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不锈钢复合板双面埋弧焊接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5882633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09 23:12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复合板焊接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不锈钢复合板双面埋弧焊接方法,包括:在待焊接不锈钢复合板的碳钢基层侧之间开设Y形或者I形焊接坡口;将待焊接不锈钢复合板之间预留间隙,并在碳钢基层侧进行装配定位焊;选用不锈钢焊丝及相匹配焊剂,在待焊接不锈钢复合板的不锈钢复合层侧的预留间隙进行埋弧焊焊接;选用碳钢焊材及相匹配焊剂,在碳钢基层侧的焊接坡口中间进行埋弧焊焊接;其中,碳钢焊材的熔敷金属抗拉强度大于等于碳钢基层的金属抗拉强度;不锈钢焊丝中的Cr、Ni耐蚀合金元素含量为不锈钢复合层材料中的耐蚀合金元素含量的1.8~2.0倍。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方法仅需要两道次,能够提升焊接效率,并降低接头变形,提升焊接质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不锈钢复合板双面埋弧焊接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复合板焊接
,特别涉及一种不锈钢复合板双面埋弧焊接方法。
技术介绍
不锈钢复合板之间进行焊接时,为防止不锈钢焊道受碳钢基层或焊道的稀释影响,分别进行3层焊接,即碳钢基层焊接、过渡层焊接及不锈钢复合层焊接,焊接道次不低于3道次。同时,过渡层焊接及不锈钢复层焊接采用低效率的小热输入焊接工艺,焊接效率较低。此外,还容易出现焊后接头变形大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不锈钢复合板双面埋弧焊接方法,解决现有技术中不锈钢复合板焊接道次多,效率低,易出现接头大变形的技术问题。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不锈钢复合板双面埋弧焊接方法,包括:在待焊接不锈钢复合板的碳钢基层侧之间开设Y形或者I形焊接坡口;将所述待焊接不锈钢复合板之间预留间隙,并在所述碳钢基层侧进行装配定位焊;选用不锈钢焊丝及相匹配焊剂,在所述待焊接不锈钢复合板的不锈钢复合层侧的所述预留间隙进行埋弧焊焊接;选用碳钢焊材及相匹配焊剂,在所述碳钢基层侧的所述焊接坡口中间进行埋弧焊焊接;其中,所述碳钢焊材的熔敷金属抗拉强度大于等于所述碳钢基层的金属抗拉强度;所述不锈钢焊丝中的Cr、Ni耐蚀合金元素含量为所述不锈钢复合层材料中的耐蚀合金元素含量的1.8~2.0倍。进一步地,所述预留间隙的宽度为0~3mm。进一步地,所述碳钢基层的焊道与所述不锈钢复合层的焊道的相交尺寸控制在1.5~3.0mm。进一步地,所述不锈钢复合层为奥氏体不锈钢或双相不锈钢材料。进一步地,在所述不锈钢复合板的厚度为5~10mm的情况下,所述焊接坡口为I形坡口。进一步地,在所述不锈钢复合板的厚度为厚度10~20mm的情况下,所述焊接坡口为Y形坡口。进一步地,所述Y形坡口的钝边3~8mm,角度50°~80°。进一步地,所述不锈钢复合层的焊道焊接工艺参数为:焊接电流320~380A,焊接电压30~32V,焊接速度1.5~1.7cm/s。进一步地,所述碳钢基层的焊道焊接工艺参数为:焊接电流450~550A,焊接电压32~34V,焊接速度1.5~1.7cm/s。本申请实施例中提供的一个或多个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技术效果或优点:本申请实施例中提供的不锈钢复合板双面埋弧焊接方法,针对不锈钢复合板的焊接工艺进行整体改良,采用双面埋弧焊接并具体限定焊接工艺从而将焊接道次缩减到两道次,并且避免了小功率焊接操作导致的焊接效率进一步劣化的问题;同时,通过双面埋弧焊焊接及工艺限定保证焊接质量。具体来说,通过开设焊接坡口保证接头的熔透焊接且防止碳钢侧焊道余高过高;将两个复合板之间预留间隙,并在碳钢基层侧进行装配定位焊,通过预留一定的装配间隙,在确保不锈钢焊道不出现“焊穿”现象的前提下,增加不锈钢焊道熔深,防止不锈钢侧焊道余高过高;选用不锈钢焊丝及匹配焊剂在不锈钢侧的两复合板之间进行埋弧焊焊接,所述选择的不锈钢焊丝中的Cr、Ni耐蚀合金元素含量为所述复层不锈钢材料中的耐蚀合金元素含量的1.8-2.0倍,选用耐蚀性高于复层的不锈钢焊丝,可以防止碳钢基层对焊道的稀释,保证复层侧焊缝的耐蚀性,从而实现了复层侧不锈钢焊道的一道次高效焊接;选用碳钢焊丝及匹配焊剂在碳钢侧的坡口中间进行埋弧焊焊接,所述碳钢焊材的熔敷金属抗拉强度不低于基层的碳钢材料,实现复合板焊接接头强度不低于复合板母材。附图说明通过阅读下文优选实施方式的详细描述,各种其他的优点和益处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将变得清楚明了。附图仅用于示出优选实施方式的目的,而并不认为是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而且在整个附图中,用相同的参考符号表示相同的部件。在附图中: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不锈钢复合板双面埋弧焊接方法的流程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Y形焊接坡口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I形焊接坡口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焊接坡口的焊合状态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碳钢基层,2-不锈钢复合层,3-I形焊接坡口,4-Y形焊接坡口。具体实施方式本申请实施例通过提供一种不锈钢复合板双面埋弧焊接方法,解决现有技术中不锈钢复合板焊接道次多,效率低,易出现接头大变形的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总体思路如下:在复合板的碳钢侧开焊接坡口,其中,所述不锈钢复合板包括:不锈钢复合层2、碳钢基层1,并根据厚度选择焊接坡口为“Y”型或“I”型;将两个复合板之间预留间隙,在所述两待焊接复合板的碳钢基层侧进行装配定位焊;选用不锈钢焊丝及匹配焊剂在不锈钢侧的两复合板之间进行埋弧焊焊接,由于所述选择的不锈钢焊丝的Cr、Ni元素成分与不锈钢焊道的稀释率有关,具体设置参数;选用碳钢焊丝及匹配焊剂在碳钢基层1的坡口中间进行埋弧焊焊接,所述碳钢焊材的熔敷金属抗拉强度不低于基层的碳钢材料。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在复合板焊接时焊接道次≥3,焊接工艺复杂且焊接速度慢的问题。双面埋弧焊接为两道次的工艺,复合板的焊接实现了焊接效率提高,焊后接头变形降低的技术效果。为了更好的理解上述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说明书附图以及具体的实施方式对上述技术方案进行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以及实施例中的具体特征是对本申请技术方案的详细的说明,而不是对本申请技术方案的限定,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实施例以及实施例中的技术特征可以相互组合。参见图1、图2、图3和图4,一种不锈钢复合板双面埋弧焊接方法,包括:在待焊接不锈钢复合板的碳钢基层1侧之间开设Y形焊接坡口4或者I形焊接坡口3;将所述待焊接不锈钢复合板之间预留间隙,并在所述碳钢基层1侧进行装配定位焊;选用不锈钢焊丝及相匹配焊剂,在所述待焊接不锈钢复合板的不锈钢复合层2侧的所述预留间隙进行埋弧焊焊接;选用碳钢焊材及相匹配焊剂,在所述碳钢基层1侧的所述焊接坡口中间进行埋弧焊焊接;其中,所述碳钢焊材的熔敷金属抗拉强度大于等于所述碳钢基层1的金属抗拉强度;所述不锈钢焊丝中的Cr、Ni耐蚀合金元素含量为所述不锈钢复合层2材料中的耐蚀合金元素含量的1.8~2.0倍。本实施例中,所述预留间隙的宽度为0~3mm,据碳钢层的抗拉强度材质选择碳钢埋弧焊丝及焊剂进行埋弧焊,焊接后为保证接头的熔透并避免融入过多的不锈钢合金元素,所述碳钢基层的焊道与所述不锈钢复合层的焊道的相交尺寸控制在1.5~3.0mm,所述不锈钢复合层为奥氏体不锈钢或双相不锈钢材料。进一步地,本实施例针对厚度5~20的复合板,并具体根据不同厚度进行焊接坡口设计。具体来说,在所述不锈钢复合板的厚度为5~10mm的情况下,所述焊接坡口为I形坡口3。在所述不锈钢复合板的厚度为厚度10~20mm的情况下,所述焊接坡口为Y形坡口4。并且,所述Y形坡口4的钝边3~8mm,角度50°~80°。本实施例中,预留装配间隙是为了增加不锈钢焊道熔深,防止不锈钢侧焊道余高过高,间隙大小的选择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不锈钢复合板双面埋弧焊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n在待焊接不锈钢复合板的碳钢基层侧之间开设Y形或者I形焊接坡口;/n将所述待焊接不锈钢复合板之间预留间隙,并在所述碳钢基层侧进行装配定位焊;/n选用不锈钢焊丝及相匹配焊剂,在所述待焊接不锈钢复合板的不锈钢复合层侧的所述预留间隙进行埋弧焊焊接;/n选用碳钢焊材及相匹配焊剂,在所述碳钢基层侧的所述焊接坡口中间进行埋弧焊焊接;/n其中,所述碳钢焊材的熔敷金属抗拉强度大于等于所述碳钢基层的金属抗拉强度;/n所述不锈钢焊丝中的Cr、Ni耐蚀合金元素含量为所述不锈钢复合层材料中的耐蚀合金元素含量的1.8~2.0倍。/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不锈钢复合板双面埋弧焊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在待焊接不锈钢复合板的碳钢基层侧之间开设Y形或者I形焊接坡口;
将所述待焊接不锈钢复合板之间预留间隙,并在所述碳钢基层侧进行装配定位焊;
选用不锈钢焊丝及相匹配焊剂,在所述待焊接不锈钢复合板的不锈钢复合层侧的所述预留间隙进行埋弧焊焊接;
选用碳钢焊材及相匹配焊剂,在所述碳钢基层侧的所述焊接坡口中间进行埋弧焊焊接;
其中,所述碳钢焊材的熔敷金属抗拉强度大于等于所述碳钢基层的金属抗拉强度;
所述不锈钢焊丝中的Cr、Ni耐蚀合金元素含量为所述不锈钢复合层材料中的耐蚀合金元素含量的1.8~2.0倍。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不锈钢复合板双面埋弧焊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预留间隙的宽度为0~3mm。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不锈钢复合板双面埋弧焊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碳钢基层的焊道与所述不锈钢复合层的焊道的相交尺寸控制在1.5~3.0mm。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不锈钢复合板双面埋弧焊接方法,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凤会张飞虎刘立伟牟淑坤张侠洲赵英建陈延清刘宏王小勇
申请(专利权)人:首钢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