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房屋建筑防震缝防碰撞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958170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17 03:5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防震缝防碰撞装置,具体涉及一种房屋建筑防震缝防碰撞装置,设置于第一墙体和第二墙体形成的防震缝之间,包括第一防震连接板、第二防震连接板和防碰机构,第一防震连接板的左侧安装在第一墙体上,右侧连接有横向设置的第一弹簧,第二防震连接板的右侧安装在第二墙体上,左侧连接有第二弹簧,防碰结构的两端分别与第一弹簧和第二弹簧相连;第一墙体的上侧设有呈阶梯形的第一连接槽,第一连接槽内连接有第一连接件,第二墙体的上侧设有呈阶梯形的第二连接槽,第二连接槽内连接有第二连接件,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之间设有止水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房屋建筑防震缝防碰撞装置
本技术涉及一种防震缝防碰撞装置,具体涉及一种房屋建筑防震缝防碰撞装置。
技术介绍
在地震区的房屋建筑中,常常会设置防震缝来防止地震使房屋破坏,目前在防震缝的设计中会设置防碰撞装置对防震缝两侧的第一墙体和第二墙体起到保护作用,但是目前所使用的防震缝还存在排水效果不好的情况,容易在防震缝中出现积水,对第一墙体、第二墙体和设置在防震缝内的防碰撞保护装置造成腐蚀,所以需要一种房屋建筑防震缝防碰撞装置来解决这一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房屋建筑防震缝防碰撞装置,解决目前的防震缝排水效果不好,容易在防震缝中出现积水,对第一墙体、第二墙体和设置在防震缝内的防碰撞保护装置造成腐蚀的问题。为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房屋建筑防震缝防碰撞装置,设置于第一墙体和第二墙体形成的防震缝之间,包括第一防震连接板、第二防震连接板和防碰机构,所述第一防震连接板的左侧安装在第一墙体上,右侧连接有横向设置的第一弹簧,所述第二防震连接板的右侧安装在第二墙体上,左侧连接有第二弹簧,所述防碰结构的两端分别与第一弹簧和第二弹簧相连;所述第一墙体的上侧设有呈阶梯形的第一连接槽,所述第一连接槽内连接有第一连接件,所述第二墙体的上侧设有呈阶梯形的第二连接槽,所述第二连接槽内连接有第二连接件,所述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之间设有止水板。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所述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均呈“L”字形,包括一体成型的横部和竖部,所述横部设置于第一连接槽或第二连接槽内,所述竖部的上端与横部相连,所述止水板的两端分别与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的竖部相连。更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所述横部的上方设有透水滤框,所述透水滤框上竖向设有第一螺纹孔,所述横部内竖向设有第二螺纹孔,所述第一连接槽和第二连接槽的槽底均设有第三螺纹孔,有连接螺栓依次拧进第一螺纹孔、第二螺纹孔和第三螺纹孔内。更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所述防碰机构包括第一缓冲板、第二缓冲板、第一转杆和第二转杆,所述第一缓冲板的左侧通过第一弹簧与第一防震连接板的右侧相连,第二缓冲板的右侧通过第二弹簧与第二防震连接板的左侧相连;所述第一转杆倾斜设置,第一转杆的左端与第一缓冲板右侧的上部转动相连,右端竖向滑动设置在第二缓冲板左侧的下部;所述第二转杆倾斜设置,第二转杆的右端与第二缓冲板左侧的上部转动相连,左端竖向滑动设置在第一缓冲板右侧的下部;所述第一转杆和第二转杆的中段转动相连,并且第一转杆和第二转杆之间还通过第三弹簧相连。更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所述第一防震连接板和第一缓冲板之间还横向设有第一伸缩杆,所述第一伸缩杆设置于第一弹簧的圆柱形空腔内,所述第二防震连接板和第二缓冲板之间还横向设有第二伸缩杆,所述第二伸缩杆设置于第二弹簧的圆柱形空腔内。更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所述第一伸缩杆和第二伸缩杆均包括固定部和伸缩部,所述固定部内设有收纳槽,所述伸缩部可伸缩地设置于收纳槽内;所述收纳槽的槽壁上设有弹簧槽,所述伸缩部上连接有第一挡板,所述第一挡板位于弹簧槽的中部,所述第一挡板的两侧分别设有第四弹簧和第五弹簧,所述第四弹簧和第五弹簧的端部分别与弹簧槽两侧的槽壁相连。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在防震缝的第一墙体和第二墙体上分别安装第一防震连接板和第二防震连接板,通过第一弹簧连接第一缓冲板和第一防震连接板,第二弹簧连接第二缓冲板和第二防震连接板,并在第一弹簧和第二弹簧之间设置防碰结构,在第一墙体和第二墙体相向运动时,第一弹簧和第二弹簧受力挤压而收缩,便可通过第一弹簧和第二弹簧对第一墙体和第二墙体施加相反的作用力来避免第一墙体和第二墙体发生碰撞,同时防碰结构可以进一步起到防碰撞效果,对第一墙体和第二墙体起到保护作用,在第一墙体上侧设置第一连接槽,第二墙体的上侧设置第二连接槽,在第一连接槽内设置第一连接件,第二连接槽内设置第二连接件,在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之间设置止水板,利用止水板起到止水和排水的作用,进而避免在防震缝内出现积水对第一墙体和第二墙体以及设置在防震缝内的部件造成腐蚀。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房屋建筑防震缝防碰撞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中第一伸缩杆或第二伸缩杆的剖视图。图3为本技术中滑槽的剖视图。图标:1-第一墙体,2-第二墙体,3-防震缝,4-第一防震连接板,5-第二防震连接板,6-第一缓冲板,7-第二缓冲板,8-第一弹簧,9-第二弹簧,10-第一转杆,11-第二转杆,12-第三弹簧,13-第一伸缩杆,14-第二伸缩杆,15-固定部,16-伸缩部,17-收纳槽,18-弹簧槽,19-第一挡板,20-第四弹簧,21-第五弹簧,22-滑槽,23-第二挡板,24-连接间隙,25-滑块,26-第一连接槽,27-第一连接件,28-第二连接槽,29-第二连接件,30-止水板,31-透水滤框,32-第一螺纹孔,33-第二螺纹孔,34-第三螺纹孔,35-连接螺栓。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实施例:图1-3示出了本技术房屋建筑防震缝防碰撞装置的一个较佳实施方式,本实施例中的房屋建筑防震缝3防碰撞装置设置于第一墙体1和第二墙体2形成的防震缝3之间,包括第一防震连接板4、第二防震连接板5和防碰机构,第一防震连接板4的左侧安装在第一墙体1上,右侧连接有横向设置的第一弹簧8,第二防震连接板5的右侧安装在第二墙体2上,左侧连接有第二弹簧9,防碰结构的两端分别与第一弹簧8和第二弹簧9相连,第一墙体1的上侧设有呈阶梯形的第一连接槽26,第一连接槽26内连接有第一连接件27,第二墙体2的上侧设有呈阶梯形的第二连接槽28,第二连接槽28内连接有第二连接件29,第一连接件27和第二连接件29之间设有止水板30。在防震缝3的第一墙体1和第二墙体2上分别安装第一防震连接板4和第二防震连接板5,通过第一弹簧8连接第一缓冲板6和第一防震连接板4,第二弹簧9连接第二缓冲板7和第二防震连接板5,并在第一弹簧8和第二弹簧9之间设置防碰结构,在第一墙体1和第二墙体2相向运动时,第一弹簧8和第二弹簧9受力挤压而收缩,便可通过第一弹簧8和第二弹簧9对第一墙体1和第二墙体2施加相反的作用力来避免第一墙体1和第二墙体2发生碰撞,同时防碰结构可以进一步起到防碰撞效果,对第一墙体1和第二墙体2起到保护作用,在第一墙体1上侧设置第一连接槽26,第二墙体2的上侧设置第二连接槽28,在第一连接槽26内设置第一连接件27,第二连接槽28内设置第二连接件29,在第一连接件27和第二连接件29之间设置止水板30,利用止水板30起到止水和排水的作用,进而避免在防震缝3内出现积水对第一墙体1和第二墙体2以及设置在防震缝3内的部件造成腐蚀。其中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房屋建筑防震缝防碰撞装置,设置于第一墙体(1)和第二墙体(2)形成的防震缝(3)之间,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防震连接板(4)、第二防震连接板(5)和防碰机构,所述第一防震连接板(4)的左侧安装在第一墙体(1)上,右侧连接有横向设置的第一弹簧(8),所述第二防震连接板(5)的右侧安装在第二墙体(2)上,左侧连接有第二弹簧(9),所述防碰机构的两端分别与第一弹簧(8)和第二弹簧(9)相连;/n所述第一墙体(1)的上侧设有呈阶梯形的第一连接槽(26),所述第一连接槽(26)内连接有第一连接件(27),所述第二墙体(2)的上侧设有呈阶梯形的第二连接槽(28),所述第二连接槽(28)内连接有第二连接件(29),所述第一连接件(27)和第二连接件(29)之间设有止水板(30)。/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房屋建筑防震缝防碰撞装置,设置于第一墙体(1)和第二墙体(2)形成的防震缝(3)之间,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防震连接板(4)、第二防震连接板(5)和防碰机构,所述第一防震连接板(4)的左侧安装在第一墙体(1)上,右侧连接有横向设置的第一弹簧(8),所述第二防震连接板(5)的右侧安装在第二墙体(2)上,左侧连接有第二弹簧(9),所述防碰机构的两端分别与第一弹簧(8)和第二弹簧(9)相连;
所述第一墙体(1)的上侧设有呈阶梯形的第一连接槽(26),所述第一连接槽(26)内连接有第一连接件(27),所述第二墙体(2)的上侧设有呈阶梯形的第二连接槽(28),所述第二连接槽(28)内连接有第二连接件(29),所述第一连接件(27)和第二连接件(29)之间设有止水板(3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房屋建筑防震缝防碰撞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件(27)和第二连接件(29)均呈“L”字形,包括一体成型的横部和竖部,所述横部设置于第一连接槽(26)或第二连接槽(28)内,所述竖部的上端与横部相连,所述止水板(30)的两端分别与第一连接件(27)和第二连接件(29)的竖部相连。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房屋建筑防震缝防碰撞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横部的上方设有透水滤框(31),所述透水滤框(31)上竖向设有第一螺纹孔(32),所述横部内竖向设有第二螺纹孔(33),所述第一连接槽(26)和第二连接槽(28)的槽底均设有第三螺纹孔(34),有连接螺栓(35)依次拧进第一螺纹孔(32)、第二螺纹孔(33)和第三螺纹孔(34)内。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意一项所述的房屋建筑防震缝防碰撞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防碰机构包括第一缓冲板(6)、第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明天王垒廖涛郭平兴吴林朋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省泸县建筑安装工程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