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全座椅靠背安全气囊的座椅总成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883819 阅读:4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09 23:15
本公开提供了“具有全座椅靠背安全气囊的座椅总成”。一种座椅靠背总成包括具有限定座椅靠背框架的靠背支撑部分的第一侧构件和第二侧构件的座椅靠背框架。上部框架构件将座椅靠背框架的第一侧构件和第二侧构件互连以限定座椅靠背框架的头枕支撑部分。座椅靠背框架包括围绕第一侧构件和第二侧构件以及上部框架构件设置的外周边。前承载架模块可操作地联接到后承载架模块以可操作地围绕座椅靠背框架。座椅靠背框架的外周边从后承载架模块的前边缘内凹以在外周边与前边缘之间限定槽道。安全气囊总成被接纳在槽道中以便从槽道向外展开。安全气囊总成是设置在座椅靠背框架的靠背支撑部分的相对侧上并且在座椅靠背框架的头枕支撑部分上方的细长构件。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具有全座椅靠背安全气囊的座椅总成
本专利技术总体涉及一种座椅总成,并且更具体地,涉及一种具有支撑用于展开全座椅安全气囊的安全气囊总成的座椅靠背承载架配置的座椅总成。
技术介绍
随着对自主或自动驾驶车辆的关注日益增加,人们寻求新型灵活的内部体验。具体对于座椅总成,可期望增强乘员保护。在用于自主车辆的座椅总成中尤其如此,所述座椅总成可在各种配置(诸如面向前方和面向后方的取向)之间操作。本概念提供一种用于座椅靠背的顶置(overhead)安全气囊系统,所述顶置安全气囊系统包装在用于座椅设计的较薄轮廓内,并且以非常规的方式提供传统的约束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方面,一种座椅靠背总成包括座椅靠背框架,所述座椅靠背框架具有第一侧构件和第二侧构件,所述第一侧构件和所述第二侧构件限定所述座椅靠背框架的靠背支撑部分。上部框架构件将所述座椅靠背框架的所述第一侧构件和所述第二侧构件互连以限定所述座椅靠背框架的头枕支撑部分。所述座椅靠背框架包括外周边,所述外周边围绕所述第一侧构件和所述第二侧构件以及所述上部框架构件设置。前承载架模块可操作地联接到后承载架模块以可操作地围绕所述座椅靠背框架。所述座椅靠背框架的所述外周边从所述后承载架模块的前边缘内凹(inset)以在所述外周边与所述前边缘之间限定槽道。安全气囊总成被接纳在所述槽道中以便从所述槽道向外展开。所述安全气囊总成是设置在所述座椅靠背框架的所述靠背支撑部分的相对侧上并且在所述座椅靠背框架的所述头枕支撑部分上方的细长构件。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方面,一种座椅靠背总成包括具有上部部分和外周边的座椅靠背框架。后承载架模块可操作地联接到所述座椅靠背框架。所述后承载架模块包括前边缘,所述前边缘从所述座椅靠背框架的所述外周边向外间隔开并且包围所述座椅靠背框架的所述外周边以限定槽道。安全气囊总成被接纳在所述槽道中。所述安全气囊总成是具有第一端部和第二端部、其中主体部分设置在所述第一端部与所述第二端部之间的细长安全气囊总成。所述安全气囊总成的所述主体部分定位在所述座椅靠背框架的所述上部部分上方。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又一个方面,一种座椅靠背总成包括具有外周边的座椅靠背框架。前承载架模块可操作地联接到所述座椅靠背框架并且包括后边缘。后承载架模块可操作地联接到所述座椅靠背框架并且包括前边缘。所述后承载架模块和所述前承载架模块在相应的前边缘和后边缘处可拆卸地彼此联接。所述座椅靠背框架的所述外周边从所述后承载架模块和所述前承载架模块的所述相应的前边缘和后边缘内凹以限定槽道。安全气囊总成接纳在所述槽道中,以通过沿着所述后承载架模块和所述前承载架模块的所述相应的前边缘和后边缘的接合部限定的接缝向外展开。在研究以下说明书、权利要求和附图之后,本领域技术人员将理解和明白本专利技术的这些和其他方面、目标和特征。附图说明在附图中:图1是设置在车辆内部内的座椅总成的前透视图;图2是图1的如从车辆内部移除的座椅总成的前透视图;图3是座椅靠背框架的前透视图;图4是后承载架模块的前透视图;图5是图2的座椅总成的前透视图,其中前承载架模块从所述座椅总成中移除以露出后承载架模块和座椅靠背框架;图6是图5的座椅总成的前透视图,其中安全气囊总成接纳在限定在后承载架模块与座椅靠背框架之间的槽道中;图7是图2的座椅总成的后透视图,其中后承载架模块从所述座椅总成中移除以露出前承载架模块和座椅靠背框架;图8是座椅靠背总成的后透视分解图;图9A至图9C是在线IX处截取的图2的座椅靠背总成的横截面图;图10是就座在图2的座椅总成中的乘客的前透视图,其中顶置安全气囊示出为处于展开位置;图11是图10的座椅总成和乘客的后透视图;图12是图10的座椅总成和乘客的顶部前透视图;图13是具有中间承载架模块的座椅靠背总成的前透视分解图;并且图14是图13的座椅靠背总成在组装时的横截面透视图。具体实施方式出于本文描述的目的,术语“上部”、“下部”、“右”、“左”、“后”、“前”、“竖直”、“水平”及其派生词应如图1中取向与座椅总成相关。然而,应当理解,除非有相反的明确说明,否则本专利技术可采取各种替代的取向。还应当理解,附图中示出的以及以下说明书中描述的具体装置和过程仅是所附权利要求中限定的创造性概念的示例性实施例。因此,除非权利要求另外明确地说明,否则与本文公开的实施例相关的具体尺寸和其他物理特性不应被视为是限制性的。现在参考图1,座椅总成10被示出为设置在车辆12的内部12A内。具体地,座椅总成10设置在车辆内部12A内邻近仪表板或仪表盘13。在图1中,座椅总成10定位在驾驶员侧就座区域中。然而,可以设想,座椅总成10或其各种部件和特征可设置在定位在车辆内部12A的其他区域中的其他座椅总成上,诸如例如乘员侧就座区域、后就座区域或第三排就座选项。座椅总成10在图1中示出为支撑在车辆底板支撑表面14上并且大体包括基本上水平的座椅部分16和基本上直立的座椅靠背总成18。可以设想,座椅总成10也可被支撑在用于在车辆内部12A内提供前后移动的轨道系统上。可以设想,座椅靠背总成18可以是被配置用于相对于座椅部分16倾斜移动的枢转构件。还可以设想,座椅总成10可在车辆内部在面向前方的取向与面向后方的取向之间旋转。这样,可以设想,车辆12可以是自主或自动驾驶车辆,其中可设置具有面向前方的能力和面向后方的能力的座椅总成。如图1和图2所示,头枕总成20设置在座椅靠背总成18的上部部分上,并且包括向前延伸的头枕包状物21。头枕总成20和座椅靠背总成18可以是彼此联接的集成部件或模块化部件。如图1中进一步示出,座椅部分16和座椅靠背总成18的各个零部件分别由座椅罩21、22覆盖。具体对于座椅靠背总成18的座椅罩22,座椅罩22可以设想覆盖各种支撑材料,诸如包装为外部舒适性承载架模块或前承载架模块190的布料和泡沫材料。在组装时,前承载架模块190用于覆盖支撑座椅总成10的各种框架材料,以及覆盖座椅总成10的其他部件,如下面进一步描述。可以设想,头枕总成20可以是前承载架模块190的集成特征件。在组装时,前承载架模块190围绕座椅靠背框架30(图3)以部分可拆卸方式联接到后承载架模块160,如下面进一步描述。如图1和图2中进一步示出,座椅总成10包括约束系统24,所述约束系统24具有带有安全带引导件28的座椅安全带26,所述安全带引导件28设置在沿着座椅靠背总成18的肩部高度位置处。本概念的约束系统24使用座椅安全带26为座椅乘员提供熟悉的约束系统。然而,约束系统24完全集成到座椅总成10中,使得约束系统24不需要定位在车辆内部12A内位于座椅总成10的外部(诸如标准的B柱安全带附接位置)的支撑或附接特征件。以此方式,座椅总成10可在面向前方的配置与面向后方的配置之间交替,同时仍提供用于集成约束系统24中的乘客约束的一致机构。现在参考图3,座椅靠背框架30被示出为具有带有前侧30A和后侧30B的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座椅靠背总成,其包括:/n座椅靠背框架,所述座椅靠背框架具有第一侧构件和第二侧构件,所述第一侧构件和所述第二侧构件限定所述座椅靠背框架的靠背支撑部分;以及上部框架构件,所述上部框架构件将所述座椅靠背框架的所述第一侧构件和所述第二侧构件互连以限定所述座椅靠背框架的头枕支撑部分,其中所述座椅靠背框架包括外周边,所述外周边围绕所述第一侧构件和所述第二侧构件以及所述上部框架构件设置;/n前承载架模块,所述前承载架模块可操作地联接到所述座椅靠背框架;/n后承载架模块,所述后承载架模块可操作地联接到所述座椅靠背框架,其中所述后承载架模块和所述前承载架模块围绕所述座椅靠背框架可操作地彼此联接,并且进一步地,其中所述座椅靠背框架的所述外周边从所述后承载架模块的前边缘内凹以在所述外周边与所述前边缘之间限定槽道;以及/n安全气囊总成,所述安全气囊总成接纳在所述槽道中以便从所述槽道向外展开,其中所述安全气囊总成是设置在所述座椅靠背框架的所述靠背支撑部分的相对侧上的细长构件,并且进一步地,其中所述安全气囊总成设置在所述座椅靠背框架的所述头枕支撑部分上方。/n

【技术特征摘要】
20190329 US 16/370,6171.一种座椅靠背总成,其包括:
座椅靠背框架,所述座椅靠背框架具有第一侧构件和第二侧构件,所述第一侧构件和所述第二侧构件限定所述座椅靠背框架的靠背支撑部分;以及上部框架构件,所述上部框架构件将所述座椅靠背框架的所述第一侧构件和所述第二侧构件互连以限定所述座椅靠背框架的头枕支撑部分,其中所述座椅靠背框架包括外周边,所述外周边围绕所述第一侧构件和所述第二侧构件以及所述上部框架构件设置;
前承载架模块,所述前承载架模块可操作地联接到所述座椅靠背框架;
后承载架模块,所述后承载架模块可操作地联接到所述座椅靠背框架,其中所述后承载架模块和所述前承载架模块围绕所述座椅靠背框架可操作地彼此联接,并且进一步地,其中所述座椅靠背框架的所述外周边从所述后承载架模块的前边缘内凹以在所述外周边与所述前边缘之间限定槽道;以及
安全气囊总成,所述安全气囊总成接纳在所述槽道中以便从所述槽道向外展开,其中所述安全气囊总成是设置在所述座椅靠背框架的所述靠背支撑部分的相对侧上的细长构件,并且进一步地,其中所述安全气囊总成设置在所述座椅靠背框架的所述头枕支撑部分上方。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座椅靠背总成,其中所述槽道包括第一端部和第二端部,其中主体部分设置在所述第一端部与所述第二端部之间。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座椅靠背总成,其中所述槽道的所述主体部分包括第一向上延伸部分和第二向上延伸部分,所述第一向上延伸部分和所述第二向上延伸部分分别邻近所述座椅靠背框架的所述第一侧构件和所述第二侧构件从所述槽道的所述第一端部和所述第二端部向上延伸。


4.如权利要求3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乔纳森·安德鲁·莉娜马科斯·席尔瓦·康拉德艾伦·乔治·德里S·M·阿克巴·贝里德里克·博德斯里尼瓦桑·森达拉拉扬斯宾塞·罗伯特·霍恩克
申请(专利权)人:福特全球技术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美国;US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