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水胶带,其制备方法及电子产品技术

技术编号:25937487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17 03:2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防水胶带,自上而下依次包括:第一隔离层,第一丙烯酸胶粘层,第一黑色热塑性弹性体层,第一底涂层,基材层,第二底涂层,第二黑色热塑性弹性体层,第二丙烯酸胶粘层以及第二隔离层。本发明专利技术还公开了所述防水胶带的制备方法,以及包含所述防水胶带的电子产品。本发明专利技术的防水胶带,具有优异的防水性、缓冲性和遮光性,可应用于电子元器件边框的永久性粘接。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防水胶带,其制备方法及电子产品
本专利技术涉及胶带
,具体涉及一种防水胶带,其制备方法及包含所述防水胶带的电子产品。
技术介绍
电子行业发展迅速,各种各样的胶带被应用于电脑、手机等电子产品中,用于内部元件的临时或永久固定,以替代原有的机械固定或焊接固定。电子元器件边框用胶带一直有着广大的市场,尤其在平板、笔记本以及显示器等边框的粘接。边框胶带除了起到粘接牢固的作用以外,还需要起到其他功能性作用。首先是垂直方向上的遮光性,防止屏幕漏光,黑色是最优选择;其次是缓冲性,以减缓电子产品在使用时跌落或距离性搁置产生的破坏;为了追求产品更高的品质与客户满意度,电子产品的防水性要求被提出,主要预防长期湿气较大的环境以及短时间浸没于水中后电子产品的可靠性。公开号为CN110157349A(公开日为2019年8月23日)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无酸防水胶带,采用改性丙烯酸树脂和乙酸乙酯形成胶水层,在基材层上的粘着特性非常牢固,使胶带本身很难被破坏,从而实现了防水性。但是该无酸防水胶带无遮光和缓冲的功能,无法满足作为电子产品边框胶带的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防水胶带,该防水胶带具有优异的防水性、缓冲性和遮光性,可应用于电子元器件边框的永久性粘接。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如下的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防水胶带,自上而下依次包括:第一隔离层,第一丙烯酸胶粘层,第一黑色热塑性弹性体层,第一底涂层,基材层,第二底涂层,第二黑色热塑性弹性体层,第二丙烯酸胶粘层,以及第二隔离层;其中,所述第一丙烯酸胶粘层和第二丙烯酸胶粘剂层是由按重量份计的以下组分组成的:丙烯酸胶水100份、异氰酸酯类固化剂0.18-0.45份、环氧类固化剂0.003-0.005份;所述丙烯酸胶水的重均分子量为80W-100W,其酸值为0.5-1mgKOH/g,羟值为5-10mgKOH/g;所述第一黑色热塑性弹性体层和第二黑色热塑性弹性体层是由按重量份计的以下组分组成的:SBS或SIS树脂100份,抗氧剂0.5-1.0份,固体萜烯树脂50-100份,液体萜烯树脂10-20份,发泡微球1-5份,黑色油墨1-3份。进一步地,所述异氰酸酯类固化剂的固含量为50%,添加量为0.36-0.9份;环氧固化剂的固含量为5%,添加量为0.06-0.1份。进一步地,所述固体萜烯树脂的软化点为100-140℃,液体萜烯树脂软化点为10-25℃,发泡微球的粒径为10-20um。进一步地,所述基材层为黑色PET。进一步地,所述底涂层为橡胶底涂层,所述橡胶底涂层的底涂液是由环氧改性SBC(苯乙烯系嵌段共聚物)与增粘树脂组成的,两者的质量比为2:1-4:1。进一步地,所述增粘树脂为软化点在60-90℃的萜烯酚或马来酸酐改性松香树脂。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隔离层和第二隔离层的离型力为10-30g。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底涂层和第二底涂层的厚度为3-5μm,所述基材层的厚度为12-25μm,胶带的总厚度为200-400μm。本专利技术第二方面提供了如第一方面所述的防水胶带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在基材的两面涂布底涂液,得到第一底涂层和第二底涂层;将黑色热塑性弹性体胶水涂布于离型膜上,再分别转移至上述第一底涂层和第二底涂层上,得到第一黑色热塑性弹性体层和第二黑色热塑性弹性体层,接着揭开所述离型膜;以及将丙烯酸胶粘剂涂布于离型膜上,再分别转移至上述第一黑色热塑性弹性体层和第二黑色热塑性弹性体层上,于35℃-70℃下熟化1-5天,得成品。本专利技术第三方面提供了一种包含第一方面所述的防水胶带的电子产品。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本专利技术的防水胶带,具有高粘性,剥离无残胶;防水性能优异,可达到IPX8级防水;具有优异的缓冲性、垂直方向的遮光性、良好的耐温性和模切性能,可用于电子产品边框的永久性粘接。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防水胶带的结构示意图;图中标号说明:1、第一隔离层;2、第一丙烯酸胶粘层;3、第一黑色热塑性弹性体层;4、第一底涂层;5、基材层;6、第二底涂层;7、第二黑色热塑性弹性体层;8、第二丙烯酸胶粘层;9、第二隔离层。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说明,以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更好地理解本专利技术并能予以实施,但所举实施例不作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定。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专利技术的
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专利技术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专利技术。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下述实施例中所使用的实验方法如无特殊说明,均为常规方法,所用的材料、试剂等,如无特殊说明,均可从商业途径得到。如
技术介绍
所述,电子产品的边框胶带除了起到粘接牢固的作用以外,还需要起到遮光、缓冲、防水等功能性作用。但是目前的边框胶带无法满足这一要求。为了解决这一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低析出保护膜,如图1所示,该防水胶带自上而下依次包括:第一隔离层1,第一丙烯酸胶粘层2,第一黑色热塑性弹性体层3,第一底涂层4,基材层5,第二底涂层6,第二黑色热塑性弹性体层7,第二丙烯酸胶粘层8,以及第二隔离层9。其中,第一丙烯酸胶粘层和第二丙烯酸胶粘剂层是由按重量份计的以下组分组成的:丙烯酸胶水100份、异氰酸酯类固化剂0.18-0.45份、环氧类固化剂0.003-0.005份。作为电子产品的边框胶带,其需具备一定的初粘性,同时还需具有一定耐温性,以满足使用过程中的高温环境。专利技术人经过试验发现,采用重均分子量为80W-100W的丙烯酸胶水时,得到的丙烯酸胶粘剂既可以满足胶带对于初期粘着力的要求,又有不错的内聚以提供一定的耐温性。此外,为了满足防水等级要求,丙烯酸胶粘剂的极性不能太高,也就是说其中的功能性官能团不能过多,而少量羧基的存在又是必要的,因为羧基可以和环氧类固化剂反应以提高胶粘剂的耐温性。本专利技术中,所采用的丙烯酸胶水的酸值为0.5-1mgKOH/g,羟值为5-10mgKOH/g,由该胶水制备的丙烯酸胶粘剂既可以满足防水等级要求,又可以满足耐温性要求。优选地,所述丙烯酸胶水的酸值为1mgKOH/g,羟值为10mgKOH/g。本专利技术的丙烯酸胶粘剂所采用的固化剂为异氰酸酯类固化剂和环氧类固化剂组成的复合固化剂,其中环氧类固化剂可以与丙烯酸胶水中的羧基反应以提高胶粘剂的耐温性。在丙烯酸胶粘剂的制备过程中,可选择不同固含量的固化剂。优选地,异氰酸酯类固化剂的固含量为50%,添加量为0.36-0.9份;环氧固化剂的固含量为5%,添加量为0.06-0.1份。本专利技术中,第一黑色热塑性弹性体层和第二黑色热塑性弹性体层能够赋予胶带以遮光性、缓冲性以及次级粘性与次级防水性。其是由按重量份计的以下组分组成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防水胶带,其特征在于,自上而下依次包括:第一隔离层,第一丙烯酸胶粘层,第一黑色热塑性弹性体层,第一底涂层,基材层,第二底涂层,第二黑色热塑性弹性体层,第二丙烯酸胶粘层,以及第二隔离层;其中,/n所述第一丙烯酸胶粘层和第二丙烯酸胶粘剂层是由按重量份计的以下组分组成的:丙烯酸胶水100份、异氰酸酯类固化剂0.18-0.45份、环氧类固化剂0.003-0.005份;所述丙烯酸胶水的重均分子量为80W-100W,其酸值为0.5-1mgKOH/g,羟值为5-10mgKOH/g;/n所述第一黑色热塑性弹性体层和第二黑色热塑性弹性体层是由按重量份计的以下组分组成的:SBS或SIS树脂100份,抗氧剂0.5-1.0份,固体萜烯树脂50-100份,液体萜烯树脂10-20份,发泡微球1-5份,黑色油墨1-3份。/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水胶带,其特征在于,自上而下依次包括:第一隔离层,第一丙烯酸胶粘层,第一黑色热塑性弹性体层,第一底涂层,基材层,第二底涂层,第二黑色热塑性弹性体层,第二丙烯酸胶粘层,以及第二隔离层;其中,
所述第一丙烯酸胶粘层和第二丙烯酸胶粘剂层是由按重量份计的以下组分组成的:丙烯酸胶水100份、异氰酸酯类固化剂0.18-0.45份、环氧类固化剂0.003-0.005份;所述丙烯酸胶水的重均分子量为80W-100W,其酸值为0.5-1mgKOH/g,羟值为5-10mgKOH/g;
所述第一黑色热塑性弹性体层和第二黑色热塑性弹性体层是由按重量份计的以下组分组成的:SBS或SIS树脂100份,抗氧剂0.5-1.0份,固体萜烯树脂50-100份,液体萜烯树脂10-20份,发泡微球1-5份,黑色油墨1-3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水胶带,其特征在于,所述异氰酸酯类固化剂的固含量为50%,添加量为0.36-0.9份;环氧固化剂的固含量为5%,添加量为0.06-0.1份。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水胶带,其特征在于,所述固体萜烯树脂的软化点为100-140℃,液体萜烯树脂软化点为10-25℃,发泡微球的粒径为10-20μ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水胶带,其特征在于,所述基材层为黑色PET。<...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金闯朱锁诗
申请(专利权)人:太仓斯迪克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