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藻水分离尾水处理的湿地净化装置及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905455 阅读:9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13 10:22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藻水分离尾水处理的湿地净化装置,包括依次相连的调节池(1)、生物强化处理池(2)、多级氧化塘(3)、表流湿地系统(4)、潜流湿地系统(5)、自然湿地系统(6)和集水池(7),调节池(1)与生物强化处理池(2)之间设有一组过滤装置(8),生物强化处理池(2)和多级氧化塘(3)内设有生物填料和曝气盘;表流湿地系统(4)中设有一组挺水植物带(4a);潜流湿地系统(5)内设有一个由生态袋(9a)、过滤介质(9b)和木桩挡墙(9c)组成的生态滤坝(9)。本发明专利技术的优点是有效净化处理藻水分离尾水,充分利用废弃土地资源,美化自然景观,绿色环保,高效节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藻水分离尾水处理的湿地净化装置及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生态湿地污水处理
,尤其是一种用于藻水分离尾水处理的湿地净化装置及方法。
技术介绍
目前,藻水分离工艺会引起藻类的破碎,产生的尾水中有机质和氮、磷等污染物浓度显著升高,若未经处理直接排放,势必对周边环境和太湖水体产生不利的影响。为了满足蓝藻打捞需求,部分藻水分离站进行扩容处理,尾水中的污染物含量已经超过了生态湿地的承受范围,此外,沿线分布较多的大棚蔬果、苗木种植等设施农业和水产养殖,化肥、农药等面源污染物通过入湖河流最终进入太湖,对太湖水体增加了一定的污染负荷,而沿线废弃池塘等闲置用地并未充分有效利用,造成了资源浪费。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目的就是为了解决现有湿地净化系统承受力小、净化效果有限的问题,提供了一种用于藻水分离尾水处理的湿地净化装置,不仅可以针对藻水分离尾水进行有效净化处理,而且还能够充分利用废弃土地资源,绿色环保,高效节能。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藻水分离尾水处理的湿地净化装置,包括一个调节池,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藻水分离尾水处理的湿地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n包括一个调节池(1),调节池(1)与一个生物强化处理池(2)相连,且生物强化处理池前端设有一组过滤装置(8),生物强化处理池(2)内设有一组第一生物填料(2a)和一组第一曝气盘(2b);/n生物强化处理池(2)与一个多级氧化塘(3)相连,多级氧化塘(3)内设有一组第二生物填料(3a)和一组第二曝气盘(3b);/n多级氧化塘(3)与一个表流湿地系统(4)相连,表流湿地系统(4)中设有一组挺水植物带(4a);/n表流湿地系统(4)与一个潜流湿地系统(5)相连,且潜流湿地系统(5)内设有一个生态滤坝(9),生态滤坝(9)包括一组上下堆叠的生...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藻水分离尾水处理的湿地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
包括一个调节池(1),调节池(1)与一个生物强化处理池(2)相连,且生物强化处理池前端设有一组过滤装置(8),生物强化处理池(2)内设有一组第一生物填料(2a)和一组第一曝气盘(2b);
生物强化处理池(2)与一个多级氧化塘(3)相连,多级氧化塘(3)内设有一组第二生物填料(3a)和一组第二曝气盘(3b);
多级氧化塘(3)与一个表流湿地系统(4)相连,表流湿地系统(4)中设有一组挺水植物带(4a);
表流湿地系统(4)与一个潜流湿地系统(5)相连,且潜流湿地系统(5)内设有一个生态滤坝(9),生态滤坝(9)包括一组上下堆叠的生态袋(9a),每个生态袋(9a)内均设有过滤介质(9b),生态袋(9a)的外侧连接一排木桩挡墙(9c);
潜流湿地系统(5)与一个自然湿地系统(6)相连,自然湿地系统(6)再连接一个集水池(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藻水分离尾水处理的湿地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生态袋(9a)采用有机高分子复合材料制成。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用于藻水分离尾水处理的湿地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过滤介质(9b)采用多孔过滤材料组成。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用于藻水分离尾水处理的湿地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
生物强化处理池(2)、多级氧化塘(3)和自然湿地系统(6)上均设有生态浮床(10)。


5.根据权利要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国强史一欣曹丽君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三正华禹环境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