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郑剑英专利>正文

一种煤矿作业通风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961000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17 03:5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煤矿作业通风装置,包括底座、固定于底座上的升降装置、位于升降装置顶部的固定板、以及位于固定板上的风机;所述升降装置至少包括对称设置的两个升降子装置,所述升降子装置包括固定于底座上的三角架,所述三脚架的顶部固定有套筒,所述套筒内设置有内螺纹,所述套筒内套设有螺杆,所述螺杆的顶部与所述固定板的底部铰接,所述螺杆的底部固定有从动齿轮;所述底座上固定有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轴上固定有主动齿轮,所述从动齿轮和所述主动齿轮之间通过链条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每个升降子装置独立运行,不但使风机的高度可以调整,还能使风机的吹风或者吸风方向为非水平方向,满足不同情况作业的需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煤矿作业通风装置
本技术涉及煤矿安全
,尤其涉及一种煤矿作业通风装置。
技术介绍
煤矿是人类在富含煤炭的矿区开采煤炭资源的区域,一般分为井工煤矿和露天煤矿。当煤层离地表远时,一般选择向地下开掘巷道采掘煤炭,此为井工煤矿;当煤层距地表的距离很近时,一般选择直接剥离地表土层挖掘煤炭,此为露天煤矿;我国绝大部分煤矿属于井工煤矿。井工煤矿作业时,需要工作人员处于井下,人们在井下生产过程中,会不断产生有毒有害气体,如:一氧化碳、二氧化碳、二氧化氮、二氧化硫、硫化氢、甲烷等,如果不排除这些气体,人们就无法生存。因此,精工煤矿通常采用煤矿通风装置对矿井通风,矿井通风的基本任务是:供给井下足够的新鲜空气,满足人员对氧气的需要,冲淡井下有害气体和粉尘,保证安全生产,调节井下气候,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现有的井下通风装置的高度多为固定的,无法根据工作需求变更风机的高度,且风机大多为水平方向吹风或者吸风,不能根据不同需求变更吹风或者吸风的角度,不能满足不同情况的通风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煤矿作业通风装置。本技术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提供一种煤矿作业通风装置,包括底座、固定于底座上的升降装置、位于升降装置顶部的固定板、以及位于固定板上的风机;所述升降装置至少包括对称设置的两个升降子装置,所述升降子装置包括固定于底座上的三角架,所述三脚架的顶部固定有套筒,所述套筒内设置有内螺纹,所述套筒内套设有螺杆,所述螺杆的顶部与所述固定板的底部铰接,所述螺杆的底部固定有从动齿轮;所述底座上固定有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轴上固定有主动齿轮,所述从动齿轮和所述主动齿轮之间通过链条连接。优选的,所述驱动电机连接有减速机。优选的,所述底座的底部固定有万向轮,所述万向轮带有锁止板。优选的,所述固定板的底部固定有铰接板,所述螺杆通过铰接轴和铰接板与所述固定板铰接连接。优选的,所述升降装置包括四个升降子装置,四个升降子装置对称设置,分别位于底座的四个角上。优选的,所述风机为引风机,所述煤矿作业通风装置还包括过滤装置,所述过滤装置与所述风机连通。优选的,所述过滤装置的两端分别设置进风口和出风口,所述进风口与所述风机连通,所述进风口和出风口之间依次设置有第一活性炭过滤网、第二活性炭过滤网、过滤布网和过滤棉网。优选的,所述第一活性炭过滤网的滤眼的孔径为0.3-0.6mm,所述第二活性炭过滤网的滤眼的孔径为0.1-0.3mm。优选的,所述风机与所述固定板之间、所述过滤装置与所述固定板之间、所述风机与所述过滤装置之间,均为可拆卸连接。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可以包含以下有益效果:1、本技术提供的一种煤矿作业通风装置包括用于使风机升降的升降装置,且升降装置至少为两个对称设置的升降子装置,每个升降子装置独立运行,不但使风机的高度可以调整,还能使风机的吹风或者吸风方向为非水平方向,满足不同情况作业的需求。2、本技术提供的一种煤矿作业通风装置设置与风机连通的过滤装置,当风机为吸风机时,过滤装置对吸风机进入的空气进行过滤再排出,对空气进行净化,改善煤矿作业的空气环境。3、本技术提供的一种煤矿作业通风装置,风机与固定板之间均采用可拆卸的连接方式,可对风机进行更换,根据煤矿作业的不同需求,可以将风机更换成吸风机或者鼓风机,过滤装置与固定板之间、风机与过滤装置之间均采用可拆卸连接方式,当风机采用鼓风机时,可将过滤装置拆除,实现多种模式更换,使用更方便。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的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介绍,显而易见的,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煤矿作业通风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煤矿作业通风装置的固定板的连接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第二种煤矿作业通风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中所示:1-底座、11-万向轮、2-升降装置、21-三脚架、22-套筒、23-螺杆、24-从动齿轮、25-从动齿轮、26-主动齿轮、27-链条、28-减速机、3-固定板、31-铰接板、32-铰接轴、4-风机、5-过滤装置、51-第一活性炭过滤网、52-第二活性炭过滤网、53-过滤布网、54-过滤棉网。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
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当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参见图1和图2,所示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煤矿作业通风装置的结构示意图。由图1和图2可知,所述煤矿作业通风装置包括底座1、固定于底座1上的升降装置2、位于升降装置2顶部的固定板3、以及位于固定板3上的风机4;所述升降装置2包括至少两个对称设置的升降子装置,所述升降子装置包括固定于底座1上的三角架21,所述三脚架21的顶部固定有套筒22,所述套筒22内设置有内螺纹,所述套筒22内套设有螺杆23,所述螺杆23的顶部与所述固定板3的底部铰接,所述螺杆23的底部固定有从动齿轮24;所述底座1上固定有驱动电机25,所述驱动电机25连接有减速机28,所述驱动电机25的输出轴上固定有主动齿轮26,所述从动齿轮24和所述主动齿轮26之间通过链条27连接。升降装置2用于对固定板3及固定板3上的风机4进行升降,以调整风机4的高度,满足不同作业需求;升降装置2包括至少2个对称设置的升降子装置,每个升降子装置都能独立运作,独立进行升降,固定板3底部的两个升降子装置,可以调整至不同的高度,使风机4的风口斜向上或者斜向下,从而对风机4的吹风或者吸风角度进行调整,进一步满足复杂情况的作业需求。具体的,本实施例中,升降装置2包括对称设置的四个升降子装置,四个升降子装置分别位于底座1的四个角上,图1示出了两个升降子装置,另外两个升降子装置位于图1示出的两个升降子装置的后面,与图示的两个升降子装置前后对称,设置四个升降子装置相对于两个升降子装置而言更加稳定。如图2所示,所述固定板3的底部固定有铰接板31,所述螺杆23通过铰接轴32和铰接板31与所述固定板3铰接连接。如图2所示,螺杆23的顶部与固定板3的底面之间有一定的间隙,以保证螺杆23升降带动固定板3升降的同时,能够调整固定板3的倾斜角度与倾斜程度,进而调整风机4的高度及吹风/吸风角度。进一步,本实施例中,所述底座1的底部固定有万向轮11,所述万向轮11带有锁止板。万向轮11的设置使整个通风装置移动方便,将通风装置移动至合适的位置后,可将锁止板锁上,锁止板能够限制万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煤矿作业通风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1)、固定于底座(1)上的升降装置(2)、位于升降装置(2)顶部的固定板(3)、以及位于固定板(3)上的风机(4);/n所述升降装置(2)至少包括对称设置的两个升降子装置,所述升降子装置包括固定于底座(1)上的三脚架(21),所述三脚架(21)的顶部固定有套筒(22),所述套筒(22)内设置有内螺纹,所述套筒(22)内套设有螺杆(23),所述螺杆(23)的顶部与所述固定板(3)的底部铰接,所述螺杆(23)的底部固定有从动齿轮(24);所述底座(1)上固定有驱动电机(25),所述驱动电机(25)的输出轴上固定有主动齿轮(26),所述从动齿轮(24)和所述主动齿轮(26)之间通过链条(27)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煤矿作业通风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1)、固定于底座(1)上的升降装置(2)、位于升降装置(2)顶部的固定板(3)、以及位于固定板(3)上的风机(4);
所述升降装置(2)至少包括对称设置的两个升降子装置,所述升降子装置包括固定于底座(1)上的三脚架(21),所述三脚架(21)的顶部固定有套筒(22),所述套筒(22)内设置有内螺纹,所述套筒(22)内套设有螺杆(23),所述螺杆(23)的顶部与所述固定板(3)的底部铰接,所述螺杆(23)的底部固定有从动齿轮(24);所述底座(1)上固定有驱动电机(25),所述驱动电机(25)的输出轴上固定有主动齿轮(26),所述从动齿轮(24)和所述主动齿轮(26)之间通过链条(27)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煤矿作业通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电机(25)连接有减速机(28)。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煤矿作业通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的底部固定有万向轮(11),所述万向轮(11)带有锁止板。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煤矿作业通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板(3)的底部固定有铰接板(31),所述螺杆(23)通过铰接轴(32)和铰接板(3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剑英周翔宇
申请(专利权)人:郑剑英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内蒙古;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