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GNSS与陀螺仪融合的高精度地质灾害监测系统
本专利技术属于地质灾害监测
,特别是涉及GNSS与陀螺仪融合的高精度地质灾害监测系统
技术介绍
常见的地质灾害有地震、火山、滑坡、泥石流、底面塌陷、地面沉降、地裂缝、崩塌、煤岩和瓦斯爆炸等。地质灾害监测运用各种技术和方法,测量、监视地质灾害活动以及各种诱发因素动态变化的工作。自动化监测技术涉及到的工程应用技术种类非常广泛,包括传感器技术、通信技术、互联网技术等。全球卫星导航系统(GNSS)目前包括美国GPS、俄罗斯GLONASS、欧洲GALILEO和我国北斗卫星导航系统。随着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发展,利用北斗卫星定位进行实时监测成为可能。北斗高精度地质灾害监测其中一个最基础关键的方面是现场状态的感知与数据采集,监测点的特点包括:被监测的结构物一般所处环境比较恶劣,地质体变形缓慢,地质灾害发生往往与降雨量有密切关系,监测地点没有市电接入,初始阶段需要对天线的定位精度进行校验,中国专利申请公布号CN103235328A的文献公开了一种GNSS与MEMS组合导航的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GNSS与陀螺仪融合的高精度地质灾害监测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在监测点设置若干监测站,所述监测站包括定位监测桩和若干埋设在地面下的传感器,所述定位监测桩包括定位组件、桩体、控制组件、第一电缆、第二电缆、桩体底板,所述定位组件包括陀螺仪、GNSS天线、以及电路板,所述电路板上包括OEM板卡和MEMS加速度计,所述GNSS天线连接OEM板卡,所述OEM板卡通过GNSS天线接收卫星导航系统的定位信息,所述电路板上设置若干接头,所述陀螺仪连接电路板上的接头,所述第一电缆的一端连接电路板上的接头,另一端接入控制组件内,所述第二电缆的一端连接连接电路板上的接头,另一端穿出桩体连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GNSS与陀螺仪融合的高精度地质灾害监测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在监测点设置若干监测站,所述监测站包括定位监测桩和若干埋设在地面下的传感器,所述定位监测桩包括定位组件、桩体、控制组件、第一电缆、第二电缆、桩体底板,所述定位组件包括陀螺仪、GNSS天线、以及电路板,所述电路板上包括OEM板卡和MEMS加速度计,所述GNSS天线连接OEM板卡,所述OEM板卡通过GNSS天线接收卫星导航系统的定位信息,所述电路板上设置若干接头,所述陀螺仪连接电路板上的接头,所述第一电缆的一端连接电路板上的接头,另一端接入控制组件内,所述第二电缆的一端连接连接电路板上的接头,另一端穿出桩体连接埋设在地面下的传感器,所述控制组件包括蓄电池、数据采集前端、数据转换电路、MCU数据处理电路、通信模块,所述数据采集前端采集埋设在地面下的传感器、陀螺仪、MEMS加速度计数据和卫星导航系统的定位信息,所述数据采集前端采集到数据后经数据转换电路转换为数字信号,转换后的数字信号输入MCU数据处理电路处理和加密后,数据经通信模块发送给运算中心,运算中心运算处理计算埋设在地面下的传感器的监测结果和通过卫星导航系统的定位信息与陀螺仪、MEMS加速度计数据融合计算监测桩处的滑坡监测数据,监控大屏显示现场监控结果,当发现预警报警信号时,将预警报警信息和预警地地理坐标信息发送给相关管理人员的终端设备。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GNSS与陀螺仪融合的高精度地质灾害监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蓄电池配置电池电量计计量蓄电池剩余电量,所述数据采集前端采集电池电量计的数据,所述第一电缆和第二电缆内均包括电源线和数据线,所述蓄电池通过电源线为数据采集前端、陀螺仪、电池电量计、通信模块、数据转换电路、MCU数据处理电路以及埋设在地面下的传感器供电,所述运算中心同时监控蓄电池的电量数据,在蓄电池电量不足的情况下,通知地面巡检人员及时更换蓄电池。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一种GNSS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杜军,杜鹏宇,彭军,刘智,
申请(专利权)人:景麒实业湖南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南;4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