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竞技自行车的后下叉叉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645213 阅读:4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15 21:3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竞技自行车的后下叉叉骨,包括形状相同的两个叉骨单元,两个叉骨单元同侧的一端部一体成型并形成有五通端,两个叉骨单元同侧的另一端部分别具有独立的勾爪端,叉骨单元的下底面向下凸起呈凸面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以降低运动员在骑乘过程中的外部阻力,节约体能以获得更好的比赛成绩。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竞技自行车的后下叉叉骨
本技术涉及竞技自行车生产
,具体涉及一种用于竞技自行车的后下叉叉骨。
技术介绍
随着社会经济水平和生活水平的提高,竞技类的运动也随之快速发展,其中,自行车竞技也成为众多运动爱好者和专业运动者的选择之一。对于自行车竞技来说,成败除了与竞技者的身体素质和骑行技巧有关之外,自行车本身的设计是否能有效降低骑行阻力也是很重要的,在分秒必争的场地车竞技领域,0.1s也能决定自行车比赛的冠亚军所属。而自行车车架上的后下叉叉骨设计也是影响车架整体风阻的一个关键因素,目前现有技术中常见的后下叉叉骨包括两种:上翘形:后下叉骨的下底面向上顶面鼓起,形成上翘形,如图1所示。其缺点是:重心上移,叉骨变小而刚性不足,风阻偏高。平直形:后下叉骨的下底面为平直形,如图2所示,其缺点是:重心上移,风阻偏高。因此,最大程度的减少骑行阻力成为竞技自行车设计、制造和运动员的不懈追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用于竞技自行车的后下叉叉骨,后下叉叉骨向下扩张式造型设计,重心下移,使得风阻更低。本技术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提供一种用于竞技自行车的后下叉叉骨,包括形状相同的两个叉骨单元,两个叉骨单元同侧的一端部一体成型并形成有五通端,两个叉骨单元同侧的另一端部分别具有独立的勾爪端,叉骨单元的下底面向下凸起呈凸面状。叉骨单元的下底面呈向下凸起的凸面状,可以使得骑乘时整体重心下移,减小风阻系数,可以减小自行车正下方气流对整个自行车的阻力干扰。进一步的,凸面状的最低点距离叉骨单元的下底面的最大距离为1-10mm。进一步的,叉骨单元纵截面呈矩形且矩形的宽分别位于叉骨单元的上顶面和下底面上。更进一步的,叉骨单元的上顶面与下底面之间的竖直间距自勾爪端至五通端逐渐增大。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叉骨自勾爪端向五通端呈向下扩张式造型,骨单元的下底面向下凸起呈凸面状,类似于海豚肚形式,在实际骑乘过程中可以使重心下移,从空气动力学来讲,风阻阻力更低,可以减小自行车正下方气流对整个自行车的干扰,自行车抓地更好,稳定性也随之提升,同时减少运动员在骑行过程中体能的消耗,提高运动员比赛成绩,从而有助于提高运动员比赛成绩。附图说明图1为现有技术平直形后下叉叉骨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现有技术上翘形后下叉叉骨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后下叉叉骨的正视图;图4为本技术后下叉叉骨的立体图;图5为本技术后下叉叉骨中叉骨单元的纵截面示意图。图中所示:1、后下叉叉骨,2、勾爪端,3、五通端,4、凸面状,5、叉骨单元,6、矩形截面。具体实施方式为能清楚说明本方案的技术特点,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方案进行阐述。一种用于竞技自行车的后下叉叉骨1,包括形状相同的两个叉骨单元5,两个叉骨单元5同侧的一端部一体成型并形成有五通端3,两个叉骨单元5同侧的另一端部分别具有独立的勾爪端2,叉骨单元5的下底面向下凸起呈凸面状4。凸面状的最低点距离叉骨单元的下底面的最大距离为1-10mm。在本实施例中,凸面状的最低点距离叉骨单元下底面的最大距离选用6mm。叉骨单元5纵截面呈矩形且矩形截面6的宽分别位于叉骨单元5的上顶面和下底面上。叉骨单元5的上顶面与下底面之间的竖直间距自勾爪端2至五通端3逐渐增大。通过将本实施设计的向下扩张式后下叉与传统的后下叉风阻数据进行检测,实验条件如下:温度25度,相对湿度为45%-65%,风速45km/h。实验测试结果如表1所示:表1通过表1可知,采用本实施方案的后下叉叉骨1外形自勾爪端2向五通端3呈向下扩张式造型,叉骨单元5的下底面向下凸起呈凸面状4,呈海豚肚形,犹如海豚在水中高速前进时的稳健,沉稳。风阻均得到了大幅度降低,后下叉叉骨1向下扩张式设计,在实际骑乘过程中可以使重心下移。从空气动力学来讲,风阻阻力更低,可以减小自行车正下方气流对整个自行车的风阻系数,同时降低运动员在骑乘过程中的外部阻力,减少运动员在骑行过程中体能的消耗,可以节约体能以获得更好的比赛成绩。当然,上述说明也并不仅限于上述举例,本技术未经描述的技术特征可以通过或采用现有技术实现,在此不再赘述;以上实施例及附图仅用于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并非是对本技术的限制,参照优选的实施方式对本技术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本
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技术的实质范围内所做出的变化、改型、添加或替换都不脱离本技术的宗旨,也应属于本技术的权利要求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竞技自行车的后下叉叉骨,包括形状相同的两个叉骨单元,两个叉骨单元同侧的一端部一体成型并形成有五通端,两个叉骨单元同侧的另一端部分别具有独立的勾爪端,其特征在于:叉骨单元的下底面向下凸起呈凸面状。/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竞技自行车的后下叉叉骨,包括形状相同的两个叉骨单元,两个叉骨单元同侧的一端部一体成型并形成有五通端,两个叉骨单元同侧的另一端部分别具有独立的勾爪端,其特征在于:叉骨单元的下底面向下凸起呈凸面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竞技自行车的后下叉叉骨,其特征在于:凸面状的最低点距离叉骨单元的下底面的最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罗坤邓龙洵王春青沈金康张洁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泰山瑞豹复合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