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盖梁箍筋定位装置及其定位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908318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13 10:2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盖梁箍筋定位装置及其定位方法,包括定位底盘,所述定位底盘上设置有箍筋限位机构,所述箍筋限位机构包括设置于定位底盘上的限位槽和设置于限位槽内的限位块,所述限位块活动连接于限位槽。通过定位底盘配合其上的箍筋限位机构对盖梁各个截面的箍筋分别在同一平面展现,实现了箍筋从三维到二维的转换,将所有易错位置在箍筋安装到绑扎胎架前处理完毕,从源头上解决了箍筋绑扎错误的情况发生,同时极大缩短了盖梁箍筋安装时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盖梁箍筋定位装置及其定位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桥梁建设
,尤其是涉及一种盖梁箍筋定位装置及其定位方法。
技术介绍
我国路桥建设发展非常迅速,以往常见的桥梁施工方式为工地现场浇筑。随着城市的不断发展,在城市区域采用现浇方式施工桥梁各构件已越来越受周边环境要求及施工条件的限制。因此,桥梁构件工厂全预制化生产模式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不管是现场浇注还是全预制化生产模式,在盖梁施工中,都需要对盖梁钢筋进行笼绑扎,在钢筋笼绑扎过程中,需要对钢筋进行定位和固定,保证钢筋能够形成需要的形状。一直以来,预制盖梁构件的箍筋的定位不准确以及箍筋弯箍精确度是各个预制构件厂需要解决的棘手问题之一,在实际施工时,箍筋加工不准确、箍筋位置控制不好以及盖梁箍筋各截面不一,导致箍筋顺序务必准确,绑扎错误轻者需要返工,重者还可能导致整个钢筋笼的报废。传统的箍筋固定主要是靠人工测量定位,但这种方法无法保证箍筋的定位准确性,因此,急需一种既能保证箍筋的定位准确性,又不使用高额成本的施工方式。中国专利申请公开号“CN109610847A”,名称为“一种适用于多种尺寸箍筋笼的绑扎定位工装”,公开了一种适用于多种尺寸箍筋笼的绑扎定位工装,包括:支撑架;多根纵筋定位横梁,其两端与支撑架连接,多根纵筋定位横梁相对设置;多根纵筋定位槽钢,其沿竖直方向活动设置在纵筋定位横梁上,纵筋定位槽钢能固定于纵筋定位横梁的不同长度位置处,纵筋定位槽钢用于放置并定位纵向钢筋;多根连接杆,其两端与支撑架连接,多根连接杆相对设置且均与纵筋定位横梁平行设置;第一箍筋定位梁,第一箍筋定位梁的两端分别滑动设置在多根连接杆上,第一箍筋定位梁上开设有多个第一箍筋定位槽。这种装置虽然能适用多种规格的箍筋笼绑扎,不需制作大量不同规格定位板,但是该专利缺少前置的箍筋筛选步骤,无法保证安装至定位工装上待绑扎箍筋符合预期的尺寸要求;同时这种立体式绑扎定位工装在使用过程中依然会出现钢筋安装不到位,钢筋之间相对位置有偏差等情况,这些问题依然会导致施工步骤反复,并降低施工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
技术介绍
中提到的诸多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盖梁箍筋定位装置及其定位方法,通过定位底盘配合其上的箍筋限位机构对盖梁各个截面的箍筋分别在同一平面展现,实现了箍筋从三维到二维的转换,将所有易错位置在箍筋安装到绑扎胎架前处理完毕,从源头上解决了箍筋绑扎错误的情况发生,同时极大缩短了盖梁箍筋安装时间。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盖梁箍筋定位装置及其定位方法,包括定位底盘,所述定位底盘上设置有箍筋限位机构,所述箍筋限位机构包括设置于定位底盘上的限位槽和设置于限位槽内的限位块,所述限位块活动连接于限位槽。从BIM中获取不同截面钢筋数据后,将对应尺寸的钢筋放在同一平面,生产完成的箍筋放置其中,利用在限位槽中活动的限位块贴合箍筋对箍筋外轮廓进行校验,便可确认该截面箍筋尺寸是否正确,从而在箍筋绑扎前对箍筋进行检查和筛选,并核查箍筋与钢筋的相对位置达到标准,确保后续的焊接和绑扎工序正常进行。作为优选,所述限位槽为十字型通槽,所述限位块滑动连接于限位槽,所述限位块上设置有插卡连接箍筋的固定插片。所述十字型限位槽能够确保限位块在足够范围内进行活动,能够在横向尺寸与纵向尺寸上均对箍筋进行尺寸校验,使得限位块通过固定插片对箍筋进行准确的定位和固定,为后续焊接工作打下基础。作为优选,所述定位底盘为梯形,所述定位底盘的两侧边上设置有定位外框,所述短底边上设置有挡框。所述梯型定位底盘较符合箍筋外轮廓的形状特点,利用定位外框和挡框分别作为横向和纵向的定位基准,配合箍筋限位机构进行精确定位。作为优选,所述定位底盘上均匀设置有若干定位条,所述定位外框上对应定位条设置有外轮廓刻度线。所述定位条配合外轮廓刻度线将箍筋尺寸数据化,在提高定位精度的同时对不同盖梁截面的箍筋进行尺寸记录,避免出现批次错误影响施工进度。作为优选,所述定位条包括平行于顶边的平直段和设置于平直段两侧的倾斜段,所述倾斜段对应外轮廓刻度线设置。所述倾斜段片平行于箍筋弯折段,确保对箍筋各边进行准确检测和定位,保证箍筋尺寸达到施工标准。作为优选,所述定位底盘上还设置有波纹管定位组件,所述波纹管定位组件包括调节槽和设置于调节槽内的焊接定位块,所述焊接定位块滑动连接于调节槽。所述波纹管定位组件用于在盖梁各截面内确定波纹管预安装位置,由于波纹管在盖梁整体中的走线是弯曲的,因此波纹管在各个截面的位置均有变化,通过调节焊接定位块在调节槽中的位置来对应波纹管在不同截面内的位置,实现了在各个截面内对波纹管的“动态”定位,避免了后续工作中出现已焊接固定的钢筋组件对波纹管安装发生干涉的现象,提高施工效率和施工质量。作为优选,所述焊接定位块上设置有插合连接待焊接钢筋的通孔。所述通孔用于插合钢筋,方便对焊接于箍筋上的钢筋进行定位,提高施工效率和便捷性。作为优选,所述调节槽为双十字结构,包括两个十字型节点,所述焊接定位块设置于十字型节点处,所述调节槽的数目至少为两个。所述两并列双十字结构调节槽辅助插合于焊接定位块的钢筋组件形成类井字形结构,以此实现对波纹管预安装位置的定位。作为优选,所述定位底盘上设置有波纹管刻度线,所述波纹管刻度线对应调节槽设置。所述波纹管刻度线用于对焊接定位块及其内部插合设置的钢筋进行数据化定位,进一步提升定位精度,保证了箍筋笼的尺寸准确性和整体质量。本专利技术还公开了一种盖梁箍筋定位装置的定位方法,采用上述的盖梁箍筋定位装置,具体步骤为:S1,固定于盖梁同一横截面内的箍筋组分批安置于盖梁箍筋定位装置内部,所述箍筋限位机构中的限位块沿限位槽滑动并贴合箍筋外轮廓;S2,根据S1步骤中对箍筋外轮廓进行定位的限位块位置,确定限位块底部对应定位条后,再根据定位条对应的外轮廓刻度线,确定箍筋尺寸是否合格并剔除不合格箍筋;S3,对S2中留存的合格箍筋进行波纹管定位,根据设计要求确定箍筋内待安装波纹管的位置,将焊接定位块在调节槽内进行调节,并在焊接定位块内插入定位钢筋,所述定位钢筋组合形成波纹管定位组件,所述波纹管定位组件为井字形结构。所述盖梁箍筋定位装置在使用前应根据BIM获取盖梁各个截面内的钢筋即箍筋的尺寸位置数据,通过定位底盘配合箍筋限位机构对实际尺寸进行校验,确保实际情况符合设计要求。所述限位块用于校验箍筋的外轮廓位置,从而判断箍筋尺寸是否合格,安装位置是否符合预设位置。所述焊接定位块用于在合格箍筋内预设波纹管安装点,确保盖梁各个截面内的波纹管安装位置均被标记,避免后续出现钢筋干涉波纹管安装的问题。通过外轮廓刻度线与波纹管刻度线共同实现定位装置的数据化定位,提高定位精度和定位安装效率。因此,本专利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1)通过定位底盘配合其上的箍筋限位机构对盖梁各个截面的箍筋分别在同一平面展现,实现了箍筋从三维到二维的转换,将所有易错位置在箍筋安装到绑扎胎架前处理完毕,从源头上解决了箍筋绑扎错误的情况发生,同时极大缩短了盖梁箍筋安装时间;(2)十字型限位槽能够确保限位块在足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盖梁箍筋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定位底盘(1),所述定位底盘(1)上设置有箍筋限位机构(2),所述箍筋限位机构(2)包括设置于定位底盘(1)上的限位槽(21)和设置于限位槽(21)内的限位块(22),所述限位块(22)活动连接于限位槽(21)。/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盖梁箍筋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定位底盘(1),所述定位底盘(1)上设置有箍筋限位机构(2),所述箍筋限位机构(2)包括设置于定位底盘(1)上的限位槽(21)和设置于限位槽(21)内的限位块(22),所述限位块(22)活动连接于限位槽(2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盖梁箍筋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槽(21)为十字型通槽,所述限位块(22)滑动连接于限位槽(21),所述限位块(22)上设置有插卡连接箍筋的固定插片(23)。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盖梁箍筋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底盘(1)为梯形,所述定位底盘(1)的两侧边上设置有定位外框(11),所述短底边上设置有挡框(12)。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盖梁箍筋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底盘(1)上均匀设置有若干定位条(3),所述定位外框(11)上对应定位条(3)设置有外轮廓刻度线。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盖梁箍筋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条(3)包括平行于顶边的平直段(31)和设置于平直段(31)两侧的倾斜段(32),所述倾斜段(32)对应外轮廓刻度线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1-5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盖梁箍筋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底盘(1)上还设置有波纹管定位组件(4),所述波纹管定位组件(4)包括调节槽(41)和设置于调节槽(41)内的焊接定位块(42),所述焊接定位块...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宁英杰黄晓伟何智钢黄祎涵龚世文赵颖超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交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