轮胎耐切割和耐刺扎的室内测试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5944319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17 03:36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轮胎耐切割和耐刺扎的室内测试方法,属于轮胎性能测试领域。将轮胎安装在测量轮辋上,将轮胎按规定的气压充气,将充气后的测试轮胎轮辋组合体于室温下停放3h以上;模拟路面采用一定顺序排列的不锈钢镌钉路面,将校正气压后的测试轮胎轮辋组合体固定轮胎刚度试验机上,用定位销锁死;以一定的速度对轮胎施加径向力,加载至测试负荷,加载完毕保持1min,同时,加载设备能够保证此径向力在试验过程中保持不变;沿着轮胎行驶方向移动模拟路面,模拟路面以一定的速度移动,测量纵向力和纵向位移,直至模拟路面与轮胎之间产生相对滑动或达到模拟路面的设定行程为止;测试结束,保存数据。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轮胎耐切割和耐刺扎的室内测试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轮胎性能测试领域,详细地讲是一种轮胎耐切割和耐刺扎的室内测试方法。
技术介绍
众所周知,轮胎的胎面是直接与地面接触,并通过胎面把路面的冲击力传递到整个轮胎,矿山载重轮胎、工程轮胎在矿山、隧道、采石场、建筑工地等高负荷及路面极其恶劣的使用环境中,路面上的尖锐异物容易对轮胎切割损伤,造成轮胎胎面崩花掉块,同时军用轮胎在各种路况条件复杂多变的使用环境中,也易出现轮胎胎面崩花掉块现象,为此,轮胎行业不断地努力改善轮胎耐切割、耐崩花掉块性能,同时保持产品质量和使用性能,已研究出若干通过调整胎面配方改善上述性能的方法,而在配方设计后,室内试验缺少轮胎的耐切割和耐刺扎室内验证手段。目前市场上采用实车测试方式,轮胎企业只能委托汽车厂到实际场地进行试验,实验周期比较长,重现性差等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轮胎耐切割和耐刺扎的室内测试方法,具有原理简单,实验周期短、重现性能好、试验效果明显的特点。本专利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轮胎耐切割和耐刺扎的室内测试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的测试步骤为:步骤一、测试的轮胎在硫化后装配前应停放24h以上,保证其胎圈部位洁净、干燥;步骤二、测量轮辋安装前应保证其胎圈座与轮胎配合面部位洁净、干燥;步骤三、应在不借助任何润滑或粘合类辅助材料的情况下,将轮胎安装在测量轮辋上;步骤四、将轮胎按规定的气压充气,将充气后的测试轮胎轮辋组合体于室温下停放3h以上;步骤五、模拟路面采用一定顺序排列的不锈钢镌钉路面,路面要求洁净、干燥;步骤六、将校正气压后的测试轮胎轮辋组合体固定轮胎刚度试验机上,用定位销锁死;步骤七、对所述的测试轮胎试验部位进行清洗干净,保证试验部位洁净、干燥;步骤八、以一定的速度对轮胎施加径向力,加载至测试负荷,加载完毕保持1min,同时,加载设备能够保证此径向力在试验过程中保持不变;步骤九、沿着轮胎行驶方向移动模拟路面,模拟路面以一定的速度移动,测量纵向力和纵向位移,直至模拟路面与轮胎之间产生相对滑动或达到模拟路面的设定行程为止;步骤十、测试结束,保存数据;测量并记录以纵向位移为横坐标,以纵向力为纵坐标,绘制纵向力-纵向位移曲线。本专利技术还可通过如下措施来实现:所述的模拟路面满足如下条件:1)模拟路面具有一个光滑平面,同时路面上镌不锈钢镌钉;2)模拟路面采用不锈钢镌钉路面,镌钉采用60-70角度、间距25mm、采用圆形或棱形形状并且大小相同,镌钉扎入胎面胶内时镌钉不会触及到轮胎的缓冲层和带束层;3)模拟路面能够完全容纳整个接触印痕,具有足够的刚度,确保加载装置对轮胎施加径向力时,模拟路面不发生横向、纵向及弯曲方面的变形;4)不锈钢镌钉具有足够的强度,使拉伸到最大力值的情况下镌钉不会发生变形、断裂;5)模拟路面要求洁净、干燥。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解决了室外实验周期比较长、重现性差等问题的弊端,原理简单,实验周期短、重现性能好、试验效果明显。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纵向力-纵向位移曲线。图2为本专利技术取同一规格3条不配方的轮胎耐切割和耐刺扎性能图片。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说明。具体的测试步骤为:步骤一、测试的轮胎在硫化后装配前应停放24h以上,安装前应用120号汽油或乙醇等易浑发物质清洗掉脱模剂等,保证其胎圈部位洁净、干燥。步骤二、试验轮辋宜符合GB/T2977或GB/T2978规定的测量轮辋,安装前应用120号汽油或乙醇等易浑发物质清洗,保证其胎圈座与轮胎配合面部位洁净、干燥。步骤三、应在不借助任何润滑或粘合类辅助材料的情况下,将轮胎安装在测量轮辋上,以防止在轮胎操作中,胎圈和车轮与轮辋之间发生滑移。步骤四、将轮胎可充入规定的气压,将充气后的轮胎于室温下停放3h以上。步骤五、模拟路面采用一定顺序排列的不锈钢镌钉路面,路面要求洁净、干燥、不能含用任何润滑或粘合类辅助材料。步骤六、将校正气压后的测试轮胎轮辋组合体固定轮胎刚度试验机上,用定位销锁死,保证轮胎在拉伸过程中不会出现滑移。步骤七、对测试轮胎的试验部位进行用120号汽油或乙醇等易浑发物质清洗干净,保证试验部位洁净、干燥、不能含用任何润滑或粘合类辅助材料。步骤八、以一定的速度对轮胎施加径向力,加载至测试负荷,加载完毕保持1min,同时,加载设备能够保证此径向力在试验过程中保持不变。步骤九、沿着轮胎行驶方向移动模拟路面,模拟路面以一定的速度移动,测量纵向力和纵向位移。直至模拟路面与轮胎之间产生相对滑动或达到模拟路面的设定行程为止。步骤十、测试结束,保存数据;测量并记录以纵向位移为横坐标,以纵向力为纵坐标,绘制纵向力-纵向位移曲线,具体如下图1所示。取拉伸过程中的最大纵向力及最大纵向位移,按规定程序完成试验后不拆卸轮胎,检查轮胎胎面外观,并进行拍照和测量刺扎进胎耐的深度和掉块的大小。所述的模拟路面满足如下条件:1、模拟路面具有一个光滑平面,同时路面上镌不锈钢镌钉。2、模拟路面采用一定顺序排列的不锈钢镌钉路面,镌钉采用60-70角度、间距25mm(从轮胎的横向花纹块设计角度、大小考虑)、采用圆形或棱形形状、并且大小相同,轿车轮胎高出路面5-7mm,载重汽车轮胎高出路面8-12mm(镌钉扎入胎面胶内,镌钉不会触及到轮胎的缓冲层和带束层)。3、模拟路面能够完全容纳整个接触印痕,具有足够的刚度,接触平台及其支持结构应足够刚性,确保加载装置对轮胎施加径向力时,模拟路面不应发生横向、纵向及弯曲方面的变形。4、不锈钢镌钉具有足够的强度,使拉伸到最大力值的情况下钢钉不会发生变形、断裂。5、路面要求洁净、干燥、不能含用任何润滑或粘合类辅助材料。取同一规格3条不配方的轮胎,按照上述测试方法,测试轮胎耐切割和耐刺扎性能,具体结果数据、图片,如图2所示。从上表数据和图片可以看出,C方案轮胎刺扎进胎的深度和掉块的大小相对于A方案和B方案明显的轻,而A方案和B方案相近,说明:A方案和B方案是相近的配方,C方案明显不同,经与配方设计人员落实,证明试验结果与设计是一致的,说明这种测试方法能够测试出材料和轮胎的耐切割和耐刺扎性能优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轮胎耐切割和耐刺扎的室内测试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的测试步骤为:/n步骤一、测试的轮胎在硫化后装配前应停放24h以上,保证其胎圈部位洁净、干燥;/n步骤二、测量轮辋安装前应保证其胎圈座与轮胎配合面部位洁净、干燥;/n步骤三、应在不借助任何润滑或粘合类辅助材料的情况下,将轮胎安装在测量轮辋上;/n步骤四、将轮胎按规定的气压充气,将充气后的测试轮胎轮辋组合体于室温下停放3h以上;/n步骤五、模拟路面采用一定顺序排列的不锈钢镌钉路面,路面要求洁净、干燥;/n步骤六、将校正气压后的测试轮胎轮辋组合体固定轮胎刚度试验机上,用定位销锁死;/n步骤七、对所述的测试轮胎试验部位进行清洗干净,保证试验部位洁净、干燥;/n步骤八、以一定的速度对轮胎施加径向力,加载至测试负荷,加载完毕保持1min,同时,加载设备能够保证此径向力在试验过程中保持不变;/n步骤九、沿着轮胎行驶方向移动模拟路面,模拟路面以一定的速度移动,测量纵向力和纵向位移,直至模拟路面与轮胎之间产生相对滑动或达到模拟路面的设定行程为止;/n步骤十、测试结束,保存数据;/n测量并记录以纵向位移为横坐标,以纵向力为纵坐标,绘制纵向力-纵向位移曲线。/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轮胎耐切割和耐刺扎的室内测试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的测试步骤为:
步骤一、测试的轮胎在硫化后装配前应停放24h以上,保证其胎圈部位洁净、干燥;
步骤二、测量轮辋安装前应保证其胎圈座与轮胎配合面部位洁净、干燥;
步骤三、应在不借助任何润滑或粘合类辅助材料的情况下,将轮胎安装在测量轮辋上;
步骤四、将轮胎按规定的气压充气,将充气后的测试轮胎轮辋组合体于室温下停放3h以上;
步骤五、模拟路面采用一定顺序排列的不锈钢镌钉路面,路面要求洁净、干燥;
步骤六、将校正气压后的测试轮胎轮辋组合体固定轮胎刚度试验机上,用定位销锁死;
步骤七、对所述的测试轮胎试验部位进行清洗干净,保证试验部位洁净、干燥;
步骤八、以一定的速度对轮胎施加径向力,加载至测试负荷,加载完毕保持1min,同时,加载设备能够保证此径向力在试验过程中保持不变;
步骤九、沿着轮胎行驶方向移动模拟路面,模拟...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栋林侯京斌周忠伟严文利许秋焕谷芳杨
申请(专利权)人:三角轮胎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