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汽车防护栏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884034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09 23:1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汽车防护栏,包括前杠体,与载货箱的前端连接;后杠体,与所述前杠体平行间隔设置,与所述载货箱的后端连接;所述前杠体和所述后杆体均包括呈交叉固定连接的支撑部和折弯部;所述前杠体与所述后杆体之间设有多个横杆,各所述横杆的第一端均与所述前杠体的支撑部/折弯部可拆固定连接,各所述横杆的第二端均与所述后杆体的支撑部/折弯部可拆固定连接。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汽车防护栏采取可拆卸的安装结构,使得产品可以进行组合销售、拆装和改进,可以对载货箱的侧面和前侧进行防护,防护效果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汽车防护栏
本专利技术涉及汽车防护
,特别涉及一种汽车防护栏。
技术介绍
防护栏主要是指安装在车辆的载货厢上的具有功能性及外观性相结合的配件。防护栏安装到皮卡车辆的载货箱上,在运载长型货物时,可使货物直接搭在防护栏上面,防止货物在运输过程中对车顶以及车头的后视窗造成损坏,从而保护载货厢和皮卡乘员的安全。现有技术中的防护栏主要利用铁管或者不锈钢管焊接固定成型一面板状的框架结构,在框架结构的底部安装有与载货厢安装车码,该种结构仅仅能够对载货箱的后侧面部分提供防护作用,不能实现对载货箱的侧面、前面以及顶面的一些货物的固定,防护效果差;且焊接连接的铁管或者不锈钢管致使现有技术的防护栏的结构固定,不能在后续使用过程中进行拆装或者改进,使用范围小。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汽车防护栏,以解决技术问题:现有技术中汽车防护栏的不能实现对载货箱的侧面、前面以及顶面的一些货物的固定,防护效果差;焊接连接的铁管或者不锈钢管致使现有技术的防护栏的结构固定,不能在后续使用过程中进行拆装或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汽车防护栏,其特征在于,包括:/n前杠体,与载货箱的前端连接;/n后杠体,与所述前杠体平行间隔设置,与所述载货箱的后端连接;/n所述前杠体和所述后杆体均包括呈交叉固定连接的支撑部和折弯部;/n所述前杠体与所述后杆体之间设有多个横杆,各所述横杆的第一端均与所述前杠体的支撑部/折弯部可拆固定连接,各所述横杆的第二端均与所述后杆体的支撑部/折弯部可拆固定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汽车防护栏,其特征在于,包括:
前杠体,与载货箱的前端连接;
后杠体,与所述前杠体平行间隔设置,与所述载货箱的后端连接;
所述前杠体和所述后杆体均包括呈交叉固定连接的支撑部和折弯部;
所述前杠体与所述后杆体之间设有多个横杆,各所述横杆的第一端均与所述前杠体的支撑部/折弯部可拆固定连接,各所述横杆的第二端均与所述后杆体的支撑部/折弯部可拆固定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防护栏,其特征在于:
所述前杠体的中心部为前中心杆;
所述前杠体的折弯部包括分别一体平滑过渡连接于所述前中心杆两端的第一折弯杆和第二折弯杆;
所述第一折弯杆和所述第二折弯杆均向下向外弯折,所述第一折弯杆的底端与所述载货箱的左侧边缘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折弯杆的底端与所述载货箱的右侧边缘固定连接。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汽车防护栏,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心杆、所述第一折弯杆和所述第二折弯杆形成梯形的支撑面,所述支撑面上固定设有悬挂部。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汽车防护栏,其特征在于:所述悬挂部为悬挂面板,所述悬挂面板上设有多个悬挂孔。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汽车防护栏,其特征在于:
所述后杠体的中心部为后中心杆;
所述后杠体的折弯部包括分别一体平滑过渡连接于所述后中心杆两端的第三折弯杆和第四折弯杆;
所述第三折弯杆和所述第四折弯杆均向下向外弯折,所述第三折弯杆的底端与所述载货箱的左侧边缘固定连接,所述第四折弯杆的底端与所述载货箱的右侧边缘固定连接。


6.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汽车防护栏,其特征在于:
所述后杠体的中心部为后中心杆;
所述后杠体的折弯部包括分别可拆连接于所述后中心杆两端的第三折弯杆和第四折弯杆;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卢卓幸陈昌彪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东箭汽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