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扇模块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887290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09 23:23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风扇模块,包括轮体与多个叶片。轮体具有旋转轴,且轮体沿旋转轴可伸缩而具有伸张状态与收缩状态。叶片分别设置于轮体且随轮体以旋转轴进行旋转。各叶片的至少局部具可挠性,以随轮体的伸张状态或收缩状态而改变各叶片的弯折状态。轮体在伸张状态时各叶片沿旋转轴的轴向尺寸,大于轮体在收缩状态时各叶片沿旋转轴的轴向尺寸。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风扇模块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风扇模块。
技术介绍
因应消费性电子产品的薄型化趋势,电子产品如电脑及手持装置等均朝向轻薄且兼具高效能的方向发展,但轻薄与高效能往往相互抵触的。当高效能元件运行时,将于电子产品内部产生大量废热,为此需配置散热模块,以进行元件的散热降温。然而,受限于电子产品的薄型化体积,现有散热模块的散热效率较难达到需求。以设置有散热风扇的电子产品为例,散热风扇的体积通常需随着产品机体而进行适应调整甚至缩减,然一旦面临较高放热的电子元件时,上述举措便明显无法符合散热需求,反之亦然。为此,现今发展出可调整厚度的散热风扇,其是结合两组马达及两组扇叶,以因应电子产品在不同高功耗运作时所需。然而,现有的散热风扇尚存在转速匹配问题,无论在加速或减速过程中,扇叶容易产生共振以及噪音问题。同时,也因其结合两组马达及扇叶,故还具有结构复杂及耗电量大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风扇模块,其具备可变叶片尺寸与腔室体积,以因应不同的散热需求。本专利技术的风扇模块,包括轮体(wheelbody)与多个叶片(blade)。轮体具有旋转轴,且轮体沿旋转轴可伸缩而具有伸张状态与收缩状态。叶片分别设置于轮体且随轮体以旋转轴进行旋转。各叶片的至少局部具可挠性,以随轮体的伸张状态或收缩状态而改变各叶片的弯折状态。轮体在伸张状态时各叶片沿旋转轴的轴向尺寸,大于轮体在收缩状态时各叶片沿旋转轴的轴向尺寸。在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轮体包括第一轮毂、第一轮盘、第二轮毂与第二轮盘。第一轮盘配置于第一轮毂,第一轮毂与第二轮毂彼此沿旋转轴可移动地套接在一起,第二轮盘配置于第二轮毂。各叶片沿旋转轴的轴向依序具有彼此连接的多个区域,且这些区域的首位与末位分别连接第一轮盘与第二轮盘。在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这些区域区分为第一类与第二类,属于第二类的区域具可挠性,且属于第一类的区域邻接属于第二类的区域。在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中,上述属于第二类的区域的韧度大于属于第一类的区域的韧度,且属于第二类的区域相对于第一轮毂及第二轮毂保持间隙。在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中,上述属于第一类的区域且位于首位或末位者,连接第一轮毂或连接第二轮毂。在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第一轮毂或第二轮毂还具有连接层,以与属于第二类的区域连接。连接层具可挠性,且连接层的韧度与属于第二类的区域的韧度一致。在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属于第一类的区域的面积大于属该第二类的区域的面积。在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属于第一类的区域的面积等于属该第二类的区域的面积。在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属于第一类的区域的面积小于属该第二类的区域的面积。在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第一轮毂与第二轮毂的其中之一具有导引柱,而第一轮毂与第二轮毂的其中之另一具有导引槽。导引柱耦接于导引槽,以使第一轮毂与第二轮毂沿旋转轴相对移动。在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导引槽平行旋转轴。在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导引槽相对于旋转轴呈倾斜。在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导引槽相对于旋转轴的夹角角度,与第一轮毂及第二轮毂在收缩状态或在伸张状态时以旋转轴为基准的相对旋转角度一致。在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中,在上述相邻两区域的连接处,其中一区域具有至少一凸肋,其中之另一区域具有至少一开槽,凸肋可旋转地扣持于开槽,而在所述相邻两区域的连接处产生弯折。在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相邻两区域的连接处的弯折量大于属于第二类的区域的可变形量。在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各叶片包括连接在第一轮盘与第二轮盘之间的可挠材,以及被可挠材包覆的刚性材,以使可挠材未包覆刚性材的区域相对于可挠材包覆刚性材的区域产生弯折。在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风扇模块还包括至少一动力源,连接旋转轴,用以驱动轮体与叶片旋转,或用以驱动轮体伸缩。在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各叶片的整体是由具可挠性的单一材质所制成。在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各叶片通过至少一折线区分为不同区域。在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轮体在伸张状态时各叶片在平面上的正投影面积,大于轮体在收缩状态时各叶片在平面上的正投影面积,其中旋转轴位于平面。基于上述,由于风扇模块的轮体具有沿旋转轴可伸缩的状态变化,同时也因叶片的局部具有可挠性,因此叶片沿旋转轴的轴向尺寸将会随着轮体的伸张状态或收缩状态而扩增或缩减。换句话说,使用者能依据散热需求而对应调整轮体的伸张状态或收缩状态,且因此改变风扇腔室的体积,同时据以控制叶片的抓风面积,进而控制风扇模块的风量。据此,风扇模块将不再受限于电子产品的机体空间,而得以提高其适用性。附图说明图1A是依据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的风扇模块的示意图;图1B是图1A的风扇模块于另一状态的示意图;图2A是图1A的风扇模块的侧视图;图2B是图1B的风扇模块的侧视图;图3是图1A的风扇模块的局部示意图;图4A以俯视视角示出图1A的风扇模块的局部;图4B示出图4A的风扇模块的简单侧视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另一实施例的风扇模块的局部侧视图;图6A是本专利技术另一实施例的风扇模块的局部侧视图;图6B是图6A的风扇模块沿剖面B-B的局部剖视图;图7与图8分别是本专利技术不同实施例的风扇模块的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00:风扇模块110:轮体111:第一轮盘112:第一轮毂112a:导引柱113:第二轮盘113a:刚性本体113b:连接层114:第二轮毂114a:导引槽120、220、320、420、520:叶片121、122、221、222、321、322:区域121a、121b、122a、122b:侧缘123:弯折130:驱动件140:动力源321a:凸肋322a:开槽521、522、523、524:区域525:折线A1:可挠材A2:刚性材C1:旋转轴C2:轴向d1、d2、d3、d4:轴向尺寸G1:间隙P1:平面θ1:旋转角θ2:倾斜角具体实施方式图1A是依据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的风扇模块的示意图。图1B是图1A的风扇模块于另一状态的示意图。请同时参考图1A与图1B,在本实施例中,风扇模块100包括轮体110、多个叶片120、驱动件130以及动力源140。轮体110具有旋转轴C1且沿旋转轴C1可伸缩。叶片120分别设置于轮体110且随轮体110以旋转轴C1进行旋转。各叶片120的至少局部具可挠性,以随轮体110的伸缩状态而改变各叶片120的弯折状态。动力源140例如是马达,其通过驱动件130而连接旋转轴C1,以驱动轮体110与叶片120旋转,也能用以驱动轮体110进行伸缩。进一步地说,本实施例的轮体110包括第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风扇模块,包括:/n轮体,具有旋转轴,且所述轮体沿所述旋转轴可伸缩而具有伸张状态与收缩状态;以及/n多个叶片,分别设置于所述轮体,所述多个叶片随所述轮体同以所述旋转轴进行旋转,其中各所述叶片的至少局部具可挠性,以随所述轮体的所述伸张状态或所述收缩状态而改变各所述叶片的弯折状态,其中所述轮体在所述伸张状态时各所述叶片沿所述旋转轴的轴向尺寸,大于所述轮体在所述收缩状态时各所述叶片沿所述旋转轴的轴向尺寸。/n

【技术特征摘要】
20190327 US 62/825,0041.一种风扇模块,包括:
轮体,具有旋转轴,且所述轮体沿所述旋转轴可伸缩而具有伸张状态与收缩状态;以及
多个叶片,分别设置于所述轮体,所述多个叶片随所述轮体同以所述旋转轴进行旋转,其中各所述叶片的至少局部具可挠性,以随所述轮体的所述伸张状态或所述收缩状态而改变各所述叶片的弯折状态,其中所述轮体在所述伸张状态时各所述叶片沿所述旋转轴的轴向尺寸,大于所述轮体在所述收缩状态时各所述叶片沿所述旋转轴的轴向尺寸。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扇模块,其中所述轮体包括:
第一轮毂;
第一轮盘,配置于所述第一轮毂;
第二轮毂,所述第一轮毂与所述第二轮毂彼此沿所述旋转轴可移动地套接在一起;以及
第二轮盘,配置于所述第二轮毂,其中各所述叶片沿所述旋转轴的轴向依序具有彼此连接的多个区域,且所述多个区域的首位与末位分别连接所述第一轮盘与所述第二轮盘。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风扇模块,其中所述多个区域区分为第一类与第二类,属于所述第二类的所述区域具可挠性,且属于所述第一类的所述区域邻接属于所述第二类的所述区域。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风扇模块,其中属于所述第二类的所述区域的韧度大于属于所述第一类的所述区域的韧度,且属于所述第二类的所述区域相对于所述第一轮毂及所述第二轮毂保持间隙。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风扇模块,其中属于所述第一类的所述区域且位于所述首位或所述末位者,连接所述第一轮毂或连接所述第二轮毂。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风扇模块,其中所述第一轮毂或所述第二轮毂还具有一连接层,以与属于所述第二类的所述区域连接,所述连接层具可挠性,且所述连接层的韧度与属于所述第二类的所述区域的韧度一致。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风扇模块,其中属于所述第一类的所述区域的面积大于属于所述第二类的所述区域的面积。


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风扇模块,其中属于所述第一类的所述区域的面积等于属于所述第二类的所述区域的面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蔡汉轩黄瑞闵蓝伟豪陈千茱杜青亚江志文张景泰林肯平张耀霖季成亜
申请(专利权)人:仁宝电脑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中国台湾;7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