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示装置、显示面板及其制造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892991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09 23:37
本公开关于一种显示装置、显示面板及其制造方法,涉及显示技术领域。该制造方法包括:在一基板上形成柔性衬底;在柔性衬底背离基板的表面形成显示层,显示层具有贯穿柔性衬底的通孔;通孔的侧壁位于柔性衬底内的区域具有至少一个环形的凸棱;形成覆盖显示层的封装层,且封装层覆盖通孔的侧壁和基板位于通孔内的至少部分区域;去除封装层覆盖于至少一个凸棱的内环面的区域,以使封装层断开;将基板与柔性衬底剥离。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显示装置、显示面板及其制造方法
本公开涉及显示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显示装置、显示面板及显示面板的制造方法。
技术介绍
封装是显示面板制造过程中的重要工艺,通过封装层对显示面板的内部结构进行保护,保证其正常工作。但是,由于工艺原因,用于进行封装的膜层可能会出现破损,影响封装效果,甚至导致封装失效,影响显示面板的正常工作。需要说明的是,在上述
技术介绍
部分公开的信息仅用于加强对本公开的背景的理解,因此可以包括不构成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已知的现有技术的信息。
技术实现思路
本公开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显示装置、显示面板及显示面板的制造方法,可降低封装失效的风险。根据本公开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显示面板的制造方法,包括:在一基板上形成柔性衬底;在所述柔性衬底背离所述基板的表面形成显示层,所述显示层具有贯穿所述柔性衬底的通孔;所述通孔的侧壁位于所述柔性衬底内的区域具有至少一个环形的凸棱;形成覆盖所述显示层的封装层,且所述封装层覆盖所述通孔的侧壁和所述基板位于所述通孔内的至少部分区域;去除所述封装层覆盖于至少一个所述凸棱的内环面的区域,以使所述封装层断开;将所述基板与所述柔性衬底剥离。在本公开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去除所述封装层对应于至少一个所述凸棱的内环面的区域,包括:形成覆盖所述封装层的光刻胶层,且所述光刻胶层延伸至一目标凸棱背离所述基板的表面,且所述光刻胶层位于所述通孔内的区域在所述基板上的正投影位于所述目标凸棱在所述基板上的正投影以内;所述目标凸棱为所述凸棱中的一个;对未被所述光刻胶层覆盖的所述封装层进行刻蚀,至少露出所述目标凸棱的内环面;去除所述光刻胶层。在本公开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凸棱的数量为多个,所述目标凸棱为距离所述基板最近的一个所述凸棱。在本公开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形成覆盖所述显示层的封装层,包括:形成覆盖所述显示层的第一无机层,所述第一无机层覆盖所述通孔的侧壁和所述基板位于所述通孔内的至少部分区域;在所述第一无机层背离所述柔性衬底的表面的局部形成位于所述通孔外的有机层;形成覆盖所述有机层和所述第一无机层被所述有机层露出的区域的第二无机层,所述第二无机层在所述通孔内与所述第一无机层层叠设置。在本公开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显示层包括多个像素岛以及分隔所述像素岛的间隔区,所述像素岛具有发光区和围绕所述显示区的过渡区,所述通孔位于所述间隔区;在所述柔性衬底背离所述基板的表面形成显示层,包括:在所述柔性衬底背离所述基板的表面形成对应于所述发光区、所述过渡区和所述间隔区的驱动层;在所述驱动层背离所述柔性衬底的表面对应于所述发光区的区域形成平坦层;在所述平坦层背离所述柔性衬底的表面对应于所述发光区的区域形成第一电极层;在所述平坦层背离所述柔性衬底的表面对应于所述发光区的区域形成露出所述第一电极层的像素定义层;在所述驱动层对应于所述间隔区的区域开设露出所述基板的通孔;所述通孔的侧壁位于所述柔性衬底内的区域具有至少一个环形的凸棱;形成覆盖所述像素定义层和所述第一电极层的发光层,且所述发光层覆盖所述基板位于所述通孔内的至少部分区域;形成覆盖所述发光层的第二电极层;所述第一无机层覆盖所述第二电极。在本公开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在所述柔性衬底背离所述基板的一侧形成显示层,还包括:在所述驱动层背离所述柔性衬底的表面对应于所述过渡区的区域,形成围绕所述发光区的环形的阻挡坝;所述第一无机层覆盖所述第二电极和所述阻挡坝,所述有机层限定于所述阻挡坝围绕的环形区域内。在本公开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凸棱的数量为多个,且沿垂直于所述基板的方向间隔分布;距离所述基板最近的所述凸棱的内环面在所述基板上的正投影与所述通孔内的所述发光层的边沿重合;相邻两所述凸棱中,距离所述基板较远的所述凸棱的内环面在所述基板上的正投影围绕于距离所述基板较近的所述凸棱的内环面在所述基板上的正投影外。在本公开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在一基板上形成柔性衬底,包括:在一基板上依次形成多层衬底单元层,每个所述衬底单元层包括柔性基层和层叠于所述柔性基层背离所述基板的表面的缓冲层;在所述驱动层对应于所述间隔区的区域开设露出所述基板的通孔,包括:对所述驱动层和各所述衬底单元层对应于所述间隔区的至少部分区域进行刻蚀,形成露出所述基板的通孔;各所述缓冲层对应与所述通孔的区域向所述基板依次缩小,各所述柔性基层对应于所述通孔的区域向所述基板依次缩小;且在同一所述衬底单元层中,所述缓冲层对应于所述通孔的区域小于所述柔性基层对应于所述通孔的区域;每个所述缓冲层伸出所述柔性基层的区域为所述凸棱。根据本公开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显示面板,包括:柔性衬底;显示层,设于所述柔性衬底的一侧,且具有贯穿所述柔性衬底的通孔;所述通孔的侧壁位于所述柔性衬底内的区域具有至少一个环形的凸棱;封装层,覆盖所述显示层背离所述柔性衬底表面,且所述封装层覆盖所述通孔的侧壁,且露出至少一个所述凸棱的内环面。在本公开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封装层包括:第一无机层,覆盖所述显示层和所述通孔的侧壁,且露出至少一个所述凸棱的内环面;有机层,设于所述第一无机层背离所述柔性衬底的表面的局部,且位于所述通孔外;第二无机层,覆盖所述有机层和所述第一无机层被所述有机层露出的区域,所述第二无机层在所述通孔内与所述第一无机层层叠设置。在本公开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显示层包括多个像素岛以及分隔所述像素岛的间隔区,所述像素岛具有发光区和围绕所述显示区的过渡区;所述显示层包括:驱动层,设于所述柔性衬底一侧,且对应于所述发光区、所述过渡区和所述间隔区;所述通孔开设于所述驱动层对应于所述间隔区的区域;平坦层,设于在所述驱动层背离所述柔性衬底的表面对应于所述发光区的区域;第一电极层,设于在所述平坦层背离所述柔性衬底的表面对应于所述发光区的区域;像素定义层,设于所述平坦层背离所述柔性衬底的表面对应于所述发光区的区域,且露出所述第一电极层;发光层,覆盖所述像素定义层和所述第一电极层;第二电极层,覆盖所述发光层;所述第一无机层覆盖所述第二电极。在本公开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显示层还包括:环形的阻挡坝,设于所述驱动层对应于所述过渡区的区域,且围绕所述发光区;所述发光层覆盖所述阻挡坝,所述有机层限定于所述阻挡坝围绕的环形区域内。在本公开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凸棱的数量为多个,且沿垂直于所述柔性衬底的方向间隔分布;相邻两所述凸棱中,距离所述显示层较近的所述凸棱的内环面在所述显示层上的正投影围绕于距离所述显示层较远的所述凸棱的内环面在所述显示层上的正投影外。在本公开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显示面板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n在一基板上形成柔性衬底;/n在所述柔性衬底背离所述基板的表面形成显示层,所述显示层具有贯穿所述柔性衬底的通孔;所述通孔的侧壁位于所述柔性衬底内的区域具有至少一个环形的凸棱;/n形成覆盖所述显示层的封装层,且所述封装层覆盖所述通孔的侧壁和所述基板位于所述通孔内的至少部分区域;/n去除所述封装层覆盖于至少一个所述凸棱的内环面的区域,以使所述封装层断开;/n将所述基板与所述柔性衬底剥离。/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显示面板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在一基板上形成柔性衬底;
在所述柔性衬底背离所述基板的表面形成显示层,所述显示层具有贯穿所述柔性衬底的通孔;所述通孔的侧壁位于所述柔性衬底内的区域具有至少一个环形的凸棱;
形成覆盖所述显示层的封装层,且所述封装层覆盖所述通孔的侧壁和所述基板位于所述通孔内的至少部分区域;
去除所述封装层覆盖于至少一个所述凸棱的内环面的区域,以使所述封装层断开;
将所述基板与所述柔性衬底剥离。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去除所述封装层对应于至少一个所述凸棱的内环面的区域,包括:
形成覆盖所述封装层的光刻胶层,且所述光刻胶层延伸至一目标凸棱背离所述基板的表面,且所述光刻胶层位于所述通孔内的区域在所述基板上的正投影位于所述目标凸棱在所述基板上的正投影以内;所述目标凸棱为所述凸棱中的一个;
对未被所述光刻胶层覆盖的所述封装层进行刻蚀,至少露出所述目标凸棱的内环面;
去除所述光刻胶层。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凸棱的数量为多个,所述目标凸棱为距离所述基板最近的一个所述凸棱。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形成覆盖所述显示层的封装层,包括:
形成覆盖所述显示层的第一无机层,所述第一无机层覆盖所述通孔的侧壁和所述基板位于所述通孔内的至少部分区域;
在所述第一无机层背离所述柔性衬底的表面的局部形成位于所述通孔外的有机层;
形成覆盖所述有机层和所述第一无机层被所述有机层露出的区域的第二无机层,所述第二无机层在所述通孔内与所述第一无机层层叠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层包括多个像素岛以及分隔所述像素岛的间隔区,所述像素岛具有发光区和围绕所述显示区的过渡区,所述通孔位于所述间隔区;
在所述柔性衬底背离所述基板的表面形成显示层,包括:
在所述柔性衬底背离所述基板的表面形成对应于所述发光区、所述过渡区和所述间隔区的驱动层;
在所述驱动层背离所述柔性衬底的表面对应于所述发光区的区域形成平坦层;
在所述平坦层背离所述柔性衬底的表面对应于所述发光区的区域形成第一电极层;
在所述平坦层背离所述柔性衬底的表面对应于所述发光区的区域形成露出所述第一电极层的像素定义层;
在所述驱动层对应于所述间隔区的区域开设露出所述基板的通孔;所述通孔的侧壁位于所述柔性衬底内的区域具有至少一个环形的凸棱;
形成覆盖所述像素定义层和所述第一电极层的发光层,且所述发光层覆盖所述基板位于所述通孔内的至少部分区域;
形成覆盖所述发光层的第二电极层;
所述第一无机层覆盖所述第二电极。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柔性衬底背离所述基板的一侧形成显示层,还包括:
在所述驱动层背离所述柔性衬底的表面对应于所述过渡区的区域,形成围绕所述发光区的环形的阻挡坝;
所述第一无机层覆盖所述第二电极和所述阻挡坝,所述有机层限定于所述阻挡坝围绕的环形区域内。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凸棱的数量为多个,且沿垂直于所述基板的方向间隔分布;
距离所述基板最近的所述凸棱的内环面在所述基板上的正投影与所述通孔内的所述发光层的边沿重合;
相邻两所述凸棱中,距离所述基板较远的所述凸棱的内环面在所述基板上的正投影围绕于距离所述基板较近的所述凸棱的内环面在所述基板上的正投影外。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制造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秦成杰张嵩曹方旭张子予孙韬
申请(专利权)人: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