轧制油用反应釜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934366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17 03:2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反应釜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轧制油用反应釜,包括具有第一空腔体的罐体、转轴和输送筒,罐体上方设有进料口,罐体下方设有出料口,转轴设置在罐体的第一空腔体内,罐体上设有电机,电机的输出端与转轴之间相互传动连接,输送筒套设在转轴上,输送筒和转轴之间盘旋设置有两段导流板,两段导流板沿转轴轴向设置并且旋向相反,输送筒上位于两段导流板之间设有通孔,通孔由输送筒的外表面延伸至内表面,转轴上设有第一搅拌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轧制油用反应釜在使用时,两段导流板将输送筒两端的轧制油吸入,并且吸入的轧制油通过通孔向第一空腔体外出,从而对转轴两端呆滞的轧制油进行扰流到达混合混合搅拌的作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轧制油用反应釜
本技术涉及反应釜
,尤其是涉及一种轧制油用反应釜。
技术介绍
现有市场要求轧制的产品必须具有优良的特性和品质,而在制作工艺时,工艺润滑对轧制过程具有重要的作用,使用不同的轧制油润滑状态不同,对轧制成品的最小可轧厚度、板形控制都有一定影响,尤其影响轧后表面质量和退火后表面清净性,进而影响后续的表面处理,因此,轧制油的研究成为提高工艺润滑技术的关键。现有轧制油在反应釜中搅拌时只是通过搅拌桨进行搅拌,而位于搅拌机中间无法进行搅拌而形成滞留区,而这边一部分轧制油无法进行搅拌,这样就降低了搅拌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了解决现有轧制油在反应釜中搅拌时只是通过搅拌桨进行搅拌,而位于搅拌机中间无法进行搅拌而形成滞留区,而这边一部分轧制油无法进行搅拌,这样就降低了搅拌效率的问题,现提供了一种轧制油用反应釜。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轧制油用反应釜,包括具有第一空腔体的罐体、转轴和输送筒,罐体上方设有进料口,罐体下方设有出料口,转轴设置在罐体的第一空腔体内,罐体上设有电机,电机的输出端与转轴之间相互传动连接,输送筒套设在转轴上,输送筒和转轴之间盘旋设置有两段导流板,两段导流板沿转轴轴向设置并且旋向相反,输送筒上位于两段导流板之间设有通孔,通孔由输送筒的外表面延伸至内表面,转轴上设有第一搅拌桨,输送筒上设有第二搅拌桨。本技术输送筒两端的轧制油会通过导流板进入到输送筒和转轴之间,在通过通孔排入到第一空腔体内,同时第一搅拌桨和第二搅拌桨对转轴外侧的轧制油进行搅拌,使得转轴外侧和转轴处的轧制油能够进行搅拌及混合,也就防止了转轴处的油液出现呆滞现象,提高了工作效率。进一步地,所述罐体外周面设置有外壳体,外壳体与罐体之间具有具有第二空腔体,外壳体上设有与第二空腔体连通的输入口和输出口。在第二空腔体内可以通入介质,可以对罐体内的轧制油进行加热或者冷却。进一步地,还包括挡环,挡环设置在输送筒上,通孔位于挡环和转轴之间。挡环将通孔排出的轧制油向两端排放,从而对转轴两侧的轧制油进行扰流。进一步地,所述挡环的截面为向外凹陷的弧形。弧形截面的挡环对通孔排出的轧制油更好的进行导向,从而对转轴处两端的轧制油进行扰流,并提高搅拌效率。进一步地,所述罐体位于第一空腔体内设有定位环,定位环位于转轴远离电机的一端并相互转动设置。定位环对转轴起到定位作用防止转轴发生偏转现象。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搅拌桨和第二搅拌桨上均设置有凸点。第一搅拌桨和第二搅拌桨上均设置有凸点起到扰流作用,提高搅拌效率。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轧制油用反应釜在使用时,两段导流板将输送筒两端的轧制油吸入,并且吸入的轧制油通过通孔向第一空腔体外出,从而对对对转轴两端呆滞的轧制油进行扰流到达混合混合搅拌的作用,避免了现有轧制油在反应釜中搅拌时只是通过搅拌桨进行搅拌,而位于搅拌机中间无法进行搅拌而形成滞留区,而这边一部分轧制油无法进行搅拌,这样就降低了搅拌效率的问题。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主视图;图2是图1中A的局部放大图;图3是本技术中的转轴、挡环和输送筒之间的安装结构示意图。图中:1、罐体,2、第一空腔体,3、进料口,4、出料口,5、电机,6、转轴,7、输送筒,8、导流板,9、通孔,10、第一搅拌桨,11、第二搅拌桨,12、外壳体,13、第二空腔体,14、输入口,15、输出口,16、挡环,17、定位环,18、凸点。具体实施方式现在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做进一步详细的说明。这些附图均为简化的示意图,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技术的基本结构,因此其仅显示与本技术有关的构成。如图1-3所示,一种轧制油用反应釜,包括具有第一空腔体2的罐体1、转轴6和输送筒7,罐体1上方设有进料口3,罐体1下方设有出料口4,转轴6设置在罐体1的第一空腔体2内,罐体1上设有电机5,电机5的输出端与转轴6之间相互传动连接,输送筒7套设在转轴6上,输送筒7和转轴6之间盘旋设置有两段导流板8,两段导流板8沿转轴6轴向设置并且旋向相反,输送筒7上位于两段导流板8之间设有通孔9,通孔9由输送筒7的外表面延伸至内表面,转轴6上设有第一搅拌桨10,输送筒7上设有第二搅拌桨11。所述罐体1外周面设置有外壳体12,外壳体12与罐体1之间具有具有第二空腔体13,外壳体12上设有与第二空腔体13连通的输入口14和输出口15。外部介质通过输入口14输送到第二空腔体13内,并由输出口15排出。还包括挡环16,挡环16设置在输送筒7上,通孔9位于挡环16和转轴6之间。所述挡环16的截面为向外凹陷的弧形。所述罐体1位于第一空腔体2内设有定位环17,定位环17位于转轴6远离电机5的一端并相互转动设置。所述第一搅拌桨10和第二搅拌桨11上均设置有凸点18。凸点18起到扰流作用。上述轧制油用反应釜在使用时,需要加工混合的轧制油通过进料口3倒入掉罐体1的第一空腔体2内,再启动电机5并带动转轴6转动,转轴6带动第一搅拌桨10和第二搅拌浆转动并对转轴6外侧的轧制油进行搅拌,转轴6内侧的轧制油通过输送筒7两端并在两端导流板8的作用下进入,输送筒7将两端的轧制油向中间吸入并通过通孔9排入到第一空腔体2内,挡环16将排出的轧制油向转轴6的两端导向,这样对转轴6处的轧制油起到扰流作用,并使得轧制油充分混合,直至完成搅拌即可,最后将完成搅拌的轧制油通过出料口4排出即可。上述依据本技术的理想实施例为启示,通过上述的说明内容,相关工作人员完全可以在不偏离本项技术技术思想的范围内,进行多样的变更以及修改。本项技术的技术性范围并不局限于说明书上的内容,必须要根据权利要求范围来确定其技术性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轧制油用反应釜,其特征在于:包括具有第一空腔体(2)的罐体(1)、转轴(6)和输送筒(7),罐体(1)上方设有进料口(3),罐体(1)下方设有出料口(4),转轴(6)设置在罐体(1)的第一空腔体(2)内,罐体(1)上设有电机(5),电机(5)的输出端与转轴(6)之间相互传动连接,输送筒(7)套设在转轴(6)上,输送筒(7)和转轴(6)之间盘旋设置有两段导流板(8),两段导流板(8)沿转轴(6)轴向设置并且旋向相反,输送筒(7)上位于两段导流板(8)之间设有通孔(9),通孔(9)由输送筒(7)的外表面延伸至内表面,转轴(6)上设有第一搅拌桨(10),输送筒(7)上设有第二搅拌桨(11)。/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轧制油用反应釜,其特征在于:包括具有第一空腔体(2)的罐体(1)、转轴(6)和输送筒(7),罐体(1)上方设有进料口(3),罐体(1)下方设有出料口(4),转轴(6)设置在罐体(1)的第一空腔体(2)内,罐体(1)上设有电机(5),电机(5)的输出端与转轴(6)之间相互传动连接,输送筒(7)套设在转轴(6)上,输送筒(7)和转轴(6)之间盘旋设置有两段导流板(8),两段导流板(8)沿转轴(6)轴向设置并且旋向相反,输送筒(7)上位于两段导流板(8)之间设有通孔(9),通孔(9)由输送筒(7)的外表面延伸至内表面,转轴(6)上设有第一搅拌桨(10),输送筒(7)上设有第二搅拌桨(1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轧制油用反应釜,其特征在于:所述罐体(1)外周面设置有外壳体(12),外壳体(12)与罐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耿伟沈鑫王敏陈春媛
申请(专利权)人:常州龙邦润滑油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