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立式冲击破碎机用主轴筒体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935966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17 03:2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立式冲击破碎机用主轴筒体,涉及立式冲击破碎机技术领域,其包括主轴筒体本体,所述主轴筒体本体的内壁上设置有散热纹。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利用在主轴筒体本体的内壁上设置的散热纹,有助于主轴散热,从而减少主轴发热膨胀与筒体抵紧的现象发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立式冲击破碎机用主轴筒体
本技术涉及立式冲击破碎机
,尤其是涉及一种立式冲击破碎机用主轴筒体。
技术介绍
破碎机适用于各种硬、脆物料的破碎,如铁矿石等多种特硬、中硬及磨蚀性物料的细碎与中碎作业,是一种高效节能的细碎、粗磨设备,破碎机广泛运用于冶炼、建材、公路、铁路、水利和化学工业等众多部门,目前,市面上常用的立式冲击破碎机,主要由进料筒、冲击筒、叶轮、护板、出料筒、立轴等部件构成,其工作原理是物料由进料筒进入破碎机,经分料器进入高速旋转的转子中,在转子内被迅速加速,然后从三室转子的流道内抛射出去,物料在涡动破碎腔内受到若干次撞击、磨擦和研磨破碎作用,被破碎的物料由下部排料口排出。现有技术中,存在一种立式冲击破碎机,如图5所示,包括进料腔10和制砂腔20,进料腔10与制砂腔20相连通,制砂腔20内设置有抛料盘30,抛料盘30的下方同轴固定有主动轴40,主动轴上套设有轴承50并通过轴承连接有主轴筒体60,制砂腔20的下方设置有驱动主动轴40转动的驱动机构70。采用上述方案,随着主轴转速的提高,主轴会产生较大热量而导致主轴局部膨胀,致使主轴局部发热膨胀处与主轴筒体的内壁相抵紧,影响主轴的转动,进而影响抛料盘的转动,降低立式冲击破碎机的破碎效率,存在待改进之处。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目的在于提出一种立式冲击破碎机用主轴筒体,利用在主轴筒体本体的内壁上设置的散热纹,有助于主轴散热,从而减少主轴发热膨胀与筒体抵紧的现象发生。本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立式冲击破碎机用主轴筒体,包括主轴筒体本体,所述主轴筒体本体的内壁上设置有散热纹。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实际使用中,利用在主轴筒体本体的内壁上设置的散热纹,有助于增加主轴筒体本体内壁的热量流通面积,使得主轴在高速转动下产生的热量得到扩散,进而有助于主轴散热,从而减少主轴发热膨胀与筒体抵紧的现象发生。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散热纹设置为网格纹。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散热纹设置为网格纹,进一步增加主轴筒体本体内壁上的热量流通面积,进而提高对主轴的散热效果。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主轴筒体本体靠近其内壁处设置有散热通路。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在主轴筒体本体靠近其内壁处设置的散热通路,使得热量可进一步得到扩散,进一步提高对主轴的散热效果。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主轴筒体本体包括内环筒体和外环筒体,所述外环筒体上开设有开口向上的环形卡槽,所述内环筒体上设置有与环形卡槽形成卡接配合的卡接扣,所述外环筒体上开设有第一半环螺旋通路,所述内环筒体上开设有第二半环螺旋通路,当所述第一半环第一螺旋通路与第二半环螺旋通路相吻合时,第一半环螺旋通路与第二半环螺旋通路形成散热通路。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实际使用中,工作人员只需将内环筒体的卡接扣由上至下卡接在环形卡槽中,使得第一半环第一螺旋通路与第二半环螺旋通路相吻合,形成散热通路,实现了主轴筒体本体具有可拆卸性,便于前期对散热通路的加工制造。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散热通路内设置有冷却水。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在散热通路内设置的冷却水,利用冷却水的比热容大的特点,进一步提高对主轴的散热效果。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第一半环螺旋通路沿外环筒体轴向的两侧开设有密封槽,所述第二半环螺旋通路沿内环筒体轴向的两侧设置有与密封槽相卡接的密封条。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实际使用中,工作人员由上至下沿着密封条与密封槽的轨迹以及密封条与密封槽的之间的配合,将内环筒体旋至在外环筒体上时,并使卡接扣卡接在环形卡槽内,进而实现内环筒体的安装和对散热通路在主轴筒体本体轴向两侧的密封,有助于减少冷却水从外环筒体和内环筒体的缝隙中流失,而影响破碎机的正常运行。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主轴筒体本体的外侧设置有冷却水箱,所述外环筒体上开设有进水通路和出水通路,所述进水通路与出水通路分别与散热通路的两端相连通,所述进水通路和出水通路处均连通有冷却管,且两所述冷却管分别连接在冷却水箱中并形成有冷却循环水路。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冷却循环水路,可将散热通路中温度较高的冷却水带离散热通路,及时对散热通路进行排热,持续对散热通路内注入温度较低的冷却水,进而提高对主轴的散热效果。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主轴筒体本体沿其径向开设有散热孔。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实际使用中,利用主轴筒体本体径向开设的散热孔,有助于主轴筒体本体内壁中的热量通过散热孔排出至主轴筒体本体外侧的空气中,进而对主轴筒体本体内部中的热量具有散热作用,有助于提高对主轴的散热效果。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借助在主轴筒体本体的内壁上设置的散热纹,有助于主轴散热,从而减少主轴发热膨胀与筒体抵紧的现象发生;通过冷却循环水路对散热通路持续注入温度较低的冷却水以及散热孔的作用,大大提高了对主轴的散热效果。附图说明图1为本实施例主要体现立式冲击破碎机用主轴筒体整体结构的轴测示意图;图2为本实施例主要体现立式冲击破碎机用主轴筒体结构的剖视图;图3为图2局部A的放大图,主要体现密封条和卡接扣的结构;图4为本实施例主要体现内环筒体和外环筒体未卡接时的剖视图;图5为现有技术中主要体现立式冲击破碎机结构的示意图。附图标记:1、主轴筒体本体;11、内环筒体;111、卡接扣;112、第二半环螺旋通路;113、密封条;12、外环筒体;121、环形卡槽;122、第一半环螺旋通路;123、密封槽;2、网格纹;3、散热通路;4、进水通路;5、出水通路;6、冷却管;7、冷却水箱;71、冷却循环系统;8、冷却循环水路;9、散热孔。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立式冲击破碎机用主轴筒体,包括主轴筒体本体1,主轴筒体本体1的内壁上设置有散热纹,该散热纹设置为网格纹2。实际使用中,利用在主轴筒体本体1的内壁上设置的网格纹2,有助于增加主轴筒体本体1内壁的热量流通面积,使得主轴在高速转动下产生的热量得到扩散,有助于主轴散热,进而有助于减少主轴发热膨胀与筒体抵紧的现象发生。如图2和图5所示,主轴筒体本体1包括内环筒体11和外环筒体12,网格纹2设置在内环筒体11的内壁上,外环筒体12轴向的一侧开设有开口向上的环形卡槽121,内环筒体11上设置有与环形卡槽121形成卡接配合的卡接扣111;外环筒体12上开设有第一半环螺旋通路122,该第一半环螺旋通路122的轴线与外环筒体12的轴线共线;内环筒体11上开设有第二半环螺旋通路112(参见图3),该第二半环螺旋通路112的轴线与外环筒体12的轴线共线;且第一半环螺旋通路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立式冲击破碎机用主轴筒体,包括主轴筒体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主轴筒体本体(1)的内壁上设置有散热纹。/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立式冲击破碎机用主轴筒体,包括主轴筒体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主轴筒体本体(1)的内壁上设置有散热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立式冲击破碎机用主轴筒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纹设置为网格纹(2)。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立式冲击破碎机用主轴筒体,其特征在于,所述主轴筒体本体(1)靠近其内壁处设置有散热通路(3)。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立式冲击破碎机用主轴筒体,其特征在于,所述主轴筒体包括内环筒体(11)和外环筒体(12),所述外环筒体(12)上开设有开口向上的环形卡槽(121),所述内环筒体(11)上设置有与环形卡槽(121)形成卡接配合的卡接扣(111),所述外环筒体(12)上开设有第一半环螺旋通路(122),所述内环筒体(11)上开设有第二半环螺旋通路(112),当所述第一半环第一螺旋通路与第二半环螺旋通路(112)相吻合时,第一半环第一螺旋通路与第二半环螺旋通路(112)形成散热通路(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景康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雄厚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