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形量程控制电机螺旋压力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882475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09 23:12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螺旋压力机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变形量程控制电机螺旋压力机,包括驱动螺旋压力机打击的的驱动电机,螺旋压力机上设置有控制系统,驱动电机连接控制系统,控制系统连接有用于检测工件打击前后厚度和温度的检测系统,控制系统包括形变自动控制模块,形变自动控制模块包括打击参数大数据自学习单元及自动补打控制单元,打击参数大数据自学习单元用于进行打击参数大数据自学习,形成经验工艺参数,自动补打控制单元用于判断主打后的工件是否需要补打,并确定有关自动补打指令,提供一种能够进行变形量程控制的变形量程控制电机螺旋压力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变形量程控制电机螺旋压力机
本专利技术涉及螺旋压力机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变形量程控制电机螺旋压力机。
技术介绍
电动螺旋压力机和热模锻压力机均是常用金属锻造成型设备,其中电动螺旋压力机具有结构简单可靠、打击力和能量大、过载能力强、成本低,而热模锻结构复杂可靠性低、成本高、打击精度高、打击速度快。由于热模锻有下死点,工件变形量由下死点决定,而电动螺旋压力机无下死点,只能控制打击能量,实际能量精度、压机机械阻力情况、工件温度等众多因数均会影响工件变形量,为了实现较高精度产品,电动螺旋压力机是工作在过能量和富材料状态,超出材料变形量的能量由模具和边角料吸收,所以电动螺旋压力机有再多优点,在一些精密成型要求场合,也是无法取代热模锻,特别是需要控制工件变形量的场合。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能够进行变形量程控制的变形量程控制电机螺旋压力机。本专利技术为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变形量程控制电机螺旋压力机,包括驱动螺旋压力机打击的的驱动电机,螺旋压力机上设置有控制系统,所述驱动电机连接所述控制系统,所述控制系统连接有用于检测工件打击前后厚度和温度的检测系统,控制系统包括形变自动控制模块,所述形变自动控制模块包括打击参数大数据自学习单元及自动补打控制单元,所述打击参数大数据自学习单元用于进行打击参数大数据自学习,形成经验工艺参数,所述自动补打控制单元用于判断主打后的工件是否需要补打,并确定有关自动补打指令。本专利技术使用时,由驱动电机驱动螺旋压力机对工件进行打击,检测系统检测工件打击前后厚度温度反馈至控制系统,打击参数大数据自学习单元根据检测系统反馈的信息进行打击参数大数据自学习,形成经验工艺参数以不断调整后续打击力度,逐步提高打击精度,自动补打控制单元用于判断主打后的工件是否需要补打,若需要补打,根据检测系统采集的有关厚度温度信息,确定有关补打指令,以此提高工件打击的精度。所述驱动电机为高精度电机。打击过程和能量大小均由驱动电机实现的,电机的精度决定了打击能量的精度和一致性。本专利技术采用高精度电机驱动技术,实现打击能量精确无极调整,5%以内的打击能量一致性,由控制系统控制电机驱动,采用全数字控制,不受温度、气压、湿度等外部环境影响,能够保持长期稳定性,精确执行压力机大脑下达的打击能量指令。打击参数大数据自学习单元用于接收每次的打击参数、工件温度及变形量,进行大数据统计,通过自学习算法,形成经验工艺参数。打击次数越多,数据信息越多,以此形成的经验工艺参数趋向稳定,打击精度不断提高,根据经验工艺参数调整后续对工件打击时的打击能量,达到对工件打击更为精准的控制。所述打击参数包括打击能量、行程高度及补打控制。所述自动补打控制单元用于在对工件主打后,接收检测系统检测的工件当前厚度信息,与预先设定的工件最佳厚度值进行比较,判断当前厚度值是否高于最佳厚度值,若高于最佳厚度值则判断工件当前厚度值与最佳厚度值差值是否在设定允许的误差范围内,若在,则无须进行补打,若不在,则需要进行自动补打,根据误差值及工件温度值,确定与之对应的补打能量,向驱动电机下达补打指令。补打操作时,工件的厚度值与最佳厚度值差值及温度值的不同对应不同的补打能量,根据当前厚度值与最佳厚度值的差值所在范围及工件当前温度值所在的范围,自动选择与之对应的补打能量进行补打操作。所述控制系统还连接有分拣系统,所述分拣系统用于根据打击完成后的工件厚度划分不同的品级,将不同品级的工件分别存放与之对应的存放领域。计算打击完成后的工件成品厚度值与设定的工件最佳厚度值存在的误差值以此为依据划分不同的品级,如若0≤误差值≤0.1mm,则将该工件成品划分为A级品,若0.1<误差值≤0.2mm,则将该工件成品划分为B级品,若误差值>0.2mm,则划为不合格品。所述控制系统还包括用于进行存储数据的数据存储模块,所述数据存储模块包括数据报表单元及参数存储单元。所述数据报表单元包括用于将每件工件的工艺参数及尺寸数据信息以报表形式存储,建立数据报表。所述参数存储单元用于将当前螺旋压力机中不同类型工件的工艺参数分别以文件形式进行保存。所述控制系统还包括共享模块,所述共享模块用于将以文件形式保存的不同类型工件的工艺参数与同规格的螺旋压力机进行文件共享。同规格的电动螺旋压力机之间可以上载、下载或复制已有类型的工件文件信息,实现资源共享,使用更为便利快捷。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变形量程控制电机螺旋压力机,实现工件变形量稳定和程序控制,调高打击精度。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做进一步描述:实施例变形量程控制电机螺旋压力机包括驱动螺旋压力机打击的的驱动电机,螺旋压力机上设置有控制系统,驱动电机连接控制系统,控制系统连接有用于检测工件打击前后厚度和温度的检测系统,控制系统包括形变自动控制模块,形变自动控制模块包括打击参数大数据自学习单元及自动补打控制单元,打击参数大数据自学习单元用于进行打击参数大数据自学习,形成经验工艺参数,自动补打控制单元用于判断主打后的工件是否需要补打,并确定有关自动补打指令。检测系统包括尺寸采集模块及温度采集模块,尺寸采集模块可选用电子测量卡尺对工件厚度进行测量,温度采集模块可选用红外测温仪等测量工件的温度,将电子测量卡尺及红外测温仪分别连接控制系统,将采集的数据信息发送至控制系统。驱动电机为高精度电机。打击过程和能量大小均由驱动电机实现的,电机的精度决定了打击能量的精度和一致性。本专利技术采用高精度电机驱动技术,实现打击能量精确无极调整,5%以内的打击能量一致性,由控制系统控制电机驱动,采用全数字控制,不受温度、气压、湿度等外部环境影响,能够保持长期稳定性,精确执行压力机大脑下达的打击能量指令。打击参数大数据自学习单元用于接收每次的打击参数、工件温度及变形量,进行大数据统计,通过自学习算法,形成经验工艺参数。打击次数越多,数据信息越多,以此形成的经验工艺参数趋向稳定,打击精度不断提高,根据经验工艺参数调整后续对工件打击时的打击能量,达到对工件打击更为精准的控制。打击参数包括打击能量、行程高度及补打控制。自动补打控制单元用于在对工件主打后,接收检测系统检测的工件当前厚度信息,与预先设定的工件最佳厚度值进行比较,判断当前厚度值是否高于最佳厚度值,若高于最佳厚度值则判断工件当前厚度值与最佳厚度值差值是否在设定允许的误差范围内,若在,则无须进行补打,若不在,则需要进行自动补打,根据误差值及工件温度值,确定与之对应的补打能量,向驱动电机下达补打指令。补打操作时,工件的厚度值与最佳厚度值差值及温度值的不同对应不同的补打能量,根据当前厚度值与最佳厚度值的差值所在范围及工件当前温度值所在的范围,自动选择与之对应的补打能量进行补打操作。控制系统还连接有分拣系统,分拣系统用于根据打击完成后的工件厚度划分不同的品级,将不同品级的工件分别存放与之对应的存放领域。计算打击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变形量程控制电机螺旋压力机,包括驱动螺旋压力机打击的的驱动电机,螺旋压力机上设置有控制系统,所述驱动电机连接所述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系统连接有用于检测工件打击前后厚度和温度的检测系统,控制系统包括形变自动控制模块,所述形变自动控制模块包括打击参数大数据自学习单元及自动补打控制单元,所述打击参数大数据自学习单元用于进行打击参数大数据自学习,形成经验工艺参数,所述自动补打控制单元用于判断主打后的工件是否需要补打,并确定有关自动补打指令。/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变形量程控制电机螺旋压力机,包括驱动螺旋压力机打击的的驱动电机,螺旋压力机上设置有控制系统,所述驱动电机连接所述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系统连接有用于检测工件打击前后厚度和温度的检测系统,控制系统包括形变自动控制模块,所述形变自动控制模块包括打击参数大数据自学习单元及自动补打控制单元,所述打击参数大数据自学习单元用于进行打击参数大数据自学习,形成经验工艺参数,所述自动补打控制单元用于判断主打后的工件是否需要补打,并确定有关自动补打指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变形量程控制电机螺旋压力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电机为高精度电机。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变形量程控制电机螺旋压力机,其特征在于,打击参数大数据自学习单元用于接收每次的打击参数、工件温度及变形量,进行大数据统计,通过自学习算法,形成经验工艺参数。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变形量程控制电机螺旋压力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打击参数包括打击能量、行程高度及补打控制。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变形量程控制电机螺旋压力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自动补打控制单元用于在对工件主打后,接收检测系统检测的工件当前厚度信息,与预先设定的工件最佳厚度值进行比较,判断当前厚度值是否高于最佳厚度值,若高于最佳...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冯超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铭仁重型机械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