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水轮发电机定子通风槽板的组装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893563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09 23:39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水轮发电机定子通风槽板的组装工艺,步骤包括:步骤1,将呈扇形的定子冲片两个下角卡装在装夹工具的两个定位件的阶台处,使定子冲片与装夹工具固定在一起;步骤2,翻转装夹工具,使定子冲片搁放在垫块顶面;步骤3,将通风槽钢卡放在装夹工具的定位槽中,并使通风槽钢底面贴靠定子冲片表面;步骤4,将定子冲片与通风槽钢焊接在一起,完成组装;步骤5,将焊接好的定子通风槽板与装夹工具分离,继续开展下一产品组装;本发明专利技术不仅能够大幅提高产品合格率,而且能够大幅提高组装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水轮发电机定子通风槽板的组装工艺
本专利技术涉及水轮发电机零部件的生产工艺,具体涉及一种水轮发电机定子通风槽板的组装工艺。
技术介绍
水轮发电机定子通风槽板由定子冲片和通风槽钢两部分组成,通风槽钢通过点焊的方式与定子冲片组成整体,其作用是形成径向风道并通风冷却定子铁芯和定子线圈。通风槽钢材料一般为无磁的工字型钢,其安装位置在定子冲片齿中心或均布齿部两侧,与定子冲片齿槽侧边平行。在水轮发电机定子通风槽板生产过程中,对通风槽钢的焊接位置特别是通风槽钢相对于定子冲片的位置要求较高(通风槽钢相与定子冲片的相对位置严重影响产品的合格率),而现有的组装通风槽板的方法(如直接划线法、CN204366302U公开的定位治具找正法)都存在费工费时和合格率不高的问题。基于此,专利技术人前期开发了一种水轮发电机定子通风槽板的装夹工具(参见文献CN207593135U),包括扇形板,在扇形板侧壁设置有用于限位的螺栓组件,沿着扇形板径向设置有多个相互间隔的条形孔,条形孔的一端延伸至扇形板的弧线端,且条形孔在条形孔的宽度方向上的截面呈T型构造。尽管采用该工具能够通过条形孔对通风槽钢进行装夹并在达到精确定位的效果,然而,针对中型水轮发电机组的定子通风槽板,借助于该工具仍然只能够实现约83-85%的产品合格率(定子通风槽板组装合格率),且每名熟练操作者的组装效率也只能够达到10-12个/小时。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水轮发电机定子通风槽板的组装工艺,用于提高产品合格率和组装效率。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水轮发电机定子通风槽板的组装工艺,步骤包括:步骤1,将呈扇形的定子冲片两个下角卡装在装夹工具的两个定位件的阶台处,使定子冲片与装夹工具固定在一起;步骤2,翻转装夹工具,使定子冲片搁放在垫块顶面;步骤3,将通风槽钢卡放在装夹工具的定位槽中,并使通风槽钢底面贴靠定子冲片表面;步骤4,将定子冲片与通风槽钢焊接在一起,完成组装;步骤5,将焊接好的定子通风槽板与装夹工具分离,继续开展下一产品组装;所述装夹工具包括定位板,在定位板的同一侧面固定设置有两个定位件,每个定位件内侧设置有一个阶台,两个定位件的阶台相向布置,并以定位板中心线对称布置,两个定位件的阶台表面用于同时靠接定子冲片两个下角的棱边;在定位板上还设置有定位槽,定位槽的槽宽比通风槽钢宽度大0.15mm~0.2mm,定位槽的长度比通风槽钢长度大0.3mm~0.5mm;两个定位件的中心线、定位槽的中心线与定位板中心线都相交于定子冲片的圆心;所述装夹工具还包括设置在操作台上的垫块,当定子冲片搁放在垫块顶面后,两个定位件的底面与垫块底面同时重合于操作台面。作为优选方案,步骤1中,先将装夹工具立起来并借助于臂力固定,然后将定子冲片竖向插入两个定位件之间,使定子冲片两个下角卡装在两个定位件的阶台处。作为优选方案,步骤1中,先将定位件朝上并使装夹工具平放,然后将定子冲片横向插入两个定位件之间,使定子冲片两个下角卡装在两个定位件的阶台处。作为优选方案,阶台采用直角阶台,即阶台的转角处为直角。进一步地,阶台的侧边与定子冲片的侧棱边完全贴靠。进一步地,定位件通过紧固件连接在定位件上,且当紧固件松脱后,定位件可借助于外力的作用进行转动,采用这样的结构还便于组装不同规格(主要针对不同弧度的定子冲片)的通风槽板。进一步地,当紧固件松脱后,两个定位件可借助于外力的作用相对或相向移动,采用这样的结构还便于组装不同规格(主要针对不同长度的定子冲片)的通风槽板。作为优选方案,定位板呈矩形或弧形。采用本专利技术方法,不仅能够大幅提高产品合格率,而且能够大幅提高组装效率,针对中型水轮发电机组的定子通风槽板,能够实现99%以上的定子通风槽板组装合格率,每名熟练操作者的组装效率能够达到25-26个/小时;采用本专利技术方法,各步骤非常顺应人体自然操作习惯,整个操作过程中卡装定子冲片的步骤特别巧妙,以及其简单的方式解决了定子冲片与通风槽钢相对位置容易变动的问题。附图说明图1是实施例1中采用的装夹工具示意图;图2是实施例1中采用的装夹工具侧向示意图;图3是实施例1中装夹工具的定位板示意图;图4是实施例2中采用的装夹工具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说明,但以下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专利技术的原理及其核心思想,并非对本专利技术保护范围的限定。应当指出,对于本
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专利技术原理的前提下,针对本专利技术进行的改进也落入本专利技术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实施例1一种水轮发电机定子通风槽板的组装工艺,结合图1至图3所示,其步骤包括:步骤1,将呈扇形的定子冲片2两个下角10卡装在装夹工具的两个定位件5的阶台11处,使定子冲片2与装夹工具固定在一起;具体是先将定位件5朝上并使装夹工具平放,然后将定子冲片2横向插入两个定位件5之间,使定子冲片2两个下角10卡装在两个定位件5的阶台11处,同时确保定子冲片2的侧棱边完全贴靠阶台11的侧边;步骤2,翻转装夹工具,使定子冲片2搁放在垫块8顶面;步骤3,将通风槽钢7卡放在装夹工具的定位槽3中,并使通风槽钢7底面贴靠定子冲片2表面,卡放通风槽钢7后的状态如图2所示;步骤4,将定子冲片2与通风槽钢7焊接(可以是点焊,点焊位置如图1中编号4所指圆点所示,也可以是段焊)在一起,完成组装;步骤5,将组装好的定子通风槽板与装夹工具分离,继续开展下一产品组装,即取出定子通风槽板后再开展下一个产品组装;本实施例中,装夹工具包括呈弧形的定位板1,定位板1的弧度与定子冲片2弧度相同或相近,在定位板1的同一侧面固定设置有两个定位件5,每个定位件5通过紧固件6连接在定位件5上,每个定位件5内侧设置有一个阶台11,阶台11为直角阶台,位于相同侧的阶台11的侧边与定子冲片2的侧棱边平行,以使定子冲片2的侧棱边能够完全贴靠阶台11的侧边;两个定位件5的阶台11相向布置,并以定位板中心线12对称布置,两个定位件5的阶台11表面用于同时靠接定子冲片2两个下角10的棱边;在定位板1上还设置有定位槽3,定位槽3的槽宽比通风槽钢7宽度大0.15mm~0.2mm,定位槽3的长度比通风槽钢7长度大0.3mm~0.5mm;两个定位件5的中心线、定位槽3的中心线与定位板中心线12都相交于定子冲片2的圆心,本专利技术中:各部件的中心线是指基于图中平面而定义的中心线,并非针对部件立体空间所指的实际中心线;所述装夹工具还包括设置在操作台上的垫块8,当定子冲片2搁放在垫块8顶面后,两个定位件5的底面与垫块8底面同时重合于操作台面9。本实施例中的方法用于车间组装定子通风槽板,剔除材料本身不合格因素外,两名工人一同组装300套产品共用时6小时(有效工作时间),所组装的300套产品中合格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水轮发电机定子通风槽板的组装工艺,其特征在于,步骤包括:/n步骤1,将呈扇形的定子冲片(2)两个下角(10)卡装在装夹工具的两个定位件(5)的阶台处,使定子冲片(2)与装夹工具固定在一起;/n步骤2,翻转装夹工具,使定子冲片(2)搁放在垫块(8)顶面;/n步骤3,将通风槽钢(7)卡放在装夹工具的定位槽(3)中,并使通风槽钢(7)底面贴靠定子冲片(2)表面;/n步骤4,将定子冲片(2)与通风槽钢(7)焊接在一起;/n步骤5,将焊接好的定子通风槽板与装夹工具分离,继续开展下一产品组装;/n所述装夹工具包括定位板(1),在定位板(1)的同一侧面固定设置有两个定位件(5),每个定位件(5)内侧设置有一个阶台(11),两个定位件(5)的阶台(11)相向布置,并以定位板中心线(12)对称布置,两个定位件(5)的阶台(11)表面用于同时靠接定子冲片(2)两个下角(10)的棱边;/n在定位板(1)上还设置有定位槽(3),定位槽(3)的槽宽比通风槽钢(7)宽度大0.15mm~0.2mm,定位槽(3)的长度比通风槽钢(7)长度大0.3mm~0.5mm;/n两个定位件(5)的中心线、定位槽(3)的中心线与定位板中心线(12)都相交于定子冲片(2)的圆心;/n所述装夹工具还包括设置在操作台上的垫块(8),当定子冲片(2)搁放在垫块(8)顶面后,两个定位件(5)的底面与垫块(8)底面同时重合于操作台面(9)。/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水轮发电机定子通风槽板的组装工艺,其特征在于,步骤包括:
步骤1,将呈扇形的定子冲片(2)两个下角(10)卡装在装夹工具的两个定位件(5)的阶台处,使定子冲片(2)与装夹工具固定在一起;
步骤2,翻转装夹工具,使定子冲片(2)搁放在垫块(8)顶面;
步骤3,将通风槽钢(7)卡放在装夹工具的定位槽(3)中,并使通风槽钢(7)底面贴靠定子冲片(2)表面;
步骤4,将定子冲片(2)与通风槽钢(7)焊接在一起;
步骤5,将焊接好的定子通风槽板与装夹工具分离,继续开展下一产品组装;
所述装夹工具包括定位板(1),在定位板(1)的同一侧面固定设置有两个定位件(5),每个定位件(5)内侧设置有一个阶台(11),两个定位件(5)的阶台(11)相向布置,并以定位板中心线(12)对称布置,两个定位件(5)的阶台(11)表面用于同时靠接定子冲片(2)两个下角(10)的棱边;
在定位板(1)上还设置有定位槽(3),定位槽(3)的槽宽比通风槽钢(7)宽度大0.15mm~0.2mm,定位槽(3)的长度比通风槽钢(7)长度大0.3mm~0.5mm;
两个定位件(5)的中心线、定位槽(3)的中心线与定位板中心线(12)都相交于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钢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水轮机厂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重庆;5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