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矿用强热式全封闭转换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917165 阅读:3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13 10:3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煤矿用强热式全封闭转换器,包括箱体、设于箱体顶部的盖板、支撑于箱体中的换热管束,其技术要点是:箱体对应换热管束下方的位置设有蒸汽喷射管束,所述蒸汽喷射管束的进气口端与箱体侧壁固定的进口接管连接;盖板内表面均匀设有多个延伸向箱体底部的电加热棒,箱体侧壁外部设有与箱体相通的水垂向循环管路;换热管束包括入口分流管、与入口分流管连通的多个管束单元、与多个管束单元的出口端连通的出口汇通管,各个所述管束单元的入口端垂直方向上低于出口端,入口分流管与设于箱体侧壁的入液接管连接,出口汇通管与设于箱体侧壁的排气接管连接。其结构紧凑、使用灵活可靠,利用热蒸汽或温水作为传热介质,热转换效率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煤矿用强热式全封闭转换器
本技术涉及地面固定式矿用液态二氧化碳气化防灭火装备系统的组成设备,具体涉及一种煤矿用强热式全封闭转换器。
技术介绍
地面固定式矿用液态二氧化碳气化防灭火装备系统由储罐、自热式气液转换器、强热式气液转换器以及气体调控装置四个主体部分组成,辅以压力表、温度表、液位计、控制阀、安全阀等安全器件。现有的强热式气液转换器主要是利用转换器内的导热油将液态的二氧化碳转换成气体,经调压后输配至外管网,以用于防灭火。但现有的强热式转换器存在热源单一、使用不灵活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提供一种结构紧凑、使用灵活可靠的煤矿用强热式全封闭转换器,利用热蒸汽或温水作为传热介质,热转换效率高。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煤矿用强热式全封闭转换器,包括箱体、设于箱体顶部的盖板、支撑于箱体中的换热管束,其技术要点是:所述箱体对应换热管束下方的位置设有蒸汽喷射管束,所述蒸汽喷射管束的进气口端与箱体侧壁固定的进口接管连接;所述盖板内表面均匀设有多个延伸向箱体底部的电加热棒,箱体侧壁外部设有与箱体相通的水垂向循环管路;所述换热管束包括入口分流管、与入口分流管连通的多个管束单元、与多个管束单元的出口端连通的出口汇通管,各个所述管束单元的入口端垂直方向上低于出口端,所述入口分流管与设于箱体侧壁的入液接管连接,出口汇通管与设于箱体侧壁的排气接管连接。上述的煤矿用强热式全封闭转换器,每个所述管束单元包括依次连通的多个垂向管路,相邻两个垂向管路之间的上端或下端利用弧形管段连通,相邻的三个垂向管路采用直角形排布。上述的煤矿用强热式全封闭转换器,每个所述管束单元利用上、下支撑单板连接,上、下支撑单板上分别设有对应各个垂向管路的通孔,各个管束单元的上支撑单板利用连接板连接为一体,各个管束单元的下支撑单板利用连接板连接为一体,箱体的内侧壁设有与连接板连接的支撑座。上述的煤矿用强热式全封闭转换器,所述管束单元之间设有对应电加热棒的定距板,所述定距板上设有与电加热棒配合的定位孔。上述的煤矿用强热式全封闭转换器,所述水垂向循环管路由位于箱体侧壁下部的一个进水接管、利用三通与进水接管连接的两个回水管路、位于两个回水管路末端的球阀、位于箱体侧壁上部的两个回水接管、连接于回水接管与球阀入口管路之间的循环泵组成。上述的煤矿用强热式全封闭转换器,所述箱体上设有液面计。上述的煤矿用强热式全封闭转换器,所述箱体底部设有温度计。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由于在箱体中设有蒸汽喷射管束,可以通过蒸汽喷射管束向箱体中充入蒸汽,以提供换热管束所需的热能,将换热管束中的液态二氧化碳转换成气体;也可以采用电加热棒对充入到箱体中的水进行加热,利用加热的温水将换热管束中的液态二氧化碳转换成气体。两种换热形式都可以,使用者可根据需求调整,使用灵活可靠。2、由于换热管束包括多个管束单元,分流换热,换热效率高。3、由于箱体侧壁外部设有与箱体相通的水垂向循环管路,利用循环泵使箱体中的水形成往复的上、下循环,实现搅拌效果,配合电加热棒加快水温的升高,从而提高生产效率。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的俯视图;图3是换热管束的结构示意图(电加热棒采用数量与图1不同,因此定位孔数量不同);图4是图3的俯视图。图中:1.蒸汽喷射管束、2.箱体、3.入液接管、4.分流管、5.盖板、6.液面计、7.定位孔、8.出口汇通管、9.排气接管、10.支撑座、11.连接板、12.上支撑单板、13.管束单元、1301.垂向管路、1302.弧形管段、14.进口接管、15.下支撑单板、16.温度计、17.回水接管、18.球阀、19.回水管路、20.三通、21.进水接管、22.定距板。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图4所示,该煤矿用强热式全封闭转换器,包括箱体2、设于箱体2顶部的盖板5、支撑于箱体2中的换热管束。其中,所述箱体2对应换热管束下方的位置设有蒸汽喷射管束1,所述蒸汽喷射管束1的进气口端与箱体侧壁固定的进口接管14连接。需要利用蒸汽作为传热介质时,进口接管14与蒸汽传送管道连通。所述盖板5内表面均匀设有多个延伸向箱体2底部的电加热棒(图中省略),箱体2侧壁外部设有与箱体2相通的水垂向循环管路。所述水垂向循环管路由位于箱体2侧壁下部的一个进水接管21、利用三通20与进水接管21连接的两个回水管路19、位于两个回水管路19末端的球阀18、位于箱体2侧壁上部的两个回水接管17、连接于回水接管17与球阀18入口管路之间的循环泵(图中省略)组成。需要利用温水作为传热介质时,蒸汽传送管道关闭,通过箱体2的进水口充入水,再启动电加热棒,然后启动循环泵,使箱体2中的水在垂直方向形成往复循环,加快电加热速度。所述换热管束包括入口分流管4、与入口分流管4连通的多个管束单元13、与多个管束单元13的出口端连通的出口汇通管8,各个所述管束单元13的入口端垂直方向上低于出口端,所述入口分流管4与设于箱体侧壁的入液接管3连接,出口汇通管8与设于箱体2侧壁的排气接管9连接。每个所述管束单元13包括依次连通的多个垂向管路1301,相邻两个垂向管路1301之间的上端或下端利用弧形管段1302连通,相邻的三个垂向管路1301采用直角形排布。本实施例中,每个管束单元13的第一个垂向管路1301的下端与入口分流管4连接,而最后一个垂向管路1301的上端与出口汇通管8连接。每个所述管束单元13利用上、下支撑单板12、15连接,上、下支撑单板12、15上分别设有对应各个垂向管路1301的通孔,各个管束单元13的上支撑单板12利用连接板11连接为一体,各个管束单元的下支撑单板15利用连接板11连接为一体,箱体2的内侧壁设有与连接板11连接的支撑座10。所述管束单元13之间设有对应电加热棒的定距板22,所述定距板22上设有与电加热棒配合的定位孔7。本实施例中,参见图4,定位孔的数量为8个。所述箱体2上设有液面计6,可通过液面计6观察箱体中液面高度。所述箱体2设有温度计16,以检测箱体内的温度,从而便于电加热棒调整加热温度或蒸汽供应设备调节蒸汽温度。以上对本技术的实施例进行了详细说明,但所述内容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不能被认为用于限定本技术的实施范围。凡依本技术范围所作的均等变化与改进等,均应仍归属于本专利涵盖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煤矿用强热式全封闭转换器,包括箱体、设于箱体顶部的盖板、支撑于箱体中的换热管束,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对应换热管束下方的位置设有蒸汽喷射管束,所述蒸汽喷射管束的进气口端与箱体侧壁固定的进口接管连接;所述盖板内表面均匀设有多个延伸向箱体底部的电加热棒,箱体侧壁外部设有与箱体相通的水垂向循环管路;所述换热管束包括入口分流管、与入口分流管连通的多个管束单元、与多个管束单元的出口端连通的出口汇通管,各个所述管束单元的入口端垂直方向上低于出口端,所述入口分流管与设于箱体侧壁的入液接管连接,出口汇通管与设于箱体侧壁的排气接管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煤矿用强热式全封闭转换器,包括箱体、设于箱体顶部的盖板、支撑于箱体中的换热管束,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对应换热管束下方的位置设有蒸汽喷射管束,所述蒸汽喷射管束的进气口端与箱体侧壁固定的进口接管连接;所述盖板内表面均匀设有多个延伸向箱体底部的电加热棒,箱体侧壁外部设有与箱体相通的水垂向循环管路;所述换热管束包括入口分流管、与入口分流管连通的多个管束单元、与多个管束单元的出口端连通的出口汇通管,各个所述管束单元的入口端垂直方向上低于出口端,所述入口分流管与设于箱体侧壁的入液接管连接,出口汇通管与设于箱体侧壁的排气接管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煤矿用强热式全封闭转换器,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管束单元包括依次连通的多个垂向管路,相邻两个垂向管路之间的上端或下端利用弧形管段连通,相邻的三个垂向管路采用直角形排布。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煤矿用强热式全封闭转换器,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管束单元利用上、下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景阳王继仁周西华毛岩岩王文友王旭李牧寰
申请(专利权)人:辽阳正阳机械设备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辽宁;2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