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老龄生活垃圾填埋场渗滤液处理系统及方法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5905451 阅读:3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13 10:22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老龄生活垃圾填埋场渗滤液处理系统及方法,该系统包括絮凝沉淀单元、非生化处理机构和生化处理机构,絮凝沉淀单元出液口通过两个分支管路分别与非生化处理机构和生化处理机构进液口连通,非生化处理机构和生化处理机构的产水出口均与反渗透处理单元进液口连接,非生化处理机构和生化处理机构的浓水出口均与物料膜处理单元进液口连接,物料膜处理单元出液口与蒸发处理单元进液口连接。该发明专利技术集非生化处理、生化处理、膜处理,蒸发等工艺于一体,可实现多条工艺独立运行,工艺组合灵活多变,适应性强,有效解决了现有老龄垃圾填埋场可生化性差,处理系统能力降低,库存渗滤液逐渐增多的问题,实现老龄垃圾填埋场渗滤液无害化处理。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老龄生活垃圾填埋场渗滤液处理系统及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废水处理
,具体涉及一种老龄生活垃圾填埋场渗滤液处理系统及方法。
技术介绍
随着中国经济持续高速增长和城市化率的提高,城市生活垃圾的产生量也迅速增加。相比于焚烧、堆肥等处置方法,就开发和建设成本而言,城市生活垃圾的填埋处置最为廉价,目前仍然被大规模应用。在我国,采用填埋方式处置的垃圾约占全部处置垃圾的70%,填埋所产生的巨量垃圾渗滤液对生态环境和人体健康的危害日益引起广泛关注。随着垃圾渗滤液的污染控制和排放标准日趋严格,对垃圾渗滤液处理工艺技术的改进和开发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垃圾渗滤液中含有大量难生物降解性有机物(包括酚类化合物、含氮化合物、酯和酮、烯烃、烷烃、醇类、多环芳烃、胺类和邻苯二甲酸类)、氨氮、无机盐以及重金属等,其成分与诸多因素相关,如降水、气候条件、垃圾类型和组成等,尤其是填埋龄。一般而言,随垃圾填埋龄的增加,垃圾渗滤液的pH由酸性转变为碱性,氨氮浓度逐渐增高,可生物降解性逐渐下降。老龄垃圾渗滤液的填埋龄一般达10年以上,其有机物以腐殖酸、富里酸类等难降解物质为主,具有可生化性差、氨氮浓度较高等特征。目前,国内垃圾填埋场渗滤液处理技术大致有以下几种:(一)合并处理法合并处理法就是将垃圾渗滤液送至城市生活污水厂或工业废水处理厂进行统一处理的方法。加拿大科研机构用合并处理法处理垃圾渗滤液,当混合比为2%左右、COD浓度为24000mg/L时运行良好;沈耀良等采用场内预处理(吹脱+混凝沉淀+焦炭吸附)再到城市污水处理厂合并处理的工艺处理苏州七子山垃圾填埋场渗滤液,具有可行性,合并处理法投资少、运行成本低,在控制好二者比例的情况下能达到较好的效果,但缺点是存在输送费用、易冲击城市污水处理厂运行负荷、高浓度重金属离子影响污泥的再利用等,且《生活垃圾填埋场污染控制标准(GB16889—2008)》规定,自2011年7月1日起,现有全部生活垃圾填埋场应自行处理生活垃圾渗滤液至排放浓度限值。(二)土地处理法土地处理法就是在人工调控下利用土壤、微生物和植物组成的生态系统净化垃圾渗滤液的方法,主要包括垃圾渗滤液回灌法、慢速渗滤法、快速渗滤法、地表漫流法、湿地系统、土壤植物处理系统(S-P系统)等。土地处理法和合并处理法一样具有投资少、运行成本低的优点,但也存在占地面积大、运行不当易造成土壤二次污染等隐患,所以实际应用也不太广泛。(三)物理化学法物理化学法是由物理过程和化学过程联合,或是含单独物理过程、化学过程的垃圾渗滤液处理方法,如混凝、吸附、化学氧化、光催化氧化、超声、电解、电渗析、离子交换、反渗透等方法。物化法运行稳定,占地面积小,对废水适应性高,近年来在垃圾渗滤液处理领域的应用逐渐增多,但其运行成本高、物耗或者能耗大,且单一处理很难达到国家排放标准。(四)生物处理法垃圾渗滤液的生物处理法就是利用微生物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大量繁殖的特点,及其自身的新陈代谢作用,吸附降解污染物,从而分离和去除污染物的方法。根据微生物的呼吸类型,生物处理一般主要包括有好氧、厌氧和厌氧-好氧生物结合处理(兼性处理)三种。好氧生物处理是污水中有分子氧存在的条件下,通过好氧微生物(好氧菌起主要作用,也包含兼行微生物)降解有机物,使其稳定、无害化处理方法,具有良好的运行效能,可有效去除COD、BODs和重金属,主要处理方法有活性污泥法和生物膜法两大类,还有生物滤池、序批式反应器(SBR)、生物转盘(RBC)、稳定塘等方法。活性污泥法是好氧生物过程,主要是向污水中通入大量氧气,加快微生物的生理活动,通过微生物降解污染物质。因其处理费用低、效率高而得到广泛应用。厌氧生物处理是在无氧条件下,利用兼行与厌氧细菌,降解和稳定有机物的生物处理方法,具有运行费用低,无需提供氧易操作,可提高污水可生化性的优点,其处理处理工艺主要包括:厌氧折流板反应器(ABR)、EGSB反应器、上流式厌氧污泥床(UASB)、厌氧生物滤池、厌氧序批式反应器(ASBR)等。垃圾渗滤液处理技术的发展经历了合并处理、土地处理到物理化学处理、生物处理,再到多种技术联合处理三个阶段。根据当前垃圾渗滤液处理技术发展和应用现状,生物处理和物理化学处理是主流的处理技术,生物处理+物理化学处理联合工艺、多级生物联合处理工艺、多级物理化学联合处理工艺是应用较为普遍的联合处理工艺。随着环境形势的日益严峻和更加严格的国家、地方污染物排放标准的出台实施,下一步,研发和优化各类物理化学技术、高效生物处理技术是主要的技术发展方向;同时,整合现有处理技术,开发易于运行管理又达到排放标准的新型集成式联合处理技术,降低垃圾渗滤液处理工程建设费用及其日常运营成本,从整体上提高垃圾渗滤液的处理效率,是垃圾渗滤液处理技术的应用发展方向。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解决老龄垃圾填埋场可生化性差,处理系统能力降低,库存渗滤液逐渐增多的问题,实现老龄垃圾填埋场渗滤液无害化处理。为此,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老龄生活垃圾填埋场渗滤液处理系统,包括絮凝沉淀单元、非生化处理机构和生化处理机构,所述絮凝沉淀单元的出液口通过两个分支管路分别与非生化处理机构和生化处理机构的进液口连通,所述非生化处理机构和生化处理机构的产水出口均与反渗透处理单元的进液口连接,所述非生化处理机构和生化处理机构的浓水出口均与物料膜处理单元的进液口连接,所述物料膜处理单元的出液口与蒸发处理单元的进液口连接。进一步的,所述絮凝沉淀单元设置有配药区、反应区、沉淀区和产水区,且反应区内投加有使渗滤液中悬浮物及钙镁离子絮凝沉淀的氧化钙、氢氧化钠、PAC和PAM药剂,所述产水区分别与非生化处理机构和生化处理机构的进液口连通。进一步的,所述生化处理机构包括依次连通的两级AO处理单元、超滤处理单元和纳滤处理单元,所述絮凝沉淀单元的出液口与所述两级AO处理单元的进液口连通,所述纳滤处理单元的产水出口与反渗透处理单元的进液口连接,纳滤处理单元的浓水出口与物料膜处理单元的进液口连接。进一步的,所述非生化处理机构包括MBR预处理单元和单级DT处理单元,所述MBR预处理单元的进液口与絮凝沉淀单元的出液口连通,MBR预处理单元的出液口与单级DT处理单元的进液口连通,所述单级DT处理单元的产水出口与反渗透处理单元的进液口连接,单级DT处理单元的浓水出口与物料膜处理单元的进液口连接。进一步的,所述反渗透处理单元的浓水出口通过管线与单级DT处理单元的进液口连通。进一步的,所述反渗透处理单元的浓水出口与物料膜处理单元的进液口连通。进一步的,所述反渗透处理单元上设有用于直接排放非生化处理机构和生化处理机构产水的超越管线。另外,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老龄生活垃圾填埋场渗滤液处理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将老龄生活垃圾填埋场渗滤液引入絮凝沉淀单元中,通过絮凝沉淀单元期初渗滤液中悬浮物、胶体颗粒物及钙镁金属离子;2)将絮凝沉淀单元处理后的出水一部分引入生化处理机构中进行处理,一部分引入非生化处理机构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老龄生活垃圾填埋场渗滤液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絮凝沉淀单元、非生化处理机构和生化处理机构,所述絮凝沉淀单元的出液口通过两个分支管路分别与非生化处理机构和生化处理机构的进液口连通,所述非生化处理机构和生化处理机构的产水出口均与反渗透处理单元的进液口连接,所述非生化处理机构和生化处理机构的浓水出口均与物料膜处理单元的进液口连接,所述物料膜处理单元的出液口与蒸发处理单元的进液口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老龄生活垃圾填埋场渗滤液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絮凝沉淀单元、非生化处理机构和生化处理机构,所述絮凝沉淀单元的出液口通过两个分支管路分别与非生化处理机构和生化处理机构的进液口连通,所述非生化处理机构和生化处理机构的产水出口均与反渗透处理单元的进液口连接,所述非生化处理机构和生化处理机构的浓水出口均与物料膜处理单元的进液口连接,所述物料膜处理单元的出液口与蒸发处理单元的进液口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老龄生活垃圾填埋场渗滤液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絮凝沉淀单元设置有配药区、反应区、沉淀区和产水区,且反应区内投加有使渗滤液中悬浮物及钙镁离子絮凝沉淀的氧化钙、氢氧化钠、PAC和PAM药剂,所述产水区分别与非生化处理机构和生化处理机构的进液口连通。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老龄生活垃圾填埋场渗滤液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生化处理机构包括依次连通的两级AO处理单元、超滤处理单元和纳滤处理单元,所述絮凝沉淀单元的出液口与所述两级AO处理单元的进液口连通,所述纳滤处理单元的产水出口与反渗透处理单元的进液口连接,纳滤处理单元的浓水出口与物料膜处理单元的进液口连接。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老龄生活垃圾填埋场渗滤液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非生化处理机构包括MBR预处理单元和单级DT处理单元,所述MBR预处理单元的进液口与絮凝沉淀单元的出液口连通,MBR预处理单元的出液口与单级DT处理单元的进液口连通,所述单级DT处理单元的产水出口与反渗透处理单元的进液口连接,单级DT处理单元的浓水出口与物料膜处理单元的进液口连接。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老龄生活垃圾填埋场渗滤液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反渗透处理单元的浓水出口通过管线与单级DT处理单元的进液口连通。


6.如权利要求1或5所述的一种老龄生活垃圾填埋场渗滤液处理系...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开明高本修冷超群李红吕露李明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天源环保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