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行车后叉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904088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13 10:21
一种自行车后叉,适用于一自行车架,包括一本体,其在左侧与右侧分别有多个调整孔;一左后勾爪件,其有多个固定孔及一左后勾爪部,该左后勾爪件通过固定孔安装于左后叉,该左后勾爪件相对左后叉位置可调;及一右后勾爪件,其有多个固定孔及一右后勾爪部,该右后勾爪件通过固定孔安装于右后叉,该右后勾爪件相对右后叉位置可调;各后勾爪部为一自行车提供后轮、变速系统或煞车系统的安装。本体设有供一顶针倚靠各后勾爪件并增加后勾爪件的稳固性的固定件。各后勾爪件可有不同形状及增加孔位以符合不同厂商所生产的配件。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自行车后叉
本专利技术是关于一种自行车后叉,特别是一种可以调整后勾爪位置且用以安装各种不同的变速系统、刹车系统的自行车后叉。
技术介绍
随着骑乘自行车日益风行,有许多厂商推出各式规格的自行车改装零件供使用者挑选;但是自行车架的尺寸多为固定规格,无法任意更改,使用者挑选车架后便只能挑选与该车架相配的相关商品,难以尝试所有厂商的产品,使用者要使用与该车架不相配的改装零件只能更换车架,使使用者的经济负担较大。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自行车后叉,可以调整后勾爪位置及形状来配合各家厂商产品。本专利技术自行车后叉,包括一本体,其包括一左后叉及一右后叉,该左后叉与该右后叉分别有多个调整孔;一左后勾爪件,其有多个固定孔及一左后勾爪部,各固定孔对应该左后叉的调整孔,该左后勾爪件通过各固定孔位置可调整地安装在该左后叉;及一右后勾爪件,其有多个固定孔及一右后勾爪部,各固定孔对应该右后叉的各调整孔,该右后勾爪件通过各固定孔位置可调整地安装在该右后叉。优选地,各调整孔的截面为椭圆形、长方型、S型或Z型。优选地,该左后叉的各调整孔在朝向该左后勾爪件的一侧环设一导槽,该左后勾爪件的各固定孔分别在朝向该左后叉的一侧设一凸缘,该左后勾爪件的各凸缘分别对应该左后叉的各导槽;该右后叉的各调整孔在朝向该右后勾爪件的一侧环设一导槽,该右后勾爪件的各固定孔分别在朝向该右后叉的一侧设一凸缘,该右后勾爪件的各凸缘分别对应该右后叉的各导槽。优选地,该左后叉与该右后叉分别在安装该左后勾爪件与该右后勾爪件的一侧,该左后勾爪件与该右后勾爪件的一侧分别各有一固定件,其分别有一朝向该左后勾爪件与该右后勾爪件的贯孔,一顶针可调整位置地穿设于贯孔,各顶针分别倚靠该左后勾爪件与该右后勾爪件。一种安装于自行车后叉上的左后勾爪件,包括多个固定孔及一左后勾爪部,分别在各固定孔的一侧设一凸缘。进一步地,该左后勾爪件有多个碟刹固定孔。一种安装于自行车后叉上的右后勾爪件,包括多个固定孔及一右后勾爪部,分别在各固定孔的一侧设一凸缘。进一步地,该右后勾爪件有一变速器固定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各后勾爪部提供一自行车的后轮、变速系统或刹车系统等的安装。本体可由固定件提供一顶针倚靠各后勾爪件,避免各后勾爪件受力而松动。各后勾爪件可有不同形状,并且通过增加孔位以符合不同厂商生产配件。为了能够更进一步了解本专利技术的特征、特点和
技术实现思路
,请参阅以下有关本专利技术的详细说明。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示意图;图2为图1的爆炸图;图3为图1的左后勾爪件部分放大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的右后勾爪件(一)的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的右后勾爪件(二)的示意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的左后勾爪件(一)的示意图;图7为本专利技术的左后勾爪件(二)的示意图;图8为本专利技术的左后勾爪件(三)的示意图;图9为本专利技术的左后勾爪件(四)的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本体10左后叉11右后叉1011第一调整孔1012第二调整孔1021第一导槽1031第一固定件1032第二固定件104贯孔105顶针2左后勾爪件201第一固定孔202第二固定孔21左后勾爪部22碟刹固定孔231第一凸缘232第二凸缘3右后勾爪件30变速器固定孔31右后勾爪部。具体实施方式请参阅图1至图3,公开出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的附图,由上述附图说明本专利技术的自行车后叉,包括一本体1,其包括一左后叉10及一右后叉11,左后叉10与右后叉11分别有多个调整孔,该调整孔分为设于该左后叉10的第一调整孔1011和设于该右后叉11的第二调整孔1012;一左后勾爪件2,其有多个第一固定孔201及一左后勾爪部21,各第一固定孔201对应左后叉10的各第一调整孔1011,左后勾爪件2通过各第一固定孔201位置可调整地安装在左后叉10;及一右后勾爪件3,其有多个第二固定孔202及一右后勾爪部31,各第二固定孔202对应右后叉11的各第二调整孔1012,右后勾爪件3通过各第二固定孔202位置可调整地安装在右后叉11。一种安装在自行车后叉上的左后勾爪件2,包括多个第一固定孔201及一左后勾爪部21,分别在各第一固定孔201的一侧设一第一凸缘231,该左后勾爪件2有多个碟刹固定孔22。一种安装在自行车后叉上的右后勾爪件3,包括多个第二固定孔202及一右后勾爪部31,分别在各第二固定孔202的一侧设一第二凸缘232,该右后勾爪件3有一变速器固定孔30。各调整孔的截面为椭圆形、长方形、S型或Z型,第一调整孔1011和第二调整孔1012分别使左后勾爪件2及右后勾爪件3能够调整位置地装设在左后叉10及右后叉11,如此可调整自行车后轮与大盘的距离来配合更多不同厂商及功能的配备;左后叉10的各第一调整孔1011在朝向左后勾爪件2的一侧环设一第一导槽1021,左后勾爪件2的各第一固定孔201分别在朝向左后叉10的一侧设一第一凸缘231,各第一凸缘231对应各第一导槽1021;右后叉11的各第二调整孔1012在朝向右后勾爪件3的一侧环设一第二导槽,右后勾爪件3的各第二固定孔202分别在朝向右后叉11的一侧设一第二凸缘232,各第二凸缘232对应各第二导槽;第一凸缘231与第一导槽1021、第二凸缘232与第二导槽的搭配可使左后勾爪件2及右后勾爪件3更稳固的装设在左后叉10及右后叉11上。左后叉10与右后叉11可分别在安装左后勾爪件2与右后勾爪件3的一侧,左后勾爪件2的一侧有一第一固定件1031,右后勾爪件3的一侧有一第二固定件1032,其分别有一朝向左后勾爪件2与右后勾爪件3的贯孔104,一顶针105可调整位置地穿设于各贯孔104;各顶针105分别倚靠已经调整好位置的左后勾爪件2与右后勾爪件3,其可增加左后勾爪件2与右后勾爪件3的稳固性且不易滑动。在图4与图5中,可以看到右后勾爪件3有无变速器固定孔30的差别,右后勾爪部31也可依据不同厂商设备的需要变更长度。在图6至图9中,可以看到左后勾爪件2有无碟刹固定孔22的差别,左后勾爪部21也可依据不同厂商设备的需要变更长度。但是以上所述,仅为本专利技术的较佳实施例,不能用以限定本专利技术可实施的范围,凡本领域技术人员所明显可作的变化与修饰,皆应视为不悖离本专利技术的实质内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自行车后叉,置于一自行车架,其特征在于,包括:/n一本体,其包括一左后叉及一右后叉,该左后叉与该右后叉分别有多个调整孔;/n一左后勾爪件,其有多个固定孔及一左后勾爪部,各固定孔对应该左后叉的各调整孔,该左后勾爪件通过各固定孔位置可调整地安装在该左后叉;及/n一右后勾爪件,其有多个固定孔及一右后勾爪部,各固定孔对应该右后叉的各调整孔,该右后勾爪件通过各固定孔位置可调整地安装在该右后叉。/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行车后叉,置于一自行车架,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本体,其包括一左后叉及一右后叉,该左后叉与该右后叉分别有多个调整孔;
一左后勾爪件,其有多个固定孔及一左后勾爪部,各固定孔对应该左后叉的各调整孔,该左后勾爪件通过各固定孔位置可调整地安装在该左后叉;及
一右后勾爪件,其有多个固定孔及一右后勾爪部,各固定孔对应该右后叉的各调整孔,该右后勾爪件通过各固定孔位置可调整地安装在该右后叉。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行车后叉,其特征在于:各调整孔的截面为椭圆形、长方型、S型或Z型。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行车后叉,其特征在于:该左后叉的各调整孔在朝向该左后勾爪件的一侧环设一导槽,该左后勾爪件的各固定孔分别在朝向该左后叉的一侧设一凸缘,该左后勾爪件的各凸缘分别对应该左后叉的各导槽;该右后叉的各调整孔在朝向该右后勾爪件的一侧环设一导槽,该右后勾爪件的各固定孔分别在朝向该右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彭弘光范英楷
申请(专利权)人:堤麦策略行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中国台湾;7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