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口罩
[0001]本专利技术关于一种口罩,尤其指一种具有防菌、防病毒且能够水洗的口罩。
技术介绍
[0002]目前市售口罩可分为下述几种:
[0003]1.活性碳口罩,其目的在通过活性碳吸附有机溶剂蒸汽与臭味,但戴口罩若不密合,呼吸空气将从不密合地方泄漏,将无法达到预防效果,活性碳由类石墨微晶堆积而成,属无定形碳,含有以表面化合物形式存在的氢、氧等元素和以灰分形式存在的无机氧化物。它具有选择性吸附能力,利用其孔径大小和表面理化特性,可从复杂的多组分气体或液体中吸附分离出某些组分。因为活性碳的功能在于吸附有机气体或臭味,而非在于过滤微粒或细菌,真正的活性碳是经过高温碳化及活化的活性碳颗粒或活性碳纤,即使再遇到高温也不易融化消失。
[0004]2.不织布口罩,其过滤机制主要是靠超细静电纤维布,所以粉尘经超细静电纤维布捕捉后极不易因清洗而脱离,且水洗也会破坏静电的吸尘能力,因此不织布口罩是不可以清洗的,用后应该要丢弃,造成环境污染与浪费。
[0005]3.一般棉质口罩的主要优点为可以重复清洗使用,但缺点为: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口罩,其特征在于,包括:一环体,其两端套分别套设有一第一带体及一第二带体,该第一带体的另一端与该第二带体的另一端可拆式结合;一遮蔽单元,其包括至少一第一层体、至少一第二层体、至少一第三层体及一第四层体,该第一层体一侧的边缘与该第二层体一侧的边缘结合,该第二层体的中心处设有至少一第一透孔,该第三层体的顶部和底部与该第一层体及该第二层体结合,使该第三层体与该第二层体之间形成一与外部连通的容置空间,该第四层体的一侧与该第一层体、该第二层体及该第三层体的底部结合,该环体的一侧与该第一层体、该第二层体及该第三层体的顶部结合,该环体的另一侧结合在该第一层体、该第二层体及该第四层体的底部结合,且该环体的两端与该遮蔽单元之间分别形成一镂空部,通过这些镂空部勾设配戴在人体双耳上,并使该遮蔽单元遮蔽人体的鼻及口部;以及一过滤单元,其容设在该容置空间内,该过滤单元包括有一第一片体、一第二片体、一第三片体及一第四片体,该第一片体、该第二片体、该第三片体及该第四片体的边缘相互结合,借此当吸气时该过滤单元会紧贴该第二层体,吐气时空气将该过滤单元推开,以增加呼吸的效率。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口罩,其特征在于,该第一层体、该第二层体及该第三层体的顶部设有一互相结合的缝线部,使该遮蔽单元朝前凸出,形成一第一夹角。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口罩,其特征在于,该第四层体与该第三层体结合的一侧为弧形,使该第四层体与该第一层体、该第二层体及该第三层体之间形成一第二夹角。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口罩,其特征在于,该第二层体还设有至少一第二透孔,该第二透孔邻近该第一透孔,且该第二透孔小于该第一透孔。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口罩,其特征在于,该第二透孔位于该第一透孔上方,且该第二透孔的一侧与该第一透孔的一侧相切并连通。6.如权利要求1、2、3或4所述的口罩,其特征在于,该第一层体为双面织布料,其包括有一聚丙烯的内层及一尼龙或聚酯纤维的外层,且该第一层体经过锌抗菌处理;该第二层体为贴有亲水膜的天然布料或涂布有防水材料的天然布料,天然布料的材质包括棉、麻、羊毛及蚕丝,亲水膜的材质包含聚四氟乙烯、TPU膜、PU膜及PP膜,防水材料包含PU、PE及TPU;该第三层体为多开孔防泼水或防水布料,该第四层体为双面织布料及多开孔防泼水或防水布料组成。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口罩,其特征在于,该过滤单元的该第一片体为尼龙、聚酯纤维或PP材质,该第二片体及该第三片体为PP材质,该第四片体多微孔膜,该多微孔膜的孔径小于或等于0.3微米,且该第四片体设于该第二片体及该第三片体之间。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口罩,其特征在于,该环体为弹性材质,且该环体内部设有一鼻梁压条,并位于该遮蔽单元上方。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口罩,其特征在于,该第一带体与该第二带体的一端分别设有一第一孔体及一第二孔体,并以该第一孔体及该第二孔体结合在该环体上,该第一带体与该第二带体的另...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彭弘光,
申请(专利权)人:堤麦策略行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