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达泊西汀中间体的生物合成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5907090 阅读:3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13 10:24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达泊西汀中间体的生物合成方法,由化合物(2)作为起始原料,经生物酶催化转化为化合物(3),在催化剂四丁基溴化铵和苄基三乙基氯化铵存在的条件下,化合物(3)与化合物(4)进行化学反应制备达泊西汀中间体化合物(5),所述生物酶的氨基酸序列如SEQ ID NO.1所示,其反应如下所示。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合成方法解决了现有技术中达泊西汀中间体合成步骤多,合成工艺复杂等问题,提供了一种合成路线新颖,简单易行,具有降低生产成本、减少污染、产品收率高、产品纯度高,原料价廉易得以及适合于工业化生产等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达泊西汀中间体的生物合成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药物合成
,具体涉及一种达泊西汀中间体及其生物合成方法。
技术介绍
达泊西汀(Dapoxetine),化学名为:S-(+)-N,N-二甲基-a-[2-(萘氧基)乙基]苯甲胺,成品通常为其盐酸盐。达泊西汀的分子量:305.413;CAS登记号:119356-77-3(盐酸盐为:129938-20-1);其结构式如下所示:盐酸达泊西汀是一种强效的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SSRIs),是目前唯一被批准用于治疗早泄的药物。盐酸达泊西汀作为一种按需服用药物,具有吸收迅速、起效快、半衰期短、体内清除速率快等特点。基于涉及全世界范围内16000名以上男性的临床试验,证明达泊西汀能够显著改善早泄(PE)的所有指标,包括增强射精控制能力、提高性生活满意度以及延长阴道内射精潜伏时间(IELT),并且具有良好的耐受性。首次服用该药物,即可起效,在性生活开始前1-3小时服用即可,能够在体内迅速消除且副反应发生率低的特性使得达泊西汀是用于治疗早泄(PE)的理想药物。达泊西汀的广阔市场前景吸引了国内外众多的科研工作者的兴趣,其合成方法自然也是科研工作者研究的重点。例如,专利号为CN110078632A的专利技术专利提供了一种达泊西汀的合成路线,该路线如下:由化合物(2)和化合物(3)作为起始原料,经相转移催化取代反应制得化合物(4),化合物(4)经生物酶转化反应,制得达泊西汀中间体化合物(1)。但由于在第一步相转移催化取代反应时,残留的有机溶剂或者中间产物会对第二步酶催化反应时添加的生物酶有毒害作用,会降低酶活,影响催化效率,故在第二步反应前,需要完全去除第一步所添加的有机溶剂以及中间产物;另外,在酶催化反应时,反应时间达到十几小时,反应时间长;因此,对于该专利的生产方法成本高,不利于工业化生产。因此需,要找到一种简单易行,能够缩短反应步骤,降低生产成本,适合工业化生产的合成路线。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达泊西汀中间体的生物合成方法,该合成方法简单易行,酶催化反应时间短,具有降低生产成本、减少污染、产品收率高、产品纯度高,原料价廉易得以及适合于工业化生产等优点。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达泊西汀中间体的生物合成方法,由化合物(2)作为起始原料,经生物酶催化转化为化合物(3),在催化剂四丁基溴化铵和苄基三乙基氯化铵存在的条件下,化合物(3)与化合物(4)进行化学反应制备达泊西汀中间体化合物(5),所述生物酶的氨基酸序列如SEQIDNO.1所示,其反应如下所示:本专利技术化合物(2)经生物酶催化转化为化合物(3)的生物酶的氨基酸序列为SEQIDNO.1,具体如下所示:本专利技术提及的生物酶制备方法如下:在无菌环境下,接种大肠杆菌E.coli于LB液体培养基(包括以下成分:胰蛋白胨10g/L,氯化钠10g/L,酵母浸粉5g/L)中,接种量为培养基体积的0.1~1%,向培养基中添加卡那霉素,该培养基中含卡那霉素浓度为50~100μg/mL,在28~37℃的条件下,于150~220rpm摇床中培养12~24h后,作为种子液。将新鲜的种子液接入胰酪大豆胨液体培养基(生产厂家:青岛高科技工业园海博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接种量为胰酪大豆胨液体培养基体积的1~5%,无菌过滤添加卡那霉素于胰酪大豆胨液体培养基中,卡那霉素在胰酪大豆胨液体培养基中浓度为50~100μg/mL,再在28~37℃的条件下,于150~220rpm摇床中培养2~3h,当OD600在0.6~0.8时向培养基中加入IPTG(异丙基硫代半乳糖苷),IPTG的浓度为0.1~0.5mM,再于18~25℃诱导24h。发酵液诱导结束后,于4℃,5000~12000rpm离心1~5min,收集菌体。用pH=7.0,0.1~0.2M的PB缓冲液重旋,PB缓冲液的体积为发酵液体积的1/10,再超声破碎,超声破碎功率为260W,冰浴下超声破碎3~6min,即可制备本专利技术提及的生物酶粗酶液。每1L的发酵液可制备100mL生物酶粗酶液,经纯化处理后,可制备生物酶干粉约5~6g。在本专利技术的合成方法中,由化合物(2)作为起始原料,经生物酶催化转化为化合物(3)时,生物酶和化合物(2)的质量比为1:1~20;优选为1:8~15,更优选为1:10。在本专利技术的合成方法中,由化合物(2)作为起始原料,经生物酶催化转化为化合物(3)时,化合物(2)经生物酶催化转化为化合物(3)还包括氨基供体,其中,氨基供体可以但不局限于选自三乙醇胺、异丙胺、丙胺、乙胺、丁胺或α-氨基戊二酸中的一种或几种。在不影响本专利技术效果的情况下,可以优选为异丙胺。在一种优选方案中,化合物(2)与氨基供体(例如,异丙胺)的摩尔比为1:1~4;优选为1:1~2。在本专利技术的合成方法中,化合物(2)经生物酶催化转化为化合物(3)时还包括水相缓冲液,用于调节反应体系中的pH值,其中,水相缓冲液为磷酸盐缓冲液或Tris-HCl缓冲液,优选地,水相缓冲液为磷酸盐缓冲液。在一种优选的方案中,水相缓冲液为0.1~0.2mol/L磷酸盐缓冲液。进一步地,水相缓冲液的pH值为6.0~9.0,水相缓冲液的pH值为7.0~8.0。例如,水相缓冲液为0.1~0.2mol/L的磷酸缓冲液,pH值为7.0~8.0。在本专利技术的合成方法中,化合物(2)经生物酶催化转化为化合物(3)时还包括助溶剂,其中,助溶剂选自甲醇、乙醚、甲苯、四氢呋喃、二甲亚砜或N,N-二甲基甲酰胺中的一种或几种。例如,二甲亚砜或N,N-二甲基甲酰胺。在一种优选方案中,化合物(2)与助溶剂(例如,二甲亚砜或N,N-二甲基甲酰胺)的质量体积比为0.1~0.2:1g/ml,进一步优选为0.1685:1g/ml。在一种优选方案中,助溶剂(例如,二甲亚砜或N,N-二甲基甲酰胺)与水相缓冲液(0.1~0.2mol/L的磷酸缓冲液,pH值为7.0~8.0)的体积比为1:5~15;优选为1:9。在一种优选方案中,在本专利技术的合成方法中,化合物(2)经生物酶催化转化为化合物(3)时还包括辅酶PLP;其中生物酶与辅酶PLP的质量比5~30:1;优选为10~20:1;更优选为16.8:1。例如,5:1、10:1、15:1、16:1、16.5:1、16.7:1、16.8:1、16.9:1或30:1。在本专利技术的合成方法中,化合物(2)经生物酶催化反应时,反应温度为0~60℃;优选为0~40℃;更优选为40℃。在本专利技术的合成方法中,化合物(2)经生物酶催化反应时,反应时间为20~120min;优选为20~60min;更优选为30min。在本专利技术的合成方法中,先加入水相缓冲液(0.1~0.2mol/L的磷酸缓冲液,pH值为7.0~8.0)、化合物(2)、氨基供体(例如,异丙胺)和助溶剂(例如,二甲亚砜或N,N-二甲基甲酰胺),搅拌均匀后,采用盐酸和/或氢氧化钠调节反应体系pH稳定在8.0,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达泊西汀中间体的生物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由化合物(2)作为起始原料,经生物酶催化转化为化合物(3),在催化剂四丁基溴化铵和苄基三乙基氯化铵存在的条件下,化合物(3)与化合物(4)进行化学反应制备达泊西汀中间体化合物(5),所述生物酶的氨基酸序列如SEQ ID NO.1所示,其反应如下所示:/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达泊西汀中间体的生物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由化合物(2)作为起始原料,经生物酶催化转化为化合物(3),在催化剂四丁基溴化铵和苄基三乙基氯化铵存在的条件下,化合物(3)与化合物(4)进行化学反应制备达泊西汀中间体化合物(5),所述生物酶的氨基酸序列如SEQIDNO.1所示,其反应如下所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达泊西汀中间体的生物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生物酶和化合物(2)的质量比为1:1~20;优选为1:8~15;更优选为1:10。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达泊西汀中间体的生物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化合物(2)经生物酶催化转化为化合物(3)时还包括氨基供体,所述氨基供体选自三乙醇胺、异丙胺、丙胺、乙胺、丁胺或α-氨基戊二酸中的一种或几种;优选为异丙胺;所述化合物(2)与所述氨基供体的摩尔比为1:1~4;优选为1:1~2。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达泊西汀中间体的生物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化合物(2)经生物酶催化转化为化合物(3)时还包括水相缓冲液,所述水相缓冲液为磷酸盐缓冲液或Tris-HCl缓冲液;优选地,所述水相缓冲液为0.1~0.2mol/L磷酸盐缓冲液;更优选地,所述水相缓冲液的pH值为6.0~9.0;特别更优选地,所述水相缓冲液为0.1~0.2mol/L磷酸盐缓冲液,pH值为7.0~8.0。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达泊西汀中间体的生物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化合物(2)经生物酶催化转化为化合物(3)时还包括助溶剂,所述助溶剂选自甲醇、乙醚、甲苯、四氢呋喃、二甲亚砜或N,N-二甲基甲酰胺中的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本顺江涛何伟刘轩豪朱萍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欧信医药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