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观步道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869013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09 21:3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景观步道结构,属于建筑材料技术领域,景观步道结构包括:连通框、多个基砖和透水层。连通框内部开设有连通腔,连通框两侧开设有排液口,连通框的内壁上开设有流入口,流入口和排液口均与连通腔连通。多个基砖紧密铺设在连通框内,基砖的顶部开设有排液槽,相邻两个基砖的排液槽连通设置,多个排液槽形成排液通路,排液通路的外沿与流入口连通。透水层与基砖一一对应设置,透水层设置在基砖的顶部,并罩设在排液槽的上方。基砖用于将透水层渗透的雨水借助排液通路输送至连通框,并由排液口排出。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景观步道结构,能够实现对雨水的快速收集,提高了雨水收集的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景观步道结构
本技术属于建筑材料
,更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景观步道结构。
技术介绍
透水砖被广泛应用到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及其他生产建设项目中。透水砖依靠自身的透水孔将雨水储存在底部的基层内,但若需要将透水砖渗透的雨水回收则往往需要在透水砖的底部铺设防渗层。该种结构虽然具有一定的雨水收集功能,但雨水在透水砖底部流通时的阻力较大,雨水无法快速排出,使得雨水收集的效率较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景观步道结构,旨在解决雨水收集效率较低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景观步道结构,包括:连通框,内部开设有连通腔,所述连通框两侧开设有排液口,所述连通框的内壁上开设有流入口,所述流入口和所述排液口均与所述连通腔连通;多个基砖,紧密铺设在所述连通框内,所述基砖的顶部开设有排液槽,相邻两个所述基砖的所述排液槽连通设置,多个所述排液槽形成排液通路,所述排液通路的外沿与所述流入口连通;透水层,与所述基砖一一对应设置,所述透水层设置在所述基砖的顶部,并罩设在所述排液槽的上方;...

【技术保护点】
1.景观步道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n连通框,内部开设有连通腔,所述连通框两侧开设有排液口,所述连通框的内壁上开设有流入口,所述流入口和所述排液口均与所述连通腔连通;/n多个基砖,紧密铺设在所述连通框内,所述基砖的顶部开设有排液槽,相邻两个所述基砖的所述排液槽连通设置,多个所述排液槽形成排液通路,所述排液通路的外沿与所述流入口连通;/n透水层,与所述基砖一一对应设置,所述透水层设置在所述基砖的顶部,并罩设在所述排液槽的上方;/n所述基砖用于将所述透水层渗透的雨水借助所述排液通路输送至所述连通框,并由所述排液口排出。/n

【技术特征摘要】
1.景观步道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连通框,内部开设有连通腔,所述连通框两侧开设有排液口,所述连通框的内壁上开设有流入口,所述流入口和所述排液口均与所述连通腔连通;
多个基砖,紧密铺设在所述连通框内,所述基砖的顶部开设有排液槽,相邻两个所述基砖的所述排液槽连通设置,多个所述排液槽形成排液通路,所述排液通路的外沿与所述流入口连通;
透水层,与所述基砖一一对应设置,所述透水层设置在所述基砖的顶部,并罩设在所述排液槽的上方;
所述基砖用于将所述透水层渗透的雨水借助所述排液通路输送至所述连通框,并由所述排液口排出。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景观步道结构,其特征在于,位于同一所述基砖的所述排液槽的数量为多个,且所述排液槽沿所述基砖的顶部贯通开设;位于同一所述基砖的多个所述排液槽相交且连通设置。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景观步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景观步道结构还包括:
支撑脚,底端固定在所述基砖上,并位于两个所述排液槽的相交处;所述支撑脚的侧边与所述基砖之间形成第一流通通道;
支撑条,底端固定在所述基砖上,位于所述排液槽的中部,并沿所述排液槽的长度方向上设置;所述支撑条与所述支撑脚间隔一定距离设置;所述支撑条的侧边与所述基砖形成第二流通通道;
所述第一流通通道与所述第二流通通道连通设置;所述支撑脚顶端和所述支撑条的顶端用于配合支撑所述透水层。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景观步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通框包括:
两个第一连接件,相互平行且对称排布;所述第一连接件内开设有第一输送腔,所述第一连接件的侧壁上开设有插接槽;所述插接槽与所述第一输送腔连通;
两个第二连接件,相互...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子良马铭均张士宪陈杨
申请(专利权)人:河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北;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