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压器油色谱在线监测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5875913 阅读:4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09 21:5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变压器油色谱在线监测系统,其结构包括机箱、底座、监测系统、顶盖、结合线、连接柱、柜门、观察窗、旋转把手,机箱内部设有监测系统,柜门通过连接柱与机箱铰接连接,机箱内部主要由左壁体、右壁体、防护壳、翻盖机构、电线箱、制动块组成,左壁体过盈配合在翻盖机构左侧,顶盖活动卡合在防护壳上方,将活动卡合在机箱顶部的顶盖取下,开启柜门,启动翻盖机构,固定齿相连接的转动轴会带动左壁体逆时针旋转,而右侧的壁体通过右侧转动轴配合进行顺时针旋转,使两侧监测系统的机械设备完全显露出来,对其进行检修工作,从而有效的解决了工作人员无法对监测系统正常维修的问题,避免了检修不到位的情况,降低了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变压器油色谱在线监测系统
本技术涉及监测领域,具体的是变压器油色谱在线监测系统。
技术介绍
油色谱在线监测系统是集控制、测量分析技术于一体的精密设备,对变压器等油浸电力设备进行在线监测,及在线及时准确检测出绝缘油中溶解的各种故障特征气体浓度及变化趋势,油色谱在线监测系统能够快速准确的进行油色谱分析,实现完全在线监测油浸式电力设备的运行信息,为变压器等油浸电力设备的长期稳定运行提供了可靠保证,但在现有技术中,大多数油色谱在线监测系统都是封闭在安全盒中,工作人员在对油色谱在线监测系统进行检修,难以对监测系统内部进行政策维修,可能出现系统故障维修不到位的情况,甚至可能出现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变压器油色谱在线监测系统。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变压器油色谱在线监测系统,其结构包括机箱、底座、监测系统、顶盖、结合线、连接柱、柜门、观察窗、旋转把手,所述机箱内部设有监测系统,所述机箱与底座螺栓连接配合,所述结合线固定连接在监测系统与柜门之间,所述柜门通过连接柱与机箱铰接连接,所述机箱内部主要由左壁体、右壁体、防护壳、翻盖机构、电线箱、制动块组成,所述左壁体过盈配合在翻盖机构左侧,所述顶盖活动卡合在防护壳上方,所述制动块设在翻盖机构中部位置,所述监测系统嵌固连接在防护壳内部,所述右壁体通过翻盖机构与左壁体相配合,所述翻盖机构螺栓连接在电线箱上。更进一步的,所述翻盖机构主要由操作室、转动轴、固定齿、联合齿、联动杆、电源线、支撑片组成,所述转动轴设在操作室内部,所述固定齿嵌固连接在左壁体与转动轴之间,所述联合齿与固定齿啮合配合连接,所述电源线通过支撑片与转动轴相连接,所述联动杆活动卡合在联合齿后方位置,所述支撑片焊接连接在电线箱上方,所述操作室设在电线箱正上方位置。更进一步的,所述观察窗嵌固连接在柜门中部偏上位置,所述旋转把手过盈配合在柜门左侧。有益效果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技术使用人员在对变压器油色谱在线监测系统进行检查维修时,将活动卡合在机箱顶部的顶盖取下,通过旋转把手向下转动开启柜门,此时通过电源传送,翻盖机构开始进行运作,固定齿会因联合齿的啮合配合作用,进行逆时针转动,同时与固定齿相连接的转动轴便会带动左壁体逆时针旋转,而右侧的壁体通过右侧转动轴配合进行顺时针旋转,使两侧监测系统的机械设备完全显露出来,对其进行检修工作,在检修结束后,再次通过转动配合,使两侧壁体闭合回监测系统两侧,盖上柜门与顶盖即可,从而有效的解决了工作人员无法对监测系统正常维修的问题,避免了检修不到位的情况,降低了安全隐患。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变压器油色谱在线监测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机箱闭合时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机箱开启时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翻盖机构左侧的结构示意图。图中:机箱-1、底座-2、监测系统-3、顶盖-4、结合线-5、连接柱-6、柜门-7、观察窗-8、旋转把手-9、左壁体-a1、右壁体-a2、防护壳-a3、翻盖机构-a4、电线箱-a5、制动块-a6、操作室-b1、转动轴-b2、固定齿-b3、联合齿-b4、联动杆-b5、电源线-b6、支撑片-b7。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实施例如图1-图4所示,本技术提供变压器油色谱在线监测系统,其结构包括机箱1、底座2、监测系统3、顶盖4、结合线5、连接柱6、柜门7、观察窗8、旋转把手9,所述机箱1内部设有监测系统3,所述机箱1与底座2螺栓连接配合,所述结合线5固定连接在监测系统3与柜门7之间,所述柜门7通过连接柱6与机箱1铰接连接,所述机箱1内部主要由左壁体a1、右壁体a2、防护壳a3、翻盖机构a4、电线箱a5、制动块a6组成,所述左壁体a1过盈配合在翻盖机构a4左侧,所述顶盖4活动卡合在防护壳a3上方,所述制动块a6设在翻盖机构a4中部位置,所述监测系统3嵌固连接在防护壳a3内部,所述右壁体a2通过翻盖机构a4与左壁体a1相配合,所述翻盖机构a4螺栓连接在电线箱a5上,所述翻盖机构a4主要由操作室b1、转动轴b2、固定齿b3、联合齿b4、联动杆b5、电源线b6、支撑片b7组成,所述转动轴b2设在操作室b1内部,所述固定齿b3嵌固连接在左壁体a1与转动轴b2之间,所述联合齿b4与固定齿b3啮合配合连接,所述电源线b6通过支撑片b7与转动轴b2相连接,所述联动杆b5活动卡合在联合齿b4后方位置,所述支撑片b7焊接连接在电线箱a5上方,所述操作室b1设在电线箱a5正上方位置,所述观察窗8嵌固连接在柜门7中部偏上位置,所述旋转把手9过盈配合在柜门7左侧。下面对本技术的工作原理做如下说明:本技术使用人员在对变压器油色谱在线监测系统进行检查维修时,将活动卡合在机箱1顶部的顶盖4取下,通过旋转把手9向下转动开启柜门7,此时通过电源传送,翻盖机构a4开始进行运作,制动块a6会通过联动杆b5带动联合齿b4进行转动配合,固定齿b3会因联合齿b4的啮合配合作用,进行逆时针转动,同时与固定齿b3相连接的转动轴b2便会带动左壁体a1逆时针旋转,使其开启,而右侧的右壁体a2则通过右侧固定齿b3带动转动轴b2配合,进行顺时针旋转,使两侧监测系统3的机械设备同时显露出来,便可以对其进行检修工作,在检修结束后,通过固定齿b3反向转动配合,使两侧壁体向上闭合回监测系统3两侧,此时将柜门7与顶盖4盖上即可,从而有效的解决了工作人员无法对监测系统3正常维修的问题,避免了检修不到位的情况,降低了安全隐患。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技术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技术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变压器油色谱在线监测系统,其特征在于:其结构包括机箱(1)、底座(2)、监测系统(3)、顶盖(4)、结合线(5)、连接柱(6)、柜门(7)、观察窗(8)、旋转把手(9),所述机箱(1)内部设有监测系统(3),所述机箱(1)与底座(2)螺栓连接配合,所述结合线(5)固定连接在监测系统(3)与柜门(7)之间,所述柜门(7)通过连接柱(6)与机箱(1)铰接连接,所述机箱(1)内部主要由左壁体(a1)、右壁体(a2)、防护壳(a3)、翻盖机构(a4)、电线箱(a5)、制动块(a6)组成,所述左壁体(a1)过盈配合在翻盖机构(a4)左侧,所述顶盖(4)活动卡合在防护壳(a3)上方,所述制动块(a6)设在翻盖机构(a4)中部位置,所述监测系统(3)嵌固连接在防护壳(a3)内部,所述右壁体(a2)通过翻盖机构(a4)与左壁体(a1)相配合,所述翻盖机构(a4)螺栓连接在电线箱(a5)上。/n

【技术特征摘要】
1.变压器油色谱在线监测系统,其特征在于:其结构包括机箱(1)、底座(2)、监测系统(3)、顶盖(4)、结合线(5)、连接柱(6)、柜门(7)、观察窗(8)、旋转把手(9),所述机箱(1)内部设有监测系统(3),所述机箱(1)与底座(2)螺栓连接配合,所述结合线(5)固定连接在监测系统(3)与柜门(7)之间,所述柜门(7)通过连接柱(6)与机箱(1)铰接连接,所述机箱(1)内部主要由左壁体(a1)、右壁体(a2)、防护壳(a3)、翻盖机构(a4)、电线箱(a5)、制动块(a6)组成,所述左壁体(a1)过盈配合在翻盖机构(a4)左侧,所述顶盖(4)活动卡合在防护壳(a3)上方,所述制动块(a6)设在翻盖机构(a4)中部位置,所述监测系统(3)嵌固连接在防护壳(a3)内部,所述右壁体(a2)通过翻盖机构(a4)与左壁体(a1)相配合,所述翻盖机构(a4)螺栓连接在电线箱(...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褚衍廷陈忠林杨旭清王玉昆刘国联王小斌魏明明欧阳华张范凌慧萱邓松源李水清刘威翁尘香
申请(专利权)人:湖南铁路科技职业技术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南;4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