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支重轮总成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948793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17 03: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支重轮总成,包括侧盖、轮体、支轴,通过在轮体和侧盖之间设置有密封组件,浮封环截面为凸形结构,第一O形圈、第二O形圈分别位于浮封环凸形结构两侧,第一O形圈一表面与浮封环凸形结构一侧表面相抵,第一O形圈另一表面与轮体表面相抵,第二O形圈一表面与侧盖内侧表面,第二O形圈另一表面与浮封环凸形结构另一侧表面相抵,这样的结构,保证了支重轮总成的密封性,防止支重轮总成内的润滑油渗漏,轮体上设置有第一凹槽,第一凹槽所呈角度为钝角,这样第一凹槽和侧盖相对滑动挤压时可起到缓冲作用,这样的结构使第一凹槽与侧盖紧压时,轮体外缘不易往外翻开形成喇叭口,进一步防止支重轮总成内部润滑油渗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支重轮总成
本技术涉及一种支重轮总成。
技术介绍
支重轮总成用来把机车组的重量传给地面,同时在履带的导轨或履带板面上滚动,它还用来限制履带,防止横向滑脱,当机车组转向时支重轮总成迫使履带在地面上滑移,支重轮总成常在泥水尘土中工作,且承受强烈冲击,传统的支重轮总成经常因轮体与支轴之间形成的一凸形空间处受挤压,导致轮体、浮封环和O形圈变形,致机车组支重轮总成的密封性不可靠,导致漏油,漏油的支重轮总成必须更换,机车组暂时不能工作,误工误时,拖缓工程进展,如何解决传统支重轮总成易漏油的问题,一直令支重轮总成业界困扰。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设计出一种支重轮总成,通过在轮体和侧盖之间设置有密封组件,密封组件包括浮封环、第一O形圈、第二O形圈,浮封环截面为凸形结构,第一O形圈、第二O形圈分别位于浮封环凸形结构两侧,第一O形圈一表面与浮封环凸形结构一侧表面相抵,第一O形圈另一表面与半轮体表面相抵,第二O形圈一表面与侧盖内侧表面,第二O形圈另一表面与浮封环凸形结构另一侧表面相抵,这样的结构,保证了支重轮总成的密封性,防止支重轮总成内的润滑油渗漏。为达此目的,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本技术提供的一种支重轮总成,包括侧盖、轮体、支轴,轮体和支轴配合连接,侧盖位于轮体与支轴之间,轮体和侧盖之间设置有密封组件,密封组件包括浮封环、第一O形圈、第二O形圈,浮封环截面为凸形结构,第一O形圈、第二O形圈分别位于浮封环凸形结构两侧,第一O形圈一表面与浮封环凸形结构一侧表面相抵,第一O形圈另一表面与半轮体表面相抵,第二O形圈一表面与侧盖内侧表面,第二O形圈另一表面与浮封环凸形结构另一侧表面相抵。本技术优选地技术方案在于,轮体设置有第一凹槽,第一凹槽位于侧盖上方,在紧压时,第一凹槽表面与侧盖表面贴合,第一凹槽所呈角度为钝角。本技术优选地技术方案在于,轮体设置有第二凹槽,第二凹槽表面与第一O形圈另一表面相抵。本技术优选地技术方案在于,轮体设置有第三凹槽,第三凹槽位于支轴两侧。本技术优选地技术方案在于,还包括铜套,铜套和密封组件底侧表面相抵,铜套位于轮体与支轴之间,铜套与侧盖一体成型。本技术优选地技术方案在于,支轴设置有弹性销,弹性销位于支轴两端。本技术优选地技术方案在于,支重轮总成两端设置有油嘴螺栓及O形圈,油嘴螺栓栓接在O形圈上。本技术优选地技术方案在于,铜套与支轴之间设置有第三O形圈,第三O形圈套接在支轴上。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本技术提供的一种支重轮总成,密封性能优良,通过在轮体和侧盖之间设置有密封组件,密封组件包括浮封环、第一O形圈、第二O形圈,浮封环截面为凸形结构,第一O形圈、第二O形圈分别位于浮封环凸形结构两侧,第一O形圈一表面与浮封环凸形结构一侧表面相抵,第一O形圈另一表面与半轮体表面相抵,第二O形圈一表面与侧盖内侧表面,第二O形圈另一表面与浮封环凸形结构另一侧表面相抵,这样的结构,保证了支重轮总成的密封性,防止支重轮总成内的润滑油渗漏,另外,轮体上设置有第一凹槽,第一凹槽所呈角度为钝角,这样的结构使第一凹槽与侧盖紧压时,不易磨损且具有缓冲作用,轮体工作时不易使外缘张开形成喇叭口,进一步防止支重轮总成内部润滑油渗漏。附图说明图1是一种支重轮总成的剖面图;图2是图1中A的局部放大图;图3是一种支重轮总成侧视图;图中:1、侧盖;2、轮体;3、支轴;4、浮封环;5、第一O形圈;6、第二O形圈;7、第一凹槽;8、第二凹槽;9、第三凹槽;10、铜套;11、弹性销;12、油嘴螺栓;13、第三O形圈。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本实施例中提供的一种支重轮总成,包括侧盖1、轮体2、支轴3,轮体2和支轴3配合连接,侧盖1位于轮体2与支轴3之间,轮体2和侧盖1之间设置有密封组件,密封组件包括浮封环4、第一O形圈5、第二O形圈6,浮封环4截面为凸形结构,第一O形圈5、第二O形圈6分别位于浮封环4凸形结构两侧,为了密封性能更加良好。进一步地,使第一O形圈5一表面与浮封环4凸形结构一侧表面相抵,第一O形圈5另一表面与半轮体2表面相抵,第二O形圈6一表面与侧盖1内侧表面,第二O形圈6另一表面与浮封环4凸形结构另一侧表面相抵,这样的结构,在侧盖1固定后,O形圈和浮封环4相互压紧,形成密封面,当轮体2转动时,O形圈和浮封环4相对转动,构成浮动密封,形成良好的密封效果。为了增强支重轮总成的密封性。进一步地,轮体2设置有第一凹槽7,第一凹槽7位于侧盖1上方,在紧压时,第一凹槽7表面与侧盖1表面贴合,第一凹槽7所呈角度为钝角,这样的结构,使支重轮总成在工作时,呈钝角的第一凹槽7在和侧盖1之间受到冲击时可以很好的贴合在一起,从而起到缓冲作用且零件不易磨损,这样轮体2工作受到长时间冲击时不易使轮体2外缘张开形成喇叭口,更进一步防止支重轮总成内部润滑油渗漏。为了能让支重轮总成密封性能更加良好。进一步地,轮体2开设有第二凹槽8,第二凹槽8表面与第一O形圈5另一表面相抵,这样当侧盖1固定后,第一O形圈5能与第二凹槽8更加紧密的相抵,从而提高了支重轮总成的密封性。为了支重轮总成的第二凹槽8精车更加精密,防止断刀。进一步地,精加工时先在轮体2开设有第三凹槽9,第三凹槽9位于支轴3两侧,这样精加工时,减少加工面,避免刀片在遇到油道时产生断刀。为了增强密封组件所处空间的密封性。进一步地,支重轮总成还包括铜套10,铜套10和密封组件底侧表面相抵,这样的结构,增强了铜套10和密封组件的密封性,铜套10位于轮体2与支轴3之间,铜套10与侧盖1一体成型,一体成型的铜套10和侧盖1增强了连接强度,使得铜套10和侧盖1不易断裂。为了支重轮总成工作时能不易晃动,具有抗剪切力。进一步地,支轴3设置有弹性销11,弹性销11位于支轴3两端,弹性销11能对支重轮总成的部件起到连接和固定作用,使连接部位在工作时更能抗冲击,整体的支重轮总成密封性更加良好。为了能阻止泥水从油孔渗出以及防止泥水通过油孔进入支重轮总成内部。进一步地,支重轮总成两端设置有油嘴螺栓12及O形圈,油嘴螺栓12栓接在O形圈上,这样的结构,就可有效的防止泥水进入支重轮总成内部以及防止支重轮总成内部的润滑油通过油孔渗出。为了加强铜套10与支轴3之间的密封性。进一步地,铜套10与支轴3之间设置有第三O形圈13,第三O形圈13套接在支轴3上,第三O形圈13能有效的防止支重轮总成内部的润滑油渗漏以及防止外部泥水进入支重轮总成内部。本技术是通过优选实施例进行描述的,本领域技术人员知悉,在不脱离本技术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特征和实施例进行各种改变或等效替换。本技术不受此处所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其他落入本申请的权利要求内的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支重轮总成,包括侧盖(1)、轮体(2)、支轴(3),所述轮体(2)和所述支轴(3)配合连接,所述侧盖(1)位于所述轮体(2)与所述支轴(3)之间,所述轮体(2)和所述侧盖(1)之间设置有密封组件,其特征在于:/n所述密封组件包括浮封环(4)、第一O形圈(5)、第二O形圈(6);/n所述浮封环(4)截面为凸形结构,所述第一O形圈(5)、所述第二O形圈(6)分别位于所述浮封环(4)凸形结构两侧,所述第一O形圈(5)一表面与所述浮封环(4)凸形结构一侧表面相抵,所述第一O形圈(5)另一表面与所述轮体(2)表面相抵,所述第二O形圈(6)一表面与所述侧盖(1)内侧表面,所述第二O形圈(6)另一表面与所述浮封环(4)凸形结构另一侧表面相抵。/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支重轮总成,包括侧盖(1)、轮体(2)、支轴(3),所述轮体(2)和所述支轴(3)配合连接,所述侧盖(1)位于所述轮体(2)与所述支轴(3)之间,所述轮体(2)和所述侧盖(1)之间设置有密封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密封组件包括浮封环(4)、第一O形圈(5)、第二O形圈(6);
所述浮封环(4)截面为凸形结构,所述第一O形圈(5)、所述第二O形圈(6)分别位于所述浮封环(4)凸形结构两侧,所述第一O形圈(5)一表面与所述浮封环(4)凸形结构一侧表面相抵,所述第一O形圈(5)另一表面与所述轮体(2)表面相抵,所述第二O形圈(6)一表面与所述侧盖(1)内侧表面,所述第二O形圈(6)另一表面与所述浮封环(4)凸形结构另一侧表面相抵。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支重轮总成,其特征在于:
所述轮体(2)设置有第一凹槽(7),所述第一凹槽(7)位于所述侧盖(1)上方,在紧压时,所述第一凹槽(7)表面与所述侧盖(1)表面贴合,所述第一凹槽(7)所呈角度为钝角。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支重轮总成,其特征在于:
所述轮体(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涂进作
申请(专利权)人:泉州市凯沃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