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模具加热炉的风机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964803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17 03:5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模具加热炉的风机结构,包括第一电机、扇叶、加热元件和第二电机,所述第一电机螺栓安装在炉体的顶部,所述扇叶螺栓安装在电机轴的底部,且扇叶外侧的炉体内焊接连接有防护罩,所述加热元件螺栓安装在防护罩的内底面,所述防护罩的底部固定设置有汇集罩,且汇集罩的底部焊接连接有固定管,所述固定管的边侧固定设置有连接管,所述第二电机螺栓安装在炉体的边侧,且第二电机的输出轴上套设有锥齿,所述锥齿的内部贯穿有活动管,所述活动管的顶部活动连接有输送管。该模具加热炉的风机结构,将加热元件产生的热量吹入炉体内部之后,能够实现热量的循环流动,进而能够保持加热元件的温度平衡,也能够避免热量流失的现象。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模具加热炉的风机结构
本技术涉及模具加热炉
,具体为一种模具加热炉的风机结构。
技术介绍
目前模具在加工过程中主要会使用加热炉,而加热炉通常采用加热电阻丝进行加热,就会造成加热不够均匀的现象,也容易造成某一处的温度过高而损坏加热炉内部零件的现象,因此需要在加热炉内部设置风机结构,以保证加热的均匀性,然而现有的风机结构在使用过程中依旧存在以下缺点:通过吹风的方式不断的将加热元件产生的热量吹入炉体内部,无法对热量进行很好的控制,因此会造成大量热量流失的现象,进而增加了生产的成本,针对上述问题,急需在原有风机结构的基础上进行创新设计。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模具加热炉的风机结构,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提出通过吹风的方式不断的将加热元件产生的热量吹入炉体内部,无法对热量进行很好的控制,因此会造成大量热量流失的现象,进而增加了生产的成本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模具加热炉的风机结构,包括第一电机、扇叶、加热元件和第二电机,所述第一电机螺栓安装在炉体的顶部,且第一电机的底部活动连接有电机轴,所述扇叶螺栓安装在电机轴的底部,且扇叶外侧的炉体内焊接连接有防护罩,所述加热元件螺栓安装在防护罩的内底面,且加热元件下方的防护罩上开设有通孔,所述防护罩的底部固定设置有汇集罩,且汇集罩的底部焊接连接有固定管,所述固定管的边侧固定设置有连接管,且连接管的底部预留有出风口,所述第二电机螺栓安装在炉体的边侧,且第二电机的输出轴上套设有锥齿,所述锥齿的内部贯穿有活动管,且活动管的边侧预留有进风口,所述活动管的顶部活动连接有输送管,且输送管端头处的防护罩上开设有固定孔。优选的,所述电机轴和防护罩为转动连接,且防护罩和炉体为固定连接。优选的,所述汇集罩为漏斗状结构,且汇集罩的两端分别与防护罩和固定管相连通。优选的,所述连接管在固定管上等角度分布,且出风口在连接管上等间距分布,并且连接管为倾斜向下设置。优选的,所述锥齿在第二电机的输出轴和活动管上均有分布,且2个锥齿的边缘处相互啮合。优选的,所述活动管和输送管为轴承连接,且两者均关于防护罩的中心轴线对称分布。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该模具加热炉的风机结构,将加热元件产生的热量吹入炉体内部之后,能够实现热量的循环流动,进而能够保持加热元件的温度平衡,也能够避免热量流失的现象;1.通过多个连接管和出风口的设置,能够让扇叶吹出的热风均匀的进入炉体内部,避免出现加热不均匀的现象;2.而扇叶在转动的过程中其上方呈负压状态,因此会产生吸力这样炉体内多余的热量能够从活动管进入输送管内,实现热量的循环流通,通过电机的带动能够实现活动管的转动,方便多方位的吸收热量。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正剖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图1中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连接管仰视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活动管和输送管仰视结构示意图。图中:1、炉体;2、第一电机;3、电机轴;4、扇叶;5、防护罩;6、加热元件;7、通孔;8、汇集罩;9、固定管;10、连接管;11、出风口;12、第二电机;13、锥齿;14、活动管;15、进风口;16、输送管;17、固定孔。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4,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模具加热炉的风机结构,包括炉体1、第一电机2、电机轴3、扇叶4、防护罩5、加热元件6、通孔7、汇集罩8、固定管9、连接管10、出风口11、第二电机12、锥齿13、活动管14、进风口15、输送管16和固定孔17,第一电机2螺栓安装在炉体1的顶部,且第一电机2的底部活动连接有电机轴3,扇叶4螺栓安装在电机轴3的底部,且扇叶4外侧的炉体1内焊接连接有防护罩5,加热元件6螺栓安装在防护罩5的内底面,且加热元件6下方的防护罩5上开设有通孔7,防护罩5的底部固定设置有汇集罩8,且汇集罩8的底部焊接连接有固定管9,固定管9的边侧固定设置有连接管10,且连接管10的底部预留有出风口11,第二电机12螺栓安装在炉体1的边侧,且第二电机12的输出轴上套设有锥齿13,锥齿13的内部贯穿有活动管14,且活动管14的边侧预留有进风口15,活动管14的顶部活动连接有输送管16,且输送管16端头处的防护罩5上开设有固定孔17;电机轴3和防护罩5为转动连接,且防护罩5和炉体1为固定连接,汇集罩8为漏斗状结构,且汇集罩8的两端分别与防护罩5和固定管9相连通,电机轴3带动扇叶4转动,产生的风力将加热元件6产生的热量吹入炉体1内,漏斗状因此对热风具有收集作用;连接管10在固定管9上等角度分布,且出风口11在连接管10上等间距分布,并且连接管10为倾斜向下设置,热量通过固定管9进入连接管10内,最后通过等间距分布的出风口11排出,实现均匀排出的目的;锥齿13在第二电机12的输出轴和活动管14上均有分布,且2个锥齿13的边缘处相互啮合,活动管14和输送管16为轴承连接,且两者均关于防护罩5的中心轴线对称分布,锥齿13转动进而带动活动管14在输送管16内转动,这样就能够通过进风口15多方位的将炉体1内多余的热量吸走,实现热量的循环流通。工作原理:在使用该模具加热炉的风机结构时,如图1-3所示,首先第一电机2通过电机轴3带动扇叶4转动,产生的风力将加热元件6产生的热量吹入炉体1内,热量通过通孔7进入汇集罩8内,如图2,汇集罩8为漏斗状因此对热风具有收集作用,然后热量通过固定管9进入连接管10内,如图3,最后通过等间距分布的出风口11排出,实现均匀排出的目的;如图1和图4所示,当扇叶4转动时其上方呈负压状态,因此会产生吸力,然后第二电机12带动2个相啮合的锥齿13转动,如图4,进而带动活动管14在输送管16内转动,吸力通过输送管16传递至活动管14内,这样就能够通过进风口15将炉体1内多余的热量吸走,再通过活动管14和输送管16进入防护罩5内,实现热量的循环流通,保持加热元件6的加热平衡,避免热量消失的现象。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模具加热炉的风机结构,包括第一电机(2)、扇叶(4)、加热元件(6)和第二电机(12),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机(2)螺栓安装在炉体(1)的顶部,且第一电机(2)的底部活动连接有电机轴(3),所述扇叶(4)螺栓安装在电机轴(3)的底部,且扇叶(4)外侧的炉体(1)内焊接连接有防护罩(5),所述加热元件(6)螺栓安装在防护罩(5)的内底面,且加热元件(6)下方的防护罩(5)上开设有通孔(7),所述防护罩(5)的底部固定设置有汇集罩(8),且汇集罩(8)的底部焊接连接有固定管(9),所述固定管(9)的边侧固定设置有连接管(10),且连接管(10)的底部预留有出风口(11),所述第二电机(12)螺栓安装在炉体(1)的边侧,且第二电机(12)的输出轴上套设有锥齿(13),所述锥齿(13)的内部贯穿有活动管(14),且活动管(14)的边侧预留有进风口(15),所述活动管(14)的顶部活动连接有输送管(16),且输送管(16)端头处的防护罩(5)上开设有固定孔(17)。/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模具加热炉的风机结构,包括第一电机(2)、扇叶(4)、加热元件(6)和第二电机(12),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机(2)螺栓安装在炉体(1)的顶部,且第一电机(2)的底部活动连接有电机轴(3),所述扇叶(4)螺栓安装在电机轴(3)的底部,且扇叶(4)外侧的炉体(1)内焊接连接有防护罩(5),所述加热元件(6)螺栓安装在防护罩(5)的内底面,且加热元件(6)下方的防护罩(5)上开设有通孔(7),所述防护罩(5)的底部固定设置有汇集罩(8),且汇集罩(8)的底部焊接连接有固定管(9),所述固定管(9)的边侧固定设置有连接管(10),且连接管(10)的底部预留有出风口(11),所述第二电机(12)螺栓安装在炉体(1)的边侧,且第二电机(12)的输出轴上套设有锥齿(13),所述锥齿(13)的内部贯穿有活动管(14),且活动管(14)的边侧预留有进风口(15),所述活动管(14)的顶部活动连接有输送管(16),且输送管(16)端头处的防护罩(5)上开设有固定孔(17)。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邹子龙
申请(专利权)人:大冶佳和节能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