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海南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用于低层轻钢建筑装配式基础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869635 阅读:4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09 21: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低层轻钢建筑装配式基础,包括有基础墩和地梁,其中基础墩为装配式预制结构,地梁为预制结构,相邻基础墩之间由地梁相连接。基础墩是由底板、十字墩和顶板装配而成,其中底板、十字墩和顶板均为预制结构,底板、十字墩和顶板上均设置有位置相对应的固定孔,底板、十字墩和顶板按从下到上的顺序将固定孔对齐依次放置,装配施工时用钢筋贯穿固定孔并浇筑混凝土以组成基础墩。有益效果:可大大减少施工工序,有利于在风大、紫外线强、日照时间长的恶劣海洋环境下快速施工;装配式结构尺寸能够调整,适应性强,满足多种建筑形式的设计要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低层轻钢建筑装配式基础
本技术涉及一种装配式基础,特别涉及一种用于低层轻钢建筑装配式基础。
技术介绍
目前,建筑行业发展迅速,工业化程度越来越高,装配式建筑的发展尤为突出,发展装配式建筑有利于提高工程质量和施工速度,是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必然要求,然而现阶段的建筑物下部基础结构的装配化程度较低,影响了装配式建筑的推广和应用,特别是在一些沿海的省份低层轻钢建筑的应用越来越普遍,低层轻钢建筑具有自重轻、环保无污染、使用寿命长、抗台风、抗地震的特点,是符合沿海省份产业基础、气候环境与生态要求的建筑形式,但是在前述的地区低层轻钢建筑的施工过程中基础的装配化程度较低,严重制约了低层轻钢建筑在施工过程中的工程质量和施工进度。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低层轻钢建筑在施工过程中下部基础结构的装配化程度较低所导致的工程质量和施工进度不能保证的问题,而提供的一种用于低层轻钢建筑装配式基础。本技术提供的用于低层轻钢建筑装配式基础包括有基础墩和地梁,其中基础墩为装配式预制结构,地梁为预制结构,相邻基础墩之间由地梁相连接。基础墩是由底板、十字墩和顶板装配而成,其中底板、十字墩和顶板均为预制结构,底板、十字墩和顶板上均设置有位置相对应的固定孔,底板、十字墩和顶板按从下到上的顺序将固定孔对齐依次放置,装配施工时用钢筋贯穿固定孔并浇筑混凝土以组成基础墩。地梁为钢筋混凝土长方体预制梁,长2700-3600mm,宽200mm,高400mm,沿高度方向配置三层φ10-φ14纵向受力钢筋,每层二根,共六根,两侧伸出混凝土外150mm,沿长度方向在纵向受力钢筋外侧配置三层φ8-φ10箍筋。顶板为钢筋混凝土预制板,长和宽均为750mm,高100mm,沿高度偏向底面35mm处配置φ8-φ10钢筋网,钢筋间距200mm,在顶板上预留五个固定孔,其中一个固定孔位于顶板中间位置,其余四个固定孔布置在顶板中间固定孔的四周。十字墩为十字形钢筋混凝土预制件,长和宽均为1500mm,高400mm,为两个钢筋混凝土梁十字交叉构件,单梁宽度200mm,单梁中沿高度方向配置三层φ10-φ14纵向受力钢筋,每层二根,在纵向受力钢筋外侧配置六层φ8-φ10箍筋,在十字墩中部位置设有五个固定孔,十字墩上五个固定孔的位置与顶板上五个固定孔的位置相对应。底板为钢筋混凝土预制板,底板的长和宽均为1500mm,高100mm,沿高偏向底面35mm处配置φ8-φ10钢筋网,从距离混凝边界50mm处开始配筋,配筋间距200mm,在底板中部位置设有五个固定孔,底板上五个固定孔的位置与顶板和十字墩上五个固定孔的位置相对应。本技术的制作过程:本技术提供的用于低层轻钢建筑装配式基础在进行安装时,将预制好的底板、十字墩和顶板按从下到上的顺序将预留固定孔对齐依次放置,然后用钢筋依次贯穿顶板、十字墩和底板上的固定孔并浇筑混凝土以组成独立的基础墩。相邻的基础墩之间通过地梁连接,地梁呈十字形直接放置在顶板上,中间间隔200mm,地梁之间通过伸出混凝土外的纵向受力钢筋搭接,搭接完成后在搭接位置布置竖向钢筋并浇筑混凝土以形成基础整体。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本技术提供的用于低层轻钢建筑装配式基础结构构造新颖,所有构件均在工厂按标准预制,构件质量能够得到保证,减少了施工现场建筑垃圾,有利于环境保护;十字墩在满足抗剪、抗冲切的条件下,能够减少混凝土用量,节约成本,还能减少自重,方便施工;在低层装配式轻钢建筑下使用时,由于上层建筑和基础自重较轻,因此在施工时无需开挖基坑,基础可直接在整平过的地面上装配施工,无需大型机械设备,可大大减少施工工序,有利于在风大、紫外线强、日照时间长的恶劣海洋环境下快速施工;装配式结构尺寸能够调整,适应性强,满足多种建筑形式的设计要求。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所述装配式基础的整体结构平面布置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所述基础墩与地梁搭接立面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所述地梁与基础墩搭接立体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所述基础墩立体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所述顶板立体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所述十字墩立体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技术所述底板立体结构示意图。图8为本技术所述地梁配筋断面结构示意图。图9为本技术所述顶板配筋结构示意图。图10为本技术所述十字墩配筋结构示意图。图11为本技术所述底板配筋结构示意图。上图中的标注如下:1、基础墩2、地梁3、底板4、十字墩5、顶板6、固定孔9、受力钢筋10、箍筋11、钢筋网。具体实施方式请参阅图1至图11所示:本技术提供的用于低层轻钢建筑装配式基础包括有基础墩1和地梁2,其中基础墩1为装配式预制结构,地梁2为预制结构,相邻基础墩1之间由地梁2相连接。基础墩1是由底板3、十字墩4和顶板5装配而成,其中底板3、十字墩4和顶板5均为预制结构,底板3、十字墩4和顶板5上均设置有位置相对应的固定孔6,底板3、十字墩4和顶板5按从下到上的顺序将固定孔6对齐依次放置,装配施工时用钢筋贯穿固定孔6并浇筑混凝土以组成基础墩1。地梁2为钢筋混凝土长方体预制梁,长2700-3600mm,宽200mm,高400mm,沿高度方向配置三层φ10-φ14纵向受力钢筋9,每层二根,共六根,两侧伸出混凝土外150mm,沿长度方向在纵向受力钢筋9外侧配置三层φ8-φ10箍筋10。顶板5为钢筋混凝土预制板,长和宽均为750mm,高100mm,沿高度偏向底面35mm处配置φ8-φ10钢筋网11,钢筋间距200mm,在顶板5上预留五个固定孔6,其中一个固定孔6位于顶板5中间位置,其余四个固定孔6布置在顶板5中间固定孔6的四周。十字墩4为十字形钢筋混凝土预制件,长和宽均为1500mm,高400mm,为两个钢筋混凝土梁十字交叉构件,单梁宽度200mm,单梁中沿高度方向配置三层φ10-φ14纵向受力钢筋9,每层二根,在纵向受力钢筋9外侧配置六层φ8-φ10箍筋10,在十字墩4中部位置设有五个固定孔6,十字墩4上五个固定孔6的位置与顶板5上五个固定孔6的位置相对应。底板3为钢筋混凝土预制板,底板3的长和宽均为1500mm,高100mm,沿高偏向底面35mm处配置φ8-φ10钢筋网11,从距离混凝边界50mm处开始配筋,配筋间距200mm,在底板3中部位置设有五个固定孔6,底板3上五个固定孔6的位置与顶板5和十字墩4上五个固定孔6的位置相对应。本技术的制作过程:本技术提供的用于低层轻钢建筑装配式基础在进行安装时,将预制好的底板3、十字墩4和顶板5按从下到上的顺序将预留固定孔6对齐依次放置,然后用钢筋依次贯穿顶板5、十字墩4和底板3上的固定孔6并浇筑混凝土以组成独立的基础墩1。相邻的基础墩1之间通过地梁2连接,地梁2呈十字形直接放置在顶板5上,中间间隔200m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低层轻钢建筑装配式基础,其特征在于:包括有基础墩和地梁,其中基础墩为装配式预制结构,地梁为预制结构,相邻基础墩之间由地梁相连接,基础墩是由底板、十字墩和顶板装配而成,其中底板、十字墩和顶板均为预制结构,底板、十字墩和顶板上均设置有位置相对应的固定孔,底板、十字墩和顶板按从下到上的顺序将固定孔对齐依次放置,装配施工时用钢筋贯穿固定孔并浇筑混凝土以组成基础墩。/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低层轻钢建筑装配式基础,其特征在于:包括有基础墩和地梁,其中基础墩为装配式预制结构,地梁为预制结构,相邻基础墩之间由地梁相连接,基础墩是由底板、十字墩和顶板装配而成,其中底板、十字墩和顶板均为预制结构,底板、十字墩和顶板上均设置有位置相对应的固定孔,底板、十字墩和顶板按从下到上的顺序将固定孔对齐依次放置,装配施工时用钢筋贯穿固定孔并浇筑混凝土以组成基础墩。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低层轻钢建筑装配式基础,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地梁为钢筋混凝土长方体预制梁,长2700-3600mm,宽200mm,高400mm,沿高度方向配置三层φ10-φ14纵向受力钢筋,每层二根,共六根,两侧伸出混凝土外150mm,沿长度方向在纵向受力钢筋外侧配置三层φ8-φ10箍筋。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低层轻钢建筑装配式基础,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顶板为钢筋混凝土预制板,长和宽均为750mm,高100mm,沿高度偏向底面35mm处配置φ8-φ1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炜迪曹宝珠祝海燕王洗凡唐甸葆
申请(专利权)人:海南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海南;4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