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风入户系统以及建筑结构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8529818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5-20 00:1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专利公开了一种新风入户系统以及建筑结构,新风入户系统包括:主风管,主风管设置于墙体的外侧;踢脚线风管,踢脚线风管设置于墙体的内侧;连接段,连接段贯穿过墙体,连接段连通主风管与踢脚线风管;建筑结构包括以上新风入户系统;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中,仅连接段贯穿过墙体,墙体内仅需开设长度较短的孔洞供连接段穿过,设置连接段前后,墙体的强度变化小,且便于进行防水密封;主风管的高度低于踢脚线的高度,主风管可以埋设在地面装饰物以下,不影响建筑物外观,且地面装饰物可以对主风管起到保护和保温作用;施工过程中仅需在腔体的底部开设供连接段穿过的孔洞,便于施工。便于施工。便于施工。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风入户系统以及建筑结构


[0001]本技术涉及新风结构和送风管结构领域,尤指一种新风入户系统以及建筑结构。

技术介绍

[0002]踢脚线风管可以从底板边缘向室内送风,在室内进行由下而上的换风,可以对室内空气进行有效的新风置换。与踢脚线风管相应的,需要设置于踢脚线风管相连接的主风管以对踢脚线风管进行供风。为了避免主风管影响建筑结构的外观,常将主风管埋设于墙体或地面结构内部。但是这种类型施工困难,且会影响建筑结构的强度,且容易导致屋内渗水。因此,是否存在一种对建筑结构的强度影响较小且便于进行防水密封处理的新风入户系统,是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新风入户系统以及建筑结构,主风管设置于墙体外侧,仅连通主风管和踢脚线风管的连接段水平穿过墙体,对建筑结构的强度影响小,便于进行防水密封处理。
[0004]本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5]一种新风入户系统,包括:
[0006]主风管,所述主风管设置于墙体的外侧;
[0007]踢脚线风管,所述踢脚线风管设置于所述墙体的内侧;
[0008]连接段,所述连接段贯穿过所述墙体,所述连接段连通所述主风管与所述踢脚线风管。
[0009]主风管位于墙体外侧,踢脚线风管位于墙体内侧,连接段的长度尺寸显著小于主风管的尺寸,则墙体内需要开设的供连接段的通道长度极端,便于进行施工。且埋设连接段前后,对墙体的强度基本不变,且施工过程中仅需对连接段与墙体之间的间隙进行防水密封,便于进行防水施工操作。户内设置发生改变,需要调整踢脚线风管的位置时,用户仅需在对应踢脚线风管的新位置处开设孔洞即可装设连接段,且墙面上对应旧连接段的孔洞便于进行封堵,便于施工。优选地,连接段可以选择水平且垂直地穿过墙体,使墙体内为安装连接段预留的空间最小,便于进行防水密封施工。
[0010]进一步优选地,所述踢脚线风管高于所述主风管。
[0011]踢脚线风管位于墙体底部,设置于装修好的地面上。主风管低于踢脚线风管,可以将主风管埋设于装修好的地面以下,以对主风管进行隐藏,同时主风管的设置不会影响墙体结构。
[0012]进一步优选地,所述连接段包括依次连通的第一段、第二段和第三段,所述第一段连通所述踢脚线风管,且贯穿过所述墙体;所述第三段连通所述主风管;所述第二段的两端分别连通所述第一段和所述第三段。
[0013]第一段主要起到贯穿过墙体的连通室内和室外的作用,第三段可以预设在主风管上,也可以单独设置为转换接头。第一段、第二段和第三段可以为相互独立的结构,且根据需要互相组合;第一段、第二段和第三段中相邻的两者或全部三者也可以一体化制造,以简化施工现场的操作步骤。
[0014]进一步优选地,所述第三段设置于所述主风管的上表面。第一段、第二段和第三段均位于主风管以上。优选地,高度可以设置为与踢脚线风管齐平,则墙体上对应连接段处开设的通孔位于装修好的地面以上,便于用户使用后对连接段进行更换和对连接段与墙体之间的防水密封结构进行维护操作。
[0015]进一步优选地,所述第三段设置于所述主风管靠近所述墙体一侧的表面。
[0016]第三段的高度低于主风管的上表面。优选地,第一段、第二段和第三段均位于装修好的地面以下,利于对主风管和连接段进行隐藏,提升建筑结构的美观效果。
[0017]进一步优选地,所述第一段、所述第二段以及所述第三段位于同一高度上。
[0018]则第一段、第二段和第三段于水平方向上排布,第一段水平贯穿过墙体,墙体内对应第一段处开设的孔洞长度尺寸较小,进一步减少连接段对墙体强度的影响,且
[0019]本技术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建筑结构,包括:地面、设置于所述地面上的墙体以及新风入户系统;
[0020]所述新风入户系统为具有前述特征的一种新风入户系统;所述踢脚线风管和所述主风管设置于所述地面上,所述踢脚线风管位于所述墙体内侧,所述主风管位于所述墙体外侧。
[0021]进一步优选地,所述地面对应于所述主风管处设置有降板区域,所述主风管位于所述降板区域内。主风管可以设置于常需要设置降板的阳台等处,在楼板施工时预留主风管的放置空间,避免施工时改变对地面结构进行二次调整,不会影响地砖等地面装饰物的铺设。
[0022]进一步优选地,所述建筑结构,还包括:内侧地面装饰层、外侧地面装饰层以及内侧墙面装饰层,所述内侧地面装饰层与所述踢脚线风管远离所述墙体的一侧底部紧密贴合;所述内侧墙面装饰层与所述踢脚线风管的顶部紧密贴合,所述外侧地面装饰层覆盖所述主风管的上表面。
[0023]内侧地面装饰层可以包括瓷砖、地板等结构,其边缘与踢脚线风管抵靠,可以对踢脚线风管起到固定作用。内侧墙面装饰层可以包括腻子、粉刷等结构,内侧墙面装饰层与踢脚线风管的顶部相抵靠,可以对踢脚线风管起到向下固定作用。施工完成后,踢脚线风管与内侧墙面装设层、内侧地面装饰层形成嵌设于墙体内的效果,踢脚线风管更为牢固,长时间使用后不易发生变形,且可以对踢脚线风管内流动的新风起到一定的保温效果。
[0024]外侧地面装饰层可以为瓷砖、地板等结构,其覆盖在主风管的上表面,可以起到隐藏主风管的效果。外侧地面装饰层对主风管起到保护作用,避免雨水接触并腐蚀主风管,也可以对主风管起到一定的保温作用。主风管位于外侧地面装饰层以下,不会影响外侧地面装饰层与墙体之间的密封效果,利于提升建筑结构的防水密封性能。
[0025]本技术的技术效果在于:
[0026]1)仅连接段贯穿过墙体,墙体内仅需开设长度较短的孔洞供连接段穿过,设置连接段前后,墙体的强度变化小,且便于进行防水密封;
[0027]2)主风管的高度低于踢脚线的高度,主风管可以埋设在地面装饰物以下,不影响建筑物外观,且地面装饰物可以对主风管起到保护和保温作用;施工过程中仅需在腔体的底部开设供连接段穿过的孔洞,便于施工;
[0028]3)连接段分为第一段、第二段和第三段,且第三段位于主风管的上表面,使得第一段、第二段和第三段均位于地面装饰层以上,便于用户对连接段进行维护;
[0029]4)连接段分为第一段、第二段和第三段,且第三段位于主风管靠近墙体一侧的表面,使得第一段、第二段和第三段位于地面装饰层以下,地面装饰层可以对风管起到保护和保温作用,利于减少主风管与踢脚线风管之间的高度差。
附图说明
[0030]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0031]图1是本技术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的建筑结构剖面图一;
[0032]图2是本技术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的新风入户系统立体图;
[0033]图3是本技术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的新风入户系统主视图;
[0034]图4是图3中的A处剖面图;
[0035]图5是本技术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的建筑结构剖面图二;
[0036]图6是本技术一种具体实施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风入户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主风管,所述主风管设置于墙体的外侧;踢脚线风管,所述踢脚线风管设置于所述墙体的内侧;连接段,所述连接段贯穿过所述墙体,所述连接段连通所述主风管与所述踢脚线风管。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风入户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踢脚线风管高于所述主风管。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新风入户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段包括依次连通的第一段、第二段和第三段,所述第一段连通所述踢脚线风管,且贯穿过所述墙体;所述第三段连通所述主风管;所述第二段的两端分别连通所述第一段和所述第三段。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新风入户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段设置于所述主风管的上表面。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新风入户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段设置于所述主风管靠近所述墙体一侧的表面。6.根据权利要求3

5任一项所述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吕斌程洪涛
申请(专利权)人:朗诗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