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油嘴接头内孔相贯线棱边修整装置及修整工艺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929600 阅读:9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17 03:21
一种油嘴接头内孔相贯线棱边修整装置及修整工艺,设有型芯、固定座、支撑块、锁紧钉和锁紧帽;所述固定座设有左、右和竖直向上贯通的孔腔,所述油嘴接头工件和支撑块置于固定座孔腔中,通过锁紧钉、锁紧帽将它们固定;所述型芯包括上型芯和下型芯,其中上型芯设有竖直芯体和水平芯体,所述竖直芯体为穿入油嘴接头内孔竖直过流通道的圆柱体,所述水平芯体底面对称设置的两个楔形面,竖直芯体和水平芯体交汇处形成R<0.3mm的圆弧过渡面,所述下型芯为分体结构,设有限位部和压紧部,所述压紧部底面为圆弧面,压紧部上端面为楔形压紧面。本发明专利技术实现了对油嘴接头内孔相贯线棱边的修整,满足了飞行器液压油路装配要求,保证了飞行器的安全飞行。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油嘴接头内孔相贯线棱边修整装置及修整工艺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液压管件内孔尖角棱线修整装置及修整工艺,尤其是一种将飞行器控制油路中连接油嘴内孔相贯线棱边修整为过渡圆弧面的专用装置及修整工艺方法。
技术介绍
连接油嘴是机械设备液压油路中不可缺少的基本元件,在飞行器的控制油路中也配置了若干个连接油嘴。如附图1所示的一种应用于飞行器控制油路中的油嘴接头1,其内孔中水平过流通道1-1和竖直过流通道1-2垂直相交,两者的接合部位形成了一圈尖锐的相贯线1-3,在该油嘴接头1与其它配件组装过程中,经常发生孔内相贯线尖边剪切划伤胶圈的现象,由此形成的胶件毛刺不仅会造成油路堵塞,还会导致油液的污染,直接影响到飞行器的飞行安全。为避免出现上述情况,在飞行器的液压油路装配图纸中明确要求:油嘴接头1组装前,将其内孔中相贯线尖边修整为R0.1~0.3mm、粗糙度Ra0.8μm的圆弧面。针对附图1中油嘴接头1内孔相贯线尖边修整问题,传统的处理方法为:首先由操作人员将圆弧刮刀伸进油嘴接头1内孔中进行刮削,然后再进行抛光处理。由于油嘴接头1尺寸小,采用人工作业模式难度大、工作效率低、产品的一致性较差,另外圆弧刮刀两端尖角还极易划伤孔壁,不能满足飞行器液压油路装配图纸的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油嘴接头内孔相贯线棱边修整装置及修整工艺,旨在通过对油嘴接头内孔相贯线棱边修整装置的优化设计,实现油嘴接头内孔相贯线棱边修整工艺的改进,达到满足飞行器液压油路装配要求、保证飞行器安全飞行的目的。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油嘴接头内孔相贯线棱边修整装置,设有型芯、固定座、支撑块、锁紧钉和锁紧帽;所述固定座为方形箱体,设有左、右和竖直向上贯通的孔腔,所述油嘴接头工件和支撑块置于固定座孔腔中,通过锁紧钉、锁紧帽和固定座配合将它们固定;所述型芯包括上型芯和下型芯,其中上型芯设有竖直芯体和水平芯体,所述竖直芯体为穿入油嘴接头内孔竖直过流通道的圆柱体,所述水平芯体上端面为匹配油嘴接头内孔水平过流通道的圆弧面,水平芯体底面为对称设置的两个楔形面,竖直芯体和水平芯体交汇处形成R<0.3mm的圆弧过渡面,所述下型芯为由左右对称两部分组成的分体结构,在下型芯每一部分中设有限位部和压紧部,所述限位部为匹配固定座左右方向孔腔尺寸的圆柱体,所述压紧部底面为匹配油嘴接头内孔水平过流通道尺寸的圆弧面,压紧部上端面为楔形压紧面,所述楔形压紧面与上型芯水平芯体下端面的楔形面贴合。上述油嘴接头内孔相贯线棱边修整装置,还设有下型芯导向组件,所述下型芯导向组件包括定位销和设置在下型芯限位部上的导向槽;所述定位销安装在固定座顶部,其下端穿入固定座左右方向的孔腔,进入下型芯限位部的导向槽中。上述油嘴接头内孔相贯线棱边修整装置,所述上型芯的竖直芯体和水平芯体交汇处形成R=0.30-0.05mm的圆弧过渡面,所述圆弧过渡面粗糙度Ra=0.8μm。上述油嘴接头内孔相贯线棱边修整装置,所述上型芯的竖直芯体和水平芯体交汇处形成R=0.20-0.05mm的圆弧过渡面,所述圆弧过渡面粗糙度Ra=0.8μm,并在所述圆弧过渡面上方设置容料环槽。上述油嘴接头内孔相贯线棱边修整装置,所述容料环槽上侧壁外边缘为尖角。上述油嘴接头内孔相贯线棱边修整装置,所述上型芯和下型芯采用模具钢Cr12MoV材质。上述油嘴接头内孔相贯线棱边修整装置,所述油嘴接头材料硬度为HRC30-34,上型芯和下型芯材料硬度为HRC58-62。一种油嘴接头内孔相贯线棱边修整工艺,采用上述油嘴接头内孔相贯线棱边修整装置实现对油嘴接头内孔相贯线棱边的模压处理,具体操作步骤如下:一、将油嘴接头工件放置在固定座的孔腔中,并通过支撑块、锁紧钉和锁紧帽将其固定;二、在油嘴接头工件的内孔中嵌装型芯,此时上型芯选用第一实施例所述的结构,并使上型芯的竖直芯体穿入油嘴接头内孔的竖直过流通道中,上型芯的水平芯体上端圆弧面与油嘴接头工件内孔水平过流通道侧壁贴合,上型芯的水平芯体底部楔形面与下型芯压紧部的楔形压紧面贴合;三、在左右对称布置的两个下型芯限位部外端面上加载水平向内的压力,驱动左右两个下型芯在导向组件的导向作用下向内相对移动,当两个下型芯的限位部内侧端面与油嘴接头的左、右端面接触后,左右两个下型芯停止移动,在此过程中,通过下型芯楔形压紧面与上型芯楔形面配合,将外部加载的压力转化为上型芯对油嘴接头工件的压力,通过上型芯竖直芯体和水平芯体交汇处的圆弧过渡面,将工件内孔相贯线棱边修整为设定尺度的圆弧过渡面;四、将型芯从油嘴接头工件内孔中退出,对油嘴接头工件内孔进行铰孔处理,保证其内孔尺寸与图纸尺寸一致。上述油嘴接头内孔相贯线棱边修整工艺,针对油嘴接头工件内孔的孔径和相贯线倒角R精度要求较高,还要进行第二次模压作业,此时上型芯选用第二实施例所述的结构,通过竖直芯体上的容料环槽上侧壁外边缘的尖角将油嘴接头工件内孔相贯线处的多余材料裁切至容料环槽中,进行二次模压。上述油嘴接头内孔相贯线棱边修整工艺,在完成第二次模压作业后,还进行第二次铰孔处理,保证油嘴接头1产品内孔满足图纸精度要求。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油嘴接头内孔相贯线棱边修整装置及修整工艺,可实现油嘴接头内孔相贯线棱边的模压处理,通过下型芯楔形压紧面与上型芯楔形面配合,将外部加载的压力转化为上型芯对油嘴接头工件的压力,由于型芯材料硬度大于油嘴接头工件材料硬度,因此可通过上型芯竖直芯体和水平芯体交汇处的圆弧过渡面将工件内孔相贯线棱边修整为设定尺度的圆弧过渡面。由此可见,通过本专利技术实现了对油嘴接头内孔相贯线棱边的修整,满足了飞行器液压油路装配要求,从而保证了飞行器的安全飞行。附图说明图1是油嘴接头剖面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剖面结构图;图3是图2的侧视图;图4是上型芯第一实施例结构示意图;图5是图4的侧视图;图6是上型芯第二实施例结构示意图;图7是图6的侧视图;图8是图7中I处结构放大图;图9是下型芯结构示意图;图10是图9的侧视图;图11是本专利技术工作原理示意图。图中各标号清单为:1、油管接头,1-1、水平过流通道,1-2、竖直过流通道,1-3、相贯线;2、锁紧帽;3、定位销;4、上型芯,4-1、竖直芯体,4-2、水平芯体,4-3、楔形面,4-4、圆弧过渡面,4-5、容料环槽,4-6、尖角;5、下型芯,5-1、限位部,5-2、压紧部,5-3、楔形压紧面,5-4、导向槽;6、支撑块;7、固定座;8、锁紧钉。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参看图1、图2、图3,本专利技术所述的油嘴接头内孔相贯线棱边修整装置,用于对图1中所示油嘴接头1内孔相贯线1-3棱边进行模压处理,它设有型芯、固定座7、支撑块6、锁紧钉8和锁紧帽2;所述固定座7为方形箱体,设有左、右和竖直向上贯通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油嘴接头内孔相贯线棱边修整装置,其特征是,它设有型芯、固定座(7)、支撑块(6)、锁紧钉(8)和锁紧帽(2);所述固定座(7)为方形箱体,设有左、右和竖直向上贯通的孔腔,所述油嘴接头(1)工件和支撑块(6)置于固定座(7)的孔腔中,通过锁紧钉(8)、锁紧帽(2)和固定座(7)配合将它们固定;所述型芯包括上型芯(4)和下型芯(5),其中上型芯(4)设有竖直芯体(4-1)和水平芯体(4-2),所述竖直芯体(4-1)为穿入油嘴接头(1)内孔(1-2)的圆柱体,所述水平芯体(4-2)上端面为匹配油嘴接头(1)内孔水平过流通道(1-1)的圆弧面,水平芯体(4-2)底面为对称设置的两个楔形面(4-3),竖直芯体(4-1)和水平芯体(4-2)交汇处形成R<0.3mm的圆弧过渡面,所述下型芯(5)为由左右对称两部分组成的分体结构,在下型芯(5)每一部分中设有限位部(5-1)和压紧部(5-2),所述限位部(5-1)为匹配固定座(7)左右方向孔腔尺寸的圆柱体,所述压紧部(5-2)底面为匹配油嘴接头(1)内孔水平过流通道(1-1)尺寸的圆弧面,压紧部(5-2)上端面为楔形压紧面(5-3),所述楔形压紧面(5-3)与上型芯(4)水平芯体下端面的楔形面(4-3)贴合。/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油嘴接头内孔相贯线棱边修整装置,其特征是,它设有型芯、固定座(7)、支撑块(6)、锁紧钉(8)和锁紧帽(2);所述固定座(7)为方形箱体,设有左、右和竖直向上贯通的孔腔,所述油嘴接头(1)工件和支撑块(6)置于固定座(7)的孔腔中,通过锁紧钉(8)、锁紧帽(2)和固定座(7)配合将它们固定;所述型芯包括上型芯(4)和下型芯(5),其中上型芯(4)设有竖直芯体(4-1)和水平芯体(4-2),所述竖直芯体(4-1)为穿入油嘴接头(1)内孔(1-2)的圆柱体,所述水平芯体(4-2)上端面为匹配油嘴接头(1)内孔水平过流通道(1-1)的圆弧面,水平芯体(4-2)底面为对称设置的两个楔形面(4-3),竖直芯体(4-1)和水平芯体(4-2)交汇处形成R<0.3mm的圆弧过渡面,所述下型芯(5)为由左右对称两部分组成的分体结构,在下型芯(5)每一部分中设有限位部(5-1)和压紧部(5-2),所述限位部(5-1)为匹配固定座(7)左右方向孔腔尺寸的圆柱体,所述压紧部(5-2)底面为匹配油嘴接头(1)内孔水平过流通道(1-1)尺寸的圆弧面,压紧部(5-2)上端面为楔形压紧面(5-3),所述楔形压紧面(5-3)与上型芯(4)水平芯体下端面的楔形面(4-3)贴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油嘴接头内孔相贯线棱边修整装置,其特征是,它还设有下型芯导向组件,所述下型芯导向组件包括定位销(3)和设置在下型芯(5)限位部(5-1)上的导向槽(5-4);所述定位销(3)安装在固定座(7)顶部,其下端穿入固定座(7)左右方向的孔腔,进入下型芯(5)限位部(5-1)的导向槽(5-4)中。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油嘴接头内孔相贯线棱边修整装置,其特征是,所述上型芯(4)的竖直芯体(4-1)和水平芯体(4-2)交汇处形成R=0.30-0.05mm的圆弧过渡面(4-4),所述圆弧过渡面(4-4)粗糙度Ra=0.8μm。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油嘴接头内孔相贯线棱边修整装置,其特征是,所述上型芯(4)的竖直芯体(4-1)和水平芯体(4-2)交汇处形成R=0.20-0.05mm的圆弧过渡面(4-4),所述圆弧过渡面(4-4)粗糙度Ra=0.8μm,并在所述圆弧过渡面(4-4)上方设置容料环槽(4-5)。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油嘴接头内孔相贯线棱边修整装置,其特征是,所述容料环槽(4-5)上侧壁外边缘为尖角(4-6)。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油嘴接头内孔相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位臣胡树欣张龙飞朱建福沙磊李德欣孙中波杨南南胡堃段涛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五七二一工厂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河北;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