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面埋弧焊方法及单面埋弧焊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696040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18 21:07
单面埋弧焊方法或者装置通过使用了多个电极的从一面侧进行的埋弧焊而将对接的两张钢板接合。在埋弧焊中,将所述钢板的终端侧区域内的相邻的所述电极间的极间距离的至少一个与所述终端侧区域的近前的区域内的所述极间距离相比缩小。将所述极间距离缩小的过渡区域内的为了缩小该极间距离而移动的电极的输入热量的变动相对于所述过渡区域的开始点的所述输入热量为20%以内。由此,能够应用于大范围的板厚的钢板,抑制旋转变形而防止接头终端部处的焊接金属的裂纹,且能够降低焊接后的修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单面埋弧焊方法及单面埋弧焊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单面埋弧焊方法及单面埋弧焊装置。
技术介绍
单面埋弧焊是作为接板焊接而以造船为中心应用于广泛的领域的高效率的焊接施工方法。另一方面,在单面埋弧焊中,有时在接头终端部产生裂纹,作为其防止对策而提出了各种方案。例如,在专利文献1中记载有在焊接接头终端部的接头最终端至始端侧使用多层且由阶梯状构成的密封阶梯焊道来防止自动焊接的终端裂纹的技术。在专利文献2中公开有通过规定对接部的坡口形状、各电极的电流值等能够针对大范围的接头板厚得到稳固的焊接接头的多电极埋弧焊方法。在先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日本国特开平08-99177号公报专利文献2:日本国特开2007-268551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要解决的课题此外,在使用了密封阶梯焊道的专利文献1的技术中,利用密封阶梯焊道抑制焊接接头终端部的变形,由此实现了裂纹防止。然而,在形成有密封阶梯焊道的部位未形成背焊道,因此在焊接后需要修整。另外,需要预先形成密封阶梯焊道,因此存在焊接工时增大这样的课题,存在改善的余地。另外,在专利文献2所记载的多电极埋弧焊方法中,未对与具体的焊接速度相应的焊接条件的设定进行考虑,从而谋求更良好的焊接品质。本专利技术是鉴于前述的课题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能够应用于大范围的板厚的钢板、抑制旋转变形而防止接头终端部处的焊接金属的裂纹、且能够降低焊接后的修整的单面埋弧焊方法及单面埋弧焊装置。用于解决课题的方案本专利技术的上述目的通过下述的结构而达成。本专利技术是一种单面埋弧焊方法,其通过使用了多个电极的从一面侧进行的埋弧焊而将对接的两张钢板接合,其中,在所述埋弧焊中,将所述钢板的终端侧区域内的相邻的所述电极间的极间距离的至少一个与所述终端侧区域的近前的区域内的所述极间距离相比缩小,将所述极间距离缩小的过渡区域内的为了缩小该极间距离而移动的电极的输入热量的变动相对于所述过渡区域的开始点的所述输入热量为20%以内。另外,在上述方法中,优选为,所述过渡区域的电流以及电压根据所述极间距离的变更速度而变更,以使得所述输入热量的变动恒定。本专利技术是一种单面埋弧焊装置,其通过从一面侧进行的埋弧焊而将对接的两张钢板接合,其中,所述单面埋弧焊装置具有:焊接单元,其具备多个电极、及对该多个电极供给电力的多个电源,并能够以通过该多个电极而从各所述钢板的始端至终端进行焊接的方式沿规定的方向移动;驱动机构,其配置于所述焊接单元内,并能够针对所述焊接单元使所述多个电极中的至少一个沿进退方向移动;以及控制部,其控制所述驱动机构,以使得在所述埋弧焊中将所述钢板的终端侧区域内的相邻的所述电极间的极间距离的至少一个与所述终端侧区域的近前的区域内的所述极间距离相比缩小,将所述极间距离缩小的过渡区域内的为了缩小该极间距离而移动的所述电极的输入热量的变动相对于所述过渡区域的开始点的所述输入热量为20%以内。专利技术效果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单面埋弧焊方法以及单面埋弧焊装置,在埋弧焊中,在钢板的终端侧区域内,将相邻的电极间的极间距离的至少一个与所述终端侧区域的近前的区域内的所述极间距离相比缩小。另外,将所述极间距离缩小的过渡区域内的为了缩小该极间距离而移动的电极的输入热量的变动相对于所述过渡区域的开始点的所述输入热量为20%以内。由此,能够控制终端部区域内的熔深形状以及形变速度,并且在过渡区域内得到与过渡前相同的焊道宽度。因此,能够应用于大范围的板厚的钢板,抑制旋转变形而防止接头终端部处的焊接金属的裂纹,且能够降低焊接后的修整。附图说明图1是应用于本专利技术的单面埋弧焊方法的焊接装置的概要图。图2是以本专利技术的单面埋弧焊方法进行焊接的钢板的俯视图。图3是示出进行单面埋弧焊时的情形的钢板周边的概要说明图。图4是示出进行单面埋弧焊时的情形的钢板周边的概要说明图。图5A是示出对利用2个电极进行埋弧焊的情况下的极间距离进行变更的状态的示意图。图5B是示出对利用3个电极进行埋弧焊的情况下的极间距离进行变更的状态的示意图。图5C是示出对利用4个电极进行埋弧焊的情况下的极间距离进行变更的状态的示意图。图6是将表焊道和背焊道示出的焊接接头的剖视图。图7A是示出过渡区域D3内的焊接机的位置与极间距离的变更速度之间的关系的曲线图。图7B是示出过渡区域D3内的焊接机的位置与为了缩小该极间距离而移动的电极的输入热量之间的关系的曲线图。图8是示出过渡区域D3内的焊接机的位置与为了缩小该极间距离而移动的电极的电流、电压之间的关系的曲线图。图9A是示出过渡区域的电流、电压、焊接机的行驶速度恒定的情况下的表焊道形状的图。图9B是示出抑制了为了缩小本实施方式的极间距离而移动的电极的输入热量的变动的情况下的表焊道形状的图。图10A是示出增加区间以及减速区间的变更速度的增减的变形例的与图7A对应的曲线图。图10B是示出增加区间以及减速区间的变更速度的增减的其他变形例的与图7A对应的曲线图。具体实施方式(第一实施方式)以下,基于附图来详细说明本专利技术的第一实施方式的单面埋弧焊方法及单面埋弧焊装置。首先,对单面埋弧焊装置10(以下,也称为焊接装置10)的主要部分的概要进行说明。如图1所示,焊接装置10主要具备支座框架11、焊接机(焊接单元)12、焊接机梁13以及控制部18。支座框架11以钢制的方料为构架,而形成为上方开放的剖视凹状,并在内部支承有衬垫装置50a或衬垫装置50b(参照图3、图4)。并且,在衬垫装置50a的衬垫铜板55或衬垫装置50b的耐火性帆布56上载置有钢板20。焊接机梁13使焊接机12沿着钢板20的长度方向移动。焊接机12具有在框体12a内沿着钢板20的长度方向分别配置、且在焊接时在先进行的第一电极15a、以及追随第一电极15a而在后进行的第二电极15b。这些电极15a、15b分别内插而配置于第一焊炬16a、第二焊炬16b。另外,这些焊炬16a、16b经由线缆而与以规定电压供给电流的第一电源(未图示)以及第二电源(未图示)连接。分别经由第一焊炬16a、第二焊炬16b而向第一电极15a以及第二电极15b供给电流。需要说明的是,电极15a、15b为焊丝。并且,焊接机12具有使第一焊炬16a相对于框体12a沿着钢板20的长度方向移动的第一驱动机构(滑块)17a、以及使第二焊炬16b相对于框体12a沿着钢板20的长度方向移动的第二驱动机构(滑块)17b。第一驱动机构17a以及第二驱动机构17b分别配置于框体12a内。在这些第一驱动机构17a以及第二驱动机构17b的作用下第一焊炬16a以及第二焊炬16b移动,由此第一电极15a以及第二电极15b也移动。焊接机12配置于支座框架11的上方(钢板20的上方)。焊接机12一边沿着焊接机梁13的延伸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单面埋弧焊方法,其通过使用了多个电极的从一面侧进行的埋弧焊而将对接的两张钢板接合,其中,/n在所述埋弧焊中,将所述钢板的终端侧区域内的相邻的所述电极间的极间距离的至少一个与所述终端侧区域的近前的区域内的所述极间距离相比缩小,/n将所述极间距离缩小的过渡区域内的为了缩小该极间距离而移动的所述电极的输入热量的变动相对于所述过渡区域的开始点的所述输入热量为20%以内。/n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80131 JP 2018-0158381.一种单面埋弧焊方法,其通过使用了多个电极的从一面侧进行的埋弧焊而将对接的两张钢板接合,其中,
在所述埋弧焊中,将所述钢板的终端侧区域内的相邻的所述电极间的极间距离的至少一个与所述终端侧区域的近前的区域内的所述极间距离相比缩小,
将所述极间距离缩小的过渡区域内的为了缩小该极间距离而移动的所述电极的输入热量的变动相对于所述过渡区域的开始点的所述输入热量为20%以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单面埋弧焊方法,其中,
所述过渡区域的电流以及电压根据所述极间距离的变更速度而变更,以使得移动的所述电极的输入热量的变动恒定。


3.一种单面埋弧焊装置,其通过从一面侧进行的埋弧焊而将对接的两张钢板接合,其中,
所述单...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横田大和诹访尊信幸村正晴木幡茂杉山大辅
申请(专利权)人:株式会社神户制钢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