施例的微波、燃气混合加热辊道窑,通过将辊道窑本体内的加热段分为依次连接的第一、第二加热段,并且在第一加热段内设置燃气加热装置,在第二加热段内设置微波加热装置;当产品进入辊道窑本体后先通过第一加热段,第一加热段内被燃气加热装置加热的空气使产品外表面得以升温,进而产品通过第二加热段,由微波加热装置发出的微波使产品的内部得以快速升温。本技术通过结合燃气加热和微波加热两种方式,既保留了燃气单位热值成本低和微波穿透性强的优点,又相对克服了各自存在的缺点,从而大幅缩短了产品的烧成周期,进一步提高了单位时间内的产量。优选地,所述第二加热段120两端分别到所述微波加热装置的距离,大于所述微波加热装置所发出的微波衰减到安全值所需的距离。本实施例通过使第二加热段的两端分别到微波加热装置的距离,大于微波加热装置所发出的微波衰减到安全值所需的距离,从而在第一、第二加热段之间不需要设置用于屏蔽微波的帐幕,也能保证操作人员的安全。由于第一、第二加热段之间不需要设置帐幕,因此第一、第二加热段的温度不会相差太大,因此产品从第一加热段进入第二加热段后,其外表面不会被第二加热段内的空气所冷却。优选地,该微波、燃气混合加热辊道窑还包括烟气余热回收装置500;所述烟气余热回收装置5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微波、燃气混合加热辊道窑,其特征在于,包括:/n辊道窑本体;/n所述辊道窑本体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加热段、第二加热段;/n其中,所述第一加热段内设有燃气加热装置,所述第二加热段内设有微波加热装置。/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微波、燃气混合加热辊道窑,其特征在于,包括:
辊道窑本体;
所述辊道窑本体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加热段、第二加热段;
其中,所述第一加热段内设有燃气加热装置,所述第二加热段内设有微波加热装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波、燃气混合加热辊道窑,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加热段两端分别到所述微波加热装置的距离,大于所述微波加热装置所发出的微波衰减到安全值所需的距离。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波、燃气混合加热辊道窑,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加热段的内壁设有微波屏蔽材料。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波、燃气混合加热辊道窑,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烟气余热回收装置;
所述烟气余热回收装置包括连接于所述第一加热段的第一风管、用于将所述第一加热段的烟气抽到所述第一风管的风机。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微波、燃气混合加热辊道窑,其特征在于:
其中,所述第一风管连接在所述第一加热段的前端,用于引导所述第一加热段内的烟气沿远离所述第二加热段的方向流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微波、...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潘建环,陈水福,肖峰,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科达洁能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