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橡胶气囊封堵梁施工缝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958165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17 03:5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橡胶气囊封堵梁施工缝装置,包括由多跟管状气囊并列组成的连体气囊,连体气囊的左右侧均设有分体气囊并与连体气囊相互连接,所述我分体气囊为单根管状气囊,所述连体气囊用于安装在梁模板内两侧梁内筋之间,所述分体气囊分别用于安装在梁模板与梁内筋之间对应的间隙中,所述管状气囊的上端均设有进气孔并通过气管可向管状气囊内充气,当连体气囊和分体气囊均充气膨胀后,梁模板内的连体气囊和分体气囊相互膨胀挤压构成一堵气囊墙并将梁模板分为前后两段;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不仅结构简单、操作方便,能提高施效率,而且可以重复使用,降低资源浪费,节约施工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橡胶气囊封堵梁施工缝装置
本技术属于建筑施工工具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橡胶气囊封堵梁施工缝装置。
技术介绍
建筑施工在浇筑柱和梁的时候,需要根据建筑的楼层、跨度、是否有特殊用途等情况来确定柱和梁施工所用什么强度的混凝土,混凝土的强度越高所需要成本越多,在对梁柱模板进行混凝土浇灌的时候,由于梁柱模板与横梁模板内部时贯通的,所以要对梁柱模板上端两侧的横梁模板进行封堵,防止浇筑柱所使用的高强度混凝土流进横梁内,使施工成本增加。传统的封堵方式一般采用钢丝网、快宜收口网、泡沫板或聚苯板等材料封堵,让后向对应的模腔内浇筑混凝土,待混凝土达到拆模条件后,将封堵的材料取出,这种传统方法不仅操作复杂,施工进度缓慢,而且封堵材料均属于一次材料,不能重复利用回收,造成了极大的资源浪费,使成本增加。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涡轮增压器存在的缺陷和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橡胶气囊封堵梁施工缝装置,不仅结构简单、操作方便,能提高施工效率,而且可以重复使用,降低资源浪费,节约施工成本。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方案是:一种橡胶气囊封堵梁施工缝装置,包括由多跟管状气囊并列组成的连体气囊,连体气囊的左右侧均设有分体气囊并与连体气囊相互连接,所述我分体气囊为单根管状气囊,所述连体气囊用于安装在梁模板内两侧梁内筋之间,所述分体气囊分别用于安装在梁模板与梁内筋之间对应的间隙中,所述管状气囊的上端均设有进气孔并通过气管可向管状气囊内充气,当连体气囊和分体气囊均充气膨胀后,梁模板内的连体气囊和分体气囊相互膨胀挤压构成一堵气囊墙并将梁模板分为前后两段。进一步的,所述管状气囊的进气口处均密封固定有环状固定卡座,固定卡座上设置有充气座,所述相邻管状气囊上端的固定卡座均通过连接带固定连接在一起。进一步的,所述连体气囊每根管状气囊的底端的均设置有地连接座,相邻的底连接座均通过连接带固定连接在一起。进一步的,所述管状气囊的高度为a,梁模板的高度为b,其中a>b。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本技术提供的一种橡胶气囊封堵梁施工缝装置,包括包括由多跟管状气囊并列组成的连体气囊和连体气囊两侧的分体气囊,所述连体气囊用于安装在梁模板内两侧梁内筋之间,所述分体气囊分别用于安装在梁模板与梁内筋之间对应的间隙中,当打开气泵,连体气囊和分体气囊均会开始充气膨胀,连体气囊在充气膨胀的时候会由于梁模板内的梁内筋限制,所以两侧梁内筋之间连体气囊的每根管状气囊均会相互挤压膨胀并形成一道气囊墙,分体气囊膨胀后一侧会与横梁模板的内侧壁紧密接触,另一侧会分别与相邻的连体气囊紧密接触构成一堵将梁模板一分为二的气囊墙,待混凝土达到拆模条件后,便可通过充气座将主气囊和副气囊内的空气排出使之收缩,让后将装置抽出便可。本技术提供一种橡胶气囊封堵梁施工缝装置,不仅结构简单、操作方便,能提高施工效率,而且可以重复使用,降低资源浪费,节约施工成本。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结构示意图之一。图2是本技术与梁内筋位置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结构示意图之二。图4是本技术充气嘴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使用状态结构示意图。图中标号:1为连体气囊,101为管状气囊a,102为管状气囊b,103管状气囊c,4为分体气囊a,5为分体气囊b,6为梁模板,7为梁内筋,8为连接带,9为固定卡座,10为充气座,11为充气嘴,12为封盖,13为底连接座。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实施例1建筑施工在浇筑柱和梁的时候,梁柱需要浇灌强度为C50的混凝土,横梁需要浇筑强度为C35的混凝土,而由于梁柱模板与横梁模板内部时贯通的,为了防止在对梁柱模板内进行浇灌混凝土时混凝土从梁柱模板上端口流入进横梁模版内,而造成的高强度混凝土浪费,使施工成本增加,而需要对梁柱模板上端口两侧的横梁模版进行封堵,传统的封堵方式一般采用钢丝网、快宜收口网、泡沫板或聚苯板等材料封堵,让后向对应的模腔内浇筑混凝土,待混凝土达到拆模条件后,将封堵的材料取出,这种传统方法不仅操作复杂,施工进度缓慢,而且封堵材料均属于一次材料,不能重复利用回收,造成了极大的资源浪费,使成本增加。针对上述问题,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橡胶气囊封堵梁施工缝装置,如图1所示该装置包括3根并列排设的管状气囊a101、管状气囊b102、管状气囊c103,管状气囊的上端设有进气孔,进气孔处密封固定有环状的固定卡座9,固定卡座9上设有充气座10,相邻管状气囊上端的固定卡座9通过连接带8固定连接在一起组成一个连体气囊1,连体气囊1的两侧分别设置有由单个管状气囊构成的分体气囊a4和分体气囊b5,分体气囊a4上端的固定卡座9通过连接带8与连体气囊1的管状气囊a101上端的固定卡座9固定连接在一起,分体气囊b5上端的固定卡座9通过连接带8与连体气囊1的管状气囊c103上端的固定卡座9固定连接在一起。连体气囊1安装在梁模板6内两侧梁内筋7之间,分体气囊a101安装在梁模板6与梁内筋7左侧之间的间隙中,分体气囊b5安装在梁模板6与梁内筋右侧之间的间隙中,连体气囊1和分体气囊的充气方式均采用汽车轮胎的充气方式进行充气,当连体气囊1和分体气囊均开始充气膨胀时,连体气囊1会由于梁模板6内的梁内筋7限制,由于管状气囊的高度为a,梁模板6的高度为b,其中a>b,所以两侧梁内筋7之间连体气囊1的管状气囊a101、管状气囊b102管状气囊c103均会相互挤压膨胀并形成一道气囊墙,分体气囊a4充气膨胀后一侧会与梁模板6的内侧壁紧密接触,另一侧会与相邻连体气囊1的管状气囊a101紧密接触,分体气囊b5充气膨胀后一侧会与梁模板6的内侧壁紧密接触,另一侧会与相邻连体气囊1的管状气囊c103紧密接触,此时连体气囊1、分体气囊4a和分体气囊b5紧密接触构成一堵将梁模板内6一分为二的气囊墙,并且分体气囊与连体气囊1压紧梁模板内的梁内筋7,待混凝土达到拆模条件后,便可采用汽车轮胎放气的方式将连体气囊1和分体气囊内的空气排出使之收缩,让后将装置抽出便可。将本实施例装置运用到梁施工缝封堵工作中,首先在梁柱模板上端口两侧的梁模板6处安装本实施例装置,待本实施例装置均充气膨胀后开始想梁柱模板内筑入混凝土,当混凝土的高度超过梁柱模板上端口的高度时,由于端口两侧均安装设置有本实施例装置,所以混凝土不会流入梁柱模板两侧的横梁模板内,待混凝土达到拆模条件后,便可将连体气囊和分体气囊内的空气排出使之收缩,让后将本实施例装置抽出即可。本实施例装置不仅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提高施工效率,而且可以重复使用,降低资源浪费,节约施工成本。实施例2实施例2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连体气囊的连体气囊每根管状气囊的底端的均设置有地连接座。如图3、图4所示,连体气囊的每根管状气囊的底端的均设置有地连接座13,相邻的地连接座13均通过连接带8固定连接在一起。充气座10上均设有充气嘴11,充气嘴11上铰接有封盖12并且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橡胶气囊封堵梁施工缝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由多跟管状气囊并列组成的连体气囊,连体气囊的左右侧均设有分体气囊并与连体气囊相互连接,所述分体气囊为单根管状气囊,所述连体气囊用于安装在梁模板内两侧梁内筋之间,所述分体气囊分别用于安装在梁模板与梁内筋之间对应的间隙中,所述管状气囊的上端均设有进气孔并通过气管可向管状气囊内充气,当连体气囊和分体气囊均充气膨胀后,梁模板内的连体气囊和分体气囊相互膨胀挤压构成一堵气囊墙并将梁模板分为前后两段。/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橡胶气囊封堵梁施工缝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由多跟管状气囊并列组成的连体气囊,连体气囊的左右侧均设有分体气囊并与连体气囊相互连接,所述分体气囊为单根管状气囊,所述连体气囊用于安装在梁模板内两侧梁内筋之间,所述分体气囊分别用于安装在梁模板与梁内筋之间对应的间隙中,所述管状气囊的上端均设有进气孔并通过气管可向管状气囊内充气,当连体气囊和分体气囊均充气膨胀后,梁模板内的连体气囊和分体气囊相互膨胀挤压构成一堵气囊墙并将梁模板分为前后两段。


2.跟据权利要求1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海洋王东坡顾海勇项玉立邵先锋
申请(专利权)人:中建八局第三建设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