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单节管单元以及铰接式通风踢脚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942967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17 03:34
本发明专利技术专利公开了一种单节管单元以及铰接式通风踢脚线,所述单节管单元包括两侧面,以及连接两侧面的顶面和底面;所述两侧面和所述顶面,以及所述底面形成通风腔,所述通风腔的至少一侧设有铰接结构;一种铰接式通风踢脚线,包括若干个依次铰接连接的单节管单元;通过若干相互铰接的单节管单元形成通风踢脚线,用户可以根据需要折弯踢脚线,使踢脚线适用各类家具的底部外沿;单节管单元上具有用于铰接的连接板,铰接方式简单,便于组装;单节管单元之间设置连接单元,可以提高单节管单元之间的密封性,避免踢脚线在单元管单元的连接处漏气,提高踢脚线的供气能力。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单节管单元以及铰接式通风踢脚线
本专利技术涉及新风设备以及供风结构领域,尤指一种单节管单元以及铰接式通风踢脚线。
技术介绍
新风空调环境中的空气经过过滤、消毒、换热等操作后通入室内。现有技术中,为了提高室内供风的均匀性,采用通风踢脚线进行送风。然而,踢脚线往往直接固定于墙角,向屋内布置家具后,家具可能挡住踢脚线影响踢脚线送风。同时,现有技术中,踢脚线由多段拼接而成,长度由拼接的段数决定,安装繁琐。因此,是否存在一种可以根据家具的外形修改走向的通风踢脚线、便于调整踢脚线长度的是本领域技术人员所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单节管单元以及铰接式通风踢脚线,通风踢脚线可以根据家具的外沿调整走向,实现屋内的均匀送气;单节管单元组装便捷,便于调整踢脚线长度。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单节管单元,所述单节管单元包括两侧面,以及连接两侧面的顶面和底面;所述两侧面和所述顶面,以及所述底面形成通风腔,所述通风腔的至少一侧设有铰接结构。单节管单元用于拼接成通风踢脚线,当单节管单元位于踢脚线中部,两侧均需连接其他的单节管单元时,单节管单元可以两端设置铰接结构。当单节管单元位于踢脚线的端部时,单节管单元可仅在单侧设置铰接结构用于连接。进一步优选地,所述铰接结构由至少一个连接板构成,所述连接板上开有插接孔。单节管单元可以一侧设置铰接结构,则该侧需要设置一个以上的连接板;单节管单元也可以两侧设置铰接结构,则单节管单元的两侧需要分别设置一个以上的连接板。连接板预制在单节管单元上,通过一铰接轴穿设相邻单节管单元的连接板,即可铰接连接单节管单元,操作便捷。进一步优选地,所述铰接结构包括设置在所述通风腔内的至少一盖板,所述盖板沿所述通风腔的通风方向延伸得到,且所述盖板的至少一个延伸端上连接所述连接板。连接板可以通过盖板固定在单节管单元的内表面,便于实现连接板的固定,且可有效提高连接板的连接强度。进一步优选地,所述盖板靠近所述通风腔内壁的相对两侧设有延伸板,所述延伸板至所述盖板端部向所述顶面或所述底面延伸得到,且与所述侧面形成一导向槽。延伸板延伸并固定在顶面或底面,以实现连接板和盖板的固定。同时盖板与延伸板相配合,将通风腔内隔离出一部分不需要通风的区域,以缩小单节管单元的通风面积,提高新风在单节管单元内的流速,使得远离供风装置的单节管单元也可以有效供风。进一步优选地,所述单节管单元上开设有透风孔,以实现供风功能,本专利技术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铰接式通风踢脚线,包括:若干个依次铰接连接的单节管单元;所述单节管单元为具有前述特征的一种单节管单元。铰接结构的作用是用于铰接相邻的单节管单元,且使相邻的单节管单元的通风腔相连通,前一个单节管单元供来的空气可以通入相邻的下一个单节管单元中,以实现踢脚线的供风功能。相邻的单节管单元通过铰接连接,可以根据家具的外沿形状调整走向和角度。单节管单元可以仅起到通风功能,也可以利用单节管单元之间的空隙或单节管单元上的孔洞以起到供风功能。进一步优选地,相邻所述单节管单元之间通过连接单元进行连接,所述连接单元包括两盖体,以及两柔性片,两所述盖体之间设置有一铰接轴,所述铰接轴穿设所述插接孔;所述柔性片的两端分别插入相邻所述单节管单元的对应导向槽中。两盖体位于上下两侧,起到提供铰接轴以连接相邻的单节管单元的作用。两柔性片的两端伸入对应的导向槽中。当踢脚线向某一方向折弯时,位于该方向上的柔性片的两端进一步伸入相邻两单节管单元的对应导向槽中,另一柔性片的两端从相邻两单节管单元的对应导向槽中部分移出。即,设置两柔性片后,相邻两单节管单元的两侧面分别通过柔性片连接,以避免连接单元的侧面漏风,提高踢脚线的可运输长度。进一步优选地,所述盖体包括相连接的底板和凸部,所述底板与所述单节管单元紧密贴合,所述柔性片与所述凸部紧密贴合,使得连接单元在上下前后各方向上实现密封。来自前一单节管单元的通风腔的空气,经过连接单元后全部进入后一单节管单元的通风腔中,使得踢脚线仅从透风孔出风,提高踢脚线的供风能力。进一步优选地,相邻所述单节管单元之间对应的所述盖板紧密贴合,且所述盖板的外沿与所述柔性片紧密贴合。踢脚线内,盖板与相邻的底面或顶面之间的空间被单独隔离出来,输送的空气不会经过该空间泄露,进一步提高踢脚线的密封效果。进一步优选地,所述铰接式通风踢脚线,还包括一个以上的透风孔堵头,所述透风孔堵头与所述透风孔相适配,用于封闭所述透风孔。透风孔的数量可以根据需要选用,以在透风孔数量集中的区域封闭部分透风孔,提高踢脚线供风的均匀性。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效果在于:1)通过若干相互铰接的单节管单元形成通风踢脚线,用户可以根据需要折弯踢脚线,使踢脚线适用各类家具的底部外沿;2)单节管单元上具有用于铰接的连接板,铰接方式简单,便于组装;3)单节管单元之间设置连接单元,可以提高单节管单元之间的密封性,避免踢脚线在单元管单元的连接处漏气,提高踢脚线的供气能力。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的踢脚线直线状排布方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的踢脚线折弯状排布方式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的踢脚线折弯状排布主视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的单节管单元俯视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的单节管单元主视图;图6是图4中的A处剖面图;图7是图6中的B处剖面图;图8是图7中的C处剖面图;图9是图7中的D处剖面图;图10是本专利技术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的盖体俯视图;图11是本专利技术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的连接单元主视图;图12是本专利技术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的踢脚线折状剖面图一;图13是本专利技术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的踢脚线折状剖面图二;图14是本专利技术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的尽端单节管单元俯视图;图15是本专利技术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的尽端单节管单元主视图;图16是本专利技术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的两相邻单节管单元剖面图。附图标号说明:100-单节管单元;110-侧面;120-顶面;130-底面;140-连接板;141-插接孔;150-盖板;160-延伸板;170-导向槽;180-透风孔;200-连接单元;210-盖体;211-底板;212-凸部;220-铰接轴;230-柔性片;300-透风孔堵头。具体实施方式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一种单节管单元,如图1-16所示,包括两侧面110,以及连接两侧面110的顶面120和底面130。两侧面11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单节管单元,其特征在于,/n所述单节管单元包括两侧面,以及连接两侧面的顶面和底面;/n所述两侧面和所述顶面,以及所述底面形成通风腔,所述通风腔的至少一侧设有铰接结构。/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单节管单元,其特征在于,
所述单节管单元包括两侧面,以及连接两侧面的顶面和底面;
所述两侧面和所述顶面,以及所述底面形成通风腔,所述通风腔的至少一侧设有铰接结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单节管单元,其特征在于,
所述铰接结构由至少一个连接板构成,所述连接板上开有插接孔。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单节管单元,其特征在于,
所述铰接结构包括设置在所述通风腔内的至少一盖板,所述盖板沿所述通风腔的通风方向延伸得到,且所述盖板的至少一个延伸端上连接所述连接板。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单节管单元,其特征在于,
所述盖板靠近所述通风腔内壁的相对两侧设有延伸板,所述延伸板至所述盖板端部向所述顶面或所述底面延伸得到,且与所述侧面形成一导向槽。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一种单节管单元,其特征在于:
所述单节管单元上开设有透风孔。


6.一种铰接式通风踢脚线,其特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易嘉
申请(专利权)人:朗诗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