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桥基础防护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5908317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13 10:26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桥基础防护方法,通过对桥基础(1)所在的河床面的地质进行勘探,将河床面分为基岩(3)型河床面、覆盖层河床面;再对覆盖层河床面进行钻孔注浆测取注浆孔(2)的技术参数,从而选择适合的注浆方法,并且在覆盖层河床面上设置钢管桩、铅丝石笼和水平渗水铺盖,对河床面表面、覆盖层甚至基岩(3)进行全面进行加固,从而达到加固桥基础(1)的目的,防止桥基础(1)被水流、滚石等损坏。本发明专利技术针对覆盖层河床面进行防护加固,适用范围广;无需大型施工设备,施工效率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桥基础防护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桥梁施工
,特别是一种桥基础防护方法。
技术介绍
桥梁建立之后,桥墩河床面受水流长期冲蚀而逐渐下切,使得桥墩基础、承台及桩基逐渐裸露,以及河床水平铺盖损坏,给桥基安全带来影响。河床面的冲蚀导致桥基础倾斜或下沉,导致桥体扭曲和部分下沉,在桥梁本身没有质量问题的情况下对桥梁质量造成影响。由于各地河床的地质不同,有覆盖层和基岩,目前还没有一种针对不同地质河床上桥基的系统的防护方法。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一种针对基岩、覆盖层的桥基础防护方法。本专利技术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桥基础防护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检测河床面的地质,将河床面分为基岩型河床面和覆盖层河床面;S2、针对基岩型河床面进行灌浆;S21、在基岩型河床面上进行钻取多个注浆孔,所述多个注浆孔呈环形围绕于桥基础四周;S22、向注浆孔内灌注浆液;由于基岩比较稳定不容易发生大量侵蚀,因此可以使用普通注浆的方式。S3、针对覆盖层河床面进行灌浆;S31、在覆盖层河床面上取一处进行钻取注浆孔并进行固结灌浆,根据灌浆结果分析计算注浆孔的技术参数;S32、根据注浆孔的技术参数选择进行减渗帷幕、固结灌浆和高压旋喷注浆的注浆方式;S33、根据注浆孔的技术参数进行钻取注浆孔;所述多个注浆孔呈环形围绕于桥基础四周,根据计算得到的注浆孔的技术参数,可以得到注浆孔的圈数;S34、向注浆孔内灌注浆液;由于覆盖层河床面内部的裂缝、空隙和架空区状况不同,以及河床面上水流情况不同,采取不同的注浆方法和采用不同的浆液。S4、在覆盖层河床面上设置钢管桩、铅丝石笼和水平渗水铺盖。钢管桩、铅丝石笼和水平渗水铺盖用于将河床面的表面进行加固为一个整体,注入的浆液凝固后将桥基础周围覆盖层和基岩加固为一个整体。达到桥基础附近河床面表面和覆盖层的全面加固,从而加固桥基础的目的。所述步骤S31中注浆孔的技术参数包括孔深、孔距、布孔形式、排数、排距和注浆压力。所述基岩河床面指河床为坚固基岩出露、河床面无淤积、冲积物堆积的情况。覆盖层河床面指河床上存在淤积物、冲积物等覆盖层,在覆盖层下部3~20米可见基岩的情况。所述步骤S22和S34中的浆液为水泥基浆液,水泥基浆液包括普通水泥浆液、水泥水玻璃混合浆液、GT堵水浆材和GS膏状浆液等多种有机、无机或有机-无机复合浆液。所述步骤S21中注浆孔的深度为3~5米。所述步骤S33中注浆孔的深度为穿透覆盖层并进入基岩不低于3米。所述步骤S31中注浆孔的排数为2~5排。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优点:1、针对不同地质的河床面进行加工,适用范围广;2、无需大型施工设备,施工成本低。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基岩型河床面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覆盖层河床面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桥基础,2-注浆孔,3-基岩。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的描述,但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不局限于以下所述。如图1所示,一种桥基础防护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检测河床面的地质,将河床面分为基岩3型河床面和覆盖层河床面;S2、针对基岩3型河床面进行灌浆;S21、在基岩3型河床面上进行钻取多个注浆孔2,所述多个注浆孔2呈环形围绕于桥基础1四周;S22、向注浆孔2内灌注浆液;由于基岩3比较稳定不容易发生大量侵蚀,因此可以使用普通注浆的方式。S3、针对覆盖层河床面进行灌浆;S31、在覆盖层河床面上取一处进行钻取注浆孔2并进行固结灌浆,根据灌浆结果分析计算注浆孔2的技术参数;S32、根据注浆孔2的技术参数选择进行减渗帷幕、固结灌浆和高压旋喷注浆的注浆方式;S33、根据注浆孔2的技术参数进行钻取多个注浆孔2;所述多个注浆孔2呈环形围绕于桥基础1四周,根据计算得到的注浆孔2的技术参数,可以得到注浆孔2的圈数;S34、向注浆孔2内灌注浆液;由于覆盖层河床面内部的裂缝、空隙和架空区状况不同,以及河床面上水流情况不同,采取不同的注浆方法和采用不同的浆液。S4、在覆盖层河床面上设置钢管桩、铅丝石笼和水平渗水铺盖。钢管桩、铅丝石笼和水平渗水铺盖用于将河床面的表面进行加固为一个整体,注入的浆液凝固后将桥基础1周围覆盖层和基岩3加固为一个整体。达到桥基础1附近河床面表面和覆盖层的全面加固,从而加固桥基础1的目的。所述步骤S31中注浆孔2的技术参数包括孔深、孔距、布孔形式、排数、排距和注浆压力。所述基岩3河床面指河床为坚固基岩3出露、河床面无淤积、冲积物堆积的情况。覆盖层河床面指河床上存在淤积物、冲积物等覆盖层,在覆盖层下部3~20m可见基岩3的情况。所述步骤S22和S34中的浆液为水泥基浆液,水泥基浆液包括普通水泥浆液、水泥水玻璃混合浆液、GT堵水浆材和GS膏状浆液等多种有机、无机或有机-无机复合浆液。所述水泥水玻璃混合浆液为速凝灌注浆液,GT堵水浆材。所述步骤S21中注浆孔2的深度为3~5米。所述步骤S33中注浆孔2的深度为穿过覆盖层并进入基岩3不小于3米。所述步骤S31中注浆孔2的排数为2~5排。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桥基础防护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nS1、勘探桥基河床面的地质情况,将河床面分为基岩(3)型河床面、覆盖层河床面;/nS2、针对基岩(3)型河床面进行灌浆加固;/nS21、在基岩(3)型河床面上钻取多个注浆孔(2),所述多个注浆孔(2)呈环形围绕于桥基础(1)四周;/nS22、向注浆孔(2)内灌注浆液;/nS3、针对覆盖层河床面进行灌浆;/nS31、在覆盖层河床面上取一处钻取注浆孔(2)并进行固结灌浆,根据灌浆结果分析计算注浆孔(2)的技术参数;/nS32、根据注浆孔(2)的技术参数选择进行减渗帷幕、固结灌浆和高压旋喷注浆等注浆方式;/nS33、根据注浆孔(2)的技术参数钻取注浆孔(2);/nS34、向注浆孔(2)内灌注浆液;/nS4、在覆盖层河床面上设置钢管桩、铅丝石笼和水平渗水铺盖。/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桥基础防护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勘探桥基河床面的地质情况,将河床面分为基岩(3)型河床面、覆盖层河床面;
S2、针对基岩(3)型河床面进行灌浆加固;
S21、在基岩(3)型河床面上钻取多个注浆孔(2),所述多个注浆孔(2)呈环形围绕于桥基础(1)四周;
S22、向注浆孔(2)内灌注浆液;
S3、针对覆盖层河床面进行灌浆;
S31、在覆盖层河床面上取一处钻取注浆孔(2)并进行固结灌浆,根据灌浆结果分析计算注浆孔(2)的技术参数;
S32、根据注浆孔(2)的技术参数选择进行减渗帷幕、固结灌浆和高压旋喷注浆等注浆方式;
S33、根据注浆孔(2)的技术参数钻取注浆孔(2);
S34、向注浆孔(2)内灌注浆液;
S4、在覆盖层河床面上设置钢管桩、铅丝石笼和水平渗水铺盖。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桥基础防护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31中注浆孔(2)的技术参数包括孔深、孔距、布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挺鹏刘向东阳作亮成军黄兴苟仕川钟久安
申请(专利权)人:成都和拓土木工程有限公司四川共拓岩土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