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钢轨表面伤损检测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948363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17 03: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钢轨表面伤损检测装置,包括箱式壳体、检测设备、显示设备、采集设备、供电设备和走行组件,箱式壳体的底部沿长度方向开设有凹槽,凹槽内安装至少两组走行组件,显示设备、采集设备、检测设备和供电设备分别设置在箱式壳体内部,显示设备和检测设备与采集设备信号连接,显示设备和采集设备与供电设备电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将检测设备、采集设备、供电设备、显示设备和走行组件集成为一箱式结构,具有防雨、防撞的效果;通过走行组件实现整个设备的支撑和沿钢轨行进,结构小巧紧凑,便于携带搬运,可实现少量人手下对轨头光带位置裂纹多发区的全面检测,设备的灵活使用性好,利用率高,实用性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钢轨表面伤损检测装置
本技术涉及轨道维护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钢轨表面伤损检测装置。
技术介绍
铁路和城市轨道交通的钢轨是支撑和导向车轮运行的主要部件。由于钢轨材料较硬、轮轨频繁接触,常常使得钢轨表面出现滚动接触疲劳裂纹,严重时会引起表面材料剥离掉块,甚至断轨,影响行车安全。对线路上的在役钢轨表面进行周期性检测,以发现裂纹的萌生和扩展情况,是进行针对性打磨、消除和控制钢轨裂纹的重要工作。目前,常用的钢轨裂纹检测装置包括人工手持式、人工推车式和动力车辆车载式三种。其中,人工手持式钢轨表面伤损检测装置,因为体积较小,可携带的探头数量有限,无法全面覆盖轨头上车轮碾压的光带区,且不能沿列车方向钢轨表面连续测量,故只能用于钢轨表面离散点的裂纹测量;人工推车式钢轨表面伤损检测装置虽然可以实现沿列车方向的钢轨表面连续测量,但是体积较大,不便携带,搬运和抬上线路需要人手较多,且由于仪器精密,无法在雨天测量,限制性较强;动力车辆车载式钢轨表面伤损检测装置使用时不仅需要安装在常规运营的列车上或专门的检测列车上,而且检测需要排布运行计划,该种检测设备利用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钢轨表面伤损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箱式壳体(1)、检测设备(2)、显示设备(3)、采集设备(4)、供电设备(5)和走行组件(6),所述检测设备(2)、所述显示设备(3)、所述采集设备(4)和所述供电设备(5)设置于所述箱式壳体(1)内部,所述箱式壳体(1)的底部沿长度方向开设有凹槽(7),所述箱式壳体(1)跨于钢轨(8)上方时,所述钢轨(8)的轨头位于所述凹槽(7)内,所述凹槽(7)内安装至少两组所述走行组件(6),所述走行组件(6)用于带动所述箱式壳体(1)在所述钢轨(8)上移动;所述检测设备(2)的检测部位伸出至所述凹槽(7)内,所述显示设备(3)和所述检测设备(2)均与所述采...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钢轨表面伤损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箱式壳体(1)、检测设备(2)、显示设备(3)、采集设备(4)、供电设备(5)和走行组件(6),所述检测设备(2)、所述显示设备(3)、所述采集设备(4)和所述供电设备(5)设置于所述箱式壳体(1)内部,所述箱式壳体(1)的底部沿长度方向开设有凹槽(7),所述箱式壳体(1)跨于钢轨(8)上方时,所述钢轨(8)的轨头位于所述凹槽(7)内,所述凹槽(7)内安装至少两组所述走行组件(6),所述走行组件(6)用于带动所述箱式壳体(1)在所述钢轨(8)上移动;所述检测设备(2)的检测部位伸出至所述凹槽(7)内,所述显示设备(3)和所述检测设备(2)均与所述采集设备(4)信号连接,所述显示设备(3)和所述采集设备(4)均与所述供电设备(5)电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钢轨表面伤损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走行组件(6)包括用于沿所述钢轨(8)顶面行走的垂向行走滚轮(61)和用于沿所述钢轨(8)的轨头两侧行走的侧向行走滚轮(62);所述垂向行走滚轮(61)安装在所述凹槽(7)的顶面,所述凹槽(7)的两侧壁分别安装一所述侧向行走滚轮(62),且所述垂向行走滚轮(61)的轴线正交于所述侧向行走滚轮(62)的轴线。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钢轨表面伤损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侧向行走滚轮(62)上均设置有横向弹簧限位装置;所述凹槽(7)的两端分别安装至少一组所述走行组件(6)。


4.根据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司道林王树国杨东升王猛葛晶王璞钱坤赵振华杨亮许良善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铁道建筑研究所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