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于安装的发动机冷却器用调温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961131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17 03:5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便于安装的发动机冷却器用调温器,包括调温器本体,防尘保护壳,安装板,安装孔,通风网,进水孔,出水管,第一进水管,第二进水管,可快速拆卸安装支架结构和可辅助降温散热管结构,所述的调温器本体螺钉连接在防尘保护壳的内部;所述的防尘保护壳的下部四角位置分别纵向螺钉连接有安装板;所述的安装板的内部下侧开设有安装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连接杆,拆装板,减震垫和快速拆卸螺栓的设置,有利于便于安装或者拆卸,方便操作,并可起到减震防护作用;散热扇,风箱,管座和降温管的设置,有利于对调温器本体起到降温作用,保证工作稳定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便于安装的发动机冷却器用调温器
本技术属于发动机冷却器
,尤其涉及一种便于安装的发动机冷却器用调温器。
技术介绍
调温器是控制冷却液流动路径的阀门,其安装在汽车发动机冷却系统的出水口或者入水口,其功用是根据冷却水温度的高低自动调节进入散热器的水量,改变水的循环范围,以调节冷却系的散热能力,防止发动机过热或过冷,保证发动机在合适的温度范围内工作。目前调温器作为内燃机冷却系统的核心部件,在保证内燃机正常工作的同时,对内燃机的燃油经济性、排放等性能有重要影响。但是现有的调温器还存在着不便于安装固定,自身散热效果差和容易受灰尘影响的问题。因此,专利技术一种便于安装的发动机冷却器用调温器显得非常必要。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便于安装的发动机冷却器用调温器,以解决现有的调温器存在着不便于安装固定,自身散热效果差和容易受灰尘影响的问题。一种便于安装的发动机冷却器用调温器,包括调温器本体,防尘保护壳,安装板,安装孔,通风网,进水孔,出水管,第一进水管,第二进水管,可快速拆卸安装支架结构和可辅助降温散热管结构,所述的调温器本体螺钉连接在防尘保护壳的内部;所述的防尘保护壳的下部四角位置分别纵向螺钉连接有安装板;所述的安装板的内部下侧开设有安装孔;所述的通风网分别横向螺钉连接在防尘保护壳的底部左右两侧中间位置出口处;所述的进水孔分别开设在防尘保护壳的右侧上下两部,并与调温器本体连通设置;所述的出水管纵向上端贯穿防尘保护壳的底部中间位置,并与调温器本体的下端出口处螺纹连接设置;所述的第一进水管和第二进水管分别贯穿防尘保护壳的上部左右两侧,并与调温器本体连通设置;所述的可快速拆卸安装支架结构和可辅助降温散热管结构分别与防尘保护壳相连接设置;所述的可快速拆卸安装支架结构包括连接杆,拆装板,减震垫和快速拆卸螺栓,所述的连接杆分别螺纹连接在拆装板的右侧上下两部;所述的拆装板的左表面胶接有减震垫;所述的快速拆卸螺栓分别贯穿拆装板的内部四角位置,并穿过减震垫的内部四角位置。优选的,所述的可辅助降温散热管结构包括散热扇,风箱,管座和降温管,所述的散热扇分别螺钉连接在风箱的上部左右两侧进口处;所述的风箱的内部左右两壁中间位置分别螺钉连接有管座;所述的管座之间插接有降温管。优选的,所述的防尘保护壳具体采用纵截面为长方形的铝合金壳。优选的,所述的通风网采用两个长方形活性炭滤网。优选的,所述的连接杆分别横向右端螺栓连接在防尘保护壳的左侧上下两部。优选的,所述的减震垫具体采用橡胶垫。优选的,所述的风箱横向螺钉连接在防尘保护壳的上部中间位置进口处。优选的,所述的降温管具体采用内部填充有冷却液的直线式紫铜冷凝管。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1.本技术中,所述的连接杆,拆装板,减震垫和快速拆卸螺栓的设置,有利于便于安装或者拆卸,方便操作,并可起到减震防护作用。2.本技术中,所述的散热扇,风箱,管座和降温管的设置,有利于对调温器本体起到降温作用,保证工作稳定性。3.本技术中,所述的防尘保护壳的设置,有利于起到防尘、降温作用。4.本技术中,所述的通风网的设置,有利于起到通风作用。5.本技术中,所述的安装板和安装孔的设置,有利于增加辅助安装固定功能。6.本技术中,所述的出水管的设置,有利于连接出水管道,便于进行调温操作。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可快速拆卸安装支架结构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的可辅助降温散热管结构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调温器本体;2、防尘保护壳;3、安装板;4、安装孔;5、通风网;6、进水孔;7、出水管;8、第一进水管;9、第二进水管;10、可快速拆卸安装支架结构;101、连接杆;102、拆装板;103、减震垫;104、快速拆卸螺栓;11、可辅助降温散热管结构;111、散热扇;112、风箱;113、管座;114、降温管。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进行具体描述,如附图1和附图2所示,一种便于安装的发动机冷却器用调温器,包括调温器本体1,防尘保护壳2,安装板3,安装孔4,通风网5,进水孔6,出水管7,第一进水管8,第二进水管9,可快速拆卸安装支架结构10和可辅助降温散热管结构11,所述的调温器本体1螺钉连接在防尘保护壳2的内部;所述的防尘保护壳2的下部四角位置分别纵向螺钉连接有安装板3;所述的安装板3的内部下侧开设有安装孔4;所述的通风网5分别横向螺钉连接在防尘保护壳2的底部左右两侧中间位置出口处;所述的进水孔6分别开设在防尘保护壳2的右侧上下两部,并与调温器本体1连通设置;所述的出水管7纵向上端贯穿防尘保护壳2的底部中间位置,并与调温器本体1的下端出口处螺纹连接设置;所述的第一进水管8和第二进水管9分别贯穿防尘保护壳2的上部左右两侧,并与调温器本体1连通设置;所述的可快速拆卸安装支架结构10和可辅助降温散热管结构11分别与防尘保护壳2相连接设置;所述的可快速拆卸安装支架结构10包括连接杆101,拆装板102,减震垫103和快速拆卸螺栓104,所述的连接杆101分别螺纹连接在拆装板102的右侧上下两部;所述的拆装板102的左表面胶接有减震垫103;所述的快速拆卸螺栓104分别贯穿拆装板102的内部四角位置,并穿过减震垫103的内部四角位置,安装时,将拆装板102通过减震垫103与发动机机壳靠近,再通过快速拆卸螺栓104进行快速安装操作,以便于进行安装,拆卸时,通过快速拆卸螺栓104即可进行快速拆卸,方便操作,为了保证固定稳定性,可通过螺栓插入安装板3内部的安装孔4内,与发动机机架进行固定连接,保证固定稳定性。本实施方案中,结合附图3所示,所述的可辅助降温散热管结构11包括散热扇111,风箱112,管座113和降温管114,所述的散热扇111分别螺钉连接在风箱112的上部左右两侧进口处;所述的风箱112的内部左右两壁中间位置分别螺钉连接有管座113;所述的管座113之间插接有降温管114,将散热扇111通过导线与发动机蓄电池进行电性连接设置,即可使得散热扇111动作,并不断向风箱112内部吹风,同时将降温管114散出的冷气吹向调温器本体1外表面,可起到良好的降温散热作用,保证调温工作稳定性。本实施方案中,具体的,所述的防尘保护壳2具体采用纵截面为长方形的铝合金壳。本实施方案中,具体的,所述的通风网5采用两个长方形活性炭滤网。本实施方案中,具体的,所述的连接杆101分别横向右端螺栓连接在防尘保护壳2的左侧上下两部。本实施方案中,具体的,所述的减震垫103具体采用橡胶垫。本实施方案中,具体的,所述的风箱112横向螺钉连接在防尘保护壳2的上部中间位置进口处。本实施方案中,具体的,所述的降温管114具体采用内部填充有冷却液的直线式紫铜冷凝管。工作原理本技术中,安装时,将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便于安装的发动机冷却器用调温器,其特征在于,该便于安装的发动机冷却器用调温器包括调温器本体(1),防尘保护壳(2),安装板(3),安装孔(4),通风网(5),进水孔(6),出水管(7),第一进水管(8),第二进水管(9),可快速拆卸安装支架结构(10)和可辅助降温散热管结构(11),所述的调温器本体(1)螺钉连接在防尘保护壳(2)的内部;所述的防尘保护壳(2)的下部四角位置分别纵向螺钉连接有安装板(3);所述的安装板(3)的内部下侧开设有安装孔(4);所述的通风网(5)分别横向螺钉连接在防尘保护壳(2)的底部左右两侧中间位置出口处;所述的进水孔(6)分别开设在防尘保护壳(2)的右侧上下两部,并与调温器本体(1)连通设置;所述的出水管(7)纵向上端贯穿防尘保护壳(2)的底部中间位置,并与调温器本体(1)的下端出口处螺纹连接设置;所述的第一进水管(8)和第二进水管(9)分别贯穿防尘保护壳(2)的上部左右两侧,并与调温器本体(1)连通设置;所述的可快速拆卸安装支架结构(10)和可辅助降温散热管结构(11)分别与防尘保护壳(2)相连接设置;所述的可快速拆卸安装支架结构(10)包括连接杆(101),拆装板(102),减震垫(103)和快速拆卸螺栓(104),所述的连接杆(101)分别螺纹连接在拆装板(102)的右侧上下两部;所述的拆装板(102)的左表面胶接有减震垫(103);所述的快速拆卸螺栓(104)分别贯穿拆装板(102)的内部四角位置,并穿过减震垫(103)的内部四角位置。/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便于安装的发动机冷却器用调温器,其特征在于,该便于安装的发动机冷却器用调温器包括调温器本体(1),防尘保护壳(2),安装板(3),安装孔(4),通风网(5),进水孔(6),出水管(7),第一进水管(8),第二进水管(9),可快速拆卸安装支架结构(10)和可辅助降温散热管结构(11),所述的调温器本体(1)螺钉连接在防尘保护壳(2)的内部;所述的防尘保护壳(2)的下部四角位置分别纵向螺钉连接有安装板(3);所述的安装板(3)的内部下侧开设有安装孔(4);所述的通风网(5)分别横向螺钉连接在防尘保护壳(2)的底部左右两侧中间位置出口处;所述的进水孔(6)分别开设在防尘保护壳(2)的右侧上下两部,并与调温器本体(1)连通设置;所述的出水管(7)纵向上端贯穿防尘保护壳(2)的底部中间位置,并与调温器本体(1)的下端出口处螺纹连接设置;所述的第一进水管(8)和第二进水管(9)分别贯穿防尘保护壳(2)的上部左右两侧,并与调温器本体(1)连通设置;所述的可快速拆卸安装支架结构(10)和可辅助降温散热管结构(11)分别与防尘保护壳(2)相连接设置;所述的可快速拆卸安装支架结构(10)包括连接杆(101),拆装板(102),减震垫(103)和快速拆卸螺栓(104),所述的连接杆(101)分别螺纹连接在拆装板(102)的右侧上下两部;所述的拆装板(102)的左表面胶接有减震垫(103);所述的快速拆卸螺栓(104)分别贯穿拆装板(102)的内部四角位置,并穿过减震垫(103)的内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龙强
申请(专利权)人:襄阳集美压铸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