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合金钢锭浇注帽口保护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903716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13 10:2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合金钢锭浇注帽口保护装置,涉及一种模具,包括钢锭浇注用模具,所述钢锭浇注模具的顶部固定安装有与其同轴分布的且高度为20‑30cm的绝缘耐火泥圈,所述绝缘耐火泥圈的内壁嵌制有高度为5‑8cm的金属导电圈,且金属导电圈的内侧壁暴露在绝缘耐火泥圈的外侧,所述金属导电圈与外部电源的正极连接,其底端距钢锭浇注用模具顶端10‑15cm,外部电源的负极与钢锭浇注用模具的底部连接,且钢锭浇注用模具的顶端接地,所述钢锭浇注用模具的底端开设有注液孔,所述钢锭浇注用模具内腔的底部铺设有由CaF2、CaO、Al2O3和石墨构成的保护电渣层,所述保护电渣层厚度为15‑25cm;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利用保护电渣层可有效地对钢液顶部进行加热,避免了钢液上部冷却过快的弊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合金钢锭浇注帽口保护装置
本技术涉及一种夹具,尤其涉及一种能够对处于电弧炉内的断电极进行起吊夹起的夹具。
技术介绍
浇注是炼钢生产过程的最终操作,对产品的质量有很大的影响。钢锭在钢锭模中的凝固条件决定了钢锭的结晶结构,同时也决定了化学成分和组织均匀性。为了提高锭钢锭的质量,在铸锭过程中由于操作不当或注速、铸温控制不当,会使铸成的锭有钢锭表面的结疤、重皮和纵、横裂纹,内部的残余缩孔、皮下气泡、疏松和偏析等。降低了钢锭的后续加工的用材率。特别是在下注法的浇注过程中,钢液在钢模中由下往上升,上层的钢液散热快,夹杂物的渗透氧化,主要集中在钢锭的上层,使合金钢钢锭在后续的锻造和热处理加工中过程中很难消除,有部分不能得不到有效利用,造成资源的浪费。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合金钢锭浇注帽口保护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钢液上次散热快导致无法有效利用的技术问题。本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本技术提供一种合金钢锭浇注帽口保护装置,包括钢锭浇注用模具,所述钢锭浇注模具的顶部固定安装有与其同轴分布的且高度为20-30cm的绝缘耐火泥圈,所述绝缘耐火泥圈的内壁嵌制有高度为5-8cm的金属导电圈,且金属导电圈的内侧壁暴露在绝缘耐火泥圈的外侧,所述金属导电圈与外部电源的正极连接,其底端距钢锭浇注用模具顶端10-15cm,外部电源的负极与钢锭浇注用模具的底部连接并接地,所述钢锭浇注用模具的底端开设有注液孔,所述钢锭浇注用模具内腔的底部铺设有由CaF2、CaO、Al2O3和石墨构成的保护电渣层,所述保护电渣层厚度为15-25cm。进一步,保护电渣层中的CaF2、CaO、Al2O3和石墨的尺寸均不大于100目。本技术提供一种合金钢锭浇注帽口保护装置,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体现在:本技术结构简单,利用金属导电圈与外部电源连通,待保护电渣层上浮至其内后可使电路连通,并最终使得保护电渣层构成一个大电阻,作为热源进而可有效地对钢液顶部进行加热,实现了对钢液上层的在加热同时起到保温作用,使得钢锭冷却速率趋向一致,保障了钢锭的质量。附图说明图1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合金钢锭浇注帽口保护装置截面示意图。图2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合金钢锭浇注帽口保护装置结构示意图。图中:1、钢锭浇注用模具;2、绝缘耐火泥圈;3、金属导电圈;4、注液孔;5、保护电渣层。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
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申请方案,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对本申请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的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当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中的术语“包括”,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的方法不必限于清楚地列出的那些步骤,而是可包括没有清楚地列出的或对于这些方法固有的其它步骤。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申请。实施例结合附图1和图2,在本实施例中提供一种合金钢锭浇注帽口保护装置,包括钢锭浇注用模具1,所述钢锭浇注模具的顶部固定安装有与其同轴分布的且高度为20-30cm的绝缘耐火泥圈2,所述绝缘耐火泥圈2的内壁嵌制有高度为5-8cm的金属导电圈3,且金属导电圈3的内侧壁暴露在绝缘耐火泥圈2的外侧,所述金属导电圈3与外部电源的正极连接,其底端距钢锭浇注用模具1顶端3-5cm,外部电源的负极与钢锭浇注用模具1的底部连接并接地,所述钢锭浇注用模具1的底端开设有注液孔4,所述钢锭浇注用模具1内腔的底部铺设有由CaF2、CaO、Al2O3和石墨构成的保护电渣层5,所述保护电渣层5厚度为15-25cm。特别的,保护电渣层5中的CaF2、CaO、Al2O3和石墨的尺寸均不大于100目。工作原理:在采用设备通过注液孔4进行下注法浇注工艺过程中,因保护电渣层5的密度小于钢液的密度,在钢液浇注的过程中,保护电渣层5不断上浮,当上浮至其顶部与绝缘耐火泥圈2上沿平齐后停止钢液浇注,同时外部电源开启后金属导电圈3借助保护电渣层5使得电路形成回路,在此回路中,保护电渣层5相当于一个大电阻,形成热源,在其运行的过程中产生大量的热量,从而可有效地对其下部的钢液进行加热或补热。加热一定时间后,钢液上层温度达到浇注锭中段温度后,断开外部电源,钢锭开始冷却,在冷却过程中,钢锭上层的保护电渣又起到保温作用,使整个钢锭冷却速率趋向一致性。冷却完成后,脱去钢模顶部的绝缘耐火泥圈,并除去钢锭上的电渣脱模,浇注完成。本技术中采用这种补热方式,电渣还要起到保护浇注过程能有效防止钢液氧化和杂物渗透的作用,通过对钢液辅助加热,使钢液上层温度回升,调节其流动性,起到修复结疤重皮和纵、横裂纹,消除内部的残余缩孔和内应力产生的偏析现象,该方法所需装置简单,操作简单,生产费用低,该技术实用性强,有很好的应用推广前景。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技术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技术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技术。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技术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技术内。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本技术不限于以上对实施例的描述,本领域技术人员根据本技术揭示的内容,在本技术基础上不必经过创造性劳动所进行的改进和修改,都应该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合金钢锭浇注帽口保护装置,包括钢锭浇注用模具(1),其特征在于,所述钢锭浇注用模具的顶部固定安装有与其同轴分布的且高度为20-30cm的绝缘耐火泥圈(2),所述绝缘耐火泥圈(2)的内壁嵌制有高度为5-8cm的金属导电圈(3),且金属导电圈(3)的内侧壁暴露在绝缘耐火泥圈(2)的外侧,所述金属导电圈(3)与外部电源的正极连接,其底端距钢锭浇注用模具(1)顶端15-25cm,外部电源的负极与钢锭浇注用模具(1)的底部连接并接地,所述钢锭浇注用模具(1)的底端开设有注液孔(4),所述钢锭浇注用模具(1)内腔的底部铺设有保护电渣层(5),所述保护电渣层(5)厚度为15-25cm。/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合金钢锭浇注帽口保护装置,包括钢锭浇注用模具(1),其特征在于,所述钢锭浇注用模具的顶部固定安装有与其同轴分布的且高度为20-30cm的绝缘耐火泥圈(2),所述绝缘耐火泥圈(2)的内壁嵌制有高度为5-8cm的金属导电圈(3),且金属导电圈(3)的内侧壁暴露在绝缘耐火泥圈(2)的外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仁波林心炳葛永健张光金王睿陈晓靓汪百友汪建新张宏宇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富凯特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