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三维纺织驱动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5939013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17 03:3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三维纺织驱动系统,包括多个可内嵌携纱器的角导轮,每个角导轮对应设置一套驱动其转动的驱动系统,每套驱动系统中设置独立的支撑盒体,支撑盒体中设置多级齿轮传动模块,多级齿轮传动模块传动连接旋转的主轴,主轴上连接角导轮,主轴旋转带动角导轮旋转。纺织驱动系统中每个角导轮均对应设置一套驱动系统,使得驱动系统中只需带动主轴转动即可,使得每个驱动系统中结构比较简单、转动比较稳定。并且每个驱动系统中均设置支撑盒体进行支撑,通过结构简单的多级齿轮传动模块进行稳定的传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三维纺织驱动系统
本专利技术涉及纺织设备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三维纺织驱动系统。
技术介绍
随着纺织技术的进步,目前正在由传统的二维纺织向着三维立体纺织发展。进行三维立体纺织就需要携纱器在平面内进行移动,通过携纱器的移动带动纤维纱线按照设定的路线进行编织。为使携纱器移动,需要设置驱动系统驱动携纱器可移动到设定的位置。目前已有中国专利技术专利公开了一种交互变轨式角导轮立体编织机,包括机架,所述的机架上安装有驱动装置,换向装置,携纱器和带轴向纱的轴向纱筒;所述的驱动装置与换向装置相连,所述的驱动装置上安装有携纱器。本专利技术的互变轨式角导轮立体编织机及其控制系统,通过对控制界面中转换块按钮和参数设置的控制,从而控制换向机构旋转,来改变转换块上的轨迹,可以使携纱器能在一个轨道单元中运动或在多个轨道单元间运动,实现了携纱器轨道的可变性,使编织机编织样式更加多样性以及达到人机交互的功能。该专利中的驱动装置中还包括轨道槽,由电机驱动主动轮,而主动轮带动沿轨道槽布置的较多的从动轮转动才可实现使携纱器移动,并且每两个相邻的从动轮之间均相互啮合,即一旦主动轮转动将会带动沿轨道设置的所有从动轮均发生转动,使得控制携纱器移动到需要的位置变得比较复杂。并且由于从动轮较多,使得保持所有齿轮之间的良好啮合状态比较困难。目前已有中国专利技术专利公开了一种三维立体编织设备,该设备包括三维编织预制件、成型装置、齿轮式主动携纱器,齿条式编织底盘,由直流电动机驱动齿轮式主动携纱器上的齿轮,齿轮和编织机底盘上的齿条啮合,使齿轮式主动携纱器在底盘上运行,带动编织纱线完成三维预制件的编织作业。本专利技术利用自身携带的直流电动机提供携纱器的驱动力,从而提高了齿轮式主动携纱器的运动,可以改善异形三维编织预制件的减纱和加纱难题,适用于各种三维编织预制件的制备。但由于该专利的驱动是靠携纱器上的齿轮与齿条底板相啮合,完成驱动携纱器按照设备的轨迹移动,则需要在底盘上根据携纱器可能出现的位置设置大量的齿条,使得驱动装置整体比较复杂。综上所述,目前需要一种结构简单、设计合理、能够驱动携纱器稳定按照设定的路线移动的驱动系统。鉴于以上问题,特提出本专利技术。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要解决以往三维纺织驱动系统设置的结构设计比较复杂、易造成传动不稳定的技术问题。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三维纺织驱动系统,包括多个可内嵌携纱器的角导轮,每个角导轮对应设置一套驱动其转动的驱动系统,每套驱动系统中设置独立的支撑盒体,支撑盒体中设置多级齿轮传动模块,多级齿轮传动模块传动连接旋转的主轴,主轴上连接角导轮,主轴旋转带动角导轮旋转。纺织驱动系统中每个角导轮均对应设置一套驱动系统,使得驱动系统中只需带动主轴转动即可,使得每个驱动系统中结构比较简单、转动比较稳定。所有角导轮均转动到设置的角度,使得携纱器可以在相邻的角导轮之间移动,进而实现按照设定的路线编织。并且每个驱动系统中均设置支撑盒体进行支撑,通过结构简单的多级齿轮传动模块进行稳定的传动。进一步地,多级齿轮传动模块为三级齿轮传动模块;支撑盒体的两端分别设置连接供能电机的输入端、连接主轴的输出端,输入端和输出端之间分别依次设置三级齿轮传动模块的第一级齿轮装置、第二级齿轮装置、第三级齿轮装置,第一级齿轮装置与电机相传动连接,第三级齿轮装置与主轴相传动连接;每级齿轮装置均设置转动轴,转动轴上套设与转动轴共同转动的齿轮,相邻两级齿轮装置上分别设置相啮合的两齿轮。通过三级齿轮传动模块带动主轴转动,进而使得与主轴相连的角导轮、携纱器转动。三级齿轮传动模块使得电机的高速转动转换为低速的转动,使得更易控制最终主轴的转动角度,进而保证主轴运动角度的准确性。并且通过三级齿轮传动模块,使得主轴的转动方向与电机输出轴的转动方向一致,使得通过调整电机的输出轴的转动方向可以调整主轴的转动方向。进一步地,三级齿轮传动模块包括由输入端向输出端依次设置的第一级齿轮装置、第二级齿轮装置、第三级齿轮装置,第一级齿轮装置与电机相传动连接,第三级齿轮装置与主轴相传动连接;每级齿轮装置均设置转动轴,转动轴上套设与转动轴共同转动的齿轮;相邻两级齿轮装置上分别设置相啮合的两齿轮,相邻两级齿轮装置之间通过相啮合的两齿轮的转动带动相邻的下一级齿轮装置转动。每级齿轮装置之间通过设置相啮合的两齿轮,使得转动由上一级齿轮装置传递给下一级齿轮装置。进一步地,三级齿轮传动模块之间的转动的齿轮、蜗轮和蜗杆的具体设置为:电机与第一级齿轮装置上分别设置相啮合的主动齿轮、第一从动齿轮,主动齿轮套设在电机的输出轴上、随输出轴转动,第一从动齿轮套设在第一级齿轮装置的转动轴上;第一级齿轮装置与第二级齿轮装置上分别设置相啮合的第二从动齿轮、第三从动齿轮,第二从动齿轮设置在第一级齿轮装置的转动轴上,第三从动齿轮设置在第二级齿轮装置的转动轴上;第二级齿轮装置与第三级齿轮装置上分别设置相啮合的第三从动齿轮、第四从动齿轮,第四从动齿轮设置在第三级齿轮装置的转动轴上;第三级齿轮装置与主轴上分别设置相啮合的斜齿蜗杆、斜齿蜗轮,斜齿蜗杆设置在第三级齿轮装置的转动轴上,斜齿蜗轮设置在主轴上。进一步地,每级齿轮装置中齿轮的具体设置为:所述主动齿轮、第一从动齿轮设置为锥形齿轮;第二从动齿轮、第三从动齿轮、第四从动齿轮均设置为直齿轮。每级齿轮的设置均考虑其受力和传动的情况,设置比较合理。进一步地,主轴包括同轴、套设的内层结构、外层结构,外层结构与三级齿轮传动模块相传动连接并转动,外层结构上连接内嵌携纱器的角导轮;内层结构固定且内部中空,三维纺织驱动系统中的线路设置在内层结构中。主轴设置为内层结构和外层结构,使得可通过外层结构实现角导轮和携纱器的转动,通过内层结构放置线路,使得充分利用主轴的空间,并且防止线路受转动的影响而产生缠绕。进一步地,支撑盒体的具体结构为:支撑盒体为盒状结构,包括分别位于顶部的顶壁、底部的底壁、设置于顶壁与底壁之间的侧壁;主轴由顶壁穿入支撑盒体内,电机的输出轴由底壁穿入支撑盒体内;支撑盒体中固定分别与电机的输出轴、主轴相连的三级齿轮传动模块;支撑盒体中设置支撑主轴的主轴支撑板。通过支撑盒体的设置,使得三级齿轮传动模块和主轴可以稳定地传递运动。进一步地,三级齿轮传动模块中所有转动轴的两端均固定在支撑盒体的两侧壁上;支撑盒体中设置板状的主轴支撑板,主轴支撑板上设置圆柱形的内部中空的安装轴,安装轴内固定主轴。进一步地,安装轴内设置主轴的固定的内层结构。通过安装轴固定主轴的内层结构,使得可支撑内层结构中设置的线路。进一步地,第一级齿轮装置、第三级齿轮装置的转动轴的两端均分别设置轴承,轴承固定在支撑盒体的两侧壁上;第二级齿轮装置的转动轴的两端直接设置在支撑盒体的两侧壁上。第一级齿轮装置、第三级齿轮装置由于转动的动力较大,需要在转动轴的两端设置轴承,并通过轴承固定假设在支撑盒体的两侧壁上,而对于传动的动力较小的第二级齿轮装置可直接设置在支撑盒体上。进一步地,支撑盒体的顶壁设置主轴轴承,主轴轴承内固定主轴。通过主轴轴承进一步固定主轴,时主轴稳定地设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三维纺织驱动系统,包括多个可内嵌携纱器的角导轮,其特征在于,每个角导轮对应设置一套驱动其转动的驱动系统,每套驱动系统中设置独立的支撑盒体(18),支撑盒体(18)中设置多级齿轮传动模块,多级齿轮传动模块传动连接旋转的主轴(3),主轴(3)上连接角导轮,主轴(3)旋转带动角导轮旋转。/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三维纺织驱动系统,包括多个可内嵌携纱器的角导轮,其特征在于,每个角导轮对应设置一套驱动其转动的驱动系统,每套驱动系统中设置独立的支撑盒体(18),支撑盒体(18)中设置多级齿轮传动模块,多级齿轮传动模块传动连接旋转的主轴(3),主轴(3)上连接角导轮,主轴(3)旋转带动角导轮旋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三维纺织驱动系统,其特征在于,多级齿轮传动模块为三级齿轮传动模块(1);
支撑盒体(18)的两端分别设置连接供能电机的输入端、连接主轴(3)的输出端,输入端和输出端之间分别依次设置三级齿轮传动模块(1)的第一级齿轮装置(4)、第二级齿轮装置(5)、第三级齿轮装置(6),第一级齿轮装置(4)与电机(2)相传动连接,第三级齿轮装置(6)与主轴(3)相传动连接;
每级齿轮装置均设置转动轴(7),转动轴(7)上套设与转动轴(7)共同转动的齿轮,相邻两级齿轮装置上分别设置相啮合的两齿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三维纺织驱动系统,其特征在于,电机(2)与第一级齿轮装置(4)上分别设置相啮合的主动齿轮(8)、第一从动齿轮(9),主动齿轮(8)套设在电机(2)的输出轴(10)上、随输出轴(10)转动,第一从动齿轮(9)套设在第一级齿轮装置(4)的转动轴(7)上;
第一级齿轮装置(4)与第二级齿轮装置(5)上分别设置相啮合的第二从动齿轮(11)、第三从动齿轮(12),第二从动齿轮(11)设置在第一级齿轮装置(4)的转动轴(7)上,第三从动齿轮(12)设置在第二级齿轮装置(5)的转动轴(7)上;
第二级齿轮装置(5)与第三级齿轮装置(6)上分别设置相啮合的第三从动齿轮(12)、第四从动齿轮(13),第四从动齿轮(13)设置在第三级齿轮装置(6)的转动轴(7)上;
第三级齿轮装置(6)与主轴(3)上分别设置相啮合的斜齿蜗杆(14)、斜齿蜗轮(15),斜齿蜗杆(14)设置在第三级齿轮装置(6)的转动轴(7)上,斜齿蜗轮(15)设置在主轴(3)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三维纺织驱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动齿轮(8)、第一从动齿轮(9)设置为锥形...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珊珊王京红高建辉李静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纺织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