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钢筋混凝土预制构件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870571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09 21:4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钢筋混凝土预制构件板,属于建筑技术领域。包括至少两块底板,底板的两侧分别伸出若干横向钢筋,相邻所述底板相互靠近的一侧的横向钢筋外分别套设有连接部,两个所述连接部的横截面呈L形;所述连接部的两端分别设置有供横向钢筋穿过的进出口,所述进出口处滑动设置有封堵件,所述封堵件滑动后可封堵进出口;相邻连接部之间分别设置有用于驱动封堵件封堵进出口的驱动件。使用此种钢筋混凝土预制构件板,可以便于工人快速连接两块底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钢筋混凝土预制构件板
本技术涉及建筑施工
,尤其涉及一种钢筋混凝土预制构件板。
技术介绍
钢筋混凝土预制构件板是指在工厂中通过标准化、机械化方式加工生产的混凝土制品。现有技术中,授权公告号为CN201771074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带肋钢筋混凝土预制构件板。包括钢筋混凝土底板、钢筋混凝土纵向肋,在钢筋混凝土预制构件板纵向肋两侧开有通孔洞,底板两侧伸出横向钢筋。横向钢筋相互搭接,做拼缝处理,再浇筑混凝土填平。由于进行了拼缝处理,提高楼板双向受力性能,改善了拼缝处抗裂性能,同时提高了楼板横向抗弯能力。但是在横向钢筋相互搭接的过程中,一般钢筋进行搭接时或采用焊接,或采用捆绑的方式进行连接。由于横向钢筋较多,导致工人的工作较为繁琐。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钢筋混凝土预制构件板,具有有助于快速连接相邻横向钢筋的优点。本技术的上述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钢筋混凝土预制构件板,包括至少两块底板,底板的两侧分别伸出若干横向钢筋,相邻所述底板相互靠近的一侧的横向钢筋外分别套设有连接部,两个所述连接部的横截面呈L形;所述连接部的两端分别设置有供横向钢筋穿过的进出口,所述进出口处滑动设置有封堵件,所述封堵件滑动后可封堵进出口;相邻连接部之间分别设置有用于驱动封堵件封堵进出口的驱动件。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连接相邻的底板时,将连接部的进出口与若干连接部对齐,再移动连接部,使得两个连接部分别套设至相邻的横向钢筋外,从而使得相邻的底板被连接部连接,不会左右移动;再操作驱动件,使得封堵件移动至封堵进出口的位置,从而将若干横向钢筋置入连接部内,使得相邻的底板不会前后移动,从而不必工人将每个横向钢筋进行捆扎连接,方便快捷。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驱动件包括双向丝杆与两个连接块,两个所述连接块分别螺纹连接至双向丝杆的两端,两个所述连接块分别与封堵件连接。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转动双向丝杆,使得两个连接块转动,由于两个连接块分别与封堵件连接,而封堵件被限位至进出口的一侧与进出口抵接,使得两个封堵件朝相互远离的方向移动,即两个封堵件分别封堵进出口;反向转动双向丝杆,使得两个连接块相互靠近,从而使得封堵件朝相互靠近的方向移动,使得进出口不再被封堵。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双向丝杆的中心位置设置有橡胶垫,所述橡胶垫套设至双向丝杆上。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橡胶垫的设置,可以使得工人在转动双向丝杆时,可以手握住橡胶垫进行转动,以避免双向丝杆硌伤人手。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相邻所述连接部之间设置有若干加强筋,若干所述加强筋长度方向的两端分别与连接部的侧壁垂直连接。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加强筋的设置,可以增强相邻连接部之间的连接强度,进而充当横向受力钢筋,改善横向抗弯性能。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封堵件的横截面呈L形。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封堵件呈L形的设置,可以使得封堵件移动至与进出口相对时,能够恰好封堵进出口,以节省封堵件的材料。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封堵件朝向进出口的一面设置有滑块,所述进出口开口边缘的水平端设置有与滑块滑动连接的滑槽。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封堵件移动时,滑块沿着滑槽移动,从而对封堵件起到导向作用,避免封堵件在移动的过程中倾斜。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滑块与滑槽滑动连接的位置均设置有光滑层。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滑块与滑槽的设置,可以减少滑块与滑槽之间的摩擦力,进而使得滑块移动得更加顺畅,进一步减少了工人转动双向丝杆时的劳动强度。综上所述,本技术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一、通过连接部的设置,可以使得工作人员直接将连接部套入至横向钢筋外,再操作驱动件,使得封堵件封堵连接部的进出口即可,不必工人将每个横向钢筋进行捆扎连接,方便快捷;二、通过加强筋的设置,可以增强相邻连接部之间的连接强度,进而充当横向受力钢筋,改善横向抗弯性能。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整体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用于展示连接部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图2中的A部放大图。附图标记:1、底板;11、横向钢筋;2、连接部;21、进出口;211、滑槽;3、封堵件;31、滑块;4、驱动件;41、双向丝杆;411、橡胶垫;42、连接块;5、加强筋。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参照图1与图2,为本技术公开的一种钢筋混凝土预制构件板,包括至少两块底板1,底板1的两侧分别伸出若干横向钢筋11。相邻底板1相互靠近的一侧的横向钢筋11外分别套设有连接部2,连接部2内部中空用于容纳若干横向钢筋11,两个连接部2的横截面呈L形。参照图2与图3,连接部2的两端分别设置有供横向钢筋11穿过的进出口21,进出口21处滑动设置有封堵件3,封堵件3滑动后可封堵进出口21,封堵件3的横截面呈L形,在封堵件3封堵进出口21时,封堵件3与连接部2位于同一直线上。为防止连接部2在横向钢筋11外移动,在连接部2完全套设至横向钢筋11外后,位于两端的横向钢筋11与封堵件3抵接。封堵件3朝向进出口21的一面设置有滑块31,进出口21开口边缘的水平端设置有与滑块31滑动连接的滑槽211。滑块31与滑槽211滑动连接的位置均设置有光滑层(图中未示出),光滑层是可通过打磨装置对滑块31与滑槽211进行打磨,以减少二者之间的摩擦力,以使得封堵件3滑动的比较顺畅。相邻连接部2之间分别设置有用于驱动封堵件3封堵进出口21的驱动件4,两个驱动件4分别设置于连接部2长度方向的两端。驱动件4包括双向丝杆41与两个连接块42,双向丝杆41为两根螺纹相反的螺杆同轴连接而成。两个连接块42分别螺纹连接至双向丝杆41的两端,两个连接块42分别与封堵件3连接。双向丝杆41的中心位置设置有橡胶垫411,橡胶垫411套设至双向丝杆41上。相邻连接部2之间设置有若干加强筋5,若干加强筋5长度方向的两端分别与连接部2的侧壁垂直连接。本实施例的实施原理为:在连接相邻的底板1时,将连接部2的进出口21与若干连接部2对齐,再移动连接部2,使得两个连接部2分别套设至相邻的横向钢筋11外,从而使得相邻的底板1被连接部2连接,不会左右移动;再转动双向丝杆41,使得封堵件3移动至封堵进出口21的位置,从而将若干横向钢筋11置入连接部2内,使得相邻的底板1不会前后移动,从而不必工人将每个横向钢筋11进行捆扎连接,方便快捷。本具体实施方式的实施例均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专利技术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钢筋混凝土预制构件板,包括至少两块底板(1),底板(1)的两侧分别伸出若干横向钢筋(11),其特征在于:相邻所述底板(1)相互靠近的一侧的横向钢筋(11)外分别套设有连接部(2),两个所述连接部(2)的横截面呈L形;所述连接部(2)的两端分别设置有供横向钢筋(11)穿过的进出口(21),所述进出口(21)处滑动设置有封堵件(3),所述封堵件(3)滑动后可封堵进出口(21);相邻连接部(2)之间分别设置有用于驱动封堵件(3)封堵进出口(21)的驱动件(4)。/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钢筋混凝土预制构件板,包括至少两块底板(1),底板(1)的两侧分别伸出若干横向钢筋(11),其特征在于:相邻所述底板(1)相互靠近的一侧的横向钢筋(11)外分别套设有连接部(2),两个所述连接部(2)的横截面呈L形;所述连接部(2)的两端分别设置有供横向钢筋(11)穿过的进出口(21),所述进出口(21)处滑动设置有封堵件(3),所述封堵件(3)滑动后可封堵进出口(21);相邻连接部(2)之间分别设置有用于驱动封堵件(3)封堵进出口(21)的驱动件(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钢筋混凝土预制构件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件(4)包括双向丝杆(41)与两个连接块(42),两个所述连接块(42)分别螺纹连接至双向丝杆(41)的两端,两个所述连接块(42)分别与封堵件(3)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钢筋混凝土预制构件板,其特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范晓玲刘洋赖谷雍罗健高名扬
申请(专利权)人:成都建工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